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公开课《雾凇》第二课时教案和教学反思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9010177 上传时间:2018-07-2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5.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公开课《雾凇》第二课时教案和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四年级语文公开课《雾凇》第二课时教案和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四年级语文公开课《雾凇》第二课时教案和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四年级语文公开课《雾凇》第二课时教案和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四年级语文公开课《雾凇》第二课时教案和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公开课《雾凇》第二课时教案和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公开课《雾凇》第二课时教案和教学反思(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公开课四年级语文公开课雾凇雾凇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教案和教学反思教案和教学反思【教材分析】雾凇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七册的第22 课的内容。这是一篇描绘吉林雾凇美景的文章。作者以清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描写了雾凇奇观形成具备的两个条件以及雾凇形成的过程,作者对祖国大好山川的喜爱之情体现于课文的字字句句。雾凇,这美丽的奇观,对于我们农村孩子来说很陌生,所以雾凇的成因和形成的过程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通过欣赏图片、观赏视频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过程。过程与方法

2、: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了解雾凇的特点,感受雾凇的奇观。情感态度价值观:4感受雾凇景观之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过程。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雾凇之美。【教学具准备】PPT 课件【教学方法】借助课件引导学生诵读感悟,巧设情境,激发情感,引导学生读中入境,读中悟情【教学过程】一、欣赏美景,进入课堂1、大屏幕展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的图片,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之壮美,重点欣赏雾凇,让学生再次感受雾凇的奇特、壮观、美丽。2、展示江泽民爷爷对吉林雾凇的赞颂之词:寒江雪柳,玉树琼花,吉林树挂,名不虚传。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

3、花满目春。历尽天华咸此景,人间成万事出艰辛。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吉林雾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融绚丽的色彩、美妙的画面为一体的情境,再加上名人的赞颂之词,充分的激起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情感移入文境。二、自读自悟,整体感知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读、思、画。读: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了解文章大意,初步体会奇特、美丽的雾凇,感受文章优美的语言。思:你认为课文所描绘的雾凇美在哪里?奇在何处?这么美的雾凇是如何形成的呢?画:把你认为写得美的词句做上标记,反复读几次,并在旁边简要批注。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通过读、思、画,再次整体感知课文。让学生对文章内

4、容有进一步的了解,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为进一步学习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三、品读课文,感受美景围绕“雾凇是怎么样的美丽、奇特” ,学习课文第一、第三自然段。共同交流,引导学生体会雾凇的美丽、奇特。第一自然段:三九严寒,大地冰封。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1、导:师有感情地配乐朗读,并投影出示相关的雾凇的图片。2、品:(师生共同抓住以下重点词句进行体会)(1) “洁白晶莹、银光闪烁” ,理解雾凇之美;(2)把“缀满”换成“挂满” 、把“十里长堤”换成“长堤” ,通过对比,体会雾凇之多。3、读:先自由美读,再

5、互相美读。第三自然段:清早,寒风吹拂,雾气缭绕。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便会情不自禁的赞叹: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4、读,画(1)边读边思考: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雾凇的美丽、奇特、壮观?(2)画出描写雾凇特点的词句,在旁边做简单的批注。5、品析(1) “千姿百态” 、 “琼枝玉树”那我们来看看雾凇都有哪些姿态?(出示雾凇清晰、多样的图片)它们像什么?你能把这个句子填写完整吗?说话训练:吉林雾凇有的像( ) ,有的像( ) ,还有的像( )真是( )!远远望去,这雾凇就像用精美的玉石雕刻出来的。用书中的词来说就是-( ) 。 (用填一填的方法理解“千姿

6、百态” 、 “琼枝玉树” )(2)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导:多美的雾凇呀!那一棵棵、一行行的松枝、柳树在一夜之间,披上了洁白晶莹的霜花,就像雪白的梨花那般美丽。人们看到这奇特的景观,怎能不由衷地发出赞叹:(生齐答)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理解诗句的含义。6、多美的景观啊,让我们也一起漫步在松花江畔,感受一下这如诗如画的美景吧!(齐读 3 自然段)看着投影美丽的画面,自由读第一、三自然段,再次感受雾凇的美丽、奇特、壮观。设计意图:以读促教,以读促学。让学生反复的不同形式的读,在读中感受雾凇的美丽,体会雾凇的奇特,感知雾凇的壮观。学生是有目的的去读,学生是带着问题走进

7、文本的,辅以清晰逼真的场景,舒缓优扬的音乐(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 ,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是习得方法的过程,也是陶冶身心的、愉悦的过程。引领学生在品词赏句的过程中,感受雾凇的奇壮美妙,领略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之精当。四、合作探究,探寻成因过渡:读到这里,你一定想知道:这么美丽、奇特的雾凇是怎么形成的呢?请同学们在课文第 2自然段,找找其中的原因吧。1、合作学习,探讨:(1)从这段中,你发现了什么?(2)雾凇的形成,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3)雾凇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2、反馈交流,引导理解:(1)雾凇形成所具备的条件从“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 ”这句话

8、中理解雾凇形成所具备的条件有二:其一,严寒季节;其二,饱和的水气。(2)饱和的水气是从哪里来的?找出并读读相关的句子。(3)雾凇是如何形成的?齐读。初步明白:水汽遇冷凝结进一步引导深入理解:这些过于饱和的水汽又是怎样遇冷凝结成雾凇的呢?紧扣“慢慢地” “轻轻地” “一层又一层地”体会雾凇是慢慢的形成的。“慢慢地”写出了凝结的速度慢, “轻轻地”写出了样子轻,无声无息, “一层又一层地”说明雾气不断,逐步结成。指名读,评价,齐读,读出变化之慢。(4)至此,雾凇就这样形成了,雾气还在不断地凝结呢!作者又连着写道(生齐读)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儿,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多么神奇啊,再读。

