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思想政治专题复习:专题八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9015621 上传时间:2018-07-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思想政治专题复习:专题八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思想政治专题复习:专题八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思想政治专题复习:专题八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思想政治专题复习:专题八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思想政治专题复习:专题八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思想政治专题复习:专题八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思想政治专题复习:专题八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思想政治专题复习:专题八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 总体背景与来龙去脉台湾局势发生积极变化,两岸关系取得重大突破。两岸协商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得 到恢复,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已经实现。2008 年,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成立 50 周年。50 年来,宁夏、广西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充分体现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的优越性。2008 年拉萨“314”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给西藏造成了严重影响,目 前西藏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基本内容与理论分析一、 “三通”启动,两岸双赢 1. 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两岸关系的论述: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解 决台湾

2、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我们将遵循“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的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 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 变,反对“”分裂活动决不妥协,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真诚为两岸同 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十三亿大陆同胞和两千三百万台湾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凡是对台湾同胞有 利的事情,凡是对维护台海和平有利的事情,凡是对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有利的事情,我们 都会尽最大努力做好。我们理解、信赖、关心台湾同胞,将继续实

3、施和充实惠及广大台湾 同胞的政策措施,依法保护台湾同胞的正当权益,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 地区经济发展。两岸同胞要加强交往,加强经济文化交流,继续拓展领域、提高层次,推 动直接“三通” ,使彼此感情更融洽、合作更深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努力。 两岸同胞要共同反对和遏制“”分裂活动。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任何 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必须由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共同决定。我们 愿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 湾从祖国分割出去。 2. 胡锦涛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出的六点意见:2008 年 12 月 31 日

4、,纪念告 台湾同胞书发表 30 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胡锦涛出席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强调,30 年来两岸关系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 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最重要的是要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 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 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 分裂活动决不妥协,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真诚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 地区谋和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胡锦涛就推动两岸关系 和平发展提出六点意见:

5、(1) 恪守一个中国,增进政治互信。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核心利益。世界 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2) 推进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两岸同胞要开展经济大合作,扩大两岸直接“三 通” ,厚植共同利益,形成紧密联系,实现互利双赢。 (3) 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瑰丽灿烂,是两岸同胞共同 的宝贵财富,是维系两岸同胞民族感情的重要纽带。(4) 加强人员往来,扩大各界交流。两岸同胞要扩大交流,两岸各界及其代表性人士 要扩大交流,加强善意沟通,增进相互了解。 (5) 维护国家主权,协商涉外事务。我们一贯致力于维护台湾同胞在国外的正当权益。(6) 结束敌

6、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海峡两岸中国人有责任共同终结两岸敌对的历史, 竭力避免再出现骨肉同胞兵戎相见,让子孙后代在和平环境中携手创造美好生活。 3. 两岸“三通”迈开历史性步伐:2008 年 12 月 15 日,根据海协会与海基会台北会 谈达成的协议,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正式启动,两岸“三通”迈开历史性 步伐。两岸直接“三通”的基本实现,是两岸关系 发展取得的重大进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两岸“三 通”的基本实现,必将对两岸经贸关系乃至两岸关 系产生积极重大的影响,给两岸民众带来实际利益, 对两岸产业分工和企业合作带来新的契机。 根据海协会与海基会于台北会谈达成的协议, 青岛成为新增的

7、16 个大陆客运包机航点之一, 2008 年 12 月 26 日成功首航。根据协议,大陆方面 现阶段开放上海、宁波、秦皇岛、厦门等 63 个港 口,其中包括山东省威海、烟台、龙口、岚山、日照、青岛等 6 港口。 4. 政府工作报告就发展两岸关系的新表述:2009 年 3 月 5 日至 13 日,十一届全 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新的一年里,我们要 继续坚持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 题,积极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努力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我们要继续全 面加强两岸经济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积极推进两岸金融合作

8、,支持在大陆的台资企 业发展,对符合条件的提供融资服务,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加强两岸双向投资 和产业合作,拓展和深化农业合作。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 展。加快推进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推动签订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逐步建立具有两岸特 色的经济合作机制。要加强两岸人员往来,扩大社会各界交流,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巩固 两岸精神纽带。 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努力增强两岸双方政治互信。在此基础上,我们愿意通 过协商对台湾参与国际组织活动问题作出合情合理安排,探讨两岸政治、军事问题,为结 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创造条件。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 (1) 两岸直接“三通”

