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门窗通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

上传人:近*** 文档编号:48877678 上传时间:2018-07-21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动门窗通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电动门窗通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电动门窗通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电动门窗通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电动门窗通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动门窗通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动门窗通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91.060.50P 3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XXXXXXXXX电动门窗通用技术要求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 of electric doors and windowsXXXX - XX - XX发布XXXX - XX - XX实施GB/T XXXXXXXXX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24分类、规格和标记35一般要求66要求77试验方法158检验规则179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19附录A(规范性附录) 常用材料21附录B(资料性附录) 常见危险部位示例22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建筑幕墙门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48)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西百胜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红门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湘联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建筑五金水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福建安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先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昌施普雷特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鼎新机电设备科技有限公司、长春阔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坚朗五金制品有限公司、青岛拉斐特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昆明海顿自动门业有限公司、霍曼(天津)门业有限公司、无锡旭峰

3、门业制造有限公司、浙江久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自动门行业协会、无锡市苏可自动门制造有限公司、天津海瑞德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佛山市晶源门控有限公司、江苏德普尔门控科技有限公司、大昶门控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林特门业科技有限公司、海达门控有限公司、沈阳宝通航空机电有限公司、亚萨合莱国强(山东)五金科技有限公司、山东赛艾福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欧尼克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易雷特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潘冠军、林夕范、戴建国、刘会涛、林郁、余家红、孙剑、白静国、欧阳晖、陈波、杨杰、霍志文、刘建宏、杜万明、王旭东、王顺府、杨光旭、陈金华、毛小明、陈标明、苏可、王海、温卓龙、夏新国

4、、王俭俭、贾春林、杨国元、徐忠、张海峰、周国青、李荔、程跃飞。22电动门窗通用技术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业与民用建筑、公共区域出入口等场所用电动门窗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规格和标记、一般要求、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使用的电动门和电动窗,以及公共区域出入口等场所使用的电动门。其它场所用的电动门窗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3785 电声学

5、声级计(所有部分) GB/T 3797 电气控制设备GB 4343.1 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电磁兼容要求 第1部分:发射GB 4343.22009 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电磁兼容要求 第2部分:抗扰度GB 4706.1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4706.98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闸门、房门和窗的驱动装置的特殊要求GB 5226.1-2008 机械安全 机械电气设备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T 5823 建筑门窗术语GB/T 5824 建筑门窗洞口尺寸系列GB/T 6388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GB/T 7106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

6、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8485 建筑门窗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8478 铝合金门窗GB 12350 小功率电动机的安全要求GB/T 13306 标牌GB/T 14683 硅酮建筑密封胶GB 15763.3 建筑用安全玻璃 第3部分:夹层玻璃GB 15763.4 建筑用安全玻璃 第4部分:均质钢化玻璃GB/T 16776 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GB/T 17454 机械安全 压敏保护装置GB/T 17626.4-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 17626.12-2013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振铃波抗扰度试验GB/T 19436 机械

7、电气安全 电敏防护装置GB 21556 锁具安全通用技术条件GB/T 24343-2009 工业机械电气设备 绝缘电阻试验规范GB/T 24498 建筑门窗、幕墙用密封胶条GB/T 29498 木门窗GB/T 30591 建筑门窗洞口尺寸协调要求GB/T 31433-2015 建筑幕墙、门窗通用技术条件GB/T 34616-2017 人行自动门通用技术要求GB 5000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JC/T 635 建筑门窗密封毛条JG/T 305-2011 人行自动门安全要求JG/T 310 人行自动门用传感器JG/T 443 建筑遮阳硬卷帘JG/T 45

8、5 建筑门窗幕墙用钢化玻璃JGJ 113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GB/T 582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电动门 electric door 用于敞开或隔断固定区域供人或车、机、艇等通行的建筑洞口或通道出入口,由人工操作或触发信号,电机驱动活动扇启闭的门系统或设备的总称。通常包括门体、开门机、安全保护装置以及五金配件等。3.2电动窗 electric window 用于建筑物围蔽墙体洞口,具有采光、通风或观察等作用,由人工操作或触发信号,电机驱动活动扇启闭的窗系统的总称。通常包括窗体、开窗机、遥控器或开关以及五金配件等。3.3围蔽门(窗) fit closely

9、 door (Window) 关闭时门(窗)本体封闭,且周边与墙体洞口紧密贴合的门(窗),具备一定的抗风压、气密等物理性能。3.4非围蔽门 no fit closely door(gate)门体非封闭或未与建(构)筑物本体贴合连接,开启或关闭时都处于透风、透气状态的门或设备,不具备抗风压、水密、气密等物理性能。3.5电动开门(窗)机 door(window)opener控制和驱动电动门(窗)启闭运行的装置,主要由电动机、控制装置、传动机构等部件组成。3.6室内门 internal door(gate)建筑物内用于分隔两个空间或区域的门或设备。3.7外围护门 peripheral protect

