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生理学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8881228 上传时间:2018-07-21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能量--生理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能量--生理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能量--生理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能量--生理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能量--生理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能量--生理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量--生理学课件(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7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掌握:掌握: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体温及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体温及 其正常变动;人体的产热器官;人体的散其正常变动;人体的产热器官;人体的散热方式;热方式;理解:理解:机体能量代谢的来源和去路;食物机体能量代谢的来源和去路;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呼吸商的概念;的热价、氧热价、呼吸商的概念;了解:了解:能量代谢的测定方法;基础代谢和能量代谢的测定方法;基础代谢和基础代谢率的概念;体温调节机制;基础代谢率的概念;体温调节机制;第一节 能量代谢概念: 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的释放、转移、储存和利用的过程称为能量代谢。 一、机体能量的来源与转化 (一

2、)能量来源 1.糖:主要(70以上) 供能物质 脑组织所需能量则完全来源于糖的有氧氧化。 2.脂肪:次之(30) 贮能,供能物质 3.蛋白质:很少(长期饥饿或极度消耗时,才成为主 要能量来源)。(二)能量的转移和利用二、能量代谢的测定 (一)食物卡价 1g食物氧化时所释放出来的热量叫食物的卡价或热价 。 (二)食物的氧热价 某食物氧化时,每消耗1L氧所产生的热量,称为该食 物的氧热价。 (三)呼吸商 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在同一时间内二氧化碳的产 生量和耗氧量的比值(CO2O2)。 三、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一)个体因素 l体表面积2性别与年龄 (二)生理活动和环境 l睡眠 2肌肉活动 肌肉活动

3、对能量代谢率的影响最为明 显。 3环境温度 在2030的环境温度中,人的能量代谢最为稳 定,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能量代谢都将增加。 4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在进食蛋白质以后,其所增加的产热量可相当于进 食蛋白质热值的2530。糖类和脂肪也具有类似的影响,只是产热量升高不如蛋白质明显,约为46。混合性食物约为10。 四、基础代谢 基础代谢指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指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单位时间内的 基础代谢称为基础代谢率基础代谢称为基础代谢率(BMR)(BMR)。所谓基础状态指去。所谓基础状态指去除了影响能量代谢基本因素时机体所处的状态。规定除了影响能量代谢基本因素时机体所处的

4、状态。规定 在以下条件下进行:在以下条件下进行:清晨空腹,餐后清晨空腹,餐后12h12h以上,前以上,前次进餐为清淡饮食,以排除食物特殊动力效应的影响次进餐为清淡饮食,以排除食物特殊动力效应的影响 。室温保持在室温保持在20202525,以排除环境温度的影响,以排除环境温度的影响 。测定前避免剧烈运动,休息测定前避免剧烈运动,休息30min30min左右,测定时左右,测定时 平卧、放松全身肌肉,以排除肌肉活动的影响。平卧、放松全身肌肉,以排除肌肉活动的影响。要要求受试者消除紧张、焦虑、恐惧等,排除精神紧张的求受试者消除紧张、焦虑、恐惧等,排除精神紧张的 影响。影响。受试者体温正常。受试者体温正

5、常。我国正常人基础代谢率的平均值(kJ/m2.h)性 别 11-15岁 16-17岁 18-19岁 20-30岁 31-40岁 41-50岁50岁男 194.5 193.3 166.1 157.7 158.6 154.0 149.0女 172.4 181.6 154.0 146.4 146.9 142.3 138.5临床测量基础代谢率的数值,相差在10 15以内都属于正常范围,但超过20时,则为异常。在各种疾病中,甲状腺功能改变对基础代谢率 的影响最为显著,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时,BMR比正常 值高出2580;甲状腺功能低下时,BMR比正常 标准值低2040。因此测定BMR已成为临床上诊断甲状腺疾

6、病的重要辅助方法之一。此外,发热时BMR升高,一般说体温每升高1 BMR ,将升高13 。第2节 体温及其调节一、体温的概念及生理变动 (一)正常体温 概念:体温指机体深部组织的平均温度 。由于体核温度不易测试,所以临床上通常用腋窝温 度、口腔温度和直肠温度来代表体温。直肠温度正 常为36.937.9,平均37.4,比较接近机体的 深部温度;口腔温度一般比直肠温度低0.3,腋下 温度又比口腔温度低0.4 。1030名正常人体温统计结果部位平均值()标准差正常范围(95%可信限, )腋窝36.790.35736.037.4口腔37.190.24936.737.7直肠37.470.25136.93

7、7.9(二)体温正常生理变动1昼夜变化 正常人的体温呈现明显的周期性昼夜变化。 清晨25时最低,午后25时最高,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 1。2性别 成年女性的体温一般比男性高0.3,这可能与女 性皮下脂肪较多,散热较少有关。3年龄 儿童、青少年的体温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长体温逐 渐下降,老年的体温低于青壮年人。 4情绪和体力活动 情绪紧张时,肌肉张力增加和 激素的作用,使产热量增多,体温升高。 二、产热和散热 (一)产热 安静状态下,机体的产热器官主要是 内脏,以肝脏为主,而运动时的产热器官主要是 骨骼肌 。(二)散热1.辐射散热:指体热以热射线形式传给温度较低的周围环境 中的散热方式。 2.传导散

8、热: 指体热直接传给与机体相接触的低温物体的 散热方式。水的导热性好,因此临床上常利用冷水袋或冰袋为高热患者降温。脂肪的导热性差,因而肥胖者炎热的天气易出汗。 3.对流散热: 指体热凭借空气流动交换热量的散热 方式。对流散热是传导散热的一种特殊形式。4.蒸发散热:(分不感蒸发和可感蒸发)指体液的水分在皮肤和粘膜表面由液态转化 为气态,同时带走大量热量的散热方式。 (1)不感蒸发:又称不显汗。指体液的水分 直接透出皮肤和粘膜表面,在未聚成明显 水滴前蒸发掉的散热形式。不感蒸发是持续进行的。人体不感蒸发量约 1000ml/日。 临床上给病人补液时应考虑到由不感蒸发 丢失的体液量。 (2)发汗:又称可感蒸发。 人在安静状态下,当环境温度达到30左右时,便开始发汗;如果空气湿度大、衣着又多时,气温达 25便可发汗;机体活动时,由于产热量,虽然 环境温度低于20亦可发汗。炎热的气候,短时间内发汗量可达1.5L/h。当气温体温时,蒸发是唯一的散热途径三、正常体温的调节生理性体温调节是人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随机体内外环境温热性刺激信息的变动,通过增减皮肤的血流量、发汗、寒战等生理反应,调节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保持恒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教育/培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