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水产动物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890779 上传时间:2018-07-21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5.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章水产动物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第十一章水产动物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第十一章水产动物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第十一章水产动物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第十一章水产动物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水产动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章水产动物(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 水产动物的病原微生物第一节 病原细菌一、弧菌属:引起鱼的出血性败血症(弧菌 病)( 一)鳗弧菌:是弧菌病的主要病原菌, 最初称鳗细菌1、形态及染色特性:菌体弯曲,两端钝 圆;单在或双在;菌体一端有单鞭毛,无 荚膜和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2、生长要求及培养特征 生长要求:兼性厌氧条件;生长温度10-35C,最适 温度为20-25C;PH为6-10,最适为8;Nacl浓度为 0.5-6,最适为1.培养特征: 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形成圆形、隆起、半透明或不 透明、灰白色或淡黄褐色、边缘整齐、有光泽的 菌落。 血平板:48h生长的菌落小而光滑,有溶血性。3、抵抗力:本菌海水中存活2周以上;淡水

2、中存 活35h内死亡。4、致病性:引起大马哈鱼、虹鳟、鳗鲡、虾等多 种鱼类的弧菌病。入侵门户:消化道和受伤皮肤5、微生物学检查(1)涂片镜检 (2)分离培养(3)血清学检查6、防治原则:(1)弧菌病疫苗是最早应用于鱼类预防免疫的 疫苗(2)药物预防和治疗:运用四环素、磺胺、 硝基呋喃类、萘啶酸等抗生素和化学治疗剂。(二)奥氏弧菌:引起鲑科鱼类如麻苏大马哈鱼、 小红点大马哈鱼、虹鳟等的弧菌病。(三)杀鲑弧菌:为鲑科鱼类冷水性弧菌病的病原 。本菌为弯曲杆菌,具极端丛鞭毛(9根以上)。引起贫血和全身各脏器的广泛出血。(四)溶藻弧菌 (五)非凝集性霍乱弧菌(六)副溶血性弧菌:为海产鱼弧菌病的病原红体病

3、,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等弧菌感染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等弧菌感染二、气单胞菌属(一)杀鲑气单胞菌:鲑科鱼类疖疮病病原 1、形态与染色特征:菌体呈球杆状;无鞭毛、芽 孢和荚膜;成双、短链或丛状排列。G。2、生长要求及培养特征生长要求:兼性厌氧,需精氨酸和蛋氨酸,适 宜温度为22-25C,PH为6-7,食盐浓度为0-3。培养特征:在普通琼脂上形成圆形、隆起、边 缘整齐、半透明、松散的菌落。产生褐色色素。VBNC状态:实际上是一种休眠状态,其菌体缩小成球状, 耐低温及不良环境,接种培养基在常规培养条件下不生长。一旦温度回升且获得生长所需的营养条件,VBNC状态 的细菌又可回到正常状态,重新具有致病力。

4、3、抵抗力:本菌对土霉素、四环素、氯霉素、萘啶酸 、喹啉酮等敏感。不过许多抗生素只能抑制繁殖, 而不能杀灭。4、病原性:引起鲑科鱼类疖疮病、鲤鱼红斑性皮炎和 金鱼的溃疡病5、防治:福尔马林灭活菌和减毒菌接种。 6、生化特性:阿拉伯糖、半乳糖、甘露糖、糊精 山梨醇、乳糖、棉籽糖、纤维二糖 KCN肉汤、7.5Nacl不生长7、微生物学诊断:分离培养:鱼肾脏或溃疡处组织,接种于TSA或 FA平板上,2028培养,检查有无产生褐色色 素的菌落对苯二胺试验:将1对苯二胺溶液倾注在上述平 板,24h后菌落从褐色变成黑色血清学检查:玻片凝集、间接血凝、荧光抗体技 术带菌鱼的检测:不易检出,应放高水温,同时注

5、 入免疫抑制剂,促进细菌繁殖,然后检测(二)嗜水气单胞菌1、形态与染色特征:两端钝圆、直或略弯的短 小杆菌,具极生单鞭毛,无芽胞。革兰氏染色阴 性。2、抵抗力:是鱼肠道菌群之一。夏季多,冬季 少,6065 30min1h死亡。3、病原性:引起鳗鲡的赤鳍病、鲤鱼和金鱼的竖 鳞病、鲢鳙鱼的打印病、青鱼和草鱼的细菌性肠 炎、青鱼的疖疮病、香鱼的红口病、甲鱼的“红脖 子病”、蛙的红腿病。4、生长要求和培养特性普通琼脂:菌落同杀鲑气单胞菌 TYE(弧菌培养基):产生淡黄褐色菌落 血平板:溶血 生长要求:最适28 PH7.27.6 盐度04 5、生化特性甘露糖、赤藓糖醇、棉籽糖、果胶糖 MR、VP、氧化酶