9、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两岸三通有利于两岸经贸往来, 促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配置,有利于企业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两岸优势互补, 实现共赢。 (2) 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和竞争性。加强两岸经济交往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两岸实现“三通” ,发展经济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能够大幅度地降低两岸之间人流物流成 本,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两岸达到优势互补,实现共赢。 (3) 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国家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 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国家财政部、交通部、商务部、农业部等部门推出扩大和深化两 岸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了两岸关系的发展。 (4) 社会

10、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两岸“三通” ,加强经济的交流与 合作,将极大地推动两岸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两岸的社会生产力。 (5) 社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大陆不断地推动两岸经济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两岸“三通” ,有利于满足两岸人民社会生活的需要,提 高生活水平。 (6) 生产一体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要求各国和地区必须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发展对外 经济关系。当前大陆和台湾都面对全球化、区域经济整合、知识经济来临的客观事实,台 湾经济发展的最佳策略是走向彻底国际化与自由化,并且善用大陆广大的土地、廉价的劳 动力及丰富的天然资源,成为自身经济发展的助力,这已是

11、台湾经济永续发展必走的道路, 而这样的经济发展策略需要建立两岸和平稳定的关系并建立制度化的协商管道。当前,国 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环境不确定的因素明显增多,世界经 济环境发生的变化、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后续冲击,较之 1997 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给两岸 经济带来了更为严峻的挑战,也使得两岸金融合作和经济合作更为重要、更为迫切。以互 利双赢的精神致力于促进两岸交流,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 (1) 两岸直接“三通”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两岸直接“三通”顺应了和平与 发展的时代潮流,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加强两岸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地

12、区稳 定与发展,为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最终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2) 我国的国家职能。在“一国”的前提下,坚决反对“”分裂活动,实现“三 通” ,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体现了国家履行政治、经济等国家职能。 (3)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 “一国两制”是实 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根据“一国两制”的方针,两岸统一后,台湾保留现有的资本主 义制度,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将得到保障,台湾经济将真正以祖国大 陆为腹地,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台湾同胞可以同大陆同胞一道,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 共享伟大祖国在国际上的尊严和荣誉。 (4) 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中

13、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和平 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两岸关系问题的正确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 发展的政治基础。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推动两岸关系向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也要坚决抵 制一切“”分裂势力妄图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的行径。 (5) 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义务。作为中国公民要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 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同一切分裂活动作坚决的斗争是每个中国公民应尽的责任。 (6) 和平与发展的关系。发展需要和平,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前提), 只有在和平的环境中,才能顺利实现经济的发展。发展经济是维护和平的重要基础。两岸 关系和平发展符合

14、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 “陈江会”签订的四项协议,是在两岸“三通”上 的重大突破,两岸交流将会更加便利,给台湾带来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 (1)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 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两岸“三通”的实现将会大大促进两岸的文化和信息往来, 增强两岸人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为祖国和平统一奠定坚实基础。 (2)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瑰丽灿烂,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宝贵财富,是维系两岸同胞民 族感情的重要纽带。 (3)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中国传统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缔造的, 共同的文化背景、共同的喜好和共

15、同的民俗等,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4) 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为基本内涵。两岸同胞翘首以盼近 30 年的“三通”梦想终于成为现实,体现了团结统一是 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之一。 【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分析】(1) 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 出发。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顺应时代潮流,签署海峡两岸空运协议 等四项协议,是符合两岸人民的意愿,符合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 (2)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思想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错误 的思想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16、,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 想意识。两岸关系的发展是在“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指导下进行的,体现了正确意识的 推动作用和正确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也体现了科学正确价值观对社会实践的导向作用。(3) 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台湾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是祖国不 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子割裂联系、分裂祖国的行径注定是会失败的。人们可 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两岸直接“三通”的基本实 现为两岸人员和经贸往来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方式,必将对两岸经贸关系乃至两岸关系产生 积极重大的影响,给两岸民众带来实际利益。 (4)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和变化发展的,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签署的海 峡两岸空运协议等四项协议以及“三通”的实现是致力于开创中华民族美好未来的重要 举措,有利于加强两岸之间经济贸易的发展,有利于达到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 (5)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否 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一国两制”是在实事求是基础上确立的和平统一的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