培养小朋友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9019475 上传时间:2018-07-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小朋友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培养小朋友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培养小朋友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培养小朋友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培养小朋友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养小朋友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小朋友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养小朋友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培养小朋友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家长在小朋友的幼年时期应着重培养哪些习惯呢?我认为应该是以下三点:生活习惯,文明礼貌习惯,劳动习惯。那么又该怎样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呢?方法如下:1、立规矩家长要根据小朋友的年龄特点,适时为小朋友立规矩。中央电视台的生活空间栏目中曾报道过一名五岁儿童生活很有条理,自身的玩具柜、小书架、抽屉等都是自身主动整理,小小的年纪已初步养成了爱整洁、爱劳动和有条理的良好习惯,令人称誉。从报道中得知,自小朋友两岁开始母亲就对他立下规矩,要求他玩完玩具必需收回原处,若不收,妈妈就将玩具没收。正是由于这位母亲注意立规矩并严格要求,小朋友才逐渐养成了自身的东西自

2、身整理和爱整洁、有条理的好习惯。2、方法对头培养幼儿良好习惯要依据小朋友的年龄特点,采用相应的方法。对于幼小儿童应使用小朋友喜闻乐见的方法来引导培养良好习惯。比方培养两三岁的小朋友玩完玩具收回原处的习惯。在开始训练时,家长可以用游戏的口吻对小朋友说:“玩具要回家了,你帮它找找家在哪儿,把它送回家去吧!”这就比干巴巴地向小朋友提要求效果好得多。当小朋友把玩具收放好以后,家长要和时给予肯定和褒扬,小朋友受到称誉后,下次定会再重复这种良好行为的。3、坚持不懈,严格要求习惯是在不时重复中逐渐养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行为倾向。因此,培养小朋友良好习惯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作为家长不能想起来就要求一下,想不起来

3、又听之任之,要始终如一,锲而不舍,日复一日地进行训练,使小朋友养成良好习惯。当前,对家长说来最难做到的是严格要求,是将爱与严结合起来。这主要是由于家长在对自身子女的教育上,最容易情感失控。不少家长也知道应该如何要求小朋友,但做起来又往往以感情代替理智,这在家庭教育上是常见的情况。例如,说好了不能随便吃零食,但只要小朋友一哭一闹,家长就心软,经常迁就、退让,直至“败下阵来” ,以妥协告终,继而发展到有求必应,致使小朋友养成了随便吃零食的坏习惯。也有不少家长在培养小朋友良好习惯方面取得了效果,这是由于他们能理智地爱小朋友,把爱与严结合起来,始终如一,坚持不懈地要求和耐心训练的结果。4、教者要求一致

4、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特别需要施教者在教育上要求一致。首先是家庭内部(家长、祖辈和家中的其他人)对小朋友的要求要一致,如培养小朋友不随便吃零食的习惯,假如家长严格要求而爷爷奶奶放纵,那是不可能培养起好习惯的。其次是家庭与幼儿园的教育要一致。现在,不少小朋友在幼儿园里能自身吃饭、自身穿衣,一到家中则判若两人。假如小朋友在家、在园表示不一,就说明还没有养成好习惯,也反映出家园在这方面未能很好配合。假如家庭与幼儿园相互密切配合,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最后,要强调的是家长的典范作用。要小朋友有良好习惯,家长要以身示范。因为幼儿是爱模仿的,首先是模仿家长亲和家人。要小朋友讲文明礼貌,家长就不能说脏话;要小朋友玩

5、完玩具收回原处,家长更要做到生活上有条有理,东西不能乱扔乱放,假如家长没有良好习惯是不可能培养出小朋友良好习惯的。家长在小朋友的幼年时期应着重培养哪些习惯呢?我认为应该是以下三点:生活习惯,文明礼貌习惯,劳动习惯。那么又该怎样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呢?方法如下:1、立规矩家长要根据小朋友的年龄特点,适时为小朋友立规矩。中央电视台的生活空间栏目中曾报道过一名五岁儿童生活很有条理,自身的玩具柜、小书架、抽屉等都是自身主动整理,小小的年纪已初步养成了爱整洁、爱劳动和有条理的良好习惯,令人称誉。从报道中得知,自小朋友两岁开始母亲就对他立下规矩,要求他玩完玩具必需收回原处,若不收,妈妈就将玩具没收。正是由于这

6、位母亲注意立规矩并严格要求,小朋友才逐渐养成了自身的东西自身整理和爱整洁、有条理的好习惯。2、方法对头培养幼儿良好习惯要依据小朋友的年龄特点,采用相应的方法。对于幼小儿童应使用小朋友喜闻乐见的方法来引导培养良好习惯。比方培养两三岁的小朋友玩完玩具收回原处的习惯。在开始训练时,家长可以用游戏的口吻对小朋友说:“玩具要回家了,你帮它找找家在哪儿,把它送回家去吧!”这就比干巴巴地向小朋友提要求效果好得多。当小朋友把玩具收放好以后,家长要和时给予肯定和褒扬,小朋友受到称誉后,下次定会再重复这种良好行为的。3、坚持不懈,严格要求习惯是在不时重复中逐渐养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行为倾向。因此,培养小朋友良好习惯

