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常用急救药物药理作用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8918908 上传时间:2018-07-21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诊常用急救药物药理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急诊常用急救药物药理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急诊常用急救药物药理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急诊常用急救药物药理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急诊常用急救药物药理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诊常用急救药物药理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诊常用急救药物药理作用(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急诊常用急救药物药理作用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 o 药理毒理 o 兼有受体和受体激动作用。 o 受体激动引起皮肤、粘膜、内脏血管收缩 。 o 受体激动引起冠状血管扩张、骨骼肌、心 肌兴奋、心率增快、支气管平滑肌、胃肠道 平滑肌松弛。对血压的影响与剂量有关,常 用剂量使收缩压上升而舒张压不升或略降, 大剂量使收缩压、舒张压均升高。肾上腺素-适应症o 主要适用于因支气管痉挛所致严重呼吸困 难 , o 可迅速缓解药物等引起的过敏性休克, o 亦可用于延长浸润麻醉用药的作用时间。 o 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骤停进行心肺复苏的主 要抢救用药。肾上腺素-用法用量常用量:o 皮下注射,1次0.25mg1mg;极量:

2、皮下注射 ,1次1mg。 o 临床用于: 抢救过敏性休克:如青霉素等引起的 过敏性休克。由于本品具有兴奋心肌、升高血压、松 弛支气管等作用,故可缓解过敏性休克的心跳微弱、 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皮下注射或肌注0.5 1mg,也可用0.10.5mg缓慢静注(以 0.9% 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到10ml),如疗效不好,可改用 48mg静滴(溶于5%葡萄糖液5001000ml )。o 抢救心脏骤停:可用于麻醉和手术中的意 外、药物中毒或心脏传导阻滞等原因引起的 心脏骤停,以0.250.5mg以10ml生理盐 水稀释后静脉(或心内注射),同时进行心 脏按压、人工呼吸、纠正酸中毒。对电击引 起的心脏骤停

3、,亦可用本品配合电除颤仪或 利多卡因等进行抢救。 oo 我科常用我科常用1mg1mg原液原液IV,3-5IV,3-5分钟一次分钟一次肾上腺素-用法用量常用量:o 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迅速但不持久。皮下注 射0.250.5mg,35分钟见效,但仅能维持1 小时。必要时每4小时可重复注射一次。 与局 麻药合用:加少量(约1:200000500000) 于局麻药中(如普鲁卡因),在混合药液中,本品 浓度为25ug/ml,总量不超过0.3mg,可减 少局麻药的吸收而延长其药效,并减少其毒副作用 ,亦可减少手术部位的出血。 制止鼻粘膜和齿 龈出血:将浸有1:200001:1000溶液的纱 布填塞出血处。

4、 治疗荨麻疹、枯草热、血清反 应等:皮下注射1:1000溶液0.20.5ml,必 要时再以上述剂量注射一次。 肾上腺素-用法用量常用量:肾上腺素-不良反应o 心悸、头痛、血压升高、震颤、无力、 眩晕、呕吐、四肢发凉。 o 有时可有心律失常,严重者可由于心室 颤动而致死。 o 用药局部可有水肿、充血、炎症。肾上腺素-禁忌症o 下列情况慎用:器质性脑病、心血管病 、青光眼、帕金森氏病、噻嗪类引起的循环 虚脱及低血压、精神神经疾病。 用量过 大或皮下注射时误入血管后,可引起血压突 然上升而导致脑溢血。 每次局麻使用剂 量不可超过300ug,否则可引起心悸、头 痛、血压升高等。 与其他拟交感药有交 叉

5、过敏反应。 可透过胎盘。 抗过敏 休克时,须补充血容量。肾上腺素-药物相互作用o 受体阻滞剂以及各种血管扩张药可对抗本品的 加压作用。 与全麻药合用,易产生心律失常, 直至室颤。用于指、趾部局麻时,药液中不宜加用 本品,以免肢端供血不足而坏死。 与洋地黄、 三环类抗抑郁药合用,可致心律失常。 与麦角 制剂合用,可致严重高血压和组织缺血。 与利 血平、胍乙啶合用,可致高血压和心动过速。 与受体阻滞剂合用,两者的受体效应互相抵消 ,可出现血压异常升高、心动过缓和支气管收缩。 与其他拟交感胺类药物合用,心血管作用加剧 ,易出现副作用。 与硝酸酯类合用,本品的升 压作用被抵消,硝酸酯类的抗心绞痛作用减

