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小说考点解析与强化训练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9017582 上传时间:2018-07-22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1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小说考点解析与强化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高考语文小说考点解析与强化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高考语文小说考点解析与强化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高考语文小说考点解析与强化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高考语文小说考点解析与强化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小说考点解析与强化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小说考点解析与强化训练(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语文小说考点解析与强化训练一、命题指向小说主要考查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重在考查学生对小说的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能力。具体有以下三点:从小说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社会环境等角度概括小说的主题并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突出小说中人物、情节、环境构成的形象世界,鼓励考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强调从人物形象、时代背景、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探讨其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高考中小说的命题指向四个关键词:环境、情节、人物、主题。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1.把握故事情节;2.揣摩人物形象;3.注意环境描写; 4.概括

2、主题内容;5.品味语言特色;6.分析写作技巧。 二、考点解析与方法指导(一)环境描写的考查环境描写是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内容,分析环境描写是全面理解小说的重要环节。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促使人物行动的指定场所和范围。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时是为了表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社会条件,用于烘托人物活动的时代意义,有时是为了渲染气氛,从侧面表现人物的性格,它是整个作品中不可分割的构成部分,对于增强故事的真实性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也要分析环境,要连带写景的部分一起分析。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解题时可按下面步骤进行:找到环境描写的语句在文章中的位置。处于不同的位置的环境描写其作用将会是不同的。

3、概括所描写的环境。分析其作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借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二是增添或烘托某种气氛;三是衬托或突出人物的性格、心理等。环境分类及作用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的环境描写跟人物的塑造与表现主旨有极其重要的关系。阅读中始终把环境、情节和人物联系起来,才能把握小说创作的真谛。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提示

4、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如“小说题目是午后的故事 ,文中多次写到午后明亮亮的阳光,作用是什么?”“小说的开头和结尾都描画冬夜雪花“像无数白色的小精灵” , “悠悠然” “飞落”下来,这样的描写有什么作用?”环境+人物+情节+主题渲染气氛,为后边刻画人物作铺垫;烘托人物性格和感情,表现人物性格和心理;展开、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旨;象征和暗示。 命题指向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 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找出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分析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或表现主题所起到的作用;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像续写一段环境描写。3.答题指要解题思路:明确环境描写必须为主题服务的宗

5、旨,结合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暗示社会环境(背景、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 ;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身份、地位、性格;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推动情节的发展或作为情节线索;揭示或深化主旨。答题示例小说题目是“午后的故事” ,文中多次写到午后明亮的阳光,作用是什么?(4 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 (指向环境)暗示有人竟在光天化日之下行凶。 (指向情节)映衬老人见义勇为的高大形象。 (指向人物)暗示竟无人制止在阳光下的罪恶。 (指向主题) (二)故事情节的考查情节是由人物之间的关系、矛盾和性格冲突所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情节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冲突以及

6、由此引起的人物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的。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因此,欣赏人物形象,应从情节入手,据情论人。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此为出发点,先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抓住场面;寻找线索;理清小说的结构。分析小说故事情节时要注意两点: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所以,在分析情节的过程

7、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 情节的作用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照应前文;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情节的特点、情节安排评价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 ,如祝福 ,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起到制造悬念的作用。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喜剧式等。(2) 、贯穿

8、情节的线索。可作线索的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如药中的“人血馒头” 、 睡美人中的“导演” 、 故乡中的“我”等。(3) 、看情节的发展如何表现人物性格.如界河 ,前面写天气放晴、春光明媚,体现了他对大自然、对美好生活关注和向往。随着情节的发展,他发现了敌人,便“飞速向岸边游回,狂奔到那棵树下,一把抓起枪,瞄准” ,表现了他十分机警,反应快捷的性格;但情节发展到最后,他却被对方打死,这是因为“他实在无法扣动扳机” ,从而写出了他心地善良,向往和平,有人性的品格。(答题思路:按顺序归纳情节,然后指出性格)(4) 、看情节的发展如何表现主题.如睡美人 ,女 A 角失踪后,导演在没有办法之余,

9、只好让女 B 角上台演出,令导演惊讶的是, 女 B 角与男 A 角的搭档天衣无缝。通过这些情节的描写,提出了如何去发现人才、评价人才、使用人才的社会问题。(答题思路:先归纳情节,后点出主题)(5) 、重要情节(细节)作用的分析,解题时要注意其思考的方向:一是对表现主题的作用。其作用一般来说是点题或突出主题。二是对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三是对整个故事情节的构成上的作用。一般来说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考题示例 情节类常规考题示例 林冲见差拨12 题:小说第一段写林冲刚到牢营,就有犯人介绍牢营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解题技巧找出情节线索,

