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潘岳《闲居赋》与《悼亡诗》看人与文的矛盾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900985 上传时间:2017-08-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潘岳《闲居赋》与《悼亡诗》看人与文的矛盾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从潘岳《闲居赋》与《悼亡诗》看人与文的矛盾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从潘岳《闲居赋》与《悼亡诗》看人与文的矛盾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从潘岳《闲居赋》与《悼亡诗》看人与文的矛盾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从潘岳《闲居赋》与《悼亡诗》看人与文的矛盾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潘岳《闲居赋》与《悼亡诗》看人与文的矛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潘岳《闲居赋》与《悼亡诗》看人与文的矛盾(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闲居赋与悼亡诗看潘岳其人格与文格之间的矛盾摘要:我们常常要求写作者要文如其人,文发心声,但文与人的矛盾普遍存在。潘岳的人格是矛盾的。他既谄侍权贵, 热衷功名,又喜好闲适、希企隐逸。潘岳的文与人是矛盾的。闲居赋为仕宦不达之作,其 “高情”令人生疑;然而悼亡诗字字情深意切,无人不读之生悲。这种人与文之间的矛盾使他备受争议。关键词: 潘岳;闲居赋;悼亡诗;文如其人;矛盾潘岳是一位颇具有传奇色彩与悲剧色彩,同时又备受争议的文人,他一生命途多舛。不幸的生活经历,催生出了他的许多真情充溢的作品。潘岳的悼亡诗缠绵悱恻,情恸悲苦,闲居赋虽“高情千古”却“总失真”。作为西晋诗坛的一位杰出诗人,潘岳既有情难自已

2、,数悼亡妻的真切,又有谄事权贵、望尘而拜的劣行。这直接导致了潘岳的文与人是矛盾的。闲居赋与悼亡诗可谓是潘岳的代表作,这两篇作品分别从两方面让我们看到了两个不同的潘岳,以下,我将从这两篇作品来分析潘岳的文章与潘岳的人格之间的关系。一、文章与人品之间关系的提出孔子在论语宪问中曾说:“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他认为有德行之人,必然会有著述言语流传下来,这是肯定文和人的协和一致的一面。但孔子又说,有文字著述的人,不一定有德行。这是肯定文和人又有相矛盾的一面。孔子作为儒学的始祖,他的这两句话在此后儒学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是不难想象的。孔子在指出文与人既矛盾又统一的同时,他是侧

3、重于主张文与人相统一的。这样孔子强调先修德行,然后著文章。孔子在学而提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他的这种“有德者必有言”的观点,成为后来人们评价文人及其文章的依据,并形成了“文如其人”的批评准则。孟子的“养气”说则是对孔子这一学说的进一步发挥,把文与人一致的要求延伸到文学批评领域。不但“立言”需要加强道德修养, “知言”也须如此。扬雄继承孔孟之说,在法言君子中写道:“君子言则成文,动则成德,何以也?强调了加强著文者的道德修养。他还在法言问神中进一步较为明确地提出了“文如其人”的观点:“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此后曹丕在典

4、论论文中写道:“文以气为主”, “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所谓“气”,即指人的个性、气质。文章的风格不同,是因为作者的个性、气质不同,这是肯定文与人的一致性。韩愈也说:“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韩愈还认为人的道德修养水平高了,文章自然也就写得好:“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答李翊书)“气”即指个人道德修养。苏轼在答张文潜书中指出,文潜“其文如其人”。范开稼轩词序认为:“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李贽在焚书卷三读律肤说中论证了诗之格调与人之性格的一致性:“故性格清澈者音调自然宣畅,性格舒徐者音调自然疏缓,旷达者自然浩荡,雄迈者自然壮烈,沉郁者自然悲

5、酸,古怪者自然奇绝。”“文如其人”的理论,正是“文与人的矛盾”提出的基础,也是“文人无行”说提出的前提。“文如其人”作为儒家传统的品文模式,主要是针对“有文而无德”这种情况的,因而特别强调文人要检点自己的言行,加强道德的修养。儒家“文如其人”的观点,作为一种为文和处世原则,在今天仍然有其道德约束力。二、人文相悖,闲居赋难当“高情”唐代以前,潘岳基本上还是以文学擅名。真正对于潘岳人品的口诛笔伐,则要从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开始,自此潘岳便成了“文人无行”的典型。元好问的这首诗对潘岳的闲居赋评价非常高,将其称为“千古高情”。但对潘岳

