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救互救与创伤急救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896561 上传时间:2018-07-21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救互救与创伤急救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自救互救与创伤急救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自救互救与创伤急救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自救互救与创伤急救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自救互救与创伤急救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救互救与创伤急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救互救与创伤急救(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急救知识培训中心:张晓旺 *主要内容 矿工自救与互救 外伤救护技术 入井须知2 事故初期及时采取措施,正确开展自救与互 救,可以减小事故危害程度,减少人员伤亡 。 矿工自救与互救的基础要求: 熟悉所在矿井的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熟悉矿井的避灾路线和安全出口 掌握避灾方法,会使用自救器 掌握抢救伤员的基本方法及现场急救的操作技术3矿工自救与互救4矿工自救与互救 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的行动原则及时报告灾情积极抢救安全撤离 妥善避灾严禁冒险蛮干,切忌惊慌失措, 严禁各行其是和单独行动!服从领导,听众指挥!迅速进入临时避难硐室,等待援救 ! 自救器是一种轻便、体积小、便于携带,戴用迅 速、作用时间短的个

2、人呼吸保护装备,当井下发 生火灾、爆炸、煤和瓦斯突出等事故时,供人员 佩戴和使用,可有效防止中毒或窒息。 过滤式和隔离式两类 要充分重视自救器的功能 为确保防护性能,必须定期进行性能检验5矿工自救与互救 自救器的使用(1) 过滤式自救器是一种专门过滤一氧化碳的自救器。它用 于外界气体中氧浓度不低于18,一氧化碳浓度不大于 1.5的条件下,其有效时间为45分钟。使用该自救器时的注意事项如下: 所使用的自救器必须是符合呼、吸气阻力,气密性等技术要求的合格 品。 戴上自救器后,过滤器逐渐变热,吸气温度逐渐升高,这证明周围空 气中确有一氧化碳存在,自救器工作正常。吸气越热,说明一氧化碳浓 度越高。绝不

3、能因为吸气温度高而将自救器拿掉,也不能因热得难以忍 受而偷吸外界冷空气,遭受一氧化碳的毒害。 行走时绝不要惊慌、乱跑,以免吸气急促,滤毒不彻底而中毒,或者 呼吸阻力增大影响呼吸。脱险时最好按每小时45千米的速度行走。 在未到达安全可靠地点前,绝不要取下自救器。 佩戴过程中口腔产生的唾液,可以咽下,但决不可取下口具往外吐。 过滤式自救器只能过滤一氧化碳,不能消除其它有毒气体,更不能用于 其他作业,并且只能使用一次。6矿工自救与互救 自救器的使用(2) 进入避难硐室前,应在硐室外留有衣物、矿灯等明显标志 ,以便救护队发现; 待救时应保持安静,不急躁,尽量俯卧于巷道底部,以保 持精力、减少氧气消耗,

4、并避免吸入更多的有毒气体; 硐室内只留一盏矿灯照明,其余矿灯全部关闭,以备再次 撤退时使用; 间断敲打铁器或岩石等出呼救信号; 全体避灾人员要团结互助、坚定信心; 被水堵在上山时,不要向下跑出探望。水被排走露出棚顶 时,也不要急于出来,以防SO2、H2S等气体中毒; 看到救护人员后,不要过分激动,以防血管破裂。7矿工自救与互救 避难硐室的使用 爆炸预兆:背向空气颤动的方向,俯卧倒 地,面部贴在地面,并闭住气暂停呼吸, 用毛巾捂住口鼻 爆炸后:迅速按规定佩戴好自救器,迅速 撤退到新鲜风流中或棚子完整的地点等待 救护8矿工自救与互救 瓦斯与煤尘爆炸事故时的自救与互救 发现预兆后:发生在采煤工作面时

5、以最快 的速度通知人员迅速向进风侧撤离,发生 在掘进工作面必须向外迅速撤至防突反向 风门之外,之后关好防突风门继续外撤, 撤离过程中打开隔离式自救器并佩带好; 距离过远时,应首先到避难所,或利用压 风自救系统进行自救;9矿工自救与互救 煤与瓦斯突出时的自救与互救10外伤救护技术 目的:主要是维持受害者的生命(生命体 征:呼吸及循环功能)稳定伤情,防止继 发性损伤和迅速送医疗机构救治; 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四项基本 技术; 意义:及时、准确、妥善的现场急救,安 全迅速地转运伤员,可以预防和减轻并发 症,为后续治疗奠定良好基础。11 人体特征: 血液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正常成年男性的 总

6、血量约占体重的8%,女性约占体重的7.5% ,当失血量达到总血量的20%以上时,可出现 明显的症状; 如果大出血并且失血量达到总血量的40%时, 就有生命危险; 因此,争取时间采取有效止血措施,对抢救伤 员的生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外伤救护技术 止血技术12 出血的种类 外出血 内出血 出血的特点 动脉出血:血色鲜红,血流急,呈喷泉状或一 股股涌出,危险性大; 静脉出血:血色暗红,流出缓慢,呈持续性; 毛细血管出血:血色较鲜红,血液从整个创面 渗出,找不到明显的出血点,一般可以自动凝 固,危险性小,但大面积损伤时或儿童受伤时 有危险性外伤救护技术 止血技术13 止血方法 肢体抬高法 指压止血法

