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没有晚清、何来五四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48934811 上传时间:2018-07-22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没有晚清、何来五四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1.没有晚清、何来五四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1.没有晚清、何来五四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1.没有晚清、何来五四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1.没有晚清、何来五四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没有晚清、何来五四(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现代文学史 咸立强 主讲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 咸立强 主讲何谓文学? 众所周知,一个人花费数年时间埋头多所大学研究文 学而最终还能感到文学的乐趣,那是很困难的。很多 大学的文学课程之设置似乎就是要阻止人欣赏文学作 品,因而那些仍然能够享受文学作品的过来人不是被 认为英雄就是被看作怪物。 “文学”,正如罗兰巴尔特所说,“是被教出来的东西。” 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 明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240、248页中国现代文学史 咸立强 主讲文学史如何叙述 在文学史中,简直就没有完全属于中性“事实”的 材料。材料的取舍,更显示对价值的判断;初 步简单地从一般著作中

2、选出文学作品,分配不 同的篇幅去讨论这个或那个作家,都是一种取 舍和判断。甚至在确定一个年份或一个书名时 都表现了某种已经形成的判断,这就是在千百 万本书或事件中何以要选取这一本书或这一事 件来论述的判断。 韦勒克文学理论第32页,三联书店1984年 。中国现代文学史 咸立强 主讲现代文学的开端与结束 关于开端的几种观点 1919.5.4 1917.1 1898 时间概念 现代性的概念中国现代文学史 咸立强 主讲没有晚清、何来五四 (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 ) 晚清对五四新文学的影响: 1.晚清强化和提高了小说和戏剧两种文体的地位,传统 文化观念的革新,奠定了五四新文学整体格局。

3、2.翻译文学的涌现。林纾翻译的小说。 3.小说界革命,谴责小说等现实取向为文学研究会为人 生的先导。 4.晚清出现了话剧的萌芽。中国现代文学史 咸立强 主讲众声喧哗的晚清 王德威指出:我并不自高身份以批评他人,更不欲“颠覆”已建立 的传统,重新把中国现代文学的源头定在他处。一旦 如此,就会又落入五四及其从人所抱持的“强势”现代迷 思的陷阱里去。重新评价晚清小说并非一场为中国现 代小说找寻新“源头”的战役,或将曾被拒斥的加以复原 ;其实这是试图去了解,五四以来当作家及批评家回 顾其文学传承及自己的写作时,被上流文学压抑的是 什么。我的取法不在于搜寻新的正典、规范或源头, 而是自处于“弱势思想”,

4、将一个当代词汇稍加扭转以为 己用:试图拼凑已无可认记的蛛丝马迹;试图描画现 代性的播散而非形成。中国现代文学史 咸立强 主讲非线性的文学发展 王德威:我有两点需要澄清。当年我写被压抑的现 代性:没有晚清,何来五四?时,是有一个策略性 目标的。那个时候,我正在做晚清小说研究。经过多 年的阅读,我了解到,晚清小说的丰富和驳杂远远超 过我们在教科书上的认识。我们的文学史,以前过分 地讲究一以贯之、单线式的发展模式。所以,按照这 个逻辑,晚清就是一个分崩离析、颓废、衰败的时代 ,以此衬托“五四”是一个平地一声雷、风起云涌的时代 。对于简单、线性文学史的看法,我刻意提出历史的 起承转合也许不像我们想象的

5、是突变、戏剧性的,这 是我做晚清文学研究的动机。 中国现代文学史 咸立强 主讲为什么是晚清 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甲午战争、戊戌变法 、文明戏 倒置的启蒙线路,功利性中国现代文学史 咸立强 主讲 晚清时代,伴随着西方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的理 论不断被引进到国内,国人也深刻认识到了小 说作品对于社会发展作用的巨大影响力。此时 ,伴随着“诗界革命”的兴起,“小说界革命”的理 论也应运而生。 中国现代文学史 咸立强 主讲翻译之思想影响 严复: 译亚当斯密原富、斯宾塞群学肄言、 孟德斯鸠法意 天演论 达尔文 斯宾塞:进化是必然的进程 赫胥黎:进化是人之主体抵抗自然之必然的进 程的结果中国现代文学史 咸立强

