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综地理综合题解题方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9019304 上传时间:2018-07-22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文综地理综合题解题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高考文综地理综合题解题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高考文综地理综合题解题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高考文综地理综合题解题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高考文综地理综合题解题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文综地理综合题解题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文综地理综合题解题方法(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找寻方法 触类旁通 提高效率高考文综地理综合题解题方法漫谈考生失分情况分析1地理空间概念不清,任意定位2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基本概念与原理混淆 不清3答题抓不住关键词,语言混乱、表述不清4答题不规范,错别字较多5. 阅读、提取信息失误(08高考浙江卷)36题(1) 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 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9分)答案:盆地 从(向心状)水系或河流分布状况判断,该地形区北、东、南三面高;再从(500米)等高线判断,该地形区为盆地。(考生平均得分3.99分)引子部分考生由于读图审题不细,而将题目理解回答为河 流MN段经过的地形类型,误答出谷地、平原、河谷 等;自上游至下游 “依次

2、流经高原盆地峡谷;或答 为“N以上是高原,M以下是峡谷”等等。又由于不能准 确的用图中经纬度信息进行定位,错将盆地位置判断为 四川盆地等。1地理空间概念不清,任意定位由于基础知识差,基本概念不清,误将地形类型 当作地形单元作答(四川盆地、刚果盆地、东非高原 、亚马孙平原等);2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基本概念与原理混淆不清 四周为山地,中央为平原,等高线500米左右分 布密集; 等高线500米是刚果盆地,有刚果河; 地形是山地、丘陵、盆地、高原,因等高线在 500米左右; G为盆地、N为山丘、M为平原,根据河流的颜 色和粗细得知; 地形是高原盆地,由经纬度判断,此地位于东 非高原36题(1)错误答题

3、:如36题中,在判断出盆地地形后,不能正确表述判 断的依据,如将向心状水系,表述为放射状水系等。 3答题抓不住关键词,语言混乱、表述不清4答题不规范,错别字较多由于是网上阅卷,每一道题是否书写在准确的位 置上十分重要,但有少部分考生答题位置不规范, 不能按照每一道题给定的位置规范的答题,影响了 得分。从考生的答卷情况看,部分考生由于考试心理素 质或语文基础等方面的原因,在答题书写中,错别 字比较多,如“降水”错写为“将水”、“盆地”错写为“ 贫地”、 “支流”错写为“枝流”、1、主流试题试题立足于地理主干知识的考查,不回避重点,内容不偏不怪。对主干知识的考查,注重对基本原理和规 律的整体把握,

4、以及主要观点和方法的综合运用,强调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基本的读图能力和计算技能) 的重要性。二、高考文综地理综合题类型2005年(广东卷)31现现代经济发经济发 展虽虽然对对自然条件的依赖赖性有所减 弱,但由于受产业传统产业传统 和其它社会因素的影 响,各国各地区仍 表现现出一些各具特色的经济经济 地域类类型。读图读图 5回答下列问题问题 :(1)图中B、F处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 。 处(填写图 中字母)的 草原是大牧场牧牛业。C处是世界著名的 渔场。(2)一些大河河口地区通过发展江海联运,形成了著名的港口城市,如图中的 、 (填写图中字母)。(3)有的地方依托附近矿产发展重工业,如图

5、中的 处(填写图中字母)。(4)有的地方成为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如图中的 处(填写图中字母),其原因2、渗透自主学习的试题或提供新型的图像,或提供变式图像和模型,或提供 新的地理知识,要求考生在新的情境下(教材中从未出现 过的知识和图像),利用试题提供的信息材料,通过对材 料的分析处理寻找到问题的答案。(08高考宁夏卷)36(28分)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5所示地区属于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当冷空气缓慢进入并滞留 于图中某些地区时,气温下降致使水汽过饱和会产生浓雾,并对人类的 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1)甲、乙两路段多发浓雾,试 说明其原因;两路段中哪一段受浓 雾影响频次更多,时间更长,为什

