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选考6环境保护第五十三讲环境保护练习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9018146 上传时间:2018-07-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选考6环境保护第五十三讲环境保护练习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选考6环境保护第五十三讲环境保护练习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选考6环境保护第五十三讲环境保护练习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选考6环境保护第五十三讲环境保护练习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选考6环境保护第五十三讲环境保护练习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选考6环境保护第五十三讲环境保护练习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五十三讲第五十三讲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1(2018厦门模拟)北京某地采用土壤生物工程对公路沿线边坡(路基两侧的坡面)进行整治,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该工程是在公路边坡上顺坡码放块石或卵石,在石块缝隙扦插柳干。下图示意柳干扦插时和柳干生根发芽后的景观。分析该地的土壤生物工程在控制边坡稳定和水土保持方面所起的作用。解析:图示块石或卵石压在坡地的土壤上,柳干置于坡面且根系垂直于地面。对边坡稳定的作用体现在,块石可压紧表面土壤使其不易下滑,柳干根系对边坡起到了固土作用。对水土保持来说,块石、柳干枝叶可防止暴雨冲击土壤,也可减缓坡面径流、增加雨水下渗。答案:块石可固定表土,紧实土壤,增加坡面稳定性;柳

2、树生长时根系固土,吸收多余水分,防止土坡下滑。该地夏季多暴雨,码放的块石可防止土壤直接遭受暴雨的袭击,增加下渗,减少坡面径流;植物的枝叶还可拦截降雨,防止坡面溅蚀。2(2018茂名模拟)下图为我国沿海三个地区的城市空气质量指数(AQCI)统计图,AQCI数值越大,空气质量越差。指出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指数的时空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解析:“时空变化”指的是时间和空间变化,图示月份是时间,三个地区反映了空间位置。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主要有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数量、天气因素、大气运动状态等。结合我国气候特征及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回答即可。答案:变化特点:冬高夏低(春降秋升),北高南低。原因:冬季大气相对稳定,

3、污染物不易扩散,夏季降水多,利于改善空气质量;北方冬季燃煤取暖,大气中的污染物增加,导致空气质量差;北方地区重工业集中,矿物能源消耗大。21(2018合肥模拟)荷兰西南部莱茵河和马斯河下游的三角洲地区地势低洼,河汊交错。为抵御风暴潮灾害,荷兰人在河汊处建设多道防潮闸坝。简析这些闸坝对闸内水环境的影响。解析:闸坝对闸内水环境的影响主要从闸坝对于海水、河流径流及生物的影响角度考虑。答案:阻挡海水倒灌,可使闸内水体盐度降低;闸坝导致水流速度减缓,水质恶化;阻挡泥沙,导致河道泥沙淤积加重;对鱼群的洄游和生存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易造成河口排水不畅,形成内涝。2(2018揭阳一模)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

4、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主要是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酸性物质所造成的。读甲、乙两图,回答问题。简述江苏省酸雨频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和酸雨发生频率年际变化大致趋势,并简析造成此变化趋势的可能原因。解析:空间分布特征可从图中等值线数值上看出;变化趋势可从四地酸雨频率曲线上进行总体判读。分析变化趋势的原因,首先明确总体呈下降趋势,然后从减少废气排放角度分析即可。答案:空间分布特征:江苏省酸雨频率大致自东向西递增,南京周边地区酸雨频率最高。大致趋势:江苏省酸雨发生频率呈波状下降趋势。原因: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且煤炭的利用技术提高,导致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减少;清洁能源(或新

5、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有所上升;工业废气的处理力度加大;民众的环保意识增强,出行时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比重增加等。3(2018全国百所名校联考)读不同时期北京市湿地面积变化表,完成下题。时间湿地面积/km2占北京市总面积的比例/%1573年5 7003320世纪50年代2 568.2315.282016年514.763.13指出北京市湿地减少的主要原因,并为扩大北京市湿地面积提出建设性意见。3解析:湿地减少的原因主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分析。人类活动是破坏环境最主要的因素,城市化的发展、土地需求量的增加是城市湿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意见可从目前现有湿地的保护和已破坏湿地的恢复两方面去

6、提出。答案:原因:气候变干,人口增长过快,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侵占湿地。意见:保护现有湿地,防止现有湿地被侵占、破坏、污染;对已退化的湿地进行恢复性建设;推进湿地公园建设;推进湿地立法,依法保护湿地。4(2018全国百所名校联考)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位于东江源头区,是“中国脐橙之乡”,脐橙产量占赣南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在培育果树的过程中会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即引起水体污染的排放源分布在广大的面积上)等生态环境问题。推测寻乌县培育果树产生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问题的原因,并为之提出应对措施。解析:水土流失强主要是受降水、地形、植被覆盖率影响,在分析时可从以上几方面综合考虑。关于面源污染,材料中提

