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宋元明清时期》复习课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48903681 上传时间:2018-07-21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隋唐宋元明清时期》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隋唐宋元明清时期》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隋唐宋元明清时期》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隋唐宋元明清时期》复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隋唐宋元明清时期》复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隋唐宋元明清时期》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隋唐宋元明清时期》复习课件(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讲 王海迎 一、重点讲解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个阶段、不同阶段在 革命对象、主力军、思想指导、领导核心 、革命目标等几个方面的区别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和北伐战争(1919- 1924-1927年) 土地革命战争(1927-1937年) 抗日战争(1937-1945年) 全国解放战争(1945-1949年)名称任务主力 领导 阶级指导 思想结果前途旧民 主主 义革 命反帝反 封建人民 群众资产资产 阶级阶级三民 主义义资产阶资产阶 级级共和 国资资本 主义义新民 主主 义革 命反帝反 封建人民 群众无产产 阶级阶级马马克 思主 义义人民民 主专专政 的国家社会

2、主义义2、比较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较之旧民主主义革命 主要“新”在指导思想 领导阶级 革命前途 革命任务 A B C D 3、各个阶段社会的重要变化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社会生活: 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经济现状 民主资本主义的发展 社会生活的变迁 原因:(内因中国社会巨变;外因西方文化的 传入、冲击) 特征:(阶段性、时代性、不平衡性) 总趋势:(从封闭到开放、逐渐走向世界)5、思想上的重要成果(重点分析解决的问题) : 三民主义(新发展) 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二、特别关注 1、土地问题:各阶级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作 用和影响 2、尊严论:为争

3、取民族尊严,在新民主主义革 命时期,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各做出了哪些 贡献?最终的结局是什么? 3、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1、孙中山曾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 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 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对这段话中的“忠” ,下列理解中最准确的是( ) 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B要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C强调了国家民族意识 D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2、“双双草鞋送给红军穿,红球朵朵像呀么像火焰,照到哪 里哪里红,星星之火能燎原” 1927年到1930年夏,农村革命 根据地发展到十几块,红军达到十万余人。革命形势发展迅 速的原因不包括 A中国共产

4、党得到人民的拥护 B土地革命的开展 C中国共产党学习苏联的革命道路 D“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指引 3、1922年召开的中共二大,中国共产党把现阶段的奋斗目 标由实现共产主义修改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 对军阀。这个“现阶段”指 A国共合作时期 B国共对峙时期 C北伐战争时期 D民主主义革命阶段4、刘少奇在党的七大报告中指出:“当革命在毛泽东思想 指导之下,革命就胜利;而当革命脱离了毛泽东思想指导 时,革命就失败。”下列史实中,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B长征的胜利 C国民革命的失败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5、1956年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时说:“现代中国人,除了

5、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 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 社会主义革命。从辛亥革命到今年,不过四十五年,中 国的面目完全变了。再过四十五年,就是二千零一年,也就 是进到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中国的面目更要大变。” 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概括当时“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的主要 表现。进入到21世纪,“中国的面目更要大变”基本实现,得 以实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答案】相对于1911年,1956年的中国,政治上:已经摆脱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或答摆脱了被奴 役的地位,实现了独立自主);经济上:完成了三大改造, 并建立了社会主义公

6、有制。(4分) 进入到21世纪,“中国的面目更要大变”得以实现的主要原因 是: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行改革开放。(2分 )6、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 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 体看法分为六个阶段:尊敬时期(18世纪),轻 视时期(1840-1905), 取善好施时期(1905-1937) , 赞赏时期(1937-1944),清醒时期(1944- 1949),敌对时期(1949- )。 袁明:略论中国在美国的形象 简要分析材料三中的第和第阶段“中国形象”形 成的政治背景。(6分) 【答案】第阶段:中美同属世界反法西斯阵营,中 国作为太平洋战场的主战场,

7、中国抗战牵制了绝大 部分的日军,缓解了美国的战争压力; 第阶段:新中国成立,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美苏 争霸,中国外交上一边倒,与苏联结盟。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近代中国历史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的道路 ,取决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 正常的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 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道路。这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 。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 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 因此,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历史主题,是苑书义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 么?提出这一主题的

8、依据是什么?(4分) 主题:民主与独立。依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 社会性质。(4分)材料二:“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 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 革命可以成功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 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 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 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孙中山在东京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 材料三:人民的国家是保护人民利益的政权形式,只有人民 当家作主才能体现真正的民主。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2)依据材料二、三,概括二者对民主政治的不同认识,并 指出各自的理论来源

9、。(6分) 认识:材料二推翻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分)材料三人民当家作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 家。(2分)来源:材料二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2分)材料三马克思主义。(2分)材料四:1941年陕甘宁边区政府为改选及选举各 级参议会的指示信指出:民主政治选举第一 如果有人轻视选举,或者说不要选举,那就 是等于不要民主。不要民主,就等于不要革命。 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选举条例指出:边区 各级选举,采取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投票 选举制。(3)联系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中国共产党发布 这两个文件的背景和意义。(4分) 意义:加强了各阶层人民的团结;巩固了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也为以

10、后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宝贵 经验。(2分)(2009广东高考)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 据(美)费正清观察中国问题:(1)为实现“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一梦想,中国近代各阶级做出了哪些努力?(2)为提高农民地位,中国近、现代各阶级揣摩了哪些纲领和政策?(3)1949年以来,中国参加了哪些国际组织,见证了“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答案】(1)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等。(2)农民阶级:天朝天亩制度。资产阶级:平均地权。无产阶级: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重返联合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参与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等等(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满分资源网 】精品资源 免费共享【满分资源网 精品资源 免费共享】在百度搜索“满分资源网” 免费下载更多精品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