6、 么?(14分)地势比较低(冷空气容易进入) 水汽较多(靠近河流) (易产生浓 雾)。乙路段 乙路段地势较甲路段(更)低平,(离山较远,冷空气 更容易进入) 接近(开阔)河谷的路段比甲路段更长(水汽较多) 试题以反映现实和热点问题的“新材料、新情景”为 载体,考查学生关注社会现实的意识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素 养,并体现培养学生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价值 观。3、体现教育价值观的试题(08高考山东卷)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图8表示的 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及国内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 ,图9是我国1980年和2004年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示意图。 读图8、9,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7、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 。 在西部地带城市化进程中,有人提出了应优先发展大城市 的观点,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三、破解高考文综地理综合题1、把握解题三部曲2、夯实基础知识3、掌握读图方法和技巧4、建立解题思维模式解题三步曲之一审题审题是应试第一关。“审”就是阅读、琢磨 、推敲。 审题的目的是理解题意、明确问题。实 质就是领会或揣摸命题人的意图。其能力要求是 获取有效信息。审题要领圈点关键词语 重视隐性信息 确定问题指向“规定动作”要到位1、蕴藏在各种地理图形的表述语言中3、蕴藏在地理试题的题干文字中4、蕴藏在地理试题的问题设计中2、蕴藏在各种地理统计图表的文字和数字中5、蕴藏在各种地理图形

8、的主图和附图中6、蕴藏在各种地理图形的组合和整合的分析中信息来源(2005年春季卷39题) 读图9,回答:泛亚铁路(新加坡 至昆明)将是联系东盟和中国的重要 通道,其中,新加坡一吉隆坡一曼 谷的已有铁路为共用段,自曼谷至 昆明的待建铁路有东、中、西三个 方案,如表1和图9所示。表1 泛亚铁路待建线路三个方案的比较(单位:千米) 方案 经过经过 主要城市铁铁路总总 长长度需新建铁铁 路 东东 线线曼谷一金边边一胡志 明市一河内一昆明5520 433中线线曼谷一万象一昆明4180 1245西线线曼谷一仰光一昆明4321 1017(5)东盟国家首选东线方案,分析其有利因素。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理解试

9、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 表格材料信息:经过主要城市、铁路总长度、需新 建铁路图像材料信息:地形类型、城市分布大脑储存信息:交通线路的区位因素(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问题指向:“铁路交通线线的区位因素分析”限制条件:“东线东线 方案”、“有利因素” 提取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 进行分析和整合 从表1中提取并分析、整合如下有效信息: 经过主要城市东线多 铁路总长度东线长 需新建铁路东线短从图9中可以提取并分析、整合如下有效信息: 东线方案经过的地形主要为平原 东线方案经过地区的海陆位置主要位于沿海( 人口稠密、经济相对发达)2、夯实基础知识三、破解高考文综地理综合题近几年的高考试题,都比较重

10、视考查考生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的掌握程度。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一份集政史地三科知 识的试卷中,不可能全面涵盖考生在中学阶段所学的全部内容 。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是对学生全面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 ”,是地理学科的支撑点,同时也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基础,所 以高考命题永远不会偏离这一主线。高考试题是对中学所学相关知识要点的抽查,而不是考查 。学科内最基本、最重要、最常用的知识,就是高考时考生必 须具备的知识内容。基础知识 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基本规律基本技能例:粮食生产受自然 条件的影响很大,结 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 我国西南诸河产区的 分布特点。(8分)分布特点:分布在地形相对平坦(2分)、水源充足 (

11、2分)、热量相对丰富的河谷地区(2分)。地形农 业交 通城 市内外力降 水气 温河 流商 业例如:区域应分析: 经纬度定位、 自然特征、 人类活动、 突出特色、 面临问题、 原因分析、 要素评价、 发展前景 等方面 以非洲为例分析非洲 干燥面积 广大的原 因阿斯旺大 坝造成的 环境问题分析为何 水能世界 最丰富ab为何气候 ,形成原因 是什么?写出沿线的 自然带名称 ,阐释其分 布特点和形 成原因描述c处 自然景观 变化ab有人说地中 海在缩小, 红海在长大 ,你认为对 吗?c地中海气候为何在 地中海沿岸最典型 ,其它大洲为何没 有或者较少?画出20E 、0、 10E、 30E、和 南北纬30

