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试题附答案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9018102 上传时间:2018-07-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试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试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试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试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试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试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试题附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期中考试历史第 1 页 共 7 页鹰潭一中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试题附答案鹰潭一中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试题附答案第第 I I 卷(选择题,共卷(选择题,共 5050 分)分) 一一. .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2525 小题,共小题,共 5050 分)分) 1下图展示的汉代耕作方法,其发明者是( )A赵过 B杜诗C马钧D张衡 2下列生产工具,按用途划分,不同于其它各项的是 ( ) A水排 B高转筒车 C翻车 D风力水车 3.我国古代手工业中商品化生产水平最高的是( ) A民间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民营手工业 D

2、家庭手工业 4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 。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苏州丝织业“小户” “听大户呼织” 、 “计日受值” 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5明清时期商业呈现高度繁荣的局面,主要表现不包括( ) A国内外市场扩大 B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放市场 C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D地域性商人群体的出现 6 “大街小巷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 吟叫百端 ,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 尽,五更又开晓市。 ”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 )A西汉长安B唐朝前期洛阳C北宋开封D南宋 7长途携带钱币

3、在古代很不方便,唐朝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是( ) A设立邸店 B建立柜坊 C使用“飞钱” D发行“交子” 8开辟新航路带来的后果中,不包括( )A西班牙、葡萄牙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B意大利的商业地位削弱 C扩大了欧洲与亚洲、非洲之间的贸易 D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 9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移至( )A地中海沿岸 B大西洋沿岸 C莱茵河流域 红海沿岸10.英国在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的过程中先后战胜了( )高一期中考试历史第 2 页 共 7 页A、西班牙、荷兰、葡萄牙 B、荷兰、法国、葡萄牙 C、西班牙、荷兰、法国 D、葡萄牙、法国、西班牙 11、图反映了从 1801 年至 185

4、1 年的 50 年间,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的比例发生了变化,导 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扩张的加强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C自由主义的推行 D工业化的开展 12.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其特点是:( ) A首先兴起于英国 B.出现了新式交通工具 C.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 D.重化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份 13 “由单个企业家所经营的生产已经愈来愈成为一种例外了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 进而来看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 无计划性也没有了。 ”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此现象的出现是受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B评价的是 19

5、世纪中期的工厂制 C垄断彻底消除了私人生产 D垄断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生产的无计划状态 14洋务运动欲“自强”而不强的结局,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创办的近代企业采用封建的生产方式 B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封建制度 C没有坚决反对西方列强侵略 D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反对势力的破坏和阻挠 15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自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 ,其以下活动体现了上述 思想的是( )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创北洋海军 C创办京师同文馆 D创办轮船招商局 16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项企业性质不同的是( ) A上海发昌机器厂 B贻来牟机器磨坊 C开平煤矿 D继昌隆缫丝厂 17 “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

6、,百计阻抑,勒价停市。上年(1866 年)江浙、 湖北等省,缫丝、纺织等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 ”上述史料说明的主 要问题是( ) A近代民族工业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 B近代民族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排挤和压迫 C民族资产阶级非常软弱 D近代民族工业经营不善,致使亏本 18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主要指 高一期中考试历史第 3 页 共 7 页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和发展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C.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企业所取代 D.传统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且日益商品化 19.我国农业总产值 19791984 年增长 45540,粮食产

7、量由 1978 年的 304 亿吨增加 到 1984 年的 407 亿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运动 B完成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 D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1956 年底,三大改造的实现标志着我国 ( ) 一五计划经济指标提前完成 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国内主要社会矛盾发生了变化 A B C D 21针对下表情况,建国初我国采取的相应政策是( )人均产量中国(1950 年产量)美国(1950 年产量)印度(1950 年产量)钢产量2.37kg538.3kg4kg发电量2.76kwh2949kwh10.9kwh

8、A大炼钢铁 B实行土地改革 C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D掀起大跃进运动 22.下图反映的是 19561965 年间我国( )A煤炭生产的基本状况 B粮食生产的基本状况 C钢铁生产的基本状况 D石油生产的基本状况 23下图为新中国建国后某一时期的漫画,名为刻舟称瓜 。这幅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大跃进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 “文化大革命运动 D 真理标准大讨论 24.1964 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 15 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 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 ”针对 50 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 ,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9、 )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实行改革开放 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D.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25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的发生,产生的影响有(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损伤 使我国经济经历了连续三年的经济困难A. B. C. D.第第 IIII 卷(非选择题,共卷(非选择题,共 5050 分)分)高一期中考试历史第 4 页 共 7 页二二. .主观题(共主观题(共 3 3 小题,小题,2626 题题 1717 分,分,2727 题题 1919 分,分,2828 题题 1414 分,共分,共

10、5050 分)分) 26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中华民族以农耕为主体的经济形态。阅读材 料,回答问题。 (17 分) 材料一材料一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 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 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 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 朝令而暮改。 材料二材料二 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 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 ,其意是 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

11、,如“宁叫 赔折腰,不让客吃亏” ;“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 ;“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 等。 材料三材料三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 下之大残也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 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什么生产经营方式?结合材料概括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 (4 分)(2)材料二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何新现象?依据材料概括晋商发达的主观因素 (4 分) 。(3)材料三反映了是怎样看待商业和农商关系的?这一思想对后来明清时期社会发展有何 影响?(5 分)(4)综合以上问题,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

12、?(4 分)高一期中考试历史第 5 页 共 7 页27 1500 年后,人类社会逐渐形成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世界联系不断加强,大大促 进了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和进步。阅读以下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9 分) 材料一材料一 读图材料二材料二 1992 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 500 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 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他们打着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材料三材料三 18 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西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 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传播到英格兰到整个欧洲大陆,19 实际传播到北美 地区。 第一次

13、工业革命 1830 年,英国 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子感应现象,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科学 家们根据这一发现,从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对点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出现了一系列电 气发明。19 世纪 90 年代起,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不断涌现出来。人类交通工 具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主要得益于一项重要的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请回答: (1)读图 7,指出西方人了解的世界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关 系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4 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评价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历史影响。(4 分)高一期中考试历史第 6 页 共 7 页(3)根据材料三

14、,说说两次工业革命出现了哪些新兴工业部门?请各举两例。(4 分)(4)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7 分)28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4 分)潘正炜,广州人(祖籍福建) ,是广州十三行外贸行商潘家的第三代继业者。祖父潘振 承,早年出洋,善商,熟英语,在广州十三行获得“旨准”开设同文洋行,包揽丝茶经商 营商务。父亲潘有度,继承祖业主理同文洋行。 潘正炜得自家风的陶冶,自幼勤学善书,崇尚苏(东坡) 、米(芾)笔法,粗小楷,亦 中副榜贡生。其第四子顺徵是国学生,善画梅花。孙子宝鋆、宝琳二人亦登进士。由 于家中子孙俱能科举成才,潘正炜也叠领奉政大夫、荣禄大夫、翰林院编修等荣衔,为羊 城罕有的科第名家。 潘正炜一家先后以同文行、同孚行名义周济贫困和报效朝廷,出资白银达百余万两。 道光二十二年(1842 年) ,资助抗英军饷 26 万元,为广州资助总额 200 万元的 1/8;又响 应官府扩建海军的号召,独购吕宋(菲律宾)战船一艘,捐作加强广州海防之用。随后英 人还多次寻衅迁入广州城内居住,要霸占河南洲头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