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自主探究学案教师用诗歌鉴赏的表现手法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9006644 上传时间:2018-07-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自主探究学案教师用诗歌鉴赏的表现手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三语文自主探究学案教师用诗歌鉴赏的表现手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三语文自主探究学案教师用诗歌鉴赏的表现手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自主探究学案教师用诗歌鉴赏的表现手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自主探究学案教师用诗歌鉴赏的表现手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三语文自主探究学案(教师用)诗歌鉴赏的表现手法诗歌鉴赏的表现手法 第一课时:对比第一课时:对比1 1、读文必备读文必备老师明确老师明确: :对比既是一种修辞手法,也是一种表现手法。对比既是一种修辞手法,也是一种表现手法。二、学习目标二、学习目标1 1、能鉴赏古诗词中的对比手法。、能鉴赏古诗词中的对比手法。2 2、通过例题理解古典诗词的对比手法的运用。、通过例题理解古典诗词的对比手法的运用。3 3、掌握高考诗歌鉴赏对比手法的答题方法。、掌握高考诗歌鉴赏对比手法的答题方法。三、三、1 1、考纲要求、考纲要求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古代诗歌的思

2、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2 2、考点解释、考点解释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对立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形成强烈反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对立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形成强烈反 差,从而突出主题或思想的一种表现手法。差,从而突出主题或思想的一种表现手法。四、答题步骤四、答题步骤(步骤一)点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什么手法)(步骤一)点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什么手法)(步骤二)释运用(结合具体诗句,阐释诗句是如何运用这种手法的。)(步骤二)释运用(结合具体诗句,阐释诗句是如何运用这种手法的。)(步骤三)评效果(具有什么样的效果,写出了什

3、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步骤三)评效果(具有什么样的效果,写出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样的情 感)感) 五、例题指导五、例题指导1 1、 阅读此诗,请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突出特点?阅读此诗,请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突出特点?观祈雨观祈雨 李约李约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答案(步骤一)采用对比的手法。 (步骤二)前两句写农民春旱祈雨的场面,后两句写朱门看歌舞的情景。前者忧,后 者乐。对比鲜明,反差强烈。(步骤三)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与对朱门贵族的愤慨。六、巩固练习六、巩

4、固练习1 1、请分析本诗的表现手法。、请分析本诗的表现手法。画眉鸟画眉鸟 欧阳修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答案(步骤一)这首诗运用了对比手法(步骤二)前两句(写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写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 的画眉)构成对比。(步骤三)表达了对自由的热情赞美,对束缚个性、禁锢思想、窒息性灵的憎恶和否定。2、 问:词的最后两句作者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问:词的最后两句作者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20092009 年宁夏、海南卷)鹧鸪天年宁夏、

5、海南卷)鹧鸪天 代人赋代人赋 辛弃疾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注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的幌子。答案(步骤一) 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步骤二)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 抒情。(步骤三)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

6、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第二课时:虚实结合虚实结合我们在做诗歌鉴赏题时,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结合诗的内容,分析它的表达技巧。 然后答案中有时就会出现这样的字样: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结合,虚景和实景巧妙 地融合在一起,而我们往往因写不出或写不完全而被扣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个 “虚与实”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读文必备 1、何为诗歌中的 “实”与“虚”? “实” 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它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具体 感受得到,是真实具体的描绘; “虚”:则是想象之景,存在于人的思想意识之中,引发人的联想。2、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例如梦游天姥吟留

7、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 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 失向来之烟霞。 a、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 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 实。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 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 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 物是人非之感。 b、已逝

8、之景之境。 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柳永雨霖铃中云:“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一舟 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 c、设想的未来之境。 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 写乐将倍增其乐。3、诗歌中的“实”: 在中国画中,实是指图画中笔画细致丰富的地方。而在诗歌中, “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 在的实象、实事、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虞美人中的“春花 秋月何时了”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写

9、赤壁险峻的形势;雨霖铃中上阙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等。 4、虚景与实景的关系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 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 ,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 “尽荠麦青青” ,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 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二、答题步骤二、答题步骤 1 1、概括实景、虚景、概括实景、虚景 2 2、点手法:虚实结合、虚实相生、以虚衬实、点手法:虚实结合、虚实相生、以虚衬实 3 3、效果:、效果:a.a.前后对比,突出主旨、情感前后对

10、比,突出主旨、情感b.b.互相映衬,烘托渲染情绪互相映衬,烘托渲染情绪三、例题指导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8江西高考)初入淮河四绝句(三)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 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答案:(步骤一)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国家南北分离。 后两句实写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人民不能自由来往。(步骤二)虚实结合。(步骤三)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分离的痛苦与

11、无奈以及对国家统一强烈渴望。 4、巩固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2010 年江苏卷)送魏二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答案 :(步骤一) 这首诗前两句实写江楼醉别,橘柚飘香,江风骤雨。后两句虚写,由眼前 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遥远的潇湘愁听凄清的猿啼的孤寂与愁苦的情景,(步骤二)虚实相生。(步骤三)烘托出与友人分别时的惆怅悲凉的氛围,表达了对友人不舍和牵挂之情。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浪淘沙 欧阳修 五岭麦秋残,荔子初丹,绛纱囊里水晶丸。可惜天教生处远,不近长安。 往事忆开元,妃子偏怜。一从魂散马嵬关,只有红尘无驿使,满眼骊山。 2. 请从虚实角度分析下片最后三句。 (4 分) 【参考答案】 2. 虚写当年杨贵妃缢死马嵬的悲剧,交待驰驿传送荔枝的劳民之举(1 分) 。实写眼前所 见的游人过往车马扬起的红尘,满眼佳木葱茏的骊山(1 分) 。虚实对比(1 分) ,含蓄点 出统治者淫侈享乐、乱政误国的历史教训(1 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