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计算教学点滴心得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8883967 上传时间:2018-07-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年级计算教学点滴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低年级计算教学点滴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低年级计算教学点滴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低年级计算教学点滴心得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低年级计算教学点滴心得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低年级计算教学点滴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年级计算教学点滴心得(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低年级计算教学点滴心得低年级计算教学点滴心得低年级学习计算的主要内容是口算,口算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低年级口算教学能否达到大纲规定的要求,将直接关系到中高年级的数学计算能力的形成。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是每一个数学老师应尽的责任。一、注重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通过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填一填、分一分、圈一圈、画一画等,帮助学生通过大量的感知,形成表象,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比较,对计算关系有了明确的认识,其实也是培养质疑、批判和创新精神,学会学习、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先通过实物操作,再经历图

2、画表征,有利于把解决问题从操作水平引向表向水平。从而促进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发展。从直接感知实物过渡到表象的运算,是低年级口算的重要形式。因此,我从学生认识 10 以内数开始,就始终注重直观教学。课前师生共同准备大量学生喜爱的实物图片、小棒等。课堂上让学生数一数图片、小棒,再数一数自己的小手指,强化数感训练。再通过分一分、并一并的直观操作活动建立表象,掌握 10 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熟练地口算 10 以内加减法,掌握 20 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数的组成。二、加强基本口算,建立巩固基础10 以内加减法,20 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及表内乘除法是小学计算的基础,这三方面的计算内容也基本是低年级计

3、算的全部内容。因此,这三类计算必须让学生巩固掌握。在学生理解算理、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后,十分有必要让学生熟练地记忆下来。当然,引导学生运用一定的记忆方法来进行记忆是十分必要的。比如学习 20 以内进位加法,9 加几的结果是减一加十,如 9+6=6-1+10=15,8 加紧几的结果是减二加十,依此类推。对于表内乘除法,让学生熟练背诵乘法口诀是关键,在引导学生背诵时,一是不能让学生顺口念,二是要让学生对口诀中三个数进行记忆,如“四六二十四”这一句,要为断变换形式来问“几六二十四” “四几二十四”或“四六多少”这样学生在学习除法时就不会产生太大困难。三、我在计算教学中遇到的困惑1、口算的问题就是快的

4、很快,慢的很慢。2、有的学生在计算 20 以内加减法和列竖式时忘记退位和进位。3、有的学生在计算时看错数或者看错加减符号。四、提高计算能力的措施1 提高学生的基本功,如 20 以内的加减口算,背熟九九表等。20 以内加减法的口算是 100 以内加减法的基础,有些孩子计算速度慢,就是 20 以内的加减口算不熟。2、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做题时不分心,不左顾右盼,不慌不忙,耐心细致。3、培养口头检查的习惯。先检查有没有漏题;再盖住得数,重新计算一遍。4、口算练习形式,对于人数较多的班级来说想达到较高的参与率,是有相当难度的。定时出示口算题(口算卡片或电脑定时显示)可以让全体学生参与。5、持之以恒

5、、打好基础,坚持天天练习。总之,计算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只有计算能力提高了,学生才会越学越轻松。低年级学习计算的主要内容是口算,口算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低年级口算教学能否达到大纲规定的要求,将直接关系到中高年级的数学计算能力的形成。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是每一个数学老师应尽的责任。一、注重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通过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填一填、分一分、圈一圈、画一画等,帮助学生通过大量的感知,形成表象,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比较,对计算关系有了明确的认识,其实也是培养质疑、批判和创新精神,学会学习、积累数

6、学活动经验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先通过实物操作,再经历图画表征,有利于把解决问题从操作水平引向表向水平。从而促进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发展。从直接感知实物过渡到表象的运算,是低年级口算的重要形式。因此,我从学生认识 10 以内数开始,就始终注重直观教学。课前师生共同准备大量学生喜爱的实物图片、小棒等。课堂上让学生数一数图片、小棒,再数一数自己的小手指,强化数感训练。再通过分一分、并一并的直观操作活动建立表象,掌握 10 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熟练地口算 10 以内加减法,掌握 20 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数的组成。二、加强基本口算,建立巩固基础10 以内加减法,20 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及表内乘除

