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健康教育学健康信念模式

0
实名认证
店铺
PPTX
1.61MB
约38页
文档ID:48995052
健康教育学健康信念模式_第1页
1/38

第四章 健康信念模式health belief model第一节 健康信念模式发展的背景1. 健康信念模式 (health belief model,HBM)是20世纪50年代由社会心理学家罗森斯托克等为探讨美国公共卫生服务中实施免费结核病筛查项目普遍失败的原因而开始进行一系列的研究而发展起来的第一节 健康信念模式发展的背景是以人们健康和疾病有关的信念为研究核心,试图解释和预测健康行为的心理模型罗森斯托克在1966年详细描述了健康信念模式的雏形,以解释民众健康行为2. 1952年社会心理学家侯慈本(Godfrey M. Hochbaum)选择了三个实施免费X线巡回肺结核筛查车的城市,对1200名成人进行了调查研究该研究对参加X线透视筛查的意愿进行了调查,主要评估了个人对肺结核易感性以及对早期接受肺结核筛查益处感知的信念5. 贝克(Becker)和梅曼(Maiman)于1975年修订健康信念模式,使健康信念模式大体成形 1984年Janz和Becker在健康信念模式发展十年之后进行了系统回顾和分析第一节 健康信念模式发展的背景7. 2012年欧兹(Rita Orji)等在HBM(感知易感性、严重性、益处与障碍、自我效能与行为线索)基础上,增设了健康饮食行为的四个决定因素(自我认同、感知重要性、未来结果的考量、关注表象),即扩展HBM。

第二节 健康信念模式的相关概念及框架发展uHBM的核心概念是感知(perception), 指对相关疾病的威胁和行为后果的感知,即 健康信念第二节 相关概念与框架发展(一)健康信念1.感知到威胁(1)感知到易感性(perceived susceptibility ):患某种疾病可能性的判断,其尺度取 决于个人对健康和疾病的主观知觉身强力壮不会感染上艾滋病?(一)健康信念第二节 相关概念与框架发展1.感知到威胁(2)感知到严重性(perceived severity): 对健康的影响包括 ①对疾病生物学后 果的判断;②对疾病引起社会后果的判 断一)健康信念第二节 相关概念与框架发展2. 行为评价u 行为评价(behavioral evaluation)是指对采纳某种健康行为益处和障碍的感知,也就是对采纳或放弃某种行为能带来的益处和障碍的主观判断,即对采纳健康行为利弊的比较与权衡第二节 相关概念与框架发展(一)健康信念2. 行为评价(1)感知到益处(perceived benefits):也称有效性,主观判断包括:①能否有效预防该疾病;②能否减轻病痛及减少疾病产生的社会影响等第二节 健康信念模式的相关概念与框架 发展(一)健康信念2. 行为评价(2)感知到障碍(perceived barriers):指行为者在采纳医生或公共卫生人员建议的行为过程中对困难和阻力的感知,包括克服这些困难与阻力的有形成本与心理成本。

第二节 健康信念模式的相关概念与框架 发展(一)健康信念第二节 概念与框架发展行为改变的可能性主观判 断严重性易感性益处感知到障碍(一)健康信念健康信念的核心内容1. 定义行动线索(cues to action)也称为行动 诱因或提示因素,是指激发或唤起行为者采 取行动的“导火线”或“扳机”,是健康行 为发生的决定因素2. 分类:(1)内索;(2)外索(二)行动线索第二节 相关概念与框架发展1. 定义自我效能(self-efficacy) 是行为者对自 己控制内外因素而成功采纳健康行为能力的正 确评价和判断,即是否相信自己有能力控制自 身与外在因素而成功采纳健康行为,并取得期 望结果三)自我效能第二节 相关概念与框架发展2. 特点 (1)自我效能高人的特点 (2)自我效能低人的特点 (3)高感知低行为人的特点(三)自我效能第二节 相关概念与框架发展1. 健康信念模式的基本框架 u一个人是否采纳或放弃某种健康行为取决于这个 人是否具有以下条件:(1)是否感受到威胁?(2)产生一个正面的积极期望(3)相信专业眼光(4)具有较高自我效能(四)健康信念模式框架的发展第二节 健康信念模式的相关概念与框架发展第二节 健康信念模式的相关概念与框架发展人口学因素 社会心理学因素 、知识结构性因素感知到某疾病 易感性和严重性感知到 某疾病 的威胁 感知到采 纳或放弃 行为益处 和障碍自我效 能个人行 为行动 线索u Champion和Skinner提出了新的框架,调整了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并加入了自我效能的概念见下图。

