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建设的形势与任务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48965906 上传时间:2018-07-22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7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社会建设的形势与任务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我国社会建设的形势与任务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我国社会建设的形势与任务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我国社会建设的形势与任务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我国社会建设的形势与任务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社会建设的形势与任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社会建设的形势与任务(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社会建设的形势与任务付 英社会建设理论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的理 论创新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形 成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 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并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 建设,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 认识、新概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 有重大意义。 我国社会建设的形势与任务 一、我国的社会建设一、我国的社会建设 二、当前我国社会建设面临的形势二、当前我国社会建设面临的形势 三、我国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与任务三、我国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与任务一、我国的社会建设一、我国的社会建设 (一)理论背景(一)理论背景 (二)政策背景(二)政策背景(一)理论背景(一

2、)理论背景社会建设的含义: 为适应国家由农业农村的传统社会向工业化 城市化的现代社会的转变,适应人们的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积极面 对由此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有组织、有目的、 有计划进行的各种有利于改善民生,建立新的社 会秩序,促进社会进步的社会行动与过程。 社会建设的主体是政府、社会组织和民众, 社会建设的原则是以人为本,坚持公平和正义, 社会建设目标是实现社会和谐与社会进步。 2004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社会建加强社会建 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提出社会管理新格局:党委领导、政府负提

3、出社会管理新格局:党委领导、政府负 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 20072007年,十七大: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年,十七大: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的社会建设: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的社会建设: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 障、医疗卫生、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障、医疗卫生、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 团结。团结。 (二)政策背景(二)政策背景2007年十七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三位一 体到四位一体。经济 建设政治 建设文化 建设经济 建设政治 建设文化 建设社会 建设社会管理国内环境 国际环境二、 当前我国社会建

4、设面临的形势国内环境“四个深刻变化”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二、 当前我国社会建设面临的形势当前的形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经济形势很好政治基本稳定社会矛盾凸显文化繁而未荣社会转型给我国社会建设带来的挑战社会转型期封闭社会开放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双转交织社会结构转型经济体制转轨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信息化、全球化社会群体性事件的类型当前中国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基本分类:农民维权约占 35%,工人维权30%.市民维权15%,社会纠纷10%,社会骚乱5%,有 组织犯罪5%.退伍复员军人底层知识分子离退干部拆迁居民农民工失地农民失业工人主要的

5、 不满社群“当前全国总的形势是好的,中国仍处于发 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处于社会矛盾 凸显期。” 2010年 2月24日中国青年报二、 当前我国社会建设面临的形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一是人民生活水平整体提升,但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二是就业方式日益多元化,但就业压力依然很大 三是教育机会不断扩大,但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问题日益突出 四是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但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五是社会保障改革逐步推进,但其防范风险的能力还不强 六是民间组织迅速发展,但其社会功能仍然有限 七是基层社区建设不断加强,但居民认同与自治程度仍有限 八是社会奉献显著成长,但还没有形成规模性力量 九是突发公共危机应对

6、能力不断增强,但公共安全仍不容乐观 十是环境保护一直受到重视,但环境状况依然持续恶化三、我国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与任务(一)加强民生的社会事业建设(二)推进社会体制改革(三)加强和创新完善社会管理体制 (四)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加强道德文化建设(一)加强民生的社会事业建设社会建设的重点是民生,基本民生应当 包括劳动就业、收入分配、住房与社会 保障、教育和医疗卫生领域。社会事业主要由国家举办。称为公共产 品或公共服务。十七大提出今后要着力抓好关系民生问题的六项工 作。 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加快建立覆盖

7、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 基本生活; 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这六项事业与民生息息相关,是我国社会建设的重 点。(二)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 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 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 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 公平正义。”实践证明,现行的社会体制 不改革,社会建设就不能顺利进行。 推进社会体制方面改革,应该建设好中央和地方的体制城市和乡村体制劳动就业体制收入分配体制社会流动体制社会各阶层利益关系协调体制等等。(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强和创

8、新社会管理“目的是目的是正确把握 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针对当前社 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着重研究加强和着重研究加强和 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 的思路和举措,为促进社会和谐、的思路和举措,为促进社会和谐、实现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凝聚强大力量”。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 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2011-2-192011-2-19(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1 1、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 2 2、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思

9、路与对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思路与对策(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1 1、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是政府在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一是政府在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 二是社区建设还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二是社区建设还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三是社会组织发育不成熟三是社会组织发育不成熟一是政府在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 政府职能还存在越位和缺位现象。政府职能还存在越位和缺位现象。 政府的社会管理手段还比较单一。政府的社会管理手段还比较单一。 重政府、轻社会协同的现象仍然存在。重政府、轻社会协同的现象仍然存在。 在管理的环节上,重事后处理,轻源头治理。在管理的环节上,重事后处理,轻源头

10、治理。 在管理方式上,重管制控制,轻协商和服务。在管理方式上,重管制控制,轻协商和服务。 二是社区建设还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二是社区建设还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社区建设中居委会行政化倾向严重。社区建设中居委会行政化倾向严重。 社区服务体系不健全。社区服务体系不健全。 社区经济发展不足。社区经济发展不足。 社区建设社会工作者严重缺乏。社区建设社会工作者严重缺乏。 三是社会组织发育不成熟 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社会组织法规体系尚不健全。社会组织法规体系尚不健全。 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机制与社会组织发展不适应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机制与社会组织发展不适应

11、 部分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和管理的能力不足部分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和管理的能力不足 2 2、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思路与对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思路与对策一是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二是加强社区建设、维护基层群众和谐三是发挥社会组织社会管理的协同作用一是一是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20022002年,十六大确定了政府职能定位年,十六大确定了政府职能定位:经济调节、 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转变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的观念转变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的观念 要建设服务型政府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要科学定位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12、要科学定位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涉及全民的低保、社 保、医疗卫生、教育、公共安全 要建立和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投要建立和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投 入入二是加强社区建设、维护基层群众和谐二是加强社区建设、维护基层群众和谐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要求:“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 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把社区 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 活共同体”。发挥社区党组织的作用增强服务意识,为群众排忧解难强化社区的自治和服务功能培育群众自治意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三是发挥社会组织社会管理的协同作用三是发挥社会组织社会管理的协同作用 社会组织参与并提供公共服务社会组

13、织参与并提供公共服务 为社会边缘和弱势群体提供服务为社会边缘和弱势群体提供服务 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丰富文化生活作用,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丰富文化生活作用,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 长的精神和文化的需要。长的精神和文化的需要。 (四)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四)加强道德文化建设 “ “注重对社会转型期道德文化建设的研究。当前文化建设注重对社会转型期道德文化建设的研究。当前文化建设 特别是道德文化建设,同经济发展相比仍然是一条短腿。 举例来说,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 油”、“彩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 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

14、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 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要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要 在全社会大力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形成讲诚信、讲责任、在全社会大力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形成讲诚信、讲责任、 讲良心的强大舆论氛围讲良心的强大舆论氛围” ” 20112011年年4 4月月1414日日温家宝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温家宝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 时的讲话时的讲话)2011年10月15日-10月18日,十七届 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

15、 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 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形成 了社会和文化两大主题遥相呼应、相映 成辉的大好局面。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 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 的重要支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 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 文化软实力。 胡锦涛:十七届六中全会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统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 把社会建设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实现“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本世纪中叶全面 实现现代化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