7、加压包扎止血法 加垫屈肢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外伤救护技术 止血技术14 肢体抬高止血法帮助伤员躺下,抬起并保持出血的肢体高 于胸部(心脏)水平。减慢出血部位的血液流 动,以减少出血。主要适用于远端出血, 一般不单独使用。外伤救护技术 止血技术15 指压止血法 头顶及颞部出血压迫法 在耳前对准下颌关节上方,压迫颞浅动 脉。如果双侧出血,可同时压迫双侧颞 浅动脉; 上臂下部、前臂及手出血压迫法 手掌及手指出血压迫法 下肢出血压迫法 在腹股沟中点稍下方,将股动脉压在股 骨上。外伤救护技术 止血技术16肩腋部出血 头面部出血 颜面部出血 外伤救护技术 止血技术前臂出血 手部出血 大腿以下出血 足部出血

8、 加压包扎止血法 头部包扎法:帽式包扎法是指将三角巾底边折叠 约二指宽,放于前额与眉弓相平,顶角拉至枕后 ,两底角沿两耳上方往后于枕部交叉,再绕到前 额打结,项角拉紧掖入枕部两底角交叉处。17外伤救护技术 止血技术18外伤救护技术 骨折固定肱骨骨折躯干固定法 肱骨骨折 躯干固定法:夹板固定法: 肘关节屈成直角在,在伤臂 外侧放一块夹板,用三角巾 或绷带将骨折的上下两端先 固定,再用三角巾做小悬臂 ,一起固定于胸壁; 在无夹板的情况下,可用躯 干来做固定,方法是用一条 三角巾折成30厘米左右宽的 条带,将上臂固定于胸侧, 再用一条三角巾将前臂悬吊 起来,肘关节保持直角。19外伤救护技术 骨折固定

9、前臂骨折固定 前臂骨折 前臂骨折固定时必须做到肘关节 屈成直角,掌心朝胸部 夹板固定法:把两块夹板分别放 在掌侧和背侧,用两块三角巾或 绷带把骨折的上下两端固定,手 心向内,指端外露,然后再用一 条三角巾将前臂做大悬臂吊于胸 前; 三角巾固定法:先将前臂屈曲, 手端略高,用三角巾做大悬臂吊 于胸前,再用一条三角巾将上臂 和悬吊前臂的三角巾一同固定在 胸前。20入井须知 上班前准备上班前一定要休息好、吃好,做到心情愉快,精力旺盛。上班前严禁喝酒 ,保持头脑清醒。 21入井须知 班前活动 入井作业人员认真参加班前会,明确当班生产任务,及上一 班没处理完的安全隐患,当班生产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

10、对当班工作意见不统一时,要相互磋商达成一致。要想一 想自己的作业场所还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哪些作业环节需要 引起自己的注意。 参加班前安全教育时,要注意听,认真 记,多掌握和有关规定和要求。 班前渗透压参讨论安全方面问题时,要 把自己所掌握的经验及教训告诉大家, 同时也要虚心地听取大家的建议,取长 补短。 班前如遇领导批评或同事间纠纷时,要 正确对待,绝不能带着情绪去工作。 检查作业服,穿着要整齐,严禁穿化纤衣裤入井。 检查烟火,通过自查、互查,绝对不能带下井。 检查人上人防护、自救器、 瓦斯检测仪及其它仪器。 检查随身物品是否 佩带牢固 ,以防乘 罐笼和乘人车时 坠落和滑下。 检查矿灯是否 完

11、好,发现不完 好矿灯要立 即到灯房更换。22入井须知 入井前准备立井乘坐罐笼入井时,要听从把罐工的统一指挥,按 顺序上罐笼, 严禁拥挤抢上。上罐笼一定要把携带 工具、小型材料捆扎牢固,防止掉入井下。在任何情况下,没有得到把罐工的允许,不准上下罐 笼,尤其是在已经发出开车信号和罐笼没有停稳前, 不得争抢上下罐笼。进入罐笼后,人员要站立,不能坐着或蹲着,要手扶 把手,当接近停靠点时,身体要轻微上提,屏住呼吸 ,停罐时起到缓冲作用。乘罐笼时,严禁拥挤或打闹,更不要把身体各部位和 所带工具材料露出罐笼外。罐笼每次载人数是有规定的,如果已经满员,就要等 下一罐,不要强行挤进去 。当罐笼内运送矿车、物料、

12、设备时,人员不准入内同 搭一罐笼升入井。23入井须知 乘罐笼入井 斜井、平巷乘坐人车时,要按顺序上下车,不准拥挤,人 车停稳关不准抢上抢下。 在人车内不准打闹或嬉戏,身体要坐稳,精神要集中,要 挂好车内的防护链。 车内按坐位定员,如车内已满员就不要强行挤入。较长物 品、材料设备、火药雷管严禁放入车内。 人车开动时,不要往外探头或将身体其它部位露出车外。 人车行动时,不准扒车或跳车,如安全帽或工具意外掉到 车下,不准跳下拾捡,必须等车停下后再去寻找。 不允许蹬两车箱连接处或车头处。 24入井须知 乘斜井、平巷人车入井 乘坐带式输送机入井,要按前后顺序,依次上下,不准拥 挤或抢上。 乘坐人员的间距不得小于4m,不能挨得太近。 不能携带笨重材料物品、大型工具等一同乘坐带式输送机 。 乘坐带式输送机时,精力要特别集中,要目视前方,不准 向两侧或身后张望,身体各个部位不准探出带式输送机以 外。 在快到达地点时,要提前做好准备,到达地点后,要迅速 下带式输送机。25入井须知 乘坐带式输送机入井26以人为本, 珍爱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