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8届高三高考冲刺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8899713 上传时间:2018-07-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2018届高三高考冲刺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福建省2018届高三高考冲刺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福建省2018届高三高考冲刺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福建省2018届高三高考冲刺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福建省2018届高三高考冲刺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2018届高三高考冲刺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2018届高三高考冲刺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1 -三明一中2018 届高三语文冲刺卷(三)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山林是一个隐秘的宝库,为隐士们供給了衣食住等诸方面的所需,以维持他们最基本的生活。但有时候,这并不足够。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隐士里曾说:“凡是有名的隐士,他总是已经有了优哉游哉,聊以卒岁的幸福的。”北宋时隐居龙山的孔畋,据称有田数百亩。还有一些隐士得到了官府的赏赐或官员赞助,也饶有资财。陈抟就屡次被皇帝接见,受到赏賜,他隐居的华山云台观也为官府修建。这些隐士,大抵可以过着超然世外的生活。但是大多隐士并没有这么幸运,特别是山林隐士,

2、往往是清贫的,为了“讨生活”,他们还是需要从事一两种职业,以谋生计。农夫是隐士们最普遍的职业。躬耕,作为一种直接作用于自然的劳动,被视为是符合隐士身份的。并且,隐士的躬耕,与求取什一之利的田舍翁不同,被赋予了一种修身的意义。在春耕秋收中,隐士们体会着自然的韵律在土地,植物和自身之上的响应,进而让身心达到与自然同步的境界。正如高士传中所言:“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养。”从事躬耕的隐士代不乏人。上古有许由,春秋有老菜子,三国时的诸葛亮在出山之前,也躬耕于南阳,静观天下之变。渔樵也是隐士从事的一种重要职业。不过,与自给自足的躬耕相比,渔樵因为要出售其剩余产品,不得不与人世发生联系。但一些决

3、绝的渔樵者仍然坚持不在俗人前露面。如南朝人朱百年,以伐樵采箬为业,每次他将樵箬放在路边,自己走开,人们便自取樵箬,按价放钱。朱百年仍可隐藏自己的面目。而有一些渔樵者则选择性地出现,在人世留下雪泥鸿爪。屈原行吟泽畔时遇到的沧浪渔父,庄子渔父中假托孔子所遇到的渔父便是这样的世外高人。渔父樵夫来自隐士的世界,却对人世有着独特的见解,只言片语,拨醒梦中人。渐渐地,渔樵问答亦成为世外人看世内事的一种象征。除此之外,隐士还依托山林资源,从事其他职业,如安期生卖药,姜歧蓄养蜜蜂,范元琰种莱,傅山行医等,凡此种种,行于世间。尽管隐士也在谋生,却无贪欲,所谋乃是最本源的生存需要,而在谋生过程中,他们也绝不放弃隐

4、士的自尊。因此,隐士一般是贫穷的,甚至是赤贫的。而这种赤贫成就了一种高尚,所谓“士不穷无以见义,不奇穷无以明操”。正因为隐士们安于贫穷,不困于功名利禄的樊笼,他们才绝少欲望,无需对繁华世界阿谀取媚,才可昂起高傲的头,立于山林之间。(摘编自住在云山深处: 隐士的衣食住行及其他)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林虽然为隐士们供给了衣食住等诸方面的所需,但并没有解决隐士生活的所有问题。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2 -B有名的隐士能过着超然世外的生活,要么自己就拥有良田数百亩,要么靠官府的赏赐。C躬耕是农夫这一职业直接作用于自然的劳动,但隐士的躬耕

5、却被赋予一种修身的意义。D来自隐士世界的渔父、樵夫对人世有着独到的见解,他们能用只言片语点醒“梦中人”。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论述隐士也要“讨生活”,但先从不讨生活的隐士说起,并分析了不用讨的原因。B文引用鲁迅且介亭杂文。隐士里的话以证明在古代有的隐士物质生活相当优渥。C农夫、渔樵是隐士所从事的普遍且重要的职业,作者在论证时都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D文章在论述隐士从事的职业除农夫、渔樵外还列举其他职业,意在表现隐士的生存状态。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春耕秋收中,隐士们秉承道家“天人合一”之念,进而让身心达到与自然同步的境界。B隐士并不需要完

6、全与外界隔绝,即便是不得已与外界接触,也并不影响隐士的身份。C虽然有的隐士因生存所需而被迫谋生计,但隐士的白尊却仍然被人们所认同,如朱百年。D从一定意义上讲,隐士的贫穷生活成就了其高尚情操,因为安于贫穷也就无需迎合他人。(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冬阳童年骆驼队林海音(1)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的门前。(2)它们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天气又干又冷,拉骆驼的摘下了他的毡帽,秃瓢儿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融入干冷的大气中。(3)爸爸在和他讲价钱。双峰的驼背上,每匹都驮着两麻袋煤,我在想,麻袋里面是“南山高末”呢?还是“乌金墨玉”?我常常看见顺城街煤栈的白

