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说课稿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8895800 上传时间:2018-07-2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8.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地理下册《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地理下册《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地理下册《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说课稿(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地理下册八年级地理下册面向海洋的开放地面向海洋的开放地 区珠江三角洲区珠江三角洲说课稿说课稿八年级地理下册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说课稿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 08 历史教育的邵茂军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及作用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是新课程标准教科书(人教版) 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中国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总体概况,以及几个主要省级行政区的地理特点、差异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识的中国的省内区域。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起步最早、经济发展创造的奇迹最多的前沿地带,是我国一个富有特色的地理区域。因此,教材选择广东省

2、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学生学习省内区域的典型区域。本节教材的内容有:1、对外开放的前沿。2、外向型经济。3、城镇的发展。2.说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利用地图说明珠江三角洲的重要地理位置;2结合地图说明我国区域分工合作的基本模式“前店后厂” ;(二)能力目标1能够在地图上准确填写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有关的地理名称;2通过有关地图和材料,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比较能力及相互协作等能力。(三)德育目标1.了解珠江三角洲的重要位置、经济和城镇的发展状况,认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2激发对爱国华侨的敬佩之情和身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自豪感;3.说重点、难点重点1、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飞速

3、发展的表现及其原因。2、外向型经济。难点: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飞速发展的原因分析二、说教法根据地理教学的一般特点和初中生的认知规律,采用以下两种主要教法:问题讨论法:通过教师创设情境,设置疑问,引导学生读书读图,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在主动的学习中获取知识,变学会为会学。读图分析法;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动眼识图、动脑析图、动口说图和动手绘图等多项措施的训练过程,理解和巩固地理知识,培养用图习惯和发展地理智能。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三、说学法 1读;培养学生阅读地理课文和地理插图的习惯和能力,正确掌握阅读插图的步骤和方法图文结合读。2思:即思考,通过教师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达到学习的

4、要求。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3议:即讨论,学生在初步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围绕教师的置疑,互相讨论,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4小组学习、讨论、练习安排:四、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采用歌曲导入法,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 ,提问学生几个关于这首歌的背景的问题,得出大背景是改革开放,然后导入今天新课设计意图:使用大家熟悉的歌曲导入,利用这首歌将记忆拉到改革开放上面,导入今天的主题,增强课堂趣味性2、讲述新课. 展示众多珠江三角洲城市改革开放前后经济对比图表和人民生活的对比照片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图表更能直观的体现差异性,让学生能充分了解珠江三角洲的变化.

5、设疑思考:人们说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那么它为什么能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 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够明白珠江三角洲地区之所以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与它的重要地理位置有关。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南部沿海地区最大的河流珠江下游,毗邻港澳,面向海洋,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展示珠江三角洲吸引外资表,设疑探讨思考题:为什么珠江三角洲地区吸引的外资无论从数量上还是速度上都高居全国榜首呢?它有哪些方面的优势呢?进行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总结得出:区位因素:地形平坦,平原广阔,气候温暖湿润,水网密布,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人口稠密,经济发

6、达人文因素:具有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很多地方是著 名的侨乡区政策因素:国家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实施了“对外开放,优先发展” (设特区全开放;先富带后富)的策略设计意图:这阶段内容比较难懂,偏重于理论内容,比较空洞,所以使用小组探讨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积极思考,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阅读 P53 的阅读材料地域分工与合作的独特模式“前店后厂”得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条件:(1)紧邻港澳和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2)海陆交通便利(3)很多地方是著名的侨乡设计意图:使学生理解前店后厂的模式,尤其是外向型经济. 展示珠江三角洲城市景观的对比,要求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的发展有什么变化?2、城

7、镇化发展过快,有什么影响?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讨论城镇化发展影响,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认识城镇化现象,增强学生关于社会的了解,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 知识梳理(1)珠江三角洲位于我国广东省的 东南 部,珠江(河流)下游,毗邻 香港、澳门 特别行政区,与 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 南大门 ” 。(2)1980 年我国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 深圳、珠海 厦门、汕头其中,广东省就占了三个,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的经济特区分别是 深圳、珠海。 位于福建省的经济特区是厦门。珠江三角洲的 广州 (城市)为我国著名的沿海开放城市。香港位于 深圳 (经济特区)以南,澳门位于 珠海(经

8、济特区)以南。设计意图:在课堂的最后帮忙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效率记牢知识,提高课堂效率。3.说板书设计这堂课的板书设计,既概括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又形象直观,条理清晰,便于学生理解,进而辅助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八年级地理下册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说课稿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 08 历史教育的邵茂军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及作用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是新课程标准教科书(人教版) 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中国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总体概况,以及几个主要省级行政区的地理特点、差异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识的中国的省内区