6、弱。多巴胺-受体 、1受体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o 激动交感神经系统肾上腺素受体和位于肾、 肠系膜、冠状动脉、脑动脉的多巴胺受体其 效应为剂量依赖性。 多巴胺o“肾剂量”o 小剂量时(每分钟按体重0.5-2ug/), 主要作用于多巴胺受体,使肾及肠系膜的血 管扩张,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尿 量及钠排泄量增加;o 有的书本为1-5ug/多巴胺o 小到中等剂量(每分钟按体重2-10ug/) ,能直接激动1受体及间接 促使去甲肾上 腺素自储藏部位释放,对心肌产生正性应力 作用,使心肌收缩力及 心搏量增加,最终使 心排血量增加、收缩压升高、脉压可能增大 ,舒张压无变化 或有轻度升高,外周总阻力 常

7、无改变,冠脉血流及耗氧改善;有的书本为5-10ug/多巴胺o 大剂量时(每分钟按体重大于10ug/), 激动受体,导致周围血管阻力增加,肾血 管收缩,肾血流量及尿量反而减少。由于心 排血量及周围血管阻力增加,致使收缩压及 舒张压均增高。 多巴胺o 由于增加肾和肠系膜的血流量,可防止由这些器官 缺血所致的休克恶性发展。在相同的增加心肌收缩 力情况下,致心律失常和增加心肌耗氧的作用较弱 。总之,多巴胺对于伴有心肌收缩力减弱、尿量减 少而血容量已为补足的休克患者尤为适用。 o 适用于心肌梗死、创伤、内毒素败血症、心脏手术 、肾功能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引起的休克综合 征;补充血容量后休克仍不能纠正者

8、,尤其有少尿 及周围血管阻力正常或较低的休克。由于本品可增 加心排血量,也用于洋地黄和利尿剂无效的心功能 不全。 多巴胺-用法用量 o成人常用量 静脉注射,开始时每分钟按体重15ug/,10 分钟内以每分钟14ug/速度递增,以达到最大疗效。 o慢性顽固性心力衰竭,静滴开始时,每分钟按体重0.5 2ug/逐渐递增。多数病人按13ug/分给予即可生效 。o闭塞性血管病变患者,静滴开始时按1ug/分,逐增至5 10ug/分,直到20ug/分,以达到最满意效应。o如危重病例,先按5ug/分滴注,然后以510ug/分 递增至2050ug/ /分,以达到满意效应。或本品20加 入5%葡萄糖注射液2003

9、00ml中静滴,开始时按75 100ug/分滴入,以后根据血压情况,可加快速度和加大浓度 ,但最大剂量不超过每分钟500ug. 将kg3的药物剂量(mg)稀释为 50ml,则g/kg.min = ml/h多巴胺-不良反应 o 常见的有胸痛、呼吸困难、心悸、心律失常 (尤其用大剂量)、全身软弱无力感;心跳 缓慢、头痛、恶心呕吐者少见。长期应用大 剂量或小剂量用于外周血管病患者,出现的 反应有手足疼痛或手足发凉;外周血管长时 期收缩,可能导致局部坏死或坏疽;过量时 可出现血压升高,此时应停药,必要时给予 受体阻滞剂。 多巴胺-下列情况应慎用:o 嗜铬细胞瘤患者不宜使用: 闭塞性血 管病(或有既往史

10、者),包括动脉栓塞、动 脉粥样硬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冻伤(如 冻疮)、糖尿病性动脉内膜炎、雷诺氏病等 慎用; 对肢端循环不良的病人,须严密 监测,注意坏死及坏疽的可能性; 频繁 的室性心律失常时应用本品也须谨慎。 在滴注本品时须进行血压、心排血量、心电 图及尿量的监测。 多巴胺-注意事项oo 应用多巴胺治疗前必须先纠正低血容量。应用多巴胺治疗前必须先纠正低血容量。 在在 滴注前必须稀释,稀释液的浓度取决于剂量及个体滴注前必须稀释,稀释液的浓度取决于剂量及个体 需要的液量,若不需要扩容,可用需要的液量,若不需要扩容,可用0.80.8/ml/ml溶液溶液 ,如有液体潴留,可用,如有液体潴留,可用

11、1.61.63.23.2/ml/ml溶液。溶液。中中 、小剂量对周围血管阻力无作用,用于处理低心排、小剂量对周围血管阻力无作用,用于处理低心排 血量引起的低血压;较大剂量则用于提高周围血管血量引起的低血压;较大剂量则用于提高周围血管 阻力以纠正低血压阻力以纠正低血压。 选用粗大的静脉作静注或选用粗大的静脉作静注或 静滴,以防药液外溢,及产生组织坏死;如确已发静滴,以防药液外溢,及产生组织坏死;如确已发 生液体外溢,可用生液体外溢,可用5 51010酚妥拉明稀释溶液在注酚妥拉明稀释溶液在注 射部位作浸润。射部位作浸润。 多巴胺-注意事项o 静滴时应控制每分钟滴速,滴注的速度和时间 需根据血压、心

