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肝炎的防治与异甘草酸镁最新研究进展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8967465 上传时间:2018-07-22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物性肝炎的防治与异甘草酸镁最新研究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药物性肝炎的防治与异甘草酸镁最新研究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药物性肝炎的防治与异甘草酸镁最新研究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药物性肝炎的防治与异甘草酸镁最新研究进展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药物性肝炎的防治与异甘草酸镁最新研究进展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物性肝炎的防治与异甘草酸镁最新研究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性肝炎的防治与异甘草酸镁最新研究进展(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药物性肝炎的防治与异甘草酸镁最新研究进展药物性肝炎(drug - induced liver disease , DILD) 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细胞损害,可以发 生在原来没有肝脏疾病的人群或以往就有肝脏疾病的病人, 在使用某种药物(治疗剂量)后发生不同程度的肝细胞损害。随着新药不断的研发和应用于临床,药物性肝病 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在全球所有药物不良反应中,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10%15%, 暴发性肝衰竭5%。美国:老年人黄疸中,20%是由药物引起。暴发性肝衰竭者中, 25%由于药物所致,特别是扑热息痛过量病死率达50%以上。日本:1964年1973年,发生率增加10倍。法国:药物性

2、肝病占肝炎患者的10%,其中40%肝损伤患者年龄 超过50岁。流行病学4近年来药物性肝损伤发病率逐年上升消化协会肝胆学组急性药物性肝损伤临床监测的共识意见(06年) 流行病学520%以上 肿瘤病人存在药物肝损伤流行病学患者比例总体平均6药物性肝损害的常见原因和临床过程住院的276例药物性肝损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2000年至2005年) 引起肝损药物: 中药占首位(26.1%) 其次为抗肿瘤药物(17%) 特点: 肝损的程度以轻-中度为主 临床表现主要为乏力、纳差、尿黄、恶心和右上腹不适等。 预后: 88%治愈好转 死亡率为5.1% 中华肝脏杂志2006-江苏省人民医院感染科 WHO:较上世纪9

3、0年代,DILI呈上升趋势 醋氨酚, 抗HIV, 曲格列酮, 抗惊厥药 (如丙戊酸盐), 镇痛药, 抗生素, 抗肿瘤药物Dig Liver Dis 2006;38: 33-38药物性肝炎的 炎症反应与细胞损伤的机理9药药物性肝损伤损伤 是多种病理因素综综合作用导导致的细细胞死亡和凋亡Physiol Rev VOL 90 JULY 2010肝病发病机制及发展肝病发病机制及发展炎性细胞浸润及炎性因子在肝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炎症是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病理基础药物性肝炎的防治原则病因治疗: 消除各种致肝损害的原因对症治疗: 降酶、退黄、消除其他症状保护肝功能:保护肝细胞、消除炎症损害替代肝功能:促进

4、肝细胞生长、协助解毒功能的药物人工肝替代疗法综合治疗: 上述疗法营养支持肝脏移植: 原位肝移植、活体肝移植肝损害的基本治疗策略1.仔细询问药物过敏史;2.选择性用药;3.药物配伍艺术;4.减少同时使用的药物的种类;5.必要时应用保肝药。 能够预防吗?如何预防?1.抗肿瘤化疗,尤其是大剂量使用化疗药物;2.抗结核化疗,尤其是多个品种联合使用;3.器官移植后使用抗排异药物;4.长期使用降糖药;5.长期使用治疗甲亢的药物;6.有基础肝脏病史的患者抗菌药?镇静安眠药?解热镇痛药?预防性使用“保肝”药的几个特殊情况常见保肝药物及其作用机制常用保肝药物作用机制还原型谷胱甘肽解毒、抗过氧化物、抗氧自由基多烯

