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解读

上传人:A*** 文档编号:49018174 上传时间:2018-07-2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50.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解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l , _ 口, Pol i c y I nf o r i l a t i on 僵 做好 信息化 和工业化 深度融 合这篇 大文 章 ,是党 中央 、国务 院作 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 是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 和产业变革 ,适应发展 新常态 、实现发展动力转换、积极应对发展新 趋势 的必 由之路 。El前 ,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 印发了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规划 ( 2 0 1 6 2 0 2 0年 ) ( 以下简称 规划 ) ,全面部署 “ 十三五”时期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工作 , 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加快制造强国建设。 一 、背景情况 “ 十二五”期间,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政 府部 门大

2、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工作 ,两化融合 顶层设计逐步加强 ,整体意识 日益提高 ,全 国 两化融合步入深化应用、变革创新 、引领转型 新阶段 ,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培育新模式新 业态、增强企业创新活力等方面的作用逐渐增 强 ,为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重塑 国际竞 争新优势奠定了坚实基础。 “ 十三五”时期是世界产业技术和分工格局 的深刻调整期 ,是我 国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的关键期 ,我 国两化融合发展环境 日益复杂 , 发展条件和动力发生深刻变革 ,面临的机遇与 挑战并存 。但从总体看 ,我国两化融合发展仍 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正进入向纵 深发展 的新阶段 。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

3、业化深 度融合 ,加快新 旧发展动能和生产体系转换 , 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效率层次 ,对于新时期推 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重塑国际竞争新优势 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准确把握战略机遇 ,有效 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围绕继续做好信息化和 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 ,按照工业和信息 化部 “ 十三五”规划体系和 中国制造 2 0 2 5 “ l + X ”体系相关工作安排,编制形成 规划 。 2 0 1 6年第 1 3 卷第 6期 ( 总第7 5 期 ) 二 、总体 考虑 规划是深入贯彻落实 关于深化制造业 与互联 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和 中国制造 2 0 2 5 、协同推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 的重

4、要举措 ,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动我 国 制造业整体转型升级 、抢 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 点的现实选择 。 规划编制以制约当前我国两 化融合发展的关键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充 分考虑未来发展形势 ,聚焦融合重点 ,突出体 系建设 ,注重夯实融合发展基础 ,着力培育互 联 网时代制造业 的新产 品、新技术 、新模式、 新业态 ,在此基础上明确了 “ 十三五”时期两 化融合 的指导思想、发展 目标 、主要任务 、重 点工程 以及保障措施等 内容 ,作为未来五年两 化融合发展的行动纲领。具体来说 , 规划编 制的主要思路如下 :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 十二五”期间,我国 两化融合发展取得了长足

5、进步 ,但仍存在整体 发展水平不高、区域间发展水平不均衡 、面临 综合集成跨越困境、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关键能 力不足、第三方公共服务平台支撑不足、核心 技术 薄弱 、融合 发展生态环境 尚不健全等 问 题 。 规划在梳理这些制约我国两化融合发展 的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 ,提出了下一步发展 思路和工作重点。 二是体现发展新理念 。牢 固树立和贯彻落 实创 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 享的发展理 念 ,深刻认识制造业与互联 网深度融合是两化 融合在新时期的进一步深化和提升, 规划在 任务部署时充分考虑了制造业与互联 网深度融 合在推动创新创业 ,带动制造业技术 、产 品、 模 式 、机制创新

6、,加速制造业 高端化 、智能 化 、服务化发展 ,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等方面 的重要作用。 三是聚焦发展重点。从全局出发 ,以激发 制 造业创新活力 、发展潜力 和转 型动力为主 线 ,围绕着力打造支撑制造业转型的创业创新 平 台,积极培育新产品、新技术 、新模式 、新 l - I , 1 : Po l i c y I nf or m a t i on 业态、新生态 ,加快构建支撑融合发展 的基础 设施体系等发展重点 ,增强制造业转型升级新 动能 ,构筑精细、柔性、智能、绿色的新型制 造体系 ,不断提升 中国制造全球竞争新优势 , 推动制造强国建设。 四是注重夯实融合发展基础 。把握新时期 两化