9、3、描述雾凇形成的过程然后出示雾凇形成的示意图,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设计意图:这部分既是课文的重点,也是课文的难点,通过合作学习,多媒体展示图片、雾凇形成的示意图,抓住重点词句,品读课文精妙凝练的语言,帮助学生读懂文本,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五、总结练笔,升华美景1、让我们再次领略一下这壮丽的奇观吧!观看雾凇影片。2、练笔(选择其中的一个题练习)(1)假如你是小导游,你会说些什么?(2)假如你是小画家,你会画些什么?(3)假如你是小诗人,你会写些什么?设计意图:课堂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场所,要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要重视听、读的训练,而且要重视说、写的训练。设计

10、写导游词、说导游词的环节,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可提高学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六、拓展延伸,探寻美景(大屏幕展示它们的图片)雾凇的美,美在壮观,美在奇绝。大自然是神奇的,还有许多奇特的景观呈现在我们面前,如火烧云、彩虹、海市蜃楼、极光等等,它们都有哪些特色?它们又是如何形成的?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进行探究,自由选择合作伙伴,或向身边有经验的请教,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或上网进行查找,通过日记、摄影、图画等形式与同学、老师交流,向大家展示你的学习成果。设计意图:课内学习的兴趣,激起学生课外学习的欲望,把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学习,树立大语文观

11、,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七、板书设计晶莹洁白 银光闪烁景观千姿百态 琼枝玉树 奇观雾凇形成 水汽遇冷凝结【教材分析】雾凇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七册的第22 课的内容。这是一篇描绘吉林雾凇美景的文章。作者以清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描写了雾凇奇观形成具备的两个条件以及雾凇形成的过程,作者对祖国大好山川的喜爱之情体现于课文的字字句句。雾凇,这美丽的奇观,对于我们农村孩子来说很陌生,所以雾凇的成因和形成的过程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通过欣赏图片、观赏视频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地朗读课

12、文。2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过程。过程与方法: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了解雾凇的特点,感受雾凇的奇观。情感态度价值观:4感受雾凇景观之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过程。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雾凇之美。【教学具准备】PPT 课件【教学方法】借助课件引导学生诵读感悟,巧设情境,激发情感,引导学生读中入境,读中悟情【教学过程】一、欣赏美景,进入课堂1、大屏幕展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的图片,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之壮美,重点欣赏雾凇,让学生再次感受雾凇的奇特、壮观、美丽。2、展示江泽民爷爷对吉林雾凇的赞颂之词:寒江雪柳,玉

13、树琼花,吉林树挂,名不虚传。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历尽天华咸此景,人间成万事出艰辛。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吉林雾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融绚丽的色彩、美妙的画面为一体的情境,再加上名人的赞颂之词,充分的激起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情感移入文境。二、自读自悟,整体感知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读、思、画。读: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了解文章大意,初步体会奇特、美丽的雾凇,感受文章优美的语言。思:你认为课文所描绘的雾凇美在哪里?奇在何处?这么美的雾凇是如何形成的呢?画:把你认为写得美的词句做上标记,反复读几次,并在旁边简要批注。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

14、,通过读、思、画,再次整体感知课文。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进一步的了解,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为进一步学习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三、品读课文,感受美景围绕“雾凇是怎么样的美丽、奇特” ,学习课文第一、第三自然段。共同交流,引导学生体会雾凇的美丽、奇特。第一自然段:三九严寒,大地冰封。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1、导:师有感情地配乐朗读,并投影出示相关的雾凇的图片。2、品:(师生共同抓住以下重点词句进行体会)(1) “洁白晶莹、银光闪烁” ,理解雾凇之美;(2)把“缀满”换成“挂满” 、把“十里长堤”换成“长堤”

15、 ,通过对比,体会雾凇之多。3、读:先自由美读,再互相美读。第三自然段:清早,寒风吹拂,雾气缭绕。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便会情不自禁的赞叹: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4、读,画(1)边读边思考: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雾凇的美丽、奇特、壮观?(2)画出描写雾凇特点的词句,在旁边做简单的批注。5、品析(1) “千姿百态” 、 “琼枝玉树”那我们来看看雾凇都有哪些姿态?(出示雾凇清晰、多样的图片)它们像什么?你能把这个句子填写完整吗?说话训练:吉林雾凇有的像( ) ,有的像( ) ,还有的像( )真是( )!远远望去,这雾凇就像用精美的玉石雕刻出来的。用书中的

16、词来说就是-( ) 。 (用填一填的方法理解“千姿百态” 、 “琼枝玉树” )(2)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导:多美的雾凇呀!那一棵棵、一行行的松枝、柳树在一夜之间,披上了洁白晶莹的霜花,就像雪白的梨花那般美丽。人们看到这奇特的景观,怎能不由衷地发出赞叹:(生齐答)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理解诗句的含义。6、多美的景观啊,让我们也一起漫步在松花江畔,感受一下这如诗如画的美景吧!(齐读 3 自然段)看着投影美丽的画面,自由读第一、三自然段,再次感受雾凇的美丽、奇特、壮观。设计意图:以读促教,以读促学。让学生反复的不同形式的读,在读中感受雾凇的美丽,体会雾凇的奇特,感知雾凇的壮观。学生是有目的的去读,学生是带着问题走进文本的,辅以清晰逼真的场景,舒缓优扬的音乐(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 ,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是习得方法的过程,也是陶冶身心的、愉悦的过程。引领学生在品词赏句的过程中,感受雾凇的奇壮美妙,领略作者遣词造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作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