7、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作为家长不能想起来就要求一下,想不起来又听之任之,要始终如一,锲而不舍,日复一日地进行训练,使小朋友养成良好习惯。当前,对家长说来最难做到的是严格要求,是将爱与严结合起来。这主要是由于家长在对自身子女的教育上,最容易情感失控。不少家长也知道应该如何要求小朋友,但做起来又往往以感情代替理智,这在家庭教育上是常见的情况。例如,说好了不能随便吃零食,但只要小朋友一哭一闹,家长就心软,经常迁就、退让,直至“败下阵来” ,以妥协告终,继而发展到有求必应,致使小朋友养成了随便吃零食的坏习惯。也有不少家长在培养小朋友良好习惯方面取得了效果,这是由于他们能理智地爱小朋友,把爱与严结合起来,

8、始终如一,坚持不懈地要求和耐心训练的结果。4、教者要求一致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特别需要施教者在教育上要求一致。首先是家庭内部(家长、祖辈和家中的其他人)对小朋友的要求要一致,如培养小朋友不随便吃零食的习惯,假如家长严格要求而爷爷奶奶放纵,那是不可能培养起好习惯的。其次是家庭与幼儿园的教育要一致。现在,不少小朋友在幼儿园里能自身吃饭、自身穿衣,一到家中则判若两人。假如小朋友在家、在园表示不一,就说明还没有养成好习惯,也反映出家园在这方面未能很好配合。假如家庭与幼儿园相互密切配合,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最后,要强调的是家长的典范作用。要小朋友有良好习惯,家长要以身示范。因为幼儿是爱模仿的,首先是模仿家长

9、亲和家人。要小朋友讲文明礼貌,家长就不能说脏话;要小朋友玩完玩具收回原处,家长更要做到生活上有条有理,东西不能乱扔乱放,假如家长没有良好习惯是不可能培养出小朋友良好习惯的。家长在小朋友的幼年时期应着重培养哪些习惯呢?我认为应该是以下三点:生活习惯,文明礼貌习惯,劳动习惯。那么又该怎样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呢?方法如下:1、立规矩家长要根据小朋友的年龄特点,适时为小朋友立规矩。中央电视台的生活空间栏目中曾报道过一名五岁儿童生活很有条理,自身的玩具柜、小书架、抽屉等都是自身主动整理,小小的年纪已初步养成了爱整洁、爱劳动和有条理的良好习惯,令人称誉。从报道中得知,自小朋友两岁开始母亲就对他立下规矩,要求他

10、玩完玩具必需收回原处,若不收,妈妈就将玩具没收。正是由于这位母亲注意立规矩并严格要求,小朋友才逐渐养成了自身的东西自身整理和爱整洁、有条理的好习惯。2、方法对头培养幼儿良好习惯要依据小朋友的年龄特点,采用相应的方法。对于幼小儿童应使用小朋友喜闻乐见的方法来引导培养良好习惯。比方培养两三岁的小朋友玩完玩具收回原处的习惯。在开始训练时,家长可以用游戏的口吻对小朋友说:“玩具要回家了,你帮它找找家在哪儿,把它送回家去吧!”这就比干巴巴地向小朋友提要求效果好得多。当小朋友把玩具收放好以后,家长要和时给予肯定和褒扬,小朋友受到称誉后,下次定会再重复这种良好行为的。3、坚持不懈,严格要求习惯是在不时重复中

11、逐渐养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行为倾向。因此,培养小朋友良好习惯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作为家长不能想起来就要求一下,想不起来又听之任之,要始终如一,锲而不舍,日复一日地进行训练,使小朋友养成良好习惯。当前,对家长说来最难做到的是严格要求,是将爱与严结合起来。这主要是由于家长在对自身子女的教育上,最容易情感失控。不少家长也知道应该如何要求小朋友,但做起来又往往以感情代替理智,这在家庭教育上是常见的情况。例如,说好了不能随便吃零食,但只要小朋友一哭一闹,家长就心软,经常迁就、退让,直至“败下阵来” ,以妥协告终,继而发展到有求必应,致使小朋友养成了随便吃零食的坏习惯。也有不少家长在培养小朋友良好习惯方面取

12、得了效果,这是由于他们能理智地爱小朋友,把爱与严结合起来,始终如一,坚持不懈地要求和耐心训练的结果。4、教者要求一致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特别需要施教者在教育上要求一致。首先是家庭内部(家长、祖辈和家中的其他人)对小朋友的要求要一致,如培养小朋友不随便吃零食的习惯,假如家长严格要求而爷爷奶奶放纵,那是不可能培养起好习惯的。其次是家庭与幼儿园的教育要一致。现在,不少小朋友在幼儿园里能自身吃饭、自身穿衣,一到家中则判若两人。假如小朋友在家、在园表示不一,就说明还没有养成好习惯,也反映出家园在这方面未能很好配合。假如家庭与幼儿园相互密切配合,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最后,要强调的是家长的典范作用。要小朋友有良好习惯,家长要以身示范。因为幼儿是爱模仿的,首先是模仿家长亲和家人。要小朋友讲文明礼貌,家长就不能说脏话;要小朋友玩完玩具收回原处,家长更要做到生活上有条有理,东西不能乱扔乱放,假如家长没有良好习惯是不可能培养出小朋友良好习惯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