10、ion door安装于建筑物外墙体,分隔室内、外空间的门。3.8户外门 outside gate用于分隔建(构)筑物外区域或庭院出入口的门或设备。3.9通道闸机 channel gate敞开或隔断人行通道出入口的电动门或机电设备。通常具有门禁、考勤等功能。3.10出入口电动栏杆(机) exit barrier electric gate 敞开或隔断人或车通行的区域出入口,由单杆或多杆组合的机电设备。3.11上扬启闭电动门 upward rotation electric gate转动轴位于设备一端或一角,栏杆绕轴上下往复旋转起落的电动门。常用于电动栏杆启闭,旋转角度通常为90。3.12电动平移

11、门(窗) electric sliding door (window)电动推拉门(窗)门(窗)扇沿水平方向线性往复移动实现启闭的电动门(窗)。3.13悬臂平移门 cantilever gate门体启闭运行时由一侧承重,电机驱动运行的门体悬空平移实现启闭的户外门。3.14电动上卷门 electric rolling door由导轨、卷轴、门体(帘片,软质、硬质材料等)及驱动装置等组成,上下卷动启闭的电动门。3.15电动滑升门 electric sectional door带有动态平衡系统,门扇通过两侧安装的滚轮沿导向系统整体上下滑动运行的门。3.16电动伸缩门 electric folding

12、gate门体一端固定,另一端由电机驱动,门体在水平方向伸缩实现启闭的户外门。通常由机头、门排、控制装置、轨道、门尾固定件等附件组成。 3.17电动桩 electric pile电动升降柱埋置于地面以下,由电机驱动控制升降,用于隔断或敞开车辆通行的户外场所出入口的柱(桩)状设备。具有一定的防撞击功能。3.18危险区域 dangerous area电动门运行区间可能造成碰撞、挤压伤害的空间区域,通常指距离地面高度2.5m以内的运行区间。4 分类、规格和标记4.1 分类4.1.1 电动门4.1.1.1 按用途电动门按用途分类及代号见表1。表1 按用途分类用途室内门外围护门户外门代号DNMDWMDHM

13、4.1.1.2 按应用场所电动门按应用场所分类及代号见表2。表2 按应用场所分类类别民用建筑人行围蔽门物行围蔽门非围蔽门场所居住建筑公共建筑车库厂房仓储飞机(艇)库场院通道代号JZGGCKCFCCJKCYTD4.1.1.3 按启闭方式电动门按启闭方式分类及代号见表3。表3 按启闭方式分类及代号类别转轴类平移类上滑类折叠类启闭方式平开上扬平移悬臂上卷滑升折叠伸缩代号PKSYPYXBSJHSZDSS4.1.1.4 按面板或主体材料电动门按面板或主体材料分类及代号见表4。表4 按面板或主体材料分类及代号类别硬质金属硬质非金属软质材料材料种类钢铝合金铜铅铸铁木玻璃硬质塑料玻璃纤维织物软质塑料代号GLT

14、QZMBSXRZRS注1:复合材料用几种材料的首字母表示,如钢木复合,代号为GM。注2:其他材料直接用材料名称表示。4.1.1.5 按门体结构电动门按门体结构分类及代号见表5。表5 按门体结构分类及代号类别面板式通透式组合门体结构边框式整板拼板帘片格栅杆柱组合代号*KBPLSGZZH注:*为框材料代号,如铝合金框,代号为LK。4.1.2 电动窗4.1.2.1 按启闭方式电动窗按启闭方式分类及代号见表6。表6 按启闭方式分类及代号类别立窗/斜天窗平顶天窗启闭方式平开推拉提拉上悬中悬下悬折叠立转外开内开平移中轴代号DPKCDTLCDTSCDSXCDZXCDXXCDZDCDLZCDWKCDNKCDP

15、YCDZZC4.1.2.2 按框件材料电动窗按框件材料分类及代号见表7。表7 按框件材料分类及代号材料种类钢铝合金木塑玻璃纤维其他代号GLMSXQ注1:复合材料用几种材料的首字母表示,如钢木复合,代号为GM。注2:其他材料直接用材料名称表示。4.2 规格4.2.1 围蔽电动门和电动窗4.2.1.1 围蔽电动门和电动窗的规格用洞口标志尺寸表示;洞口尺寸应符合相关建筑规范的规定。4.2.1.2 普通电动门(窗):A(或B)6 m以内的洞口尺寸宜符合GB/T 5824的规定,其规格标志方法应符合GB/T 5824和GB/T 30591的规定。4.2.1.3 大型电动门(窗):10 mA(或B)6 m