7、融合发展对基础设施提出的新要求 , 规 划强调从基础硬件、核心软件 、服务平 台、 网络基础、安全保障等方面构建完善支撑融合 发展的基础设施体系,尤其强调加快 自动控制 与感知技术基础 、核心工业软硬件 、工业云与 大数 据服务 、工业互联 网等 四类基础设施建 设 ,完善工业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提升支撑两 化深度融合发展的服务能力。 三、发展 目标 规划采用了定量 目 标和定性 目标相结合 的方式提 出了2 0 2 0 年两化融合发展 目标 。在总 体 目标方面 ,选取 了 “ 全 国两化融合发展指 数 ”和 “ 进入集成提升与创新突破阶段的企业 比例”两个可以综合反映两化融合发展成效的 定

8、量指标 ,提出到2 0 2 0 年 ,全国两化融合发展 指数达到 8 5 ,比2 0 1 5 年提高约 1 2 ;进入两化融 合 集 成 提 升 与创 新 突 破 阶段 的企 业 比例达 3 0 ,比2 0 1 5 年提高约 1 5 个百分点。 值得强调的是 ,集成是当前我国两化融合 推进 的重点 、难点 和关键 点 ,体现为横 向集 成 、纵 向集成、端到端集成 ,集成提升阶段是 企业 两化融合发展进入 中高级阶段 的重要标 志 ,企业竞争力与经济和社会效益可实现台阶 式跃升及跃升后加速上扬的走势。基于中国两化 融合服务平台 ( w w w c s p i i i c o m)7 0 0 0

9、 0 余家企业 两化融合评估数据,可以跟踪监测我国 “ 进人集 成提升与创新突破阶段的企业 比例” ,并及时掌 握我国企业两化融合发展现状、发展重点、价值 成效、特征模式及发展趋势。当前我国进入集成 提升与创新突破阶段的企业比例仅为 1 4 6 。 在总体 目标基础上 , 规划还围绕制造业 “ 双创”体系、新模式、新业态、新产品、基础 设施体系等 5 个方面的发展重点 ,分别 明确 了 2 0 2 0 年 的细化发展 目标 :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 “ 双创”体系不断完善、新型生产模式在重点行 业广泛普及 、基于互联网的服务业态成为新 的 增长点 、智能装备和产品 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 升、支撑融合

10、发展的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建立。 四、主要举措 规划围绕 “ 以激发制造业创新活力 、发 展潜力和转型动力 ”主线 ,聚焦 “ 制造业双创 体系、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新生态以及 新基础”发展重点 ,设置了7 项主要任务、6 大 重点工程以及 5 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7 项主要任务 :“ 十三五”期间,创新推动 两化深度 融合 以加快制造业 新 旧发展动 能转 换 ,其关键是要激发制造业创新活力 ,构建有 利于融合发展 的基础条件 ,培育融合发展 的新 技术 、新产品、新模式 、新业态、新生态 ,通 过新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 术 、先进制造技 术 等 )在制造业各环节、各领域的全面渗透和深 度应

11、用 ,发展制造领域的智能装备和产品 ,变 革传统生产和组织管理模式 ,培育互联 网时代 的新型服务业态 ,营造跨界融合新型生态体系 以加速跨行业深度融合 ,从而全面增强制造业 转型动力 ,实现换挡不失速、量增质更优。因 此 , 规划设置了7 项主要任务 ,可简要概括 为 “ 七个新” 。一是 “ 双创”新体系 ,即构建基 于互联 网的制造业 “ 双创”新体系 ,激发创业 创新活力 ,包括推动大企业 “ 双创”发展 ,构 建面向中小企业 的 “ 双创”服务体系 ,发展新 型研发创新服务等内容。二是新生产模式 ,即 推广网络化生产新模式 ,引领生产方式持续变 革 ,包括大力发展智能工厂 ,推进 网