6、主讲翻译之文学影响力 林纾于1899年翻译巴黎茶花女遗事,引起 社会强烈反响,从此奠定了他一生翻译外国文 学的基石,后来陆续翻译出黑奴吁天录、 迦因小传、拊掌录等文学名作,把晚 清文学翻译事业推向高潮。自一开始翻译巴 黎茶花女遗事到他逝世的短短25年时间,林 纾译出外国小说183种,合计约1200多万字。 中国现代文学史 咸立强 主讲 康有为说“仅识字之人,有不读经,无有不读小说者 。”这就促使小说此刻身价倍增。另外梁启超等还宣传 “且闻欧、美、东瀛,其开化之时,往往得小说之助。 ”2(P12)用西方之先例来论证中国小说革命的合 理性。1897年梁启超在论译书中说:“处今日之 天下,则必以译书

7、为强国第一义。”3(P66)1902 年梁启超发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欲新再次强调 :“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兴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 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 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 ;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4(P33 )中国现代文学史 咸立强 主讲 梁启超1902年写出政治小说新中国未来记 ,从内容上看几乎是纯粹的理论说教,书中人 物到各个地方演讲,阐发政治思想,看不到什 么文学价值。再比如陆士谔的新中国,写 对理想新中国的幻想。这类小说当时出现了不 少,大都带有展望和幻想未来的兴味,虽然文 学意义不大,但它的流行却使当时社会在观念

8、上加强了对小说这种文体的重视。 黄绣球中国现代文学史 咸立强 主讲谴责小说 1903年4月,南亭亭长(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 开始在世界繁华报上连载。 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曾朴的孽海花 、刘鹗的老残游记。 鲁迅精确概括了谴责小说的生成背景:“戊戌变政既不 成,越二年即庚子岁而有义和团之变,群乃知政府不 足以图治,顿有掊击之意矣。”在儒林外史的审察 坐标上,鲁迅对之采取了“辞气浮露,笔无藏锋”的低调 评价。王德威意欲以“闹剧意义”的发掘来突破研究领域 的僵化模式,为谴责小说的美学评判翻案 中国现代文学史 咸立强 主讲 从谴责小说作者情况看,他们多数是从爱国主义各种 角度反对帝国主义和对封建

9、统治者不满的社会下层知 识分子。如李宝嘉、吴沃夭、刘鹗,其间也包括曾朴 等少数政治活动家,他们都是从封建传统文化中走出 来的,基本思想是封建思想。由于政治上的保守,他 们虽然对当时社会、对清政府的不满,反对帝国主义 对中国的践踏,但他们也敌视民主主义革命,甚至连 康梁的“维新变法”也认为是“过激”行为。直到清政府的 统治在飘摇中即将覆灭时,民主主义思想才较多地反 映在作品之中。晚清小说中表现出的反帝和反封建、 反传统思想是不彻底的,小说作者们“一方面反对帝国 主义与统治阶级,一方面又反对革命的民主主义思想 ,甚至在同一作者同一作品之中,同时并存着矛盾的 认识” 中国现代文学史 咸立强 主讲 晚

10、清谴责小说既体现出了作者们反帝和反封建 的思想,又有对革命的敌视,对当时进步的维 新派和后期的革命党人,在作品中都作为被嘲 笑的对象。如文明小史第十九回中描述, 刘学深、魏榜贤等维新党在茶馆中高谈阔论妇 女不缠足的好处,当看到一三寸金莲的妓女时 ,刘学深忘乎所以地高喊:“妙啊!脸蛋儿生得 标致还在其次,单是他那一双脚,只有一点点 ,怎叫人瞧了不勾魂摄魄?”这显然是对唯心党 人的讽刺挖苦。 中国现代文学史 咸立强 主讲晚清谴责小说的思想创举在于,在中国文学史上,还从未有过这样一场痛快 淋漓的官场颠覆。晚清帝国大厦将倾,晚清文人怀揣忧患意识和民族意气, 怀揣难居庙堂的积年懊恼,在小说身上找到了疏泄

11、的通道,中国文学官场叙 事的忠奸对立、清贪分野的传统模式终被打破。富有意味的是,他们谴责官 场的立场不是大众平民,而是民间知识分子。在为谴责叙写安身立命之时, 一个难能可贵的视角变化发生了:叙写者摆脱了意识形态的限制,把诘责仰 角变成了俯角。20世纪初叶的中国尚未产生现代意义上的民间立场,涉官问 题的解决总是期待于更高级诉求,舍此则诉诸清官理想,怨艾天地鬼神。乐 府民歌陌上桑的罗敷形象似乎塑造了不畏权贵的终极美,然而,罗敷盛 夸夫婿时,“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的自豪感 并未完全作为一种机智消隐在喜剧气氛中,而是暗合了官民对立在“衣锦还 乡”之后消融的传统程式,使中国几