16、洞口尺寸按0.5 m级差递增;超大电动门(窗):A(或B)10m洞口尺寸按1 m级差递增。4.2.1.4 大型门(窗)和超大门(窗)规格标志方法:洞口标志宽度(m)m高度(m)m。4.2.2 非围蔽电动门非围蔽电动门的规格用门体实际封挡尺寸表示,其规格标志方法:洞口标志宽度(m)m高度(m)m。4.3 标记4.3.1 标记方法4.3.1.1 电动门标记方法以用途代号、应用场所代号、启闭方式代号、面板或主体材料代号、门体结构代号、规格和本标准号组成。4.3.1.2 电动窗标记方法以启闭方式代号、框件材料代号、规格和本标准号组成。4.3.2 标记示例示例 1:门洞口宽度为4000mm高度为3600

17、mm、铝合金拼板、滑升运行的工业厂房外围护电动门,标记为:DWM-CF-HS-L-P-400360 GB/T XXX-20XX。示例 2:门体实际展开长度12m高度1.4m、不锈钢杆件、户外电动伸缩门,标记为:DHM-CY-SS-G-G-12m1.4m GB/T XXX-20XX。示例 3:洞口宽度为2000mm高度为1500mm、钢框、外开电动天窗,标记为:DWKC-G-G-200150 GB/T XXX-20XX。5 一般要求5.1 使用条件电动门、窗在以下条件应可靠使用:a) 相对湿度:90% ; b) 电压波动:交流工作电压为额定值的(110%),直流工作电压为额定值的(15%);c)

18、 无强烈电磁干扰源; d) 周围无易燃、易爆炸和腐蚀性介质; e) 安装地点海拔高度低于2000 m。f) 电动门窗适应环境温度:室内门(窗)-10+40;外围护门(窗)和户外门-25+55。5.2 材料5.2.1 电动门窗所用材料应符合相关现行标准的规定,结构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5.2.2 电动门窗常用材料的要求见附录A。5.2.3 采用普通碳素钢材料制作的各种零部件应有防腐处理。5.2.4 金属零部件表面应做防锈处理,镀层或涂层应均匀无斑剥现象,按GB/T 10125中性盐雾试验48h,保护评级Rp9级。5.2.5 软质门用聚酯纤维(PES)涂层织布时,应符合GB/T 20630.

19、1的规定,其他软质材料应符合相应标准规定,并应符合表8规定的物理性能。表8 聚酯纤维(PES)涂层织布物理性能性能参数拉伸强度(经/纬)撕裂强度(经/纬)剥离强度断裂伸长率 数值3600/3000 N/5400/300 N90 N/520%30%5.2.6 采光窗宜采用厚度不小于单层3 mm或双层1.5 mm的亚克力或耐力板等透光率高的材料制作,强度应满足整个门扇抗风性能要求。5.2.7 电动门窗用玻璃应采用安全玻璃,其选用应符合JGJ 113的规定,并相应符合下列要求:a) 钢化玻璃应符合JG/T 455的规定;b) 夹层玻璃应符合GB 15763.3的规定;c) 均质钢化玻璃应符合GB 1

20、5763.4的规定。5.3 电气系统5.3.1 电动门、窗应采用独立电源开关,并具有漏电保护功能。5.3.2 电动门、窗驱动和制动装置应满足正常运行的需要,电器装置应符合GB 4706.98、GB 12350的规定。5.3.3 各类开门机、开窗机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要求。5.3.4 启闭或安全防护用感应装置或遥控装置,应相应符合JG/T 310、GB/T 19436、GB/T 17454的要求和国家无线电管理规定。5.3.5 电器装置、感应装置、控制箱的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 44。5.3.6 其它电气元件应符合GB/T 3797及相关标准的规定。5.3.7 主要电器耐久性应满足相应门窗类型的使用要

21、求。5.4 五金件和锁具5.4.1 五金件应根据其承载能力要求进行设计和选用,且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5.4.2 锁具应根据设计要求选用,且应符合GB 21556的规定。5.5 抗风压设计用于建筑外围护的围蔽门(窗)体和主要受力构件抗风荷载值应按GB 50009的建筑围护结构要求进行计算。5.6 制作和组装5.6.1 焊接不应有松动、开裂、未熔化、气孔、夹渣、漏焊等缺陷,焊接质量不应低于GB 50017规定的2级;以螺接或铆接方式组装的框、扇应牢固可靠,不应有松动变形现象。5.6.2 五金件应配置齐全、安装牢固,在门扇反复运动中不应有松动现象;承受反复运动的五金件应便于更换。5.6.3 导