12、络协同制 造 ,推广个性化定制 ,发展服务 型制造 等 内 容 。三是新业态 ,即培育平 台化服务新业态 , 推动产业价值链 向高端跃升 ,包括培育基于互 联 网的产品服务 ,大力发展工业电子商务等内 容 。四是新生态 ,即营造跨界融合新生态 ,提 高行业融合创新能力 ,包括提升系统解决方案 2 0 1 6 正笛1 3 卷笛6 期 f 总笛7 5 期1 ;瓣 政策信息 Po l i c v I nf or m a t i on 能力 ,创新跨界融合发展模式 ,加快智慧集群 建设等内容 。五是新管理模式 ,即普及两化融 合管理体系标准 ,创新企业组织管理模式 ,包 括加快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普及

13、推广 ,持续 开展两化融合评估诊断和对标引导等内容。六 是新产 品,即发展智能装备和产品,增强产业 核心竞争力 ,包括加快发展智能新产品 ,做强 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等 内容 。七是新基础 , 即完善基础设施体系 ,提升支撑服务能力 ,包 括夯实 自动控制与感知技术基础 ,发展核心工 业软硬件 ,提升工业云与大数据服务能力 ,推 动工业互联网建设 ,逐步完善工业信息安全保 障体系等内容。 6 大重点工程 :围绕主要任务 ,设置的重点 工程分别为制造业 “ 双创”培育工程 、制造业 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工程、系统解决方案能力提 升工程、企业管理能力提升工程 、核心技术研 发和产业化工程、工业信息安全

14、保障工程。 5 个方 面保 障措施 :围绕保 障措施 的针对 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提出了5 个方面 的措 施 ,一是健全组织实施机制 ,二是加大财税金 融支持 ,三是建立健全标准体系 ,四是完善人 才培养体系 ,五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 来源 :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 一 、钢铁工业 “ 十三五”规划为什么叫 钢 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 ( 2 0 1 6 2 0 2 0 年)( 以下 简称 规划) 我国已建成全球产业链最完整的钢铁工业 体系,有效支撑 了下游用钢行业和国民经济的 平稳较快发展 。与此 同时 ,钢铁工业也面临着 产能过剩矛盾愈发突出 ,创新发展能力不足 , 环境能源约束不断增

15、强 ,企业经营持续困难等 2 o 1 6年第 1 3 卷 第6期 ( 总第 7 5期 ) 问题。未来五年 ,我 国钢铁工业 已不再是大规 模发展时期 ,将进入结构调整 、转型升级为主 的发展阶段 ,是钢铁工业结构性改革的关键阶 段 。钢铁行业要积极适应 、把握 、引领经济发 展新常态 ,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以全面提 高钢铁工业综合竞争力为 目标 ,以化解过剩产 能为 主攻方 向 ,坚持结构调 整 、坚持创 新驱 动、坚持绿色发展 、坚持质量为先 、坚持开放 发展 ,加快实现调整升级 ,提高我 国钢铁工业 发展质量和效益 。 作 为未来 五年 我 国钢铁 工业 的指导性文 件 ,钢铁工业 “

16、 十三五”规划紧紧围绕调整升 级这 一主线 。因此 ,为更准确地 反映规划 主 题 ,规划名称确定为 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 ( 2 0 1 6 2 0 2 0 年) 。 二、未来五年钢铁工业面临的形势与以往有 什么不 同?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 的重要基础产业 ,是 国之基石 ,“ 十二 五”期 间取得 了显 著进步 , “ 十三五”期 间 ,随着我 国经济发展步人新常 态 ,钢铁工业 面临的形势和发展方式也将发生 重大变化 : 一是需求呈现下降态势 ,产能过剩矛盾突 出。“ 十二 五”期 间 ,我 国粗钢产能利用率 由 2 0 1 0 年 7 9 下降到2 0 1 5 年 7 0 左右 ,重点大 中 型企业负债率超过 7 0 ,2 0 1 5 年钢协会员企业 亏损达到 6 4 5 亿元 ,产能过剩已由区域性 、结构 性过剩演变为绝对过剩 。“ 十三五”期间,我国 经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