6、、接触酶 6、防治:灭活疫苗,用于鱼类浸泡或注射,有70 保护力。7、微生物学诊断:涂片镜检:取鱼的血液,脏器涂片,G分离培养:普通平板、血平板、TYE生化试验动物致病性试验:小鼠、豚鼠、家兔死亡 ,脏器和接种部位的皮肤等出现坏死性病 理变化。血清学检查:凝集反应、荧光抗体、琼脂 扩散三、 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一)、分类1按溶血能力分:型溶血链球菌:菌落周围形成不透明的草绿色溶血 环,红细胞未溶解,血红蛋白变为绿色,这种细菌致 病力不强,多为条件性致病菌。型溶血链球菌:菌落周围形成完全透明的溶血环, 红C完全溶解,致病力强,引起各种疾病。型溶血链球菌:无溶血现象,非致病菌。

7、 2根据抗原结构分: 链球菌抗原结构比较复杂,包括属特异性、群 特异性、型特异性三种抗原。群特异性抗原:又称C抗原,是细胞壁的多 糖成分,具有群的特异性,是多糖类半抗原, 位于链球菌细胞壁内。兰氏(Lancefield)分 类法即以此为基础,将链球菌分成 A-W 21个 血清群。型特异性抗原:又称表面抗原,是细胞壁的蛋白 质成分,位于C物质外层。据其理化学性质又分为 M,T,R,S等蛋白质抗原。M蛋白与链球菌致病 性及免疫性有关。据M抗原不同,将A群分为60多个血清型。 属特异性抗原:又叫核蛋白抗原,又称P物质,是链球菌的提取物,由链球菌菌体主要成分组成, 与葡萄球菌核蛋白抗原有交叉反应。(二

8、)、形态及染色特征:圆形或卵圆形,排列成链状或成双排列,肉汤中生长链 较长,G+无芽胞,无荚膜(肺炎链球菌有荚膜),除个别D 群外均无鞭毛,接触酶(葡萄球菌+) (三)、培养特性需O2兼性厌氧,生长要求较高,普通培养基上生长不好 ,最好加入一些血清或血液。 1血平板:光滑,湿润,露珠状,针尖大小的小菌落,致 病菌株多有溶血能力。 2血清肉汤:上部清朗,管底有絮状沉淀。 315%NaCl中不生长(葡萄球菌生长)、40%胆汁中可生长 。 (四)、生化特征葡萄糖+、蔗糖+、大多数发酵乳糖 、 接触酶+ 链球菌(五)、毒素和酶致病性链球菌产生多种毒素和酶,引起多种动物发病。 1溶血素:有溶解红C,杀死

9、白C和神经C,毒害心肌作用,分为对氧敏感和对氧稳定即O和S两种。溶血素O (Steptolysin O SLO) :为蛋白质,对氧敏感,耐热,遇O2发生氧化失去溶血力,遇还原剂可恢复溶血作用,抗原性强。溶血素S (SLS) :含糖的小分子肽,对氧稳定,对热和酸敏感无抗原性。2致热外毒素(旧称红疹毒素):A群产生的一种外毒素,皮内注射引起局部或全身红疹,有抗原性。3DNA酶4溶纤维蛋白酶5细胞壁上的脂磷壁酸:使细菌吸附于粘膜上皮上,其荚膜成分、M蛋白具有抗吞噬作用。(六)、免疫性抗原结构复杂,感染后产生多种抗体,M蛋白的抗体有保护作 用,但M蛋白有多种抗原型,各型之间缺乏有效的交叉保护。七、微生

10、物诊断1取材、涂片、染色、镜检。2分离培养:血平板;血清肉汤。3生理生化试验4动物致病性试验:小白鼠腹腔注射0.20.5ml 24h肉汤培 养物,24h 48h死亡。5分群定型:必须作血清学试验。(七)、几种重要的链球菌 1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都是引起牛,山羊,绵羊乳房炎的病感体,凡是有乳 牛地方,有本菌存在。CAMP试验:Christie, Atkins, Much-peterson三个 人名的缩写。在血平板上先接种一条金色葡萄球菌的 划线,与此线垂直接种乳汁或分离培养物(但不接触 ),原来不溶血或溶血不明显的无乳链球菌在有金色 葡萄球菌产物存在时,产生明显型溶血。此实验可

11、以区分无乳链球菌与其它链球菌。CAMP试验不是特异的,C、F、G群中有些链球 菌也可产生 CAMP 现象。猪放线杆菌也有CAMP现象。 (了解)原因:无乳链球菌产生CAMP因子, 这种因子可接合于被葡萄球菌神经磷脂酶C 改变了的红细胞膜上,引起红C大量溶解。小猫试验微生物检查法标本脓汁,血液,剩余食物,呕吐物等分离培养血浆凝固酶 发酵甘露醇 耐热核酸酶直接涂片镜检革兰阳性葡萄球菌生长现象色素,溶血,生化反应毒素检查四、爱德华氏菌属:单鞭毛,革兰氏阴性菌。引起鱼类爱德 华氏菌病。 (一)、迟钝爱德华氏菌属 1、形态及染色特性周身鞭毛,能运动,无荚膜,无芽孢,G短杆菌 2、生长要求及培养特性 生长

