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论文小学数学低年级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8880355 上传时间:2018-07-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秀论文小学数学低年级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优秀论文小学数学低年级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优秀论文小学数学低年级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优秀论文小学数学低年级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优秀论文小学数学低年级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秀论文小学数学低年级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论文小学数学低年级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秀论文优秀论文 小学数学低年级数学交流能小学数学低年级数学交流能 力的培养力的培养数学交流就是在各项数学活动中以数学语言为中介的,以传递数学信息,解决数学问题为最终目的,人与人之间进行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数学活动。数学交流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是数学思想的交流,也可以是数学思维方法和数学学法等的交流。数学交流的形式丰富多彩的,它可以是师生之间的交流,也可以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的交流,它始终是一种双向交流,即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都是交流活动的主体,而不是单纯接收或是交流活动的被动体。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 新

2、课程标准为数学交流提出了具体目标,把“会数学交流”定位为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交流有助于学生把日常语言和数学的的抽象语言联系起来,也有助于把数学思想的各种表达形式(实物的、图象的、记号的、口头上的、内心里的)结合起来。它是数学学习的驱动力,有效的数学交流,不仅可以激活,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也可以使学生对数学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特殊到一般去仔细品位,透过现象看本质,让他们有机会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学心理的研究成果也证明:数学交流对数学本身也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促进数学认知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从低年级就开始培养,依照教学目标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3、,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并以积极的心态互相评价、相互反馈、互相激励,发挥集体智慧,开展合作学习,学会数学交流。为此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究:一、为学生创造交流情境与机会学生的认知过程必然有情感伴随,只有以情为动力、以知为依托,做到情理交融、互相促成,才能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和谐发展。加之低年级学生认知过程以事物的表象为主,以兴趣为动力。所以认识数字,设计问题时除了要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还要积极有效地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情趣,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这样课堂讨论交流才能在充满情趣、宽松且热烈的气氛中进行。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时,出示“美丽的校园”情境,先用“大家看看这里都有什么

4、”把学生请进画中,同时,以“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留给学生随意观察,自由交流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观察和交流给学带来乐趣。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请学生“说一说这幅图上都有些什么” ,然后追问“还有什么” ,使学生会全面认真观察画面并带着任务去观察,最后“数一数各种事物的数量,并把自己看的在小组内交流说给大家听,班上做汇报交流” 。并把这种活动延伸到课外, “数一数我们校园里、放学后路上看到的,家里的一些事物,并把自己发现告诉同学和老师,告诉爸爸和妈妈,爷爷和奶奶” 。教学中学生从数画面上的事物,到数教室内的事物,再到数校园内的到校园外的事物,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有观察和交流的机会

5、,只要我们不断地去观察就有交流内容,交流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提高。二、重视动手操作过程的语言表述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知识(信息)必须以语言为载体才便于传输交流。进行信息加工的的心智活动,如果只停留在动手操作,不加以分析、概括,那么是肤浅的。具体的操作只有通过语言进行表象加工,再通过抽象的认知过程才是认知的全过程,才能使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例如:我们教学数的组成时,让学生动手用学具分一分并把自己分的过程说给同桌听,并总结出有多少种分法。如 6 的组成让学生拿出 6 个圆片或自已喜欢的图形分一分,同桌为一组, “你分我说”或“我说你分”: 6 可以分成 1 和 5;6 可以分成 2 和

6、 4 等。或者说 3 和 3 组成 6;2 和 4 组成 6 等数学语言进行交流,我说你分,最后把每一种分法都写下来,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又如左边摆 4 个红色三角形,右边摆 2 个蓝色的三角形,让学生观察并求出一共有多少个三角形。用什么方法求,为什么这样求?引导学生用数学的语言说出来:第一种方法用数,怎么数,按什么顺序数,数出结果;第二种方法:把右边和左边的个数合并在一起,求出一共是多少,用加法 2+4=6 计算出结果。这样在交流的进程中即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又学会了知识。数学交流就是在各项数学活动中以数学语言为中介的,以传递数学信息,解决数学问题为最终目的,人与人之间进行的相互影响,相

7、互促进的数学活动。数学交流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是数学思想的交流,也可以是数学思维方法和数学学法等的交流。数学交流的形式丰富多彩的,它可以是师生之间的交流,也可以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的交流,它始终是一种双向交流,即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都是交流活动的主体,而不是单纯接收或是交流活动的被动体。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 新课程标准为数学交流提出了具体目标,把“会数学交流”定位为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交流有助于学生把日常语言和数学的的抽象语言联系起来,也有助于把数学思想的各种表达形式(实物的、图象的、记号的、口头上

8、的、内心里的)结合起来。它是数学学习的驱动力,有效的数学交流,不仅可以激活,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也可以使学生对数学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特殊到一般去仔细品位,透过现象看本质,让他们有机会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学心理的研究成果也证明:数学交流对数学本身也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促进数学认知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从低年级就开始培养,依照教学目标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并以积极的心态互相评价、相互反馈、互相激励,发挥集体智慧,开展合作学习,学会数学交流。为此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究:一、为学生创造交流情境与机会学生的认知过程必然有情感伴随,只有以

