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应需”与“应试”_1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8885086 上传时间:2018-07-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文:“应需”与“应试”_1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作文:“应需”与“应试”_1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作文:“应需”与“应试”_1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作文:“应需”与“应试”_1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作文:“应需”与“应试”_1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作文:“应需”与“应试”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应需”与“应试”_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文:作文:“应需应需”与与“应试应试”厦门教育学院俞发亮老师是个有心人,他搜集了 XX 年以来的几十篇“争议作文” ,汇为“争议作文及争议” ,拟交有关出版社出版,并约我谈谈看法。我想,与其写一些无关痛痒的应景文字,不如谈谈作文的“应试”问题。这本书既然以服务于中小学语文教学为目的,以中小学语文教师和学生为读者对象,必然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宗旨。在目前高考、中考为中学教育“指挥棒”的整个社会大背景下,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应该回避应试问题,像有些人概括的那样,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考试扎扎实实。与其掩耳盗铃地羞羞答答,不如光明正大地求真务实,认真地探讨一下:如何才能尽快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该怎样把

2、较强的写作能力转化为较强的应试能力?我认为,无论是平时的作文教学,还是应试作文研究,都应该明确一点,即作文既要为“应需”服务,又要为“应试”服务。二者并不矛盾,而且缺一不可,正所谓“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我们常说素质教育,其实,语文素质(语文课程标准叫“语文素养” )就是一种最切实用、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影响深远的素质,也可以说就是一种“生计教育” 。而语文教育,无非是培养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以及综合性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和水平。在现代社会,能够应生活之需,切生活之用而写作,既是一种必备的语文素养,也是一种必备的生活能力。在人与人的交际交往中,人们

3、不仅需要口头交流思想,更多的时候是需要用笔头表情达意,抒发感情,这就需要写作。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的能力。 ”学生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正因为如此,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学生都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练习写作文。一般说来,先求其“通” ,后求其“好” 。先做到文从字顺,结构完整。进一步的要求,才是见解深刻,形象丰富,文采飞扬,个性突出。而高考作文中的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其实也正是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分类分等的。在目前的高考语文试卷中,作文一般是

4、60 分,占整个试卷总分的40%。上海卷及福建卷已占 70 分,还有专家呼吁要进一步提高作文在高考语文试卷中的赋分比例。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作文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语文考试的成败。具备了较强的写作能力,也就是在目前教育考试体制下掌握了应试成功的利器。长期以来,由于受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影响,不少论者习惯于把“应需”与“应试”简单地对立起来,似乎学生将来在社会上“应需”的语文能力就一定不会在试卷中出现,而高考语文试卷中所要考查的都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用不到的东西。由此推论,着眼于学生“应需”的写作能力就是素质教育,着眼于“应试”的就是应试教育。似乎非此即彼,界限分明,而且视若水火,冰炭不容。其实

5、,这是片面的,也是不切合中小学语文教学及高考、中考的实际的。就这些年来考场作文的实践来看,高考或中考的满分作文或优秀作文,或立意深刻,或形象鲜明,或文采飞扬,或有新颖独到,而这些特征,都是与考生具有较高的语文综合素养所决定的,能写出这样作文的学生,其写作能力,也一定能符合今后生活工作的需要。如果说考试,中考、高考固然是考试,但更多的考试却是社会现实中的。人在一生中不知道要遇到多少次的作文考试,写信、写通知,写计划,写总结,写报告,等等,全是作文考试。如果升学考试通过了,写封信却辞不达意,或逻辑混乱,前言不搭后语,你能说他的作文水平高吗?从广义的考试来看,升学考试的次数极其少,一生中不过那么几次

6、,而实际生活中的考试却有可能天天碰到,并且成绩的好坏,不但关系自己,还跟别人有关,甚至关系到整个社会。我们的作文学习,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生活工作的需要。只要抱着这样的态度来对待写作,平时学得扎实,练得认真,临到考试也决不会差到哪里去。总之,中小学作文教学,要着眼于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通过系统的训练与写作实践,使学生既能写出应试之文,更能有适应生活学习需要的高素质综合写作能力,这才是成功的作文教育。厦门教育学院俞发亮老师是个有心人,他搜集了 XX 年以来的几十篇“争议作文” ,汇为“争议作文及争议” ,拟交有关出版社出版,并约我谈谈看法。我想,与其写一些无关痛痒的应景文字,不如谈谈作文的

7、“应试”问题。这本书既然以服务于中小学语文教学为目的,以中小学语文教师和学生为读者对象,必然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宗旨。在目前高考、中考为中学教育“指挥棒”的整个社会大背景下,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应该回避应试问题,像有些人概括的那样,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考试扎扎实实。与其掩耳盗铃地羞羞答答,不如光明正大地求真务实,认真地探讨一下:如何才能尽快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该怎样把较强的写作能力转化为较强的应试能力?我认为,无论是平时的作文教学,还是应试作文研究,都应该明确一点,即作文既要为“应需”服务,又要为“应试”服务。二者并不矛盾,而且缺一不可,正所谓“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我们常说素质教育,其实

8、,语文素质(语文课程标准叫“语文素养” )就是一种最切实用、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影响深远的素质,也可以说就是一种“生计教育” 。而语文教育,无非是培养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以及综合性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和水平。在现代社会,能够应生活之需,切生活之用而写作,既是一种必备的语文素养,也是一种必备的生活能力。在人与人的交际交往中,人们不仅需要口头交流思想,更多的时候是需要用笔头表情达意,抒发感情,这就需要写作。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的能力。 ”学生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