四)HBM的框架发展健康信念模式各变量的关系调节因素个人信念行动严重性认知 易感性认知(四)HBM的框架发展2. 健康信念模式框架的发展 (2)保护动机理论(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 , PMT ):指通过认知调节过程的威胁评估和应对评估, 解释行为改变的过程,从影响动机的因素角度探讨 健康行为u 第二节 相关概念与框架发展第二节 相关概念与框架发展u其基本假设是,保护个体远离疾病威胁而采纳健康行为的动机主要基于不健康行为的威胁性很大、个体对此威胁性的认知与感受、个体对借助行为可否远离威胁的认知、个体对所作反应可否会有效果的认知严重性认知 易感性认知(四)HBM的框架发展1)威胁评估(threat appraisal) :这里涉及两个 抵御健康相关行为改善的因素,即内部回报( intrinsic rewards)因素和外部回报(extrinsic rewards)因素 2)应对评估(coping appraisal):是人们对威胁 健康处理能力的认识,是在平衡了下列两类因 素后作出的评估即反应效能和自我效能及反 应代价第二节 健康信念模式的相关概念与框架发展修正因素 人口特征(年龄、性别、种族) 社会心理因素(人格、社会地位、同事、团体,等) 结构因素(对此疾病的知识、以前患此病的经验) 行为提示因素:传媒活动、他人忠告、医护人员提醒、 亲友的疾病经验、某种标志物等严重性认知 易感性认知感知严重 性 感知易感 性内部回报 外部回报威胁评 估 恐 惧自我效能 反应效能反应代 价应对评 估保护动 机个人认知行动可能(四)HBM的框架发展u Rogers等学者从威 胁评估和应对评估 中提出一个单独变 量—恐惧(fear) ,见右图。

第二节 健康信念模式的相关概念与框架发展保护动机理论示意图 (资料来源:马骁主编.《健康教育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M],2012:63. 与Laura F. Salazar,Richard A.Crosby, Seth M. Noar, James H. Walker, and Ralph J.DiClemente. Models Based On Perceived Threat and Fear Appeals[M]. 年出版,P93Figuer 5-5合并而成)健康信念模式的发展• 保护动机理论(Protective Motivation Theory,PMT)的两个重要要素:• 内部回报:实施有害行为的主观愉悦情绪• 外部回报:实施有害行为的客观好处严重性认知 易感性认知(四)HBM的框架发展2. 健康信念模式框架的发展(3)模型的扩展及变量的测量:Rita Orji等在HBM的6个决定因素(知觉到易感性、感知 到严重性、感知到益处和障碍、行为线索及自我效能)的基础上,增加了未来结果的考 量、关注表象、自我认同和感知到重要性4个因素,从而使模式预测的能力进一步提 高。