6、“拜路尘”之事极为不齿。我们暂且不论潘岳对贾谧“望尘而拜”是如何令人不齿,单说这“闲居”是否当得起“高情千古”四字还有待商榷。晋书潘岳传中说潘岳“既仕宦不达,乃作闲居赋”从创作背景上看,他作闲居赋是为了抒发自己仕宦不通的郁闷之情,并不是厌倦了官场,可见他归隐的目的并不“单纯”。潘岳热衷于做官, “自弱冠涉于知命之年” 混迹官场三十年,却始终不如人意,仕途不顺,“八徙官而一进阶,再免,一除名,一不拜职,迁者三而已矣” ,他历叙自己的仕宦经历,不平之气还是从文字深层流露出来,这发自肺腑之言无疑融入了其郁郁不得志的苦闷痛苦之情。他在元康元年卷入党争,在好友公孙宏搭救下才免于一死,元康六年以母疾去官,

7、闲居洛阳。回顾自己几十年的宦海生涯,令他失望至极。一时间心灰意冷,遂写下闲居赋 。在此赋中,潘岳描述了一段非常令人神往的隐居生活:“于是览止足之分,庶浮云之志,筑室种树,逍遥自得。池沼足以渔钓,舂税足以代耕。灌园鬻蔬,供朝夕之膳;牧羊酤酪,俟伏腊之费。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他用这段充满了闲适的文字掩盖起他那不平之气。从他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潘岳的闲居生活十分之舒适,不仅如此,他还经常“席长筵,列孙子,柳垂荫,车洁轨,陆摘紫房,水挂赪鲤,或宴于林,或禊于汜”好不逍遥。此时的潘岳看似沉浸在归隐的闲适之中,实则不然。可以想象,一个在官场中能够坚持不懈三十年只为得到重任的人,怎么

8、会突然性情大变,乐于归隐呢?况且他在闲居赋中所写的隐居生活并未给人自然的感觉,赋中的种种意象以及生活,只让人感觉到了“不真实” , “ 筑室穿池,长杨映沼,芳枳树樆,游鳞瀺灂,菡萏敷披,竹木蓊蔼,灵果参差” “ 张公大谷之梨,溧侯乌椑之柿,周文弱枝之枣,房陵朱仲之李” , “梅杏郁棣之属,繁荣藻丽之饰,华实照烂,言所不能极也” 。读及此段,浮现在我脑海中的是红楼梦大观园中的影象,相较于晋人陶渊明的归隐:“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映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来说,潘岳的隐居生活可谓是“奢华”啊!这么看来潘岳不像是归隐了,倒像是住在一个位于乡野“别墅”里。当然,我们不能否认潘岳

9、的闲居赋中表达了他想要归隐的愿望,可他的归隐,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被“逼”的,很难说是他真实想法的流露。他闲居赋中表现出了异于平常的平静,但这种平静是表面上的。实际上,这时的潘岳比以往更热衷于官场,他一直在寻找再度出山的机会,所以他劝慰自己的“拙者可以绝意乎宠荣之事矣”实质上是故作姿态罢了。他对巧宦的司马安羡慕不已:“岳尝读汲黯传,至司马安四至九卿,而良史书之,题以巧宦之目,未曾不慨然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巧诚为之,拙亦宜然。”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看出潘岳对于司马安为人谗佞,善事上下的行为并未感到不妥,甚至可以说他有向司马安学习的想法。所以,为了获得高官厚禄,潘岳也加入了谄事贾谧的行列中,“与石崇

10、等谄事贾谧 ,每候其出 ,与崇望尘而拜” (晋书.潘岳传 ) ,而且与贾谧合伙构陷愍怀太子。这些都成了后世不齿潘岳其人的把柄。在这样的情况下,试问潘岳的闲居怎么能是真情流露呢?细读闲居赋 ,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其中有归隐的文字,但不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给人的感觉真实自然。缪钺曾说:“余细绎闲居赋,觉自伤仕宦不偶,以偏宕之笔,发愤慨之思,并非真恬淡。”钱钟书也认为,闲居赋“自慨拙宦免官,快快不平,矫激之情,欲盖弥彰”。情非动于衷,文品与人品相悖。诚然,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闲居赋都丝毫不逊色于归去来兮辞,无疑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但文人不一,这样的“闲居”自然难当“高情”二字。三、文自情始,悼亡诗三画

11、心声“潘杨之穆,有自来矣”(杨仲武诔),两家由世交转为姻亲,彼此关系更为密切。卢照邻有诗云:“潘杨称代穆,秦晋忝姻连。”(哭明堂裴主薄)孟浩然诗云:“为结潘杨好,言过鄢郢城。”(送桓子之郑成礼)由此可见,潘杨联姻在历史上是一段佳话。杨氏亡后,潘岳作悼亡赋曰:“入空室兮望灵座,帷飘飘兮灯荧荧。灯荧荧兮如故,惟飘飘兮若存。物未改兮人以化,馈生尘兮酒停樽。”。杨氏死后不久,潘岳再次娶妻,但于其作品中以难见关于此新人的文辞,而潘岳为杨氏创作的诗赋有内顾诗悼亡诗、悼亡赋、哀永逝文等等,从中亦可看出潘岳与杨氏的感情还是很深的,其中这三首悼亡诗可以说是为怀妻悼亡之作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也是潘岳的代表作。清人沈