12、率、尿量、外周血管灌流情况、异 位搏动出现与否等而定,可能时应做心排血量测定 。 休克纠正时即减慢滴速。 遇有血管过度 收缩引起舒张压不成比例升高和脉压减小、尿量减 少、心率增快或出现心律失常,滴速必须减慢或暂 停滴注。 如在滴注多巴胺时血压继续下降或经 调整剂量仍持续低血压,应停用多巴胺,改用更强 的血管收缩药。 突然停药 可产生严重低血压, 故停用时应逐渐递减。 多巴胺-药物相互作用 o 大剂量多巴胺与受体阻滞剂如酚苄明、酚妥拉 明、妥拉唑林 (Tolazoline) 等同用,后者的扩 血管效应可被本品的外周血管的收缩作用拮抗。 o 与全麻药(尤其是环丙烷或卤代碳氢化合物)合 用由于后者可

13、使心肌对多巴胺异常敏感,引起室性 心律失常。 o 与受体阻滞剂同用,可拮抗多巴胺对心脏的1 受体作用。 o 与硝酸酯类同用,可减弱硝酸酯的抗心绞痛及多 巴胺的升压效应。 药多巴胺-物相互作用o 与利尿药同用,一方面由于本品作用于多巴胺 受体扩张肾血管,使肾血流量增加,可增加利尿作 用;另一方面本品自身还有直接的利尿作用。 o 与胍乙啶同用时,可加强多巴胺的加压效应, 使胍乙啶的降压作用减弱,导致高血压及心律失常 。 o 与三环类抗抑郁药同时应用,可能增加多巴胺 的心血管作用,引起心律失常、心动过速、高血压 。 多巴胺-药物相互作用o 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同用,可延长及加 强多巴胺的效应;已知本品

14、是通过单胺氧化 酶代谢,在给多巴胺前23周曾接受单胺 氧化酶抑制剂的病人,初量至少减到常用剂 量的 1/10。 o 与苯妥英钠同时静注可产生低血压与心 动过缓。在用多巴胺时,如必须用苯妥英纳 抗惊厥治疗时,则须考虑两药交替使用。 间羟胺 o 主要作用于受体,直接兴奋受体,较去甲肾上 腺素作用为弱但较持久,对心血管的作用与去甲肾 上腺素相似。能收缩血管,持续地升高收缩压和舒 张压,也可增强心肌收缩力,正常人心输出量变化 不大,但能使休克患者的心输出量增加。对心率的 兴奋不很显著,很少引起心律失常,无中枢神经兴 奋作用。由于其升压作用可靠,维持时间较长,较 少引起心悸或尿量减少等反应。连续给药时,

15、因本 品间接在肾上腺素神经囊泡中取代递质,可使递质 减少,内在效应减弱,故不能突然停药,以免发生 低血压反跳。 间羟胺-适应症 o 防治椎管内阻滞麻醉时发生的急性低血压 ; o 由于出血、药物过敏、手术并发症及脑外 伤或脑肿瘤合并休克而发生的低血压本品可 用于辅助性对症治疗; o 也可用于心源性休克或败血症所致的低血 压。 间羟胺-用法用量 o1.成人用量: 肌肉或皮下注射:210mg/次(以间羟胺 计),由于最大效应不是立即显现,在重复用药前对初始量效 应至少应观察10分钟; 静脉注射,初量0.55mg,继而 静滴,用于重症休克; 静脉滴注,将间羟胺15100mg 加入5%葡萄糖液或氯化钠注射液500ml中滴注,调节滴速以 维持合适的血压。 成人极量一次100mg(每分钟0.3- 0.4mg)。o 2.小儿用量: 肌肉或皮下注射:按0.1mg/kg,用于严重 休克;静脉滴注0.4mg/kg或按体表面积12mg/m2,用 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每25ml中含间羟胺1mg的溶液,滴速以 维持合适的血压水平为度。配制后应于24小时内用完,滴注液 中不得加入其他难溶于酸性溶液配伍禁忌的药物。 间羟胺-不良反应 o 心律失常,发生率随用量及病人的敏感性而异; o 升压反应过快过猛可致急性肺水肿、心律失常、 心跳停顿; o 过量的表现为抽搐、严重高血压、严重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