7、墙上,写着这样几个大黑字。但是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来,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3 -(4)另外一个拉骆驼的,在招呼骆驼们吃草料。它们把前脚一屈,屁股一抵,就跪了下来。(5)爸爸已经和他们讲好价钱了。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6)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了起来。(7)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的动物。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喻,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也许它天生

8、是该慢慢的,偶然躲避车子跑两步,姿势就很难看。(8)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当、当、当”地响。(9)“为什么要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1l)我的幼租心吴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12)“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溪上,没有一点点声音,你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反刍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类,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给骆驼带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13)爸爸想了想,笑笑说:(14)“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15)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太

9、阳特别地暖和,暖得让人想把棉袄脱下来。可不是么?骆驼也脱掉它的绒袍子啦!它的毛成一大块一大块地从身上掉下来,垂在肚皮底下。我真想拿剪刀替它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拉骆驼的人也一样,他们身上那件反穿大羊皮,也都脱下来了,搭在骆驼背的小峰上。麻袋空了,“乌金墨玉”都卖了,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脆。(16)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我又问妈:(17)“夏天它们到哪儿去?”(18)“谁?”(19)“骆驼呀!”(20)妈妈回答不上来了,她说:(21)“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22)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10、23)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域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4 -(24)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4作者多处描述骆驼队,对此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1)段由一句话构成,简洁而有画面感,将骆驼队这一描述对象凸现出来。B第(2)段先写骆驼群的沉默,再写拉骆驼的人头上冒的热气,有比较的意味。C第(4)段“屈”“撅”“跪”一连串动作的描写,让人们感觉到骆驼的温顺。D第(15)段描写了冬

11、天快过完时的骆驼队,暗示“我”对骆驼的感情发生改变。5有人评论林海音的文字“细致而不柔弱”,结合这一评论,赏析第(7)段画线句。6最后三段和前文叙述视角不同,传递的情感也有差异。请根据前后两部分内容,对此加以分析。(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汉字是“历史的活化石”。人们通过一个个静态的汉字不断破译着千年的历史密码,步入动态的历史文化圈。人们从数千年前造字者的逻辑里发现当下生活的相似面貌,并就此形成中华文明的自我延续性。“中日韩三国同属汉字文化圈。在数千年的汉字文化历史长河中,通过汉字沟通交流,构筑了深厚的东亚文化底蕴。”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副秘书长韩梅说,首部中日

12、韩公用汉字词典已完成词条确认和释义整合,这将促进汉字发展,加深三国相互理解。其实,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载体,在历史上曾传播到东亚许多邻国,形成汉字文化圈。“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对汉字产生浓厚兴趣,中国也积极地把汉字介绍给世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户思社说。汉字正逐渐成为促进中外民间友好交流的使者。(摘编自汉字之美抒写文化自信,2017 年9 月20 日新华网)材料二:汉字起源于模仿自然、图画纪事、表情达意的需要,并形成了别具特色的符号系统,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国各地乡音不同,但书面语言相同,这有效促进了不同地域思想文化交流和国家政令畅通。汉字的相对稳定,对

13、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创新作出了独特贡献。汉字具有象形与表意的特点,在表达人文精神以及人与物关系方面简明扼要。即使时过境迁,后来者在阅读古籍时同样可以由文辞而把握其智慧,将积累的优秀文明成果一代一代传承下来。(摘编自文化自信的深厚历史底蕴,2016 年9 月2日人民日报)材料三:最近,浙江卫视汉字风云会在众多娱乐节目中“脱颖而出”,位列卫视综艺节目关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5 -注度排行前茅,受到很多老师、家长和学生的关注。汉字风云会的选手以小学五年级左右的孩子为主,所涉内容大多是常用字词。这些并不冷僻的字词成年人也容易弄错,因此很有普及价值。节目聚焦低年龄萌娃、覆盖全家庭范围的收视群体。饭后,全家人围坐在一起收看节目,学习汉字,是很温馨的预设场景。普及汉字的正确写法,让人们在一笔一画中抚摸汉字的体温,把汉字写得方方正正,既是保证汉字书写规范的现实需求,也是捍卫汉字文化纯粹性的重大问题。(摘编自在一笔一画中抚摸汉字的体温,2017 年8 月6 日光明日报)材料四: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