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篇 论 (被子植物1-8)P

ldj****22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534.50KB
约29页
文档ID:48909942
第二篇       论 (被子植物1-8)P_第1页
1/29

• 5.*川乌 (P.169) [来源]:毛茛科植物卡氏乌头的干燥主根(母根)→川乌 • 子根 →附子 [性状]: ①圆锥形 ②外表灰棕色或棕褐色,顶端 周围有锥状隆起的小支根,习 称“钉角” ③质坚实,不易折断; ④断面粉性,可见多角形环纹 ⑤味辛辣麻舌,剧毒 “钉角”—川乌药材表面呈锥状隆起的小支根,习称钉角 • [显微特征] • 川乌横切面(根):包括木栓层(后生皮层)、 皮层、维管束、髓 • ①木栓层:后生皮层 • ②皮层:散在单个石细胞 • ③维管束:韧皮部宽阔;形成层环呈不规 • 则多角形;木质部导管呈“V”字形排列 • ④髓:宽阔,含淀粉粒 • 后生皮层——原表皮脱落后,皮层外部细胞木栓 化,起保护作用 • [化学成分]:主要是乌头碱 • [理化鉴别] : • [功效]:祛风,镇痛等• [附] 附子 ---乌头子根: • 不切片,反复用盐水浸泡,晒干---—盐附子 • 切片,去外皮:3㎜厚,蒸熟晒干— 白附片 • 切片,不去外皮:5㎜厚,蒸熟晒干—黑顺片盐附 子 白附片黑顺片 盐附子• 草乌: 本品为野生乌头属植物的干燥块根,生药多为母根。

主要来源于北乌头、华乌头 性状与生川乌相似 成分、功效也与生川乌类同 草乌又为中药麻醉剂组成药物之一 北乌头叶(草乌叶)有清热、解毒、止痛功能 • 6.*白芍(P.171) • [来源]: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 • [性状]: • ①圆柱形;②表面类白色或淡红棕色,光滑③质坚实,不易折断;④断面:类白色或微棕红色,角质样,形成层环明显,有菊花心⑤气微,味微苦酸 • [显微鉴别] 粉末 类白色 • ①糊化淀粉粒 • ②簇晶:排列成行 • ③木纤维:长梭形 • ④导管:具缘纹孔、网纹导管• [化学成分] • [理化鉴别] • 1% FeCL3 • 白芍切片———————→蓝色 • [药理作用]:解痉、镇静催眠、解热、抗病原生物等 • [功效]:①性微寒,味苦、酸②平肝止痛,养血调 • 经,敛阴止汗 • [附] 赤芍 • 为芍药、川赤芍的干燥根多系野生 • 根圆柱形,不去外皮;表面暗棕或紫棕色,粗糙;质硬 脆,易折断,断面平坦,粉红色或黄白色,木部放射状 纹理明显,有的有裂隙。

气微香,味微苦,酸涩主含 芍药苷,含量较白芍高 • 赤芍具有扩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增加机体的耐缺 氧能力抗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作用 • 本品性微寒,味苦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7.*淫羊藿 • [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心叶淫羊藿、朝鲜淫羊藿、箭叶淫 羊藿的干燥地上部分 • [性状] • 心叶淫羊藿 : ①茎细圆柱形,有纵条纹,②表面黄绿 色,具光泽茎生叶对生,二回三出复叶;③三枝九叶 ,小叶卵圆形,边缘具黄色刺毛状锯齿,两侧小叶基部 偏心形,上表面黄绿色,下表面灰绿色;有稀疏毛茸 ④叶片近革质 • 朝鲜淫羊藿:茎中上部有白色髓心;复叶1枚,小叶基 部深心形,两侧小叶基部明显不对称;叶片薄革质 • 箭叶淫羊藿:叶通常2枚,一回三出复叶;小叶长卵形 ,两侧小叶基部明显偏斜,呈箭形,叶片革质• [化学成分]黄酮类成分:淫羊藿苷 • [理化鉴别] :粉末的乙醇浸液,加盐酸镁粉显红 色 • [药理作用] • ①壮阳作用: • ②提高免疫功能: • ③对心血管系统作用: • ④抗菌抗病毒作用: • ⑤其他作用:镇咳、祛痰和平喘、降血糖、抗炎 、 • 免疫 调节作用。

