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讨论使用类克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后的并发症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010143 上传时间:2018-07-22 格式:PPTX 页数:38 大小:433.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例讨论使用类克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后的并发症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病例讨论使用类克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后的并发症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病例讨论使用类克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后的并发症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病例讨论使用类克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后的并发症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病例讨论使用类克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后的并发症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例讨论使用类克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后的并发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例讨论使用类克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后的并发症(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病例汇报病例(一 ) 患者冯*,女,22岁,陕西延安 因“间断性腹痛六年,再发伴腹泻、发热三月余”入院。2010年7月右半结肠切除术2010年6月,唐都医院肠镜诊断结肠克罗恩病?当地县医院诊断“肠结核”,泼尼松及抗结核治疗,效果不佳。2010年1月,间断性腹痛,恶心呕吐术后症状好转,开放饮食。6年来症状偶有反复,未正规治疗。病程2017-02-18第二次类克治疗症状控制不佳,水样便3-4次/天,午后发热,夜间盗汗,近一月体重下降5kg。胸CT:右肺中叶改变,考虑陈旧性病变。T-spot: (-)2017-01-23于唐都医院第一次类克治疗,一周后,出现午后发热,热峰39。2017年1月 ,腹痛

2、加剧,唐都医院诊断为“CD复发”收入我科病程入院查体 神志清,精神欠佳,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以左侧为甚,有轻压痛,活动度差,无红肿破溃。实验室检查 CRP (2017/02/25):35.9mg/L; Torch (2017/02/26) : 巨细胞病毒IgM(+) T-spot (2017/02/28) : 阳性(+),(T)-(N)318.4 pg/ml 结核菌痰涂片检查:阴性(-) PPD试验:阴性(-)器械检查 胸部X线(2017-02-26):右下肺小片影,陈旧病灶可能。 颈部淋巴结B超(2017-03-01):右侧颈部见数个低回声团,最大2.7cm*0.9cm,边界清,边缘规则,内

3、见较丰富血流。左侧见数个低回声团,最大2.7cm*1.0cm。血液科会诊考虑为淋巴结结核可能性大,暂予试验性抗结核治疗,必要时行淋巴结活检。淋巴瘤?淋巴结结核?诊断 克罗恩病 结核感染? 营养不良 右半结肠切除术后诊疗方案 1. 肠内营养,同时予补充钙、维生素、氨基酸支持治疗 2.肠道抗炎 3.抗结核试验性治疗 4.抗病毒、抗感染体温CRPHb白蛋白WBC目前情况 精神好转,近日未见发热,大便每日两次,成形或糊样,无粘液脓血,无腹痛腹胀。目前诊疗方案 1. 营养支持、肠道抗炎 2.抗结核 3. 抗病毒、抗感染 4.补铁、维生素B12、地榆升白片 5.好转后暂予出院,择期行粪菌移植治疗病例(二)

4、: 李*,男,22岁 因“反复腹泻血便三年余,咳嗽伴发热20余天”入院。2016年12月,咳嗽伴发热,39。2016年9月11月三次类克治疗。2013年:溃疡性结肠炎。先后予常规治疗、FMT,症状反复。入我院,诊断“肺曲霉菌病”抗真菌治疗。病程目前:病情平稳病例(三): 谢*,男,19岁 因“反复腹痛腹泻半年,加重一月余”入院。2016年7月予类克治疗。2016年1月,腹泻伴腹痛。诊断“克罗恩病”常规治疗。转至传染病院诊治肺结核。FMT治疗,复查T-spot(+), (T)-(N)49.9pg/ml,好转出院。12月26日入我院,T-spot阳性,(T)-(N):87.8,盗汗,胸片:考虑继发

5、肺结核。病程三个病例的相同点?类克 英夫利西单抗(infliximab, IFX, 商品名类克)人工合成的抗 TNF- 单克隆抗体,可促进表达 TNF- 的 T 淋巴细胞凋亡,从而减少 TNF- ,拮抗或遏制炎症的发生。风湿关节炎(RA)、 强直性脊柱炎(As)、 克罗恩病(CD)、银屑病关节炎(PsA)等疾病类克 共识推荐:应用于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激素依赖/不耐受的中重度UC 患者及中重度 CD 患者的诱导缓解及维持治疗。 病情难以控制的高危 CD ,推荐早期积极治疗,直接给予IFX,利于改善预后。类克:有效性1. Jahnsen J et al. Expert Rev Gastro