22、向轮、悬挂轮、行走轮等应转动灵活,无卡阻。5.6.4 拼板、帘片式门窗应连接可靠、转动灵活,确保板、片在其间运行不脱钩、不窜片;板、帘两端侧扣安装牢靠。5.6.5 有轨门窗的轨道应安装牢固,固定点应均匀分布,间距不应大于600 mm。5.6.6 围蔽式电动门窗固定扇、框、轨道等固定部件与墙体的缝隙应使用建筑密封胶封严,门窗关闭时活动扇四周、扇与导轨等处均应采取密封措施,密封良好,运行不脱落。5.6.7 板式门扇装有采光窗时,采光窗周边与门扇间应有密封措施。6 要求6.1 外观6.1.1 电动门窗外表面应无明显色差,不应有裂纹、污物、划伤及明显的非工艺凹凸等缺陷。6.1.2 产品表面不应存在可能

23、造成人身伤害的锋利边缘或尖角,拼接处平整。6.1.3 金属部件表面不应有锈蚀、扭曲、压坑、锤痕、剥落等缺陷;表面处理应均匀、色泽一致,无流挂、脱落、花斑、露底等缺陷。6.1.4 软质材料表面不应有破损、皱叠、毛边;拼接处不应开裂。6.1.5 贴敷或涂装的警示色不应出现剥离现象。6.2 尺寸偏差6.2.1 普通面板式电动门窗尺寸偏差应符合表9的要求。表9 普通面板式电动门窗尺寸偏差要求 单位为毫米项 目弯曲度平面度棱边直线度面板长度公差面板两对角线之差技术要求1/10002/10001/100023/10006.2.2 卷帘门窗尺寸偏差应符合表10的要求。表10 卷帘门窗尺寸偏差要求 单位为毫米

24、项 目允许偏差卷帘门窗内宽极限偏差窗3门5卷帘门窗内高极限偏差窗5门8导轨与水平面垂直度5卷轴与水平面平行度3座条与水平面平行度56.2.3 大型和超大电动门尺寸偏差应符合表11的要求。表11 大型和超大电动门尺寸偏差 单位为毫米项 目允许偏差平移式侧移式上滑式门扇宽度(B)B /1000 不超过20 3-1.5门扇高度(H)H /1000 不超过10 4门扇两对角线差(L)L /1000 5两板拼接处高低差不应大于1mm门扇平面度 20 3门扇关闭时宽、高方向直线度全长范围不应大于1/1500轨道直线度:1/1000,每隔4m测量;全长范围内不应大于15相邻轨道中心线间的距离3,每隔6m测量

25、注:表中门扇为单扇。6.3 性能要求6.3.1 抗风压性能6.3.1.1 外围护围蔽电动门窗,活动扇关闭状态下,抗风压性能应满足工程设计值要求。在风荷载作用下,不应发生扇件破坏、脱落等现象;采用定级检测压力差值P3为指标的分级见表12。表12 外围护围蔽电动门窗抗风压性能分级 单位为千帕分级S1S2S3123分级指标值P30.25P30.50.5P30.750.75P31.01.0P31.51.5P32.02.0P32.5分级456789分级指标值P32.5P33.03.0P33.53.5P34.04.0P34.54.5P35.0P35.0注:第9级应在分级后同时注明具体检测压力差值。6.3.

26、1.2 外围护硬板式围蔽门抗风压性能不应低于S3级,帘片式围蔽门窗不应低于S1级,其他类硬质围蔽门窗不应低于1级,软质材料围蔽门窗不应低于S1级。6.3.2 抗动态风压性能6.3.2.1 户外非围蔽门在关闭状态下,抗动态风压性能以其承受的动态风压表示,在此压力作用下,不应发生门体倾倒、杆件弯折、脱落、面板变形、固定架损坏等现象,试验后仍能正常使用。抗动态风压性能分级应符合表13的要求。表13 抗动态风压性能等级分级123456分级指标值P100150250350500700校准风速Vm/s12.615.520.023.728.328.3注1:第6级在分级后同时注明具体动态风压值。注2:表中数值

27、参照GB/T299072013。6.3.2.2 杆式户外门抗风速能力不应低于2级;面板类不应低于1级。6.3.3 气密性能有气密性能要求的电动门窗,气密性能分级应符合GB/T 31433的规定。6.3.4 空气声隔声性能围蔽式电动门窗关闭时的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应符合GB/T 8485的规定。6.3.5 水密性能有水密性能要求的围蔽门窗,水密性能分级应符合GB/T 31433的规定。6.3.6 保温性能围蔽门窗保温性能指标值K分级应符合GB/T 8484的规定。6.3.7 耐雪荷载性能与水平面夹角小于60的电动天窗,在寒冷地区室外使用时,其耐雪荷载性能应符合表14的规定。表14 耐雪