• [功效]:性温,味辛、甘补肝肾,强筋骨,助 阳益精,祛风湿• 8.*防己 • [来源]:本品为防己科植物石蟾蜍的干燥根(粉防 己) • [性状]: • ①圆柱形、半圆柱形,常弯曲,弯曲处有深陷的 横沟呈结节状,似猪大肠; • ②去粗皮; • ③质坚硬,不易折断; • ④断面:粉性强,有车轮纹 • ⑤气微,味苦 • 车轮纹——药材断面上由维管束与射线相间呈放 射状排列的车轮状纹 粉防己 性状• [显微特征]:根横切面 • 皮层有石细胞,石细胞 • 呈类方形或多角形,壁 • 稍厚,胞腔明显 • 韧皮部较宽,筛管群束 • 状 • 形成层成环 • 木质部占根的大部分, • 导管排列成放射状,射线宽 • 薄壁细胞含细小草酸钙方晶及柱晶• [化学成分] :粉防己碱 • [功效]:性寒、味苦利水消肿,祛风止痛 • 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风湿痹痛、湿疹疮毒、高血压症 • [附] • 广防己:马兜铃科广防已的干燥根 • l呈圆柱形或半圆柱形,平直或略弯曲;表面灰棕色,粗糙,有 粗沟纹;或有刀刮痕,淡黄色,质坚硬 • l断面灰黄色,粉性弱,有明显车轮纹,片状突起。

广防己• 显微观察: • 木栓层内方有石细胞环,皮层簿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 韧皮部薄壁细胞中散有少数石细胞 • 功效与防己类同,但含肾毒性成分马兜铃酸等,须慎用 • 木防已:防己科植物木防己的根 • 呈圆柱形,稍扁,波状弯曲; • 表面灰棕或黑棕色,略凹凸 • 不平,有明显的纵沟及少数 • 横皱纹; • 质坚硬,横断面黄白色,皮 • 部窄,导管部放射状,木射 • 线宽 • 味苦 • 功效与防己类同• 作业: • 1.简要说明川乌的来源和性状鉴别特征 • 2.简要说明粉防己的来源和性状鉴别特征 • 3.解释:钉角、后生表皮、后生皮层、车轮纹• 9.*厚朴(P.184) • [来源]:本品为木兰科植物厚朴、凹叶厚朴的干燥干皮 、 • 根皮及枝皮 • [性状] • ⒈干皮:●呈卷筒状或双卷筒状(“筒朴)”,老树基部的 干皮一端展开如喇叭口,形似靴子(“靴筒朴)” • ●外表面灰棕色至灰褐色,粗糙;内表面紫棕色,平 滑,刻划显油痕 • ●质坚硬油润不易折断 • ●断面:外侧呈颗粒状(含石细胞和纤维素),可见光 亮结晶(厚皮醇、丹皮酚) • ●气香,味辛辣、微苦 • ⒉根皮(根朴) :弯曲似鸡肠,习称“鸡肠朴”。

• ⒊枝皮(枝朴): 单筒状,易折断• [显微特征]: • 厚朴干皮横切面(组织特征): • ①栓内层为石细胞层环★ • ②皮层有石细胞群和纤维束 • ③韧皮部有油细胞和韧皮纤维束 • 厚朴粉末:棕色 • ①石细胞呈分枝状,类圆形 • ②纤维:壁厚,胞腔线形 • ③油细胞:椭圆形含有黄棕色油滴状物 • ④有木栓细胞 • 典型特征:有分枝状石细胞★• [理化鉴别] * • 5%FeCl3 • 乙醇溶解液---------→ 蓝黑色----酚羟基 (EtOH sol) • 米龙试剂 • --------→ 棕色----酚羟基 • 间苯三酚/HCl • ------------→ 红色----烯丙基 • • • 10.*五味子(P.188) • [来源]:本品为木兰科植物北五味子的干燥成熟 果实,习称“北五味子”。