7、法是小学计算的基础,这三方面的计算内容也基本是低年级计算的全部内容。因此,这三类计算必须让学生巩固掌握。在学生理解算理、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后,十分有必要让学生熟练地记忆下来。当然,引导学生运用一定的记忆方法来进行记忆是十分必要的。比如学习 20 以内进位加法,9 加几的结果是减一加十,如 9+6=6-1+10=15,8 加紧几的结果是减二加十,依此类推。对于表内乘除法,让学生熟练背诵乘法口诀是关键,在引导学生背诵时,一是不能让学生顺口念,二是要让学生对口诀中三个数进行记忆,如“四六二十四”这一句,要为断变换形式来问“几六二十四” “四几二十四”或“四六多少”这样学生在学习除法时就不会产生太大困

8、难。三、我在计算教学中遇到的困惑1、口算的问题就是快的很快,慢的很慢。2、有的学生在计算 20 以内加减法和列竖式时忘记退位和进位。3、有的学生在计算时看错数或者看错加减符号。四、提高计算能力的措施1 提高学生的基本功,如 20 以内的加减口算,背熟九九表等。20 以内加减法的口算是 100 以内加减法的基础,有些孩子计算速度慢,就是 20 以内的加减口算不熟。2、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做题时不分心,不左顾右盼,不慌不忙,耐心细致。3、培养口头检查的习惯。先检查有没有漏题;再盖住得数,重新计算一遍。4、口算练习形式,对于人数较多的班级来说想达到较高的参与率,是有相当难度的。定时出示口算题(口

9、算卡片或电脑定时显示)可以让全体学生参与。5、持之以恒、打好基础,坚持天天练习。总之,计算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只有计算能力提高了,学生才会越学越轻松。低年级学习计算的主要内容是口算,口算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低年级口算教学能否达到大纲规定的要求,将直接关系到中高年级的数学计算能力的形成。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是每一个数学老师应尽的责任。一、注重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通过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填一填、分一分、圈一圈、画一画等,帮助学生通过大量的感知,形成表象,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比较,对计算关系有了明确的认

10、识,其实也是培养质疑、批判和创新精神,学会学习、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先通过实物操作,再经历图画表征,有利于把解决问题从操作水平引向表向水平。从而促进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发展。从直接感知实物过渡到表象的运算,是低年级口算的重要形式。因此,我从学生认识 10 以内数开始,就始终注重直观教学。课前师生共同准备大量学生喜爱的实物图片、小棒等。课堂上让学生数一数图片、小棒,再数一数自己的小手指,强化数感训练。再通过分一分、并一并的直观操作活动建立表象,掌握 10 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熟练地口算 10 以内加减法,掌握 20 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数的组成。二、加强基本口算,建立巩固基础1

11、0 以内加减法,20 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及表内乘除法是小学计算的基础,这三方面的计算内容也基本是低年级计算的全部内容。因此,这三类计算必须让学生巩固掌握。在学生理解算理、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后,十分有必要让学生熟练地记忆下来。当然,引导学生运用一定的记忆方法来进行记忆是十分必要的。比如学习 20 以内进位加法,9 加几的结果是减一加十,如 9+6=6-1+10=15,8 加紧几的结果是减二加十,依此类推。对于表内乘除法,让学生熟练背诵乘法口诀是关键,在引导学生背诵时,一是不能让学生顺口念,二是要让学生对口诀中三个数进行记忆,如“四六二十四”这一句,要为断变换形式来问“几六二十四” “四几二十

12、四”或“四六多少”这样学生在学习除法时就不会产生太大困难。三、我在计算教学中遇到的困惑1、口算的问题就是快的很快,慢的很慢。2、有的学生在计算 20 以内加减法和列竖式时忘记退位和进位。3、有的学生在计算时看错数或者看错加减符号。四、提高计算能力的措施1 提高学生的基本功,如 20 以内的加减口算,背熟九九表等。20 以内加减法的口算是 100 以内加减法的基础,有些孩子计算速度慢,就是 20 以内的加减口算不熟。2、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做题时不分心,不左顾右盼,不慌不忙,耐心细致。3、培养口头检查的习惯。先检查有没有漏题;再盖住得数,重新计算一遍。4、口算练习形式,对于人数较多的班级来说想达到较高的参与率,是有相当难度的。定时出示口算题(口算卡片或电脑定时显示)可以让全体学生参与。5、持之以恒、打好基础,坚持天天练习。总之,计算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只有计算能力提高了,学生才会越学越轻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