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小写作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889396 上传时间:2017-08-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5.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小写作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马克思主义小写作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马克思主义小写作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马克思主义小写作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马克思主义小写作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小写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小写作(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哲学与生活哲学确实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因为哲学属于思想层面,它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正因为此,哲学更加可贵,人是一种动物,但人不是一种普通的动物,而是一种有思想的动物,因此人要有精神生活,而哲学就是一种精神生活。我总觉的精神生活是不可或缺的,没有精神生活的人是空虚的,可以说是行尸走肉,只能浑浑噩噩地在这个世界上活着。 哲学的源头是古希腊哲学,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们着迷于人的思想,他们研究世界的本质,研究人性,思考人生。哲学家门从思想中得到快乐,而他们的思想又成为我们的精神食粮。 从古自今,有许多的哲学家,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哲学书籍,但他们的思想并

2、不如一,因为在哲学中没有严格的对错之分,有些问题甚至无法找到答案,因此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想法。 其实哲学也不仅仅属于哲学家,确切地说,哲学不属于任何人,谁都可以思考哲学问题,而我们每个人也都或多或少地思考过哲学问题,因为好奇是人的本性,只是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浅尝辄止。在这一点上,哲学家和我们不同,他们思考关于世界和人生的根本问题,他们想从整体上来把握世界或人生,他们觉得人生的意义在于思考。 我觉得哲学家总是给人一种隐士的感觉,这大概就是因为哲学与现实社会有一定的距离吧,对他们来说,思想是最重要的,他们不会太多地关心时事,琐事,他们更多地是一个旁观者,是一个思考者,他们回归自然,享受思想的快乐,

3、从思想和思想的碰撞中得到觉悟。因此,他们安于朴素的物质生活,不过分纠结于个人的得失。我觉得这也是难能可贵的,颇有一番与世无争的意味,也许正因为这样,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哲学家。但哲学对所有人都是有意义的。哲学能帮助我们培养超脱的心境,让我们与物质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看淡得失。对那些对自己的得失斤斤计较的人尤其有帮助。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看重物质利益的社会中,哲学也能帮助我们保持心灵的宁静。 虽然哲学对我们的生活很有意义,但我觉得哲学还是比较被忽视的,很多人都觉得哲学是枯燥无味的。也许是因为很多人觉得哲学太抽象了,便对它望而生畏了吧,不曾去了解自然也体会不了其中的乐趣。也可能是因为哲学没有实用价值

4、便没有兴趣去了解它了。我曾经读过几本周国平的书,字里行间充满着哲学气息,读着那些文字那些文字,心不知不觉就变得静了,而且也从中领悟了一些道理。我觉得哲学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它可以使我们的世界观发生改变,从灵魂上来改变我们。 其实说哲学没有实用价值也不完全正确,不同的哲学家的追求是不同的,有的哲学家只关心思想本身,他们只是为了从沉思中获得快乐,而有的哲学家则希望把哲学运用到政治生活中,这样的哲学还是有实用价值的,譬如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社会的发展就一直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引下进行的。但对个人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用价值也是不大的,它的价值仍然体现在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世界观,从而改变一个人的生活

5、。所以对于个体来说,哲学仍然算是没有实用价值的。就我个人而言,我还是比较倾向于哲学是没有实用价值的,因为我觉得哲学就是纯粹的思想,它只属于心灵,是完全没有功利性的,所以哲学仍然是一方净土,没有人利用哲学来谋取利益。 在这篇文章中,周国平说在现代,哲学不能成为一门学科,但可以成为一种生活,成为一种精神生活的方式。这也正契合了我的观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只有物质生活,还有精神生活,只是不同的人的精神生活的质量高低是不同的,我们该追求高质量的精神生活,而哲学恰好可以成为一种高质量的精神生活。我们会渐渐地对人生和世界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对生存和死亡也会有一些看法,会学会更好地生活,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