• [性状]:球形;表面紫红色,油润,有的有白霜 ;果肉厚;种子肾形;味酸、咸、辛 • [显微特征]: • 1)横切面:①果皮:外果皮有油细胞 • ②种皮:石细胞层、薄壁细胞(可见种脊维管束 )、油细胞 • ③胚乳细胞:内脂肪油滴、糊粉粒、淀粉粒• 2)粉末: • ★①外果皮碎片:油细胞(类圆形)、表皮细胞(多角 形,平周壁上有角质线纹) • ★②种皮外层石细胞:小,多角形,.纹孔细蜜 • ③种皮内层石细胞:大,类圆形,纹孔较大 • [化学成分]:①挥发油; • ②木脂素类---五味子素类 • ③有机酸----枸缘酸、苹果酸 • [理化鉴别] • 甲红指示剂 • 五味子乙醇液-------→红色 • (EtOH sol) • KmnO4 • ------- →腿色 • 11.*肉桂(P.191) • [来源]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

• [采制]:有五种加工品 • 油桂筒:5~6年生的干皮,自然卷成圆筒 状 • 企边桂:10余年生的干皮,两端削成斜面 ,两侧向内卷曲成浅槽状 • 板桂 :老树干皮,夹成板片状 • 桂心 :加工中余下的边条 • 桂碎 :加工中的碎块• [性状] • ①槽状(“企边桂”)或卷筒状(“油桂筒”),或板状 (板桂)外表面灰棕色,稍 • 粗糙;有地衣斑,内表面棕红色,平滑,有细纵 纹,刻划显油痕 • ②质坚实而脆,易折断 • *③断面不平坦:外侧粗糙(颗粒性),中间可 见一条黄色的线纹(石细胞环 • 带),内侧油润 • ④香气浓烈特异,味甜、辣• [显微特征] 树皮横切面(组织特征) • ●木栓层:数层细胞,最内层木栓细胞的外壁增厚,木化 • ●皮层:较宽厚,散有石细胞、油细胞及黏液细胞 • ● ★中柱鞘:有石细胞群排列成近于连续的环层,外侧伴 有纤维束 • ●韧皮部:细胞含细小草酸钙针晶 • 粉末 : 红棕色 • ①纤维:长梭形,边缘微波状或有凹凸,壁极厚,孔沟 不明显 • ②石细胞★:细胞壁三面厚,一面薄,少数含针晶 • ③油细胞:类圆形或长圆形,含淡黄色油滴 • ④草酸钙针晶:成束或零星散在,于射线细胞中尤多。

• ⑤木栓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常含有红棕色物质• [化学成分] • 主含挥发油,油中主成分桂皮醛,有镇痛、解热作用 • [理化鉴别] • 10%盐酸苯肼/镜检 • 粉末————————→杆状结晶(桂皮醛) • [药理作用]:壮阳、解热镇痛、扩血管、抗溃疡 • [功效]:l温肾助阳,散寒止痛,活血通络l用于治疗 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经闭、痛经等病症 • [附]:桂枝: • 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枝含挥发油能发汗解肌,温通 经络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关节痹痛、痰饮、心 悸、经闭• 12.延胡索(P.195) • [来源] • 本品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块茎 • [性状]:扁球形表面黄色,有不规则网状细皱 纹,上端有略凹陷的茎痕, • 底部中央略凹呈脐状,有根痕质坚硬,碎断面 黄色,角质,有蜡样光泽气微,味苦• [显微特征] • 块茎横切面:皮层—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髓 • ●皮层:最外侧的2~3层细胞常为厚壁性细胞,壁木化, 具细密纹孔 • ●韧皮部:宽广,筛管与管状分泌细胞伴生,成环状散列 。

• ●木质部:常分成4~7小束,疏列成环状 • ●中央有较宽广的髓 • 粉末 :绿黄色 • ①含糊化淀粉粒薄壁细胞,用水合氯醛液透化后,留有 网格样痕迹 • ②厚壁细胞:念珠状增厚 • ③石细胞:存在于下皮组织中,。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