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物馆中探究,在科学家身边成长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49013378 上传时间:2018-07-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博物馆中探究,在科学家身边成长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在博物馆中探究,在科学家身边成长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在博物馆中探究,在科学家身边成长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在博物馆中探究,在科学家身边成长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在博物馆中探究,在科学家身边成长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博物馆中探究,在科学家身边成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博物馆中探究,在科学家身边成长(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博物馆中探究在博物馆中探究, ,在科学家身边成长在科学家身边成长北京育才学校 陈宏程今天和未来的科学教育、科技活动,已不能仅仅囿于课堂那小小的空间,科学教育的课程材料也越来越不再限于纸上。科技场馆已由过去学生科学学习的“第二课堂” ,日渐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的“第一课堂” 。“生物课开在博物馆” XX 年 10 月启动,北京育才学校安排当时新入学的初一年级的一个建制平行班级即初一(5 班) ,每周四下午到博物馆上课,连排 2 课时。一课时的课堂教学执行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 ,由我按照北京版和人教版生物教材授课,开展探究性学习;另一课时由北京自然博物馆专家团队开展研究性活动。目的旨

2、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加强学生的创新和动手能力,为学校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提供参考模式。我们将初一年级学生按照兴趣分成 5 个小组,由博物馆的资深科学家带队开展探究活动。这些小组活动的主题包括: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指导专家:赵洪涛、金淼) ;走进 DNA 的世界(指导专家:殷学波、张昌盛) ;古生物研究恐龙足迹研究(指导专家:李建军、苗雨燕) ;我的植物世界(指导专家:马清温、唐敏) ;昆虫世界(指导专家:李竹、袁峰) 。学生们在专家的指导下,学习如何掌握科学方法,怎样对感兴趣的课题开题和进行探究。本学期,学生们将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的学习,同时进入课题结果分析、成果交流阶段,并在科

3、学家的指导下深化课题研究。古生物小组确定的课题有:内蒙古鄂托克旗恐龙足迹的考察、恐龙是如何产蛋的;植物小组的课题是:化石植物叶片气孔数目变化与温室效应的研究、不同环境下银杏叶片气孔变化的研究;环境小组的课题是:陶然亭公园湖水水华形成及预防的研究;昆虫世界小组的课题是:城市光污染与昆虫寿命的研究;走进 DNA的世界小组课题是:实验动物福利的调查。我们还将安排科学家讲座,让学生与更多的科学家面对面交流活动,用科学家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在博物馆中探究,在科学家身边成长。北京育才学校 陈宏程今天和未来的科学教育、科技活动,已不能仅仅囿于课堂那小小的空间,科学教育的课程材料也越来越不再限于纸上。科

4、技场馆已由过去学生科学学习的“第二课堂” ,日渐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的“第一课堂” 。“生物课开在博物馆” XX 年 10 月启动,北京育才学校安排当时新入学的初一年级的一个建制平行班级即初一(5 班) ,每周四下午到博物馆上课,连排 2 课时。一课时的课堂教学执行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 ,由我按照北京版和人教版生物教材授课,开展探究性学习;另一课时由北京自然博物馆专家团队开展研究性活动。目的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加强学生的创新和动手能力,为学校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提供参考模式。我们将初一年级学生按照兴趣分成 5 个小组,由博物馆的资深科学家带队开展探究活动。这些小组活动的

5、主题包括: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指导专家:赵洪涛、金淼) ;走进 DNA 的世界(指导专家:殷学波、张昌盛) ;古生物研究恐龙足迹研究(指导专家:李建军、苗雨燕) ;我的植物世界(指导专家:马清温、唐敏) ;昆虫世界(指导专家:李竹、袁峰) 。学生们在专家的指导下,学习如何掌握科学方法,怎样对感兴趣的课题开题和进行探究。本学期,学生们将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的学习,同时进入课题结果分析、成果交流阶段,并在科学家的指导下深化课题研究。古生物小组确定的课题有:内蒙古鄂托克旗恐龙足迹的考察、恐龙是如何产蛋的;植物小组的课题是:化石植物叶片气孔数目变化与温室效应的研究、不同环境下银杏叶片气孔变化的研究;

6、环境小组的课题是:陶然亭公园湖水水华形成及预防的研究;昆虫世界小组的课题是:城市光污染与昆虫寿命的研究;走进 DNA的世界小组课题是:实验动物福利的调查。我们还将安排科学家讲座,让学生与更多的科学家面对面交流活动,用科学家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在博物馆中探究,在科学家身边成长。北京育才学校 陈宏程今天和未来的科学教育、科技活动,已不能仅仅囿于课堂那小小的空间,科学教育的课程材料也越来越不再限于纸上。科技场馆已由过去学生科学学习的“第二课堂” ,日渐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的“第一课堂” 。“生物课开在博物馆” XX 年 10 月启动,北京育才学校安排当时新入学的初一年级的一个建制平行班级即初一(5

7、 班) ,每周四下午到博物馆上课,连排 2 课时。一课时的课堂教学执行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 ,由我按照北京版和人教版生物教材授课,开展探究性学习;另一课时由北京自然博物馆专家团队开展研究性活动。目的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加强学生的创新和动手能力,为学校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提供参考模式。我们将初一年级学生按照兴趣分成 5 个小组,由博物馆的资深科学家带队开展探究活动。这些小组活动的主题包括: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指导专家:赵洪涛、金淼) ;走进 DNA 的世界(指导专家:殷学波、张昌盛) ;古生物研究恐龙足迹研究(指导专家:李建军、苗雨燕) ;我的植物世界(指导专家:马清

8、温、唐敏) ;昆虫世界(指导专家:李竹、袁峰) 。学生们在专家的指导下,学习如何掌握科学方法,怎样对感兴趣的课题开题和进行探究。本学期,学生们将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的学习,同时进入课题结果分析、成果交流阶段,并在科学家的指导下深化课题研究。古生物小组确定的课题有:内蒙古鄂托克旗恐龙足迹的考察、恐龙是如何产蛋的;植物小组的课题是:化石植物叶片气孔数目变化与温室效应的研究、不同环境下银杏叶片气孔变化的研究;环境小组的课题是:陶然亭公园湖水水华形成及预防的研究;昆虫世界小组的课题是:城市光污染与昆虫寿命的研究;走进 DNA的世界小组课题是:实验动物福利的调查。我们还将安排科学家讲座,让学生与更多的科学家面对面交流活动,用科学家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在博物馆中探究,在科学家身边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