12、 线三、破解高考文综地理综合题3、掌握读图方法和技巧反映出几个方面(答题角度) 每个角度从定量分析到定性归纳(图文转换)(08山东高考题)分析改革 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 主要特点。 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近年来上升速度加快; 东、中、西三大地带区域差异明显;统计图的判读直线图曲线图折线图柱状图累 加 百 分 比 图雷 达 图扇形图正三角 坐标图金字塔图点状图气泡图同一坐标,多组相同图形同一坐标,多组不同图形多个坐标,多组相同图形多个坐标,多组不同图形三、破解高考文综地理综合题4、建立解题思维模式静态思维模式的建立:特征类分布特点类区位条件类形成条件类意义类等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分布;地势特点(

13、水平、垂直) 。(08全国卷)39(3)简要说明驼峰航线穿越地区的主要 地形特征。(10分)平均海拔高(3分),山河相间 (3分),山高谷深(地形复杂 、地势崎岖)(4分)。 常见“地理特征”类的思维模式: (07高考宁夏卷)36(32分)图8为甲、乙两岛略图,其中甲岛地 势低平。完成下列要求。(3)乙岛主要 是由( )( 内或外)力作用 形成的,地形以 ( )为主, 地势特点是( )。(8分)中间高,四周低(高差大,坡度陡)(4分) (1)简述该地区地形的基本特征。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09浙江参考卷)第36题常见“地理特征”类的思维模式: 位置特征:半球、经纬度、海陆及相对位

14、置气候特征:气温、降水、季节组合降水特征:年降水总量、年际变化、季节变化、雨季长短水文特征:流量、水位、含沙量、结冰期、落差与水能水系特征:支流、流程、流域、流向、补给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生物区域发展特征: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开放程 度、发展状态。城市化特征:水平、进程、起步、城市等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表1 1980-2007年人均GDP增长情况表年份1980198519901995200020052007人均GDP(元)6341455277712024212084415661032(09浙江参考卷)36(2)说出该地区的区域发展阶段及其区域发展特征。工业化阶段

15、。 (3分) 人均GDP较高;第二、三产业比重明显大于第一产业 ,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3分)“分布特点”类1、点状分布点状地理分布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是标定在图上离散 的点。表示分布地点:如我国特大城市的分布(只表 示其空间位置);表示类别:用不同图例,如我国矿 产资源分布、不同等级的城市分布等;表示数量:用 定位符号的大小来区分(或同时在符号旁边注明绝对数 量)。描述角度: 位置、疏密(多少)。(08广东卷)33.(4)分析该流域城镇的地理分布特点和 成因。(5分) 地理分布特点:沿河流与交通线分布;南部和中 部多,北部少。 2、线状分布线状地理分布图,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线、河 流、山脉、

16、等值线等。带箭头的表示动态,不带箭头的 表示静态。线段的长短、粗细表示量的大小(或标上数 值)。读图时要注意事物的起止点、事物沿途的变化和 事物的走向。注重同一空间不同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 认识不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地理事物空间位置 和相互影响的结构体系。描述角度:位置、疏密、渐变方向、走向(延伸方向)等值线类的还需说明量的大小“分布特点”类年降水量大多在150毫米至400毫米之间,自西向东逐渐增多 (或自东向西逐渐减少);从西(东)向东(西)距海(或 太平洋)越来越近(远),受夏季风影响逐渐增强(减弱) 。 (08高考北京卷)36.(36分)读图9,回答下列问题。(3)指出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8分)“分布特点”类3、面状分布面状地理分布图表示地形区、气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