12、千年的“民间”在现代性审视中大为可疑。 仰角不可能产生真正的谴责,而俯角只能产生在先觉的知识分子身上。晚清 谴责小说作家在颠覆性的历史语境中实现了知识分子话语的狂欢,但是它没 能转化成叙事狂欢。在百无禁忌的戏谑和声讨中,官场成了一个绝无自伤危 险的靶场,随之而来的是小说窒闷的重复,重复潜能的放纵,重复场景,重 复故事,重复谴责。作为身陷亡国灭种之境的的清醒的一群,晚清谴责小说 作家的脸上挂着可以想见的泪珠,透过小说文本,我们则看到了宣泄的快感 。中国现代文学史 咸立强 主讲 刘鹗在老残游记中,着力描绘了玉贤、刚 弼两个酷吏。作者比较深刻地揭露了他们的罪 恶。他认为,靠杀戮和严刑毒打换来的“清官

13、”, “官愈大,害愈深;守一府则一府伤,抚一省则 一省残,宰天下则天下死。”赃官可恨,人人知 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盖赃官自知有病 ,不敢公然为非;清官则自以为不要钱,何所 不可?刚愎自用,小则杀人,大则误国,吾人 亲目所见,不知凡几矣。作品中玉贤、刚弼两 个“清官”,实际是残忍与刚愎自用的典型。 中国现代文学史 咸立强 主讲文明小史 李宝嘉的作品,主要讽刺了上层社会挂羊头卖狗肉的 假维新以及官僚媚洋惧外的社会心理,并在一定程度 上揭示了新旧思想的矛盾。作者也在小说中塑造了一 些正面人物形象,在他们身上寄托自己的理想,并通 过他们表达自己对维新的信念,王公浦就是其中之一 。王公浦是具有民主

14、思想和叛逆精神的进步青年,喜 欢读卢梭的民约论),并身体力行。小说第二十五回 ,写他向自己的书童宣讲卢梭书中的道理:“论理你也是 个人,我也是个人,不过你生在小户人家,比我穷些 ,所以你做我的家童。我不过比你多两个钱,你同为 一样的人,又不是父母生下来应该做奴才的我要 与你讲那平等的道理,怕你不懂,只不要见了我拘定 主人奴才的份儿就是了”。 中国现代文学史 咸立强 主讲 曾朴的历史小说孽海花也提到了卢梭的 民约论,但与上述作品角度不同,写的是抱 持改良主义的人物对卢梭的民约论心怀不 满,甚至将其视为洪水猛兽。 中国现代文学史 咸立强 主讲曾朴孽海花赛金花原名叫傅钰莲,又名彩云,江苏盐城人,也有

15、人说她是安徽人士。幼 年即被卖到苏州的花船上为妓,十五岁时,穿梭于秦淮河花船之上卖笑为乐 的傅彩云,结识了回家探亲的当朝状元郎苏州人洪钧。 四十有八的状元郎 洪钧,画船上一见彩云便不能割舍,于是几天后便把彩云娶回了家,当作了 自己的三姨太。结婚后的第二年,即光绪十四年,洪钧带着傅彩云一同入京 ,很快便奉命出使欧洲,先后访问了德、奥、俄、荷四国。 孽海花中说:傅彩云在做“公使夫人”期间,不但很快学会了欧洲的语言 ,而且其美丽的容貌和聪明的才智也到处引起轰动,甚至连德国皇后也与她 合影留念。与此相对照,大清国的公使金斐青却处处显出迂腐和无能,危难 之时甚至要求救于夫人傅彩云。傅彩云凭着她天生的交际才能和东方女性的 温柔,在欧洲的上层社会出尽了风头,不仅穿戴珠光宝气,而且连行动也要 多个丫环一起伺候。而此时自己的丈夫洪钧却是年老体衰,于是年轻貌美, 风流成性的傅彩云便与一些高大俊美、金发碧眼的西方社会名流有了些暧昧 的关系。其中最让她心动的就是俄国陆军中尉瓦西德,而此时傅彩云和瓦西 德的结识,也为后来八国联军打入北京城,妓女赛金花劝说联军总司令瓦西 德埋下了伏笔。 光绪十六年,洪钧回国,三年后病逝。1894年,傅彩云在送洪氏棺柩南返 苏州途中,赛金花移居上海重操旧业,改名曹梦兰。她的生意非常兴隆,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