6、。我们对各种事物也会有自己的看法,因而不会随波逐流,迷失自己,更重要的是我们会收获宁静的心态,这是最为可贵的。一 哲学是一种生活方式。 一般人对于哲学的印象,就是没有用,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哲学家好像都是一些专门关心那些没有用的问题的怪人,在实际生活中是很无能的。这种说法基本符合事实。从哲学的源头古希腊哲学来说,古希腊哲学家们对于哲学就是这样看的。柏拉图提到:在人们心目中,哲学家是怪人,是一些对城邦无用的人 1。一方面哲学是没有用处的,哲学家思考的问题,譬如说,世界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是没有实用价值柏拉图说,哲学家研究世界的本质,但是并不懂得世界上的实际事物,在法庭

7、或者任何公众场合,就显得笨拙,成为笑柄。他受到人的嘲骂以后,也不能举对方的隐私来反唇相讥,因为他根本不知道任何人的隐私。而哲学家这样做,并不是有意要标新立异,而是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这方面是很无知的。 二 哲学力求从整体上来把握世界或者人生,它思考的是关于世界和人生的根本道理。 对这些问题,要经过自己理性的思考去解决。前一个特点,是考虑一些大问题,人生的最后意义,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一点哲学和宗教是共同的,宗教也关心这些问题。但是想用自己的理性来解决这些问题,就是哲学和宗教的区别了。宗教不用理性思考,而只是信仰。对于哲学,除了理性的权威,不承认任何别的权威,无论是世俗的还是所谓天启的权威,即宗

8、教的权威。它是对生活确立一种信念,但是这种信念不是来自外部的权威,而是自己的理性思考,自己的独立思考,是一种基于理性的信念。 三 关心思想本身,而不是它的实用性。 哲学家能够从思想本身来获得最大的快乐,即所谓沉思的快乐。在这方面,亚里士多德有很多论述,他的主要著作说:知识分成几个等级,最低等的是经验,经验是掌握关于个别事物的知识 2。比经验高一级的是技术,技术有普遍性,你掌握一门技术,这门技术在任何有关的经验对象上都能运用,技术有一般的原理。亚里士多德又把哲学的生活看成最幸福的生活,他说,什么是幸福呢?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条件是要自足。具有自足性,不需要依赖别的条件,完全因为它本身而选择它。在所有

9、生活里,只有哲学生活是自足的。其他的,譬如说公正,并不是最高的幸福,因为要实现一种社会的公正,需要很多条件,要去参加社会活动,要和别人接触,需要别人的协助,等等,不是自足的。 四 哲学家往往和社会现实保持一定的距离。 我们往往把哲学和政治混为一谈。在毛泽东时代,哲学和政治几乎没有什么区分,强调的是哲学的所谓党性,而且主张哲学家要干预时代,说哲学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实际上哲学和政治完全属于不同的层次,是用完全不同的标准去衡量事物的。哲学关心的是一些永恒的问题,而政治是一时性的东西。比如柏拉图,他一方面强调静观的生活,另一方面在理想国里却说,真正配得上研究哲学的人只有极少数,他们好像落入野兽群中

10、一样,只好保持沉默,只注意自己的事情,只是自己思考 3。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哲学需要找到一个和它本身一样的最完善的政治制度,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由哲学家来当统治者。康德在论永久和平里批判过柏拉图的这种想法。他说,不管哲学家当国王还是国王变成哲学家,只要手中掌握权力,权力就不可避免地会腐蚀理性批判,不可能保持理性的头脑4。他说最好的政府能够给哲学家以思想和言论自由的政府。哲学家享受到思想和言论的自由,在现实世界里,已经是最好的遭遇了。 五 经典段落摘要 (一)哲学的思考,哲学的追问,大体上有两大类:一类追问世界,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还有一类对人自身进行研究,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辅

11、导读本,第 35、36 页 (二)哲学背后有两种推动力,一种是神秘主义,一种是科学。哲学家的气质是两种对立性格的结合,一方面,他有一种神秘主义的气质,一种宗教的气质,他渴望对宇宙、对生命、对人生有种普遍的理解,整体的理解,另一方面,他又仅仅信任理性范围内的事物,他只相信理性,这是一种科学的气质。哲学兼含宗教和科学的因素,介乎科学和神学之间。作为神学,它对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事物进行思考,作为科学,它又要寻求确切的、准确的知识,诉诸理性而不是权威。 (三)在现代,哲学不能成为一门科学,但是,起码还能成为一种生活,成为一种精神生活的方式。它还不能成为真正的信仰,但是,它可以作为一种准信仰。如果我们进

