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勃日戈镇中学杜建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8883303 上传时间:2018-07-21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3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勃日戈镇中学杜建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海勃日戈镇中学杜建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海勃日戈镇中学杜建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海勃日戈镇中学杜建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海勃日戈镇中学杜建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勃日戈镇中学杜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勃日戈镇中学杜建(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勃日戈镇中学杜 建我的作品名称v教学实施计划v授导型教学设计v作品最出色的地方v作品要改进的地方教学单元实施前的准备具体内容单元课程名称我心目中的李白上课时间2011.11.10上课地点微机教室学生人数32教学环境具备上网功能的微机教室 技术设备教师机一台学生机40台投影仪 软件环境极域多媒体电子教室软件IE网页浏览 器 学生技能要求能熟练操作计算机,会作浏览 器搜索具备基本网络知识和技能能积极参与讨论能独立提出自己的观点与他人讨论教学管理激趣、提问、与学生交流、评价学生的探究结果 教学实施准备提前一周备好课制作好专题 学习网站,并上传到学校服务器提前通知学生上课时间提前一天与网洛教室负责

2、老师联 系检查 学生机IE浏览 器工作状态检查专题 学习网站的工作状况是否正常检查 自己对媒体及软件的操作熟练情况检查 自己按照教学设计 上课与媒体操作的契合度主题岳阳楼记教学设计前郭县海勃日戈镇中学 杜 建适用年级:八年级 所属学科:语文教学目标:学习并积累文言词的用法,提高文言阅读能力。理解并感悟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品味经典的语言,积累词汇,感受本文的“三美”。 教学重点与难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的由来和内涵。理解并吸收本文写作上的三个美点。 教学手段:多媒体、学习小组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方式:朗读法、归纳法、迁移法、合作探究教学过程 一

3、、导入 “千古绝唱因楼而生,文化名楼因诗而名 ” 江南三大名楼 1、你知道江南三大名楼是哪三座吗? 2、对它们,你了解多少? 3、我们学过哪些关于这三座楼的古诗文? (学生自由发言) 4、(出示三大名楼的图片) 导语:楼,中华传统文化的建筑积淀。它们或雄伟,或清静,或伟岸,或 独绝,自古以来,多少诗文圣手,因登楼观景,感悟颇多,胸中思泉化为笔 端流水,铸就千古名篇。但是,不同的作者,不同的境遇,不同的景物,触 发的都是不同的感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范仲淹在登上岳阳楼时, 因感而生的撼世名篇岳阳楼记。(出示岳阳楼记手写体)二、文学常识 1、范仲淹: 评价:自幼孤贫 勤学苦读 几起几落 百折

4、不挠 军中一范 西贼破胆 庆历新 政 政治革新 先忧后乐 心在天下 (学生齐读) 简介:(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著有范文 正公文集等。 2、体裁透视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 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三、初读能熟(请学生首先观看FLASH范读。 直观了解其基本内容。) 1、请大家注意文章的节奏,并用笔在书中划出生字词。 2、听读完后,多媒体展示生字词。 (请学生指出它的读音)四、自由朗读 1、请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3-5分钟。进一步熟悉课文。 朗读提示: 朗读中要注意语音、语调、语速

5、、情感等方面。根据表达方式不同,朗读中记 叙要平,描写要美,抒情要真,议论要缓。 朗读时应注意节奏。本文骈散结合。读骈旬,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 两字一顿。 2、读完之后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互译。 要求:结合注释,逐句翻译。互相帮助,直译全文。圈画出难以理解的字词提 出来一起讨论。 难句点拨: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政事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看到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不同吧? (3)、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注意互文翻译) (4)、微斯人,吾谁与归 (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

6、志同道合呢? (还有不懂得请学生提出来,请其他组的同学帮忙翻译。)五、内容探究: 1、小组之间交流互补,找出文章中写景和议论的句子,并能准确翻译其意思。 2、思考: (1)、作者在写景时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点?试举例分析。 (2)、迁客骚人的揽物之情各是什么?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3)、延伸学习: 你知道哪些关于描写洞庭湖的诗文? 3、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议论句 4、这几句话该怎样理解呢? (1)、你熟悉历史上哪些迁客骚人? (2)、这样看来,古仁人的悲喜感情跟外物没有关系,跟个人遭遇也没有关系。 那么跟什么有关系呢? (3)、那么古仁人有没有快乐的时候呢?(4)、这种“古仁人”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实际也许并不存在。然而作者 为什么要议论这种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人物。 (7)、你知道古今中外哪些“仁人志士”呢? (学生自由发言)我的作品最出色的地方1. 从生活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 热情。2. 在活动中探索,感知探究特性。3. 问题设计环环紧扣,有利于学生对 文章的理解。我的作品中还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课堂教学实况来看,没有给学生足 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讨。自主学习还没有落实好。过分专注于多媒体的展示,忽视了对 学生的表现的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