9、情为动力、以知为依托,做到情理交融、互相促成,才能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和谐发展。加之低年级学生认知过程以事物的表象为主,以兴趣为动力。所以认识数字,设计问题时除了要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还要积极有效地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情趣,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这样课堂讨论交流才能在充满情趣、宽松且热烈的气氛中进行。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时,出示“美丽的校园”情境,先用“大家看看这里都有什么”把学生请进画中,同时,以“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留给学生随意观察,自由交流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观察和交流给学带来乐趣。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请学生“说一说这幅图上都有些什么” ,然后追问“还有什

10、么” ,使学生会全面认真观察画面并带着任务去观察,最后“数一数各种事物的数量,并把自己看的在小组内交流说给大家听,班上做汇报交流” 。并把这种活动延伸到课外, “数一数我们校园里、放学后路上看到的,家里的一些事物,并把自己发现告诉同学和老师,告诉爸爸和妈妈,爷爷和奶奶” 。教学中学生从数画面上的事物,到数教室内的事物,再到数校园内的到校园外的事物,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有观察和交流的机会,只要我们不断地去观察就有交流内容,交流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提高。二、重视动手操作过程的语言表述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知识(信息)必须以语言为载体才便于传输交流。进行信息加工的的心智活动,如果只停留

11、在动手操作,不加以分析、概括,那么是肤浅的。具体的操作只有通过语言进行表象加工,再通过抽象的认知过程才是认知的全过程,才能使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例如:我们教学数的组成时,让学生动手用学具分一分并把自己分的过程说给同桌听,并总结出有多少种分法。如 6 的组成让学生拿出 6 个圆片或自已喜欢的图形分一分,同桌为一组, “你分我说”或“我说你分”: 6 可以分成 1 和 5;6 可以分成 2 和 4 等。或者说 3 和 3 组成 6;2 和 4 组成 6 等数学语言进行交流,我说你分,最后把每一种分法都写下来,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又如左边摆 4 个红色三角形,右边摆 2 个蓝色的三角形,让学

12、生观察并求出一共有多少个三角形。用什么方法求,为什么这样求?引导学生用数学的语言说出来:第一种方法用数,怎么数,按什么顺序数,数出结果;第二种方法:把右边和左边的个数合并在一起,求出一共是多少,用加法 2+4=6 计算出结果。这样在交流的进程中即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又学会了知识。数学交流就是在各项数学活动中以数学语言为中介的,以传递数学信息,解决数学问题为最终目的,人与人之间进行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数学活动。数学交流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是数学思想的交流,也可以是数学思维方法和数学学法等的交流。数学交流的形式丰富多彩的,它可以是师生之间的交流,也可以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

13、会的交流,它始终是一种双向交流,即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都是交流活动的主体,而不是单纯接收或是交流活动的被动体。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 新课程标准为数学交流提出了具体目标,把“会数学交流”定位为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交流有助于学生把日常语言和数学的的抽象语言联系起来,也有助于把数学思想的各种表达形式(实物的、图象的、记号的、口头上的、内心里的)结合起来。它是数学学习的驱动力,有效的数学交流,不仅可以激活,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也可以使学生对数学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特殊到一般去仔细品位,透过现象看本质,让他们有机会由感性认识

14、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学心理的研究成果也证明:数学交流对数学本身也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促进数学认知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从低年级就开始培养,依照教学目标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并以积极的心态互相评价、相互反馈、互相激励,发挥集体智慧,开展合作学习,学会数学交流。为此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究:一、为学生创造交流情境与机会学生的认知过程必然有情感伴随,只有以情为动力、以知为依托,做到情理交融、互相促成,才能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和谐发展。加之低年级学生认知过程以事物的表象为主,以兴趣为动力。所以认识数字,设计问题时除了要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还要积极有效地

15、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情趣,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这样课堂讨论交流才能在充满情趣、宽松且热烈的气氛中进行。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时,出示“美丽的校园”情境,先用“大家看看这里都有什么”把学生请进画中,同时,以“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留给学生随意观察,自由交流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观察和交流给学带来乐趣。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请学生“说一说这幅图上都有些什么” ,然后追问“还有什么” ,使学生会全面认真观察画面并带着任务去观察,最后“数一数各种事物的数量,并把自己看的在小组内交流说给大家听,班上做汇报交流” 。并把这种活动延伸到课外, “数一数我们校园里、放学后路上看到的,家

16、里的一些事物,并把自己发现告诉同学和老师,告诉爸爸和妈妈,爷爷和奶奶” 。教学中学生从数画面上的事物,到数教室内的事物,再到数校园内的到校园外的事物,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有观察和交流的机会,只要我们不断地去观察就有交流内容,交流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提高。二、重视动手操作过程的语言表述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知识(信息)必须以语言为载体才便于传输交流。进行信息加工的的心智活动,如果只停留在动手操作,不加以分析、概括,那么是肤浅的。具体的操作只有通过语言进行表象加工,再通过抽象的认知过程才是认知的全过程,才能使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例如:我们教学数的组成时,让学生动手用学具分一分并把自己分的过程说给同桌听,并总结出有多少种分法。如 6 的组成让学生拿出 6 个圆片或自已喜欢的图形分一分,同桌为一组, “你分我说”或“我说你分”: 6 可以分成 1 和 5;6 可以分成 2 和 4 等。或者说 3 和 3 组成 6;2 和 4 组成 6 等数学语言进行交流,我说你分,最后把每一种分法都写下来,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又如左边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作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