10、理清情节的来龙去脉。由事及人,看情节发展如何为塑造人物服务。见微知著,从场面和细节描写中分析情节对表现主题的意义。赏析技巧,注意发现作者组织情节的艺术匠心。5情节类探究题示例07 粤 4 校联考刷鞋人的绝招:小说结尾有人认为这情节与刷鞋匠没有什么关系,不如删除,你怎样认为的? 6。答题指要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或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或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某一情节的特点和作用分析;情节的高潮或结尾作用的理解;小说的叙述故事情节过程中顺叙、倒叙、插叙等方法的使用;哪一个情节最吸引你;情节的合理性探究等。

11、7试题解题示例 例 1:07 湛江一模迎宾竹19 题:这篇小小说的结尾写郑副市长在家里发现获奖证书,主要有什么作用?最后写郑副市长在家里发现获奖证书一事,暗示郑副市长的竹画确有水平,使情节波澜再起。 (指向情节)使副市长妻子这一形象更加鲜明。原来以前市长妻子说的一切只是一个善意的谎言,让人不能不为副市长妻子的贤慧聪颖而折服。(指向人物)使小说主题得到升华,突出“一个成功者(成功的领导)离不开一个贤内助(好妻子)的支持和帮助”主题,给人留下无穷韵味。(指向主题) 8答题思路: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情节(使情节波澜再起,引出另一个情节,制

12、造悬念,情节更突出,照应前文情节)人物(丰富人物,表现人物性格, )主题(深化某种主题,突显某种主题) 。当然,这个三级概念中,本级和上一级为最基本。按照顺序,与之相近的是答案的重点。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 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三)人物形象的考查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更是以写人为中心。因而在阅读小说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 1、分析环境描写,把握人物性格。如界河 ,写天空中的鸟自由地飞翔,刻画了主人公热爱、追求自由的情感。2、分析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性格。如界河 ,前面写天气放晴、春光明媚,体现了他对大自然、对美好生活关注和向往。随着情节的

13、发展,他发现了敌人,便“飞速向岸边游回,狂奔到那棵树下,一把抓起枪,瞄准” ,表现了他十分机警,反应快捷的性格;但情节发展到最后,他却被对方打死,这是因为“他实在无法扣动扳机” ,从而写出了他心地善良,向往和平,有人性的品格。3、分析塑造人物的方法,把握人物性格。抓肖像;抓语言;抓动作(所做的事) ;抓神情;抓心理;抓人物之间的关系。4、人物形象表述的方法:如睡美人 ,女主人公是一个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她有丰富的经验、精湛的演技,能善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通人物过形象的塑造,告诉人们要去发现、使用生活中的睡美人。(答题思路: 是一个怎样的人+ 性格、品质特征+ 形象的意义 ) 5.表现人物的手法

14、:正面描写直接描写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肖像、心理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如概括介绍、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侧面描写间接描写侧面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如用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事件叙述等烘托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情节发展中展现人物性格特征;环境描写衬托或烘托。6.形象刻画基本技巧各种描写手法的运用与作用肖像、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语言描写: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也体现着人物的思想性格。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

15、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 ,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分析人物的心理描写,能很好的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思想活动描写,它往往和外貌、语言、行动交叉在一起。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细节是文学作品中细腻描绘的最小环节。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社会环境和自然物,是由许多细节组成的,如场景细节描写、服饰细节描写、动作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等,成功的细节可以增强艺术感染力,是文学创作和记叙文不可忽视的技巧。 细节描写的作用如下:典型的细节可以刻画人物性格 追求爱好。如鲁迅孔乙己中,孔乙己会“回”字的四

16、种写法,典型地表现了这个人物的迂腐和呆气。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第六回,严监生临终前望着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芯而不肯断气,入木三分地表现了这一人物的吝啬和刻薄。典型的细节可以深化主题。如鲁迅药中的“人血馒头”这一“物”的细节,形象而深刻地表现了辛亥革命脱离人民群众的根本弱点。典型的细节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营造一种氛围。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 “那雪下得正紧”这一自然景物的细节描写,致使林冲到山神庙躲避风雪,才有杀死仇敌的故事,这样细节描写就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典型的细节可以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如鲁迅风波中钉了十六个铜钉的瓷碗和七斤一家晚餐吃的蒸干菜和松花黄的米饭,就渲染了当时的时代气氛和地方特色。造典型的环境,渲染人物心情心理活动。 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一文,作者在写竺可桢到毛主席住处时,有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