9、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正因为如此,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学生都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练习写作文。一般说来,先求其“通” ,后求其“好” 。先做到文从字顺,结构完整。进一步的要求,才是见解深刻,形象丰富,文采飞扬,个性突出。而高考作文中的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其实也正是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分类分等的。在目前的高考语文试卷中,作文一般是 60 分,占整个试卷总分的40%。上海卷及福建卷已占 70 分,还有专家呼吁要进一步提高作文在高考语文试卷中的赋分比例。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作文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语文考试的成败。具备了较强的写作能力,也就是在目前教育考试体制下

10、掌握了应试成功的利器。长期以来,由于受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影响,不少论者习惯于把“应需”与“应试”简单地对立起来,似乎学生将来在社会上“应需”的语文能力就一定不会在试卷中出现,而高考语文试卷中所要考查的都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用不到的东西。由此推论,着眼于学生“应需”的写作能力就是素质教育,着眼于“应试”的就是应试教育。似乎非此即彼,界限分明,而且视若水火,冰炭不容。其实,这是片面的,也是不切合中小学语文教学及高考、中考的实际的。就这些年来考场作文的实践来看,高考或中考的满分作文或优秀作文,或立意深刻,或形象鲜明,或文采飞扬,或有新颖独到,而这些特征,都是与考生具有较高的语文综合素养所决定的,能写出

11、这样作文的学生,其写作能力,也一定能符合今后生活工作的需要。如果说考试,中考、高考固然是考试,但更多的考试却是社会现实中的。人在一生中不知道要遇到多少次的作文考试,写信、写通知,写计划,写总结,写报告,等等,全是作文考试。如果升学考试通过了,写封信却辞不达意,或逻辑混乱,前言不搭后语,你能说他的作文水平高吗?从广义的考试来看,升学考试的次数极其少,一生中不过那么几次,而实际生活中的考试却有可能天天碰到,并且成绩的好坏,不但关系自己,还跟别人有关,甚至关系到整个社会。我们的作文学习,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生活工作的需要。只要抱着这样的态度来对待写作,平时学得扎实,练得认真,临到考试也决不会差

12、到哪里去。总之,中小学作文教学,要着眼于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通过系统的训练与写作实践,使学生既能写出应试之文,更能有适应生活学习需要的高素质综合写作能力,这才是成功的作文教育。厦门教育学院俞发亮老师是个有心人,他搜集了 XX 年以来的几十篇“争议作文” ,汇为“争议作文及争议” ,拟交有关出版社出版,并约我谈谈看法。我想,与其写一些无关痛痒的应景文字,不如谈谈作文的“应试”问题。这本书既然以服务于中小学语文教学为目的,以中小学语文教师和学生为读者对象,必然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宗旨。在目前高考、中考为中学教育“指挥棒”的整个社会大背景下,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应该回避应试问题,像有些人概括的那样,素质

13、教育轰轰烈烈,应试考试扎扎实实。与其掩耳盗铃地羞羞答答,不如光明正大地求真务实,认真地探讨一下:如何才能尽快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该怎样把较强的写作能力转化为较强的应试能力?我认为,无论是平时的作文教学,还是应试作文研究,都应该明确一点,即作文既要为“应需”服务,又要为“应试”服务。二者并不矛盾,而且缺一不可,正所谓“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我们常说素质教育,其实,语文素质(语文课程标准叫“语文素养” )就是一种最切实用、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影响深远的素质,也可以说就是一种“生计教育” 。而语文教育,无非是培养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以及综合性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

14、字的能力和水平。在现代社会,能够应生活之需,切生活之用而写作,既是一种必备的语文素养,也是一种必备的生活能力。在人与人的交际交往中,人们不仅需要口头交流思想,更多的时候是需要用笔头表情达意,抒发感情,这就需要写作。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的能力。 ”学生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正因为如此,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学生都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练习写作文。一般说来,先求其“通” ,后求其“好” 。先做到文从字顺,结构完整。进一步的要求,才是见解深刻,形象

15、丰富,文采飞扬,个性突出。而高考作文中的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其实也正是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分类分等的。在目前的高考语文试卷中,作文一般是 60 分,占整个试卷总分的40%。上海卷及福建卷已占 70 分,还有专家呼吁要进一步提高作文在高考语文试卷中的赋分比例。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作文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语文考试的成败。具备了较强的写作能力,也就是在目前教育考试体制下掌握了应试成功的利器。长期以来,由于受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影响,不少论者习惯于把“应需”与“应试”简单地对立起来,似乎学生将来在社会上“应需”的语文能力就一定不会在试卷中出现,而高考语文试卷中所要考查的都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用不到的东西

16、。由此推论,着眼于学生“应需”的写作能力就是素质教育,着眼于“应试”的就是应试教育。似乎非此即彼,界限分明,而且视若水火,冰炭不容。其实,这是片面的,也是不切合中小学语文教学及高考、中考的实际的。就这些年来考场作文的实践来看,高考或中考的满分作文或优秀作文,或立意深刻,或形象鲜明,或文采飞扬,或有新颖独到,而这些特征,都是与考生具有较高的语文综合素养所决定的,能写出这样作文的学生,其写作能力,也一定能符合今后生活工作的需要。如果说考试,中考、高考固然是考试,但更多的考试却是社会现实中的。人在一生中不知道要遇到多少次的作文考试,写信、写通知,写计划,写总结,写报告,等等,全是作文考试。如果升学考试通过了,写封信却辞不达意,或逻辑混乱,前言不搭后语,你能说他的作文水平高吗?从广义的考试来看,升学考试的次数极其少,一生中不过那么几次,而实际生活中的考试却有可能天天碰到,并且成绩的好坏,不但关系自己,还跟别人有关,甚至关系到整个社会。我们的作文学习,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生活工作的需要。只要抱着这样的态度来对待写作,平时学得扎实,练得认真,临到考试也决不会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作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