这4个因素的具体概念如下:1)未来结果的考量(consideration of future consequences):即思考和掂量某行为 在将来会产生哪些结果2)关注表象(concern for appearance):即对自己外在形象的关注程度比起健康后 果,一个人的外观、吸引力、在公众中的知晓度和受欢迎程度往往更会是健康行为的动 机3)自我认同(self-identity):即描述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个体认为自己有健康意识 与采纳健康行为呈正相关4)感知重要性(perceived importance):即描述一个人对某一特定行为的结果的重视 程度第二节 健康信念模式的相关概念与框架发展第三节 健康信念模式的实践与应用1.优点(1)容易实施、应用和检验; (2)模式结构更清晰,充分考虑了社会心理因素对行 为的影响; (3)通过态度和信念能较好地解释和预测健康相关行 为;(一)健康信念模式实践应用中 的有关问题第三节 健康信念模式的实践与应用1.优点(4)影响因素在不断细化,越来越适用 (5)实践中可设计针对性方案 (6)容易取得配合(一)健康信念模式实践应用中 的有关问题第三节 健康信念模式的实践与应用2. 局限与争论u 局限(1)模式的变量设置: ①模型没有明确地指出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变量的组合没有明 确的规则; ②模型预测能力较低。

2)模型的效度和可信度检验较困难;(3)模型的隐私性;(4)干扰因素的控制u 争论(1)对疾病严重性的感知与HBM理论假设相矛盾;(2)HBM理论假设所有个体都具有自主选择特定行为的机会,但在某种情况下不适 用等第三节 健康信念模式的实践与应用(一)健康信念模式实践应用中的有关问题1. 实际应用中的相关问题(1)模型结构的理解(2)模型的解释能力(3)模型的实际应用(二)实践应用实例及评价第三节 健康信念模式的实践与应用第三节 健康信念模式的实践与应用对疾病或危险因素的严重性的认知对疾病或危险因素的严重性的认知2. 应用实例【案例1】应用HBM进行设计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社区综合管 理(1)案例描述:该研究是基 于健康信念模式来设计的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社区综 合管理模式选取部分确 诊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病人 为研究对象,对其感知、 行为、健康信念和自我效 能方面进行调查得分结 果见右图二)实践应用实例及评价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病人健康信念和自我效能量表得分 {资料来源:邓伟,夏常春.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和自我效能理论进行慢性病社区管理的实证研 究—以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为例.中国全科医学,2013,6(38):839-841}第三节 健康信念模式的实践与应用对疾病或危险因素的严重性的认知对疾病或危险因素的严重性的认知感知到采纳防治行为的益处(锻炼、食钙)自我效能(提高执行健康行为的信心)感知到骨质疏松的威胁采取健康行为的可能执行正确的健康行为感知到执行健康行为的障碍(锻炼、食钙)感知到骨质疏松的易感性骨质疏松的相关知识,纠正错误观念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社区综合管理模式 {资料来源:邓伟,夏常春.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和自我效能理论进行慢性病社区管理的实证研究— 以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为例.中国全科医学,2013,6(38):839-841.}(2)社区综合干预模 式:见右图。

3)启示 (二)实践应用实例及评价感知到骨质疏松的严重性【案例2】贝宁农村安全套使用障碍的一个横断面调查(在原文基础上改编)(1)研究概述:①研究人群特征 ;②样本选取方法;③内容与指标2)研究结果: ①一般性结果 ;②与HBM有关的结果3)案例分析与评价:强调决策(使用安全套)的主要因素是对疾病或危险因素的严 重性的感知、对疾病或危险因素的易感性的感知、对采纳行为有效性(益处)的感 知、对实施或放弃行为障碍的感知和行动线索结果显示对采纳行为有效性的感 知、对实施行为障碍的感知是安全套使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启示:该模型可以在整体框架上使用,也可以针对某部分重点进行深入探讨第三节 健康信念模式的实践与应用(二)实践应用实例及评价【案例3】美国西班牙裔女性乳腺癌和宫颈癌筛查的meta分析(在原文基础上改编 )u已有充足的科学证据证明,通过对年龄在50岁到74岁的女性中进行乳房X线早期筛查检 查,可使女性乳腺癌的死亡率显著降低;对性活跃的女性进行宫颈癌可有效地降低其发 病率和死亡率u很多的美国西班牙裔女性从来没有进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