5、磷脂酰胆碱生物膜(细胞膜和细胞器膜)修复甘草酸类制剂控制肝脏炎症硫普罗宁解毒保肝、清除自由基熊去氧胆酸促进胆汁酸转运,促进胆石溶解和排出茵栀黄、苦黄不详思美泰转甲基和转硫基和丙氨化作用有肝脏疾病者更容易发生药物性肝病: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均异常业已用于治疗肝病的药物很多中晚期肝病患者功能肝细胞减少重型肝炎患者肝细胞所剩无几致肝病因子影响药酶活性酒精、自身免疫、病毒一个不被重视的问题肝病基础肝脏 细胞色素P450- 3A4药物药物 可的松 阿霉素 雌二醇 吗叮晽 长春新碱 阿普唑伦 芬太尼 洛伐他汀 阿司咪唑 卡马西平 克拉红霉素 环孢霉素 环磷酰胺.感染HBV药物代谢缓慢药 物浓度超出安

6、全 范围毒性 增加抑制HBV感染对人肝细胞色素P450 3A4 酶活性影响的临床意义天晴甘美的作用机制甘草酸可以抑制TNF-a诱导 的炎症反应TNF-aExp Biol Med (Maywood). 2007 Feb;232(2):235-45甘美有效抑制磷脂酶A2 mRNA的表达PLA2甘草酸显著减少肝脏炎症介质的合成Ref:18H 差向异构体对慢性肝损伤小鼠花生四烯酸代谢的影响。茹仁萍等。药物研究,2001,10(9):29LTB4 LTC4甘草酸制剂是学术界高度认可的保肝药物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通用名: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商品名:天晴甘美天然甘草酸的手性差向异构体( 体甘草酸)镁盐,两

7、种保肝成分的全新组合肝脏靶向性更高,作用更快 快速抗炎,恢复肝功能 更有效地防治各类肝损伤 安全性更高甘草酸家族最新一代天晴甘美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期临床研究总结研究负责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研究参加单位:北京胸科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五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市肺科医院南京市胸科医院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研究方案p研究目的p 通过与阳性药硫普罗宁注射液对照,初步探索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药物性肝 损伤的安全、有效剂量和疗程。 p研究设计p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多剂量、阳性药平行对照设计。 p病例选择p 入选标准 (1)年龄1870岁,性别不

8、限; (2)DDW诊断标准评分6; (3)血清ALT、AST、TBiL、ALP 四项指标中一项或一项以上2 ULN,但TBiL3 ULN; (4)肝功能评分异常持续时间不超过3个月; (5)病人能理解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天晴甘美治疗药物性肝炎临床疗效出色甘美在降低药物性肝损害患者ALT、AST速度明显优于硫普罗宁 (治疗一周后和基线的差值)(P0.05)U/L天晴甘美治疗药物性肝炎临床疗效出色mol/L甘美在降低药物性肝损害患者TBIL速度明显优于硫普罗宁 (治疗一周后和基线的差值)(P0.05)ALT、AST下降中位数甘美组显著高于硫普罗宁组 (治疗四周)(P0.05)天晴甘美治疗药物性肝炎

9、临床疗效出色U/L天晴甘美治疗药物性肝炎总有效率100%治疗四周后(P0.05)二期临床小结p甘美较对照组硫普罗宁更迅速的降低患者的肝功能主要指标:ALT、AST和TBILp治疗四周时,甘美下降肝功能的幅度更优于硫普罗宁p甘美治疗四周时总有效率达100%甘美5天肝功能复常率高于GSH中国校医2009 年6 月第23 卷第3 期 N=50P0.05甘美各项指标疗效均优于GSH治疗两周下降幅度的比例(P0.05)中国社区医师 2010 年第13 期,45-46 N=74总结 天晴甘美(体甘草酸)肝脏靶向性强肾脏分布低, 抗炎作用更强,不良反应更低 临床实验证明,天晴甘美治疗药物性肝病改善肝功能 的速度、幅度和有效率均优于硫普罗宁/还原性谷胱 甘肽 针对于临床出现的肝损伤,可用天晴甘美注射液作为 首选治疗药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