12、要求:兼性厌氧,最适温度37,PH5.59.0 04Nacl培养特性:普通琼脂:正圆形,凸起,灰白色,光泽、湿润 、半透明。 SS琼脂:黑色,周边透明小菌落。3、生化特性 接触酶、吲哚、MR 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VP 其他糖不分解 4、抵抗力土霉素、青霉素、磺胺制剂较为敏感 5、病原性本菌适人鱼共患传染病五、鲁克尔耶氏菌:革兰氏阴性,无芽胞。引起人 和动物败血症或局部感染。是鲑鱼科鱼类红嘴病 ,也称肠炎红嘴病的病原菌。 1、形态及染色特征短杆菌,20培养有动力,22周身鞭毛, 37 24 h无芽孢、无荚膜、无鞭毛,G。 2、生长要求及培养特性普通琼脂、TSA、FA、麦康凯琼脂上生长良好 ,菌

13、落为圆形,微隆起,淡黄色,光滑,边缘整 齐,液体培养物均匀浑浊,少数在麦康凯上生长 缓慢或不生长。3、生化特性 果糖、核糖、甘露醇、麦芽糖 乳糖、木糖、山梨醇、纤维二糖 MR VP 吲哚 4、病原性u具有抵抗巨噬细胞杀伤作用的能力,可在其内存 活和繁殖u主要寄生鲑鱼科鱼体u引起红嘴病六、假单胞菌属 (一)荧光假单胞菌:是鱼类赤皮病的病原菌, 也是引起水产品腐败的腐生菌。1、形态及染色特征:杆状、钝圆,具1-3鞭毛, 无芽胞。革兰氏染色为阴性。2、培养特征: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形成表面光 滑、湿润、边缘整齐,灰白色或浅绿黄色的菌落 。产生水溶 性 的荧光色素,使培养基呈黄绿色。3、病原性:主要感染

14、草鱼和青鱼。4、防治:漂白粉挂篓和放养前用漂白粉浸渍可 预防。治疗可选用磺胺嘧啶连续投喂。(二)鳗败血假单胞菌:为日本鳗鲡和香鱼红点病 的病原菌。 1、形态及染色特性 G细长杆菌,极生单鞭毛,能运动,有荚膜,无 芽孢。 2、生长要求及培养特性 生长要求:最适1520 最适盐度0.51最适PH 79 培养特性:普通琼脂 20 23d 透明、光泽、粘稠 小菌落,血平板生长较好3、生化特性几乎所有的糖都不利用,接触酶 吲哚 液化明胶,VP 4、抵抗力淡水中能存活1d,在海水中200d以上,对 氯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敏感,红霉素 ,竹桃霉素不敏感。七、屈挠杆菌属(一)柱状屈挠杆菌:是鱼柱状病的病原

15、菌。为G细长杆菌。1、形态及染色特征 G长杆菌,培养时间延长,呈不规则形态, 老龄培养物成圆球体,液体培养的菌体较 长,没有鞭毛,菌落黄绿色,大小不一, 扩散型,中央较厚,显色较深,向四周扩 散成颜色较浅的假根状。2、生长要求及培养特性 生长要求:2025最适,PH7.5 , 盐度0 0.5,需氧。培养特性:l蛋白胨酵母培养基,黄色、扁平、表面粗 糙、中间卷曲,边缘呈树根状,黏附于琼 脂上,少数形成表面黏液状或蜂窝状。l液体培养基,液体表面形成黄色,有一定 韧性的膜,振荡培养则浑浊。3、生化特性 氧化酶、接触酶 4、抵抗力 氨苄青霉素、四环素、链霉素、氯霉素、红霉素敏感 庆大霉素、新霉素、卡那

16、霉素不敏感 5、致病性 本菌可感染10个科,36个属 特点:鱼的鳍、吻、鳃瓣尖端或体表形成黄白色小斑 点,并逐渐扩大,病变周围皮肤发炎,本菌侵入机 体,主要破坏真皮,形成溃疡,鳍端开始逐渐腐烂 ,鳃丝腐烂成扫帚状,内脏外观正常,20以上发 生,15以下停止流行。(二)海生屈挠杆菌本菌主要引起真鲷、黑鲷等海水鱼类的滑动 细菌病,被感染鱼的口腔、鳍、尾、躯干等部位 的皮肤形成灰白色的病灶,继而糜烂,形成浅的 溃疡。 (三)嗜冷屈挠杆菌主要感染鲑科鱼类,对幼鱼、成鱼均有致病性 ,症状因鱼种不同而有所差异。虹鳟和大鳞大马哈鱼幼鱼感染,表现尾柄溃 疡。银大马哈鱼幼鱼则主要在头部,特别是口腔 ,下颚,鳃盖等部皮肤形成溃疡,一般在水温10 15发生,因而称之为冷水病或低温病。(四)、鱼害粘球菌1、形态及染色特征:菌体细长、柔软而易 弯。革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