12、行哲学思考,那么,尽管这种哲学思考不能提供一种非常明确的现成的信仰,但是却可以使我们过一种有信仰的生活。我觉得一种有信仰的生活,它的特点并不是你要信一种宗教,或者信一种神灵,而是说,你对一种比较永恒的价值,对世界本质的东西、人生的根本价值有一种关心,有一种追求,起码相信这种东西是可能存在的。和而不同摘要:“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子路 ,它的内涵在当今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非常值得我们去深入开掘,它的生命力是永恒的。 关键字:和而不同 论语 传统文化 中西文化 和谐社会 一 浅谈“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出自于论语一书,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谈的是一种君子之道,也是

13、一种交友之道。但是在真正的社会生活之中, “和而不同”的思想可以贯彻各个方面。 孔子的这句话在肯定君子“和而不同”的情况下,并没有说是“和,不要同” 。儒家思想除了“和”的思想, “同”的思想也是很多的,而且“同”往往是高境界的“和” 。 “道不同,不相为谋”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天下为公,是谓大同” ,我们应当把“和而不同”理解为“要和而不要纯粹的同” 。黑格尔则把“同一”区分为两种:一种是“抽象的同一”即“排斥一切差别的同一” ;另一种是“具体的同一”即“包含差别于自身的同一” 。 论语正义注说: “君子心和 , 然其所见各异, 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利则同, 然各争利,故曰

14、不和。 ”所以就个人而言,我们拥有自己的交际圈,在人际交往应当以能够坚持不同声音、不同观点为前提,做到平和待人,善意交友。社会同样应当保证整体的和谐,保留不同的声音,借鉴儒家“和而不同”的思想,构建和谐社会。 二 “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 早在公元前 8 世纪,周太史史伯就明确提出 “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的哲学观。史伯在为郑桓公分析天下大势时说道: “夫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 , 故能丰长而物归之; 若以同裨同, 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 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调口, 刚四肢以卫体, 和六律以聪耳, 正七体以役心, 平八索以成人, 建九纪以立纯德, 合十数以训百体 声一

15、无听, 物一无文, 味一无果, 物一不讲。王将弃是类也而与剸同。天夺之明, 欲无弊, 得乎?”(国语郑语) 这里的“和”, 指事物必须在多样性、丰富性、差异性的基础上求得平衡、协调和统一,这样才有利于万物的生成、发展、繁荣。金木水火土相配合才能生成万物, 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才能做出美味, 四肢协调才能保证身体安全 , 六种音律和谐才能产生悦耳的乐曲。相反, 单一的声音不动听, 单一的颜色线条构不成美丽的图画, 单一的味道无法形成美食, 单一的物种无法比较选拔产生更多的新物种。这说明和谐生成万物, 单一造就衰亡。“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 是事物生成发展的根本规律。在史伯看来, 这是形而上的东西

16、, 属于道的层面。陈望衡教授同时谈到了“和而不同”在古典哲学中的生命力问题。认为事物的差异性是普遍存在的, “君子和而不同” 。这里所说的“和” ,不是单一、雷同,而是多样性的统一,包含着不同或差异,是建立在不同或差异的基础之上的。 “君子”之“和” ,讲求对话、兼容,从善如流.和而不同,是社会事务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事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 “和”是矛盾中“同一性”的方面,对某个观点,两个人的意见都不能被消除,都可以满足观点的要求,都是正确的;而“不同”体现了矛盾的“斗争性” ,可以形成对立,正反的两个方面。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属性,两者是相互联结的。割裂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联结,就必然导致形而上学的错误。只承认同一性,在绝对的同一中思维,或只承认对立,在绝对的对立中思维,都违背了客观世界的矛盾性。因此我们需要让矛盾双方各要素之间通过互相渗透达到转化条件,使得“和而不同”发挥出巨大的思想力量 三 文化中的“和而不同” (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