12、德潜对潘岳的诗文和人品评价都不高,但是却将其“悼亡诗”选入古诗源,称“格虽不高,其情自深也”。“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但却会不自觉的“抚衿长叹息,不党涕信胸”。他的衷睛无处不在,以至于“声有止兮哀无终”(哀永逝文)。悼亡诗第一首写亡妻葬毕,行将赴任时的情景,睹物怀人,情深意切。第二首写秋凉之际对亡妻的思念。第三首写别坟登车的满腔悲情,都十分感人。悼亡诗三首其一中:“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春风缘隙来,晨雷承檐滴”, 春风吹来,本是一片欣喜与希望之情,可是妻子离世,儿女早夭,天命之年的潘岳睹物思人,思及自己与妻子恰如双林鸟成单,比目鱼分散。这一切都勾起了他对亡妻的深切

13、思念和对往事的惆怅回忆,以致沉浸于悲哀之中而不觉冬去春来。望着窗檐一滴滴落下的水滴,心里拥有的不是期待,而更是无尽的悲哀。“展转眄枕席,长簟竞床空。床空委清尘。室虚来悲风。独无李氏灵,舅髯睹尔客。抚衿长叹息,不觉涕君胸”。(悼亡诗其二),经过一番景物的铺氆之后,诗人再写自己辗转于枕席,难以入眠孤单和落寞袭上心头,情景交融,一切如行云流水般自然。 “凄凄朝露凝,烈烈夕风厉衾裳一毁撤千载不复引”( 悼亡诗其三)时光流转,时光流转,寒冬已至,亡妻的离去,恍如隔世又恰如昨日。这篇的抒写方式与首篇有几分相似,但其中的意义却又伸展开来,不局限于景物和情感,也抒写了自己的生活和近况。有言改服卜朝。投身于朝野

14、,哀伤之情雕寄朔望之祭。这种临祭而来的伤感,受到荒凉的墓地环境的影响,对亡灵的茕独有几分怜悯,即使在还朝途中,也是一路悲伤不绝。从第一首睹物思人到第二首孤独难眠,再到第三首徘徊不忍去,作者的感情波澜起伏,无休无止,不断涌来,使人感到这股哀伤的潮水不知要流到何时方才是尽头,才会停止!正如陈祚明所言:“安仁情深之子,每一涉笔,淋漓倾注,婉转侧折,旁写曲诉,刺刺不能自休。夫诗以道情,未有情深而语不佳者。”潘岳的悼亡诗赋,哀情缠绵,催人泪下。刘勰说,“潘岳为才。善于哀文”。纵观潘岳的哀文,无不是:情到深处难自已,心画心声始成文。尤其是对于亡妻的悼念。他数次做文表达对于亡妻的思念。对此,恐怕没人怀疑其文

15、非情至深处催生出来的。潘岳经历了生命的易逝与分离的悲凉,经受了失子、丧妻、亡女各种苦痛,才写出如此如泣如诉,强烈震撼人心的作品。四、潘岳文格与人格矛盾的普遍性从上述一赋三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潘岳的文格与其人格并非总是如一的,潘岳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从闲居赋中可以看出潘岳虽向往隐居生活的闲适,但却是出于仕途不达的无奈,而且赋中还隐隐流露出了其对于仕途上的不死心:“天子有事于柴燎,以郊祖而展义。张钧天之广乐,备千乘之万骑。服振振以齐玄,管啾啾而并吹。煌煌乎!隐隐乎!兹礼容之壮观,而王制之巨丽也。” 泰始中,晋武帝躬耕藉田,有潘岳作赋赞美其事的记载。潘岳在闲居赋加入“天子有事于柴燎”一段,以赋的形式对

16、皇帝大为赞赏,取悦皇帝,希望自己得以重用。这与闲居相悖。但另一方面,潘岳为亡妻所作的内顾诗悼亡诗、悼亡赋、哀永逝文等等,都是源自内心真情实感,文如其人,心画心声。这二者是矛盾的。但这种矛盾并非只存在于潘岳身上,历史上人文相矛盾的作家比比皆是,如王安石,他的文学成就不可否认,但人品就不敢恭维了,在得到欧阳修的提拔之后,不愿趋走于先生长者之门,而且过河拆桥、以怨报德。他在宋神宗面前说欧阳修坏话:“如此人,在一郡则坏一郡,在朝廷则坏朝廷,留之安用?”真是“一阔脸就变”啊!除此之外,初唐四杰杨炯,韩愈等等,这些作家在人品上或多或少都有些问题,但我们不能否认他们的文学成就。作家人品和文品的关系实在是很复杂,绝不是一两个原则、一两个简单的结论所可以概括的。作 家人品与文品既有一致性的关系,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