6、enterol Hepatol 2015;9(suppl 1):4552 2. Gecse K et al. J Crohns Colitis 2016;10(suppl 1):S43 临临床缓缓解率挪威Jahnsenet al. /78名IBD(第14周)Gecse et al./ 291名IBD患者(第54周) CD79%46.7%UC56%46.3%类克:有效性Park SH et al. Exper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5;9(suppl 1):3544 韩韩国, Park et al. 报报道临床缓解率黏膜愈合率CD80.6% % (25 /3

7、1) 瘘管型:50% (2/4) 66.7% UC45.5% (5 /11)类克对瘘管型 CD维持缓解,促进闭合Sands 等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82 例瘘管型 CD 患者,使用IFX第 54 周时, 治疗组的瘘管闭合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 36% 对 19% ) 。 Sands BE et al. Infliximab maintenance therapy for fistulizing Crohn s disease J. N Engl J Med, 2004, 350 ( 9): 876-885 类克促进 CD 黏膜愈合Hanauer等分析了 IFX 对 CD 黏膜愈合的作用,

8、显示治疗第 54周时黏膜愈合率为 44% 。Hanauer SB et al; Maintenance infliximab for Crohn sdisease: the ACCENT randomised trialJ. Lancet, 2002, 359 ( 9317): 1541-1549 类克CD接受类克同时使用肠内营养,可提高临床缓解率。一项mata分析显示,使用IFX联合特定肠内营养治疗CD,临床缓解率为69.4% (109 of 157 ),单纯使用IFX的临床缓解率为45.4%(84 of 185 )。 Andersen V et al. Potential Impact o

9、f Diet on Treatment Effect from Anti-TNF Drugs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Nutrients. 2017 Mar 15;9(3). 类克:安全性 Gecse et al. 1.全国范围的前瞻性研究显示, IFX后30周,不良事件发生率17.1% 主要包括 6.7% 输液反应、5.7% 感染。 一项纳入291名使用IFX的IBD患者的大型队列研究2表明, IFX后随访一年,患者输液反应发生率为7.5% ,感染发生率为6.8% 。 1. Gecse KB et al. J Crohns Colitis 2016;10

10、:133140.2. Kang YS et al. Dig Dis Sci 2015;60:951956 类克禁忌症 1. 感染:活动性感染;慢性感染,近期有严重感染或机会性感染病史。其中,在我国要特别注意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包括活动性结核病和隐性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2.恶性肿瘤(包括现症和既往史) 3.充血性心力衰竭 4. 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禁忌症 5. 对鼠源蛋白成分过敏 6. 妊娠期 7. 近七个月内接受过活疫苗接种 8. 肠腔CD合并纤维狭窄性梗阻,且不伴有炎性反应活动证据(如CRP升高)常见不良反应 输液反应; (3%-10%) 迟发型变态反应(1%-2%) 出现自

11、身抗体(15%-40%)及药物性红斑狼疮(1%) 感染(36%) 恶性肿瘤或淋巴瘤( 长期使用 IFX 是否会增加发生风险,目前尚存争议) ; 其他不良反应,如肝肾功能损害、 白细胞减少等 。 感染 机会性感染可涉及全身几乎所有器官 感染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 研究显示:发生在IFX治疗中的感染,更多见于同时使用糖皮质激素者结核分枝杆菌 1. 动物试验表明:TNF-a可促进肉芽肿生成,限制结核杆菌(及荚膜组织胞浆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生长。 2. IFX可导致隐性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激活。 3. 应用IFX前必须对活动性及隐性结核感染彻底排查。 4. 用药期间定期监测。 Qiang Wang et al. Experimental and therapeutic 12: 1693-1704, 2016 乙型肝炎病毒 应用IFX前应常规检查血清HBV标志物及肝功能,并对HBsAg阳性者定量检测HBV-DNA,予抗病毒治疗。总结 IFX在炎症性疾病的治疗中疗效和耐受性较好 , 但也可引起多系统的短期、长期的不良反应。 在应用时 , 应重视详细的病史采集 , 注意患者教育 , 关注输液过程中及其后各系统不良反应的监测 , 并对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做出迅速有效的干预处理。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