9、域。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起步最早、经济发展创造的奇迹最多的前沿地带,是我国一个富有特色的地理区域。因此,教材选择广东省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学生学习省内区域的典型区域。本节教材的内容有:1、对外开放的前沿。2、外向型经济。3、城镇的发展。2.说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利用地图说明珠江三角洲的重要地理位置;2结合地图说明我国区域分工合作的基本模式“前店后厂” ;(二)能力目标1能够在地图上准确填写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有关的地理名称;2通过有关地图和材料,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比较能力及相互协作等能力。(三)德育目标1.了解珠江三角洲的重要位置、经济和城镇的发展状况,认识党的

10、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2激发对爱国华侨的敬佩之情和身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自豪感;3.说重点、难点重点1、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飞速发展的表现及其原因。2、外向型经济。难点: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飞速发展的原因分析二、说教法根据地理教学的一般特点和初中生的认知规律,采用以下两种主要教法:问题讨论法:通过教师创设情境,设置疑问,引导学生读书读图,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在主动的学习中获取知识,变学会为会学。读图分析法;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动眼识图、动脑析图、动口说图和动手绘图等多项措施的训练过程,理解和巩固地理知识,培养用图习惯和发展地理智能。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三、说学法 1读;培养学生阅读

11、地理课文和地理插图的习惯和能力,正确掌握阅读插图的步骤和方法图文结合读。2思:即思考,通过教师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达到学习的要求。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3议:即讨论,学生在初步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围绕教师的置疑,互相讨论,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4小组学习、讨论、练习安排:四、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采用歌曲导入法,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 ,提问学生几个关于这首歌的背景的问题,得出大背景是改革开放,然后导入今天新课设计意图:使用大家熟悉的歌曲导入,利用这首歌将记忆拉到改革开放上面,导入今天的主题,增强课堂趣味性2、讲述新课. 展示众多珠江三角洲城市

12、改革开放前后经济对比图表和人民生活的对比照片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图表更能直观的体现差异性,让学生能充分了解珠江三角洲的变化. 设疑思考:人们说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那么它为什么能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 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够明白珠江三角洲地区之所以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与它的重要地理位置有关。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南部沿海地区最大的河流珠江下游,毗邻港澳,面向海洋,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展示珠江三角洲吸引外资表,设疑探讨思考题:为什么珠江三角洲地区吸引的外资无论从数量上还是速度上都高居全国榜首呢?它有哪些方面的优势呢?进行分

13、组讨论,得出结论 总结得出:区位因素:地形平坦,平原广阔,气候温暖湿润,水网密布,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文因素:具有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很多地方是著 名的侨乡区政策因素:国家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实施了“对外开放,优先发展” (设特区全开放;先富带后富)的策略设计意图:这阶段内容比较难懂,偏重于理论内容,比较空洞,所以使用小组探讨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积极思考,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阅读 P53 的阅读材料地域分工与合作的独特模式“前店后厂”得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条件:(1)紧邻港澳和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2)海陆交通便利(3)很多地方是著名的侨乡设计意图:使学生理解前店后厂

14、的模式,尤其是外向型经济. 展示珠江三角洲城市景观的对比,要求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的发展有什么变化?2、城镇化发展过快,有什么影响?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讨论城镇化发展影响,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认识城镇化现象,增强学生关于社会的了解,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 知识梳理(1)珠江三角洲位于我国广东省的 东南 部,珠江(河流)下游,毗邻 香港、澳门 特别行政区,与 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 南大门 ” 。(2)1980 年我国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 深圳、珠海 厦门、汕头其中,广东省就占了三个,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的经济特区分别是 深圳、珠海。 位于福

15、建省的经济特区是厦门。珠江三角洲的 广州 (城市)为我国著名的沿海开放城市。香港位于 深圳 (经济特区)以南,澳门位于 珠海(经济特区)以南。设计意图:在课堂的最后帮忙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效率记牢知识,提高课堂效率。3.说板书设计这堂课的板书设计,既概括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又形象直观,条理清晰,便于学生理解,进而辅助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八年级地理下册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说课稿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 08 历史教育的邵茂军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及作用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是新课程标准教科书(人教版) 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的内容。它是在

16、学生学习了中国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总体概况,以及几个主要省级行政区的地理特点、差异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识的中国的省内区域。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起步最早、经济发展创造的奇迹最多的前沿地带,是我国一个富有特色的地理区域。因此,教材选择广东省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学生学习省内区域的典型区域。本节教材的内容有:1、对外开放的前沿。2、外向型经济。3、城镇的发展。2.说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利用地图说明珠江三角洲的重要地理位置;2结合地图说明我国区域分工合作的基本模式“前店后厂” ;(二)能力目标1能够在地图上准确填写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有关的地理名称;2通过有关地图和材料,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比较能力及相互协作等能力。(三)德育目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