7、示主要受农业影响,而农业造成的污染主要是由于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间接污染了土壤及水源。根据原因提出合理措施即可。答案:原因:由于果树除草,造成坡面除果树外基本无保土植物,产生水土流失;对果树施用的农药及化肥,随雨水流入山沟,进而汇入东江,生成水源区污染。措施:山脚修建水塘截水,并进行净化处理,防止污水直接进入东江水系;山顶营造保水林,山腰沿等高线种草,栽植灌木,提高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不适合栽种果树区域退果还林。5(2018长沙高三联考)绿色和平组织日前发表报告指出,全世界每秒钟有超过200千克塑料被倾倒入海洋,累计每年有超过800万吨塑料留在海洋当中。该报告称,海洋中大约有5万亿至5

8、0万亿吨塑料碎片,而且这当中还不包括沉积在海底和海滩上的塑料碎片。简述塑料垃圾给海洋带来的影响并提出控制海洋塑料垃圾的措施。解析:海洋垃圾是指海洋和海岸环境中具有持久性的、人造的或经加工的固体废弃物。海洋垃圾影响海洋景观,威胁航行安全,并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产生影响,进而对海洋经济产生负面效应。这些海洋垃圾一部分停留在海滩上,一部分可漂浮在海面或沉入海底。正确认识海洋垃圾的来源,从源头上减少海洋垃圾的数量,有助于降低海洋垃圾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针对性地提出控制塑料垃圾向海洋的倾倒、利用海洋塑料垃圾建立“人工小岛”、研发藻类基生物塑料、加强塑料垃圾的回收利用等有效控制措施。答案:影响:海洋

9、生物误食塑料垃圾、海洋生物被塑料垃圾缠绕、海洋生物因塑料垃圾导致缺氧死亡等;大量的塑料垃圾散落在海滩上,影响海滩的美观,污染游客的视觉,影响海洋旅游业的发展;塑料垃圾影响船舶的正常航行,干扰航行船舶安全。措施:多做宣传,提高人类环保素养,并制定相关强制性法规,控制塑料垃圾向海洋的倾倒;加强生物降解类塑料的研究与推广,使其逐步替代常规塑料,缓解塑料对海洋的污染;废物利用,利用海洋塑料垃圾建立“人工小岛”,不但可以清除海洋中大量的塑料垃圾,还可成为人们海上旅游的好去处;加强塑料垃圾的回收利用等。6(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华北农牧交错带位于冀、蒙、晋长城沿线地区,土地面积约1.0105 km2,垦

10、殖率30%40%,区域人口近800万。华北农牧交错带贫乏而脆弱的生境(生物生活空间和其中全部生态因子的总和)资源,在长期的垦草农作、牧场超载之下,土地呈现沙化、碱化与贫瘠化的“三化”演替。农牧4低产不稳,土地起尘扬沙。区域资源环境的退化,直接威胁着京津及华北农区的生态与经济安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是恢复华北农牧业交错带生态功能的重要举措。说明我国华北农牧交错带主要的生态功能和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的主要目的。答案:生态功能: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净化江河;防止水土流失等。主要目的:尽快恢复该地区草地植被自然景观;改善农牧交错带的生态环境;实现该地区人地关系协调发展。7(2018昆明一中摸底)我国是世界第

11、三大矿业国。全国拥有大小矿山约15万座,占用土地达数百万公顷。随岁月流逝、因资源枯竭而被废弃的矿坑也越来越多,废弃矿区往往有诸多疑难杂症,采矿场、排土场、尾矿场、采空区规模庞大,不仅不适宜人类居住,也是耕种和绿化的禁区。但壮丽矿坑所具有的特别之美,也令人印象深刻。列举废弃矿坑带来的问题,并提出废弃矿坑综合利用的措施。解析:本题需要从矿坑改变了土地利用状况,破坏了地表形态和地质结构,排土场、尾矿场形成了新的污染源等方面进行分析。矿坑利用主要针对现有形态特点进行设计,不便利用的需要填埋与整治修复,改善其环境条件。答案:问题: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耕地面积减少);导致周边环境重金属污染和水体污染;诱发

12、滑坡、泥石流、塌陷等灾害;引起大气中灰尘增多,造成空气污染;影响出行安全及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造成视觉污染(与周边景观不和谐)。措施:建设矿坑博物馆,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填埋与整治修复,进行复垦造田;恢复植被与绿化,建设湿地、绿地;建设为仓储用地、坑塘养殖场、垃圾处理场等。8(2018长沙长郡中学测试)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素有“高原明珠”之美称,但近年来,滇池污染十分严重,被国务院列为重点治理的“三湖三河”之一。2016年2月27日,昆明市召开2016年滇池水污染防治暨草海治理攻坚工作推进会,安排布置2016年乃至“十三五”时期滇池治理各项工作,力争早日重现滇池水清岸绿河畅的美丽风采。说明滇池的功能并分析滇池受污染后难以治理的主要原因。解析:滇池是湖泊,湖泊的生态环境效益根据所学知识,从其对气候、水体、生物等的影响方面进行分析。滇池受污染后难以治理的主要原因从污染源、湖泊的自净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功能:调节气候;净化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原因:工农业生产及生活废水大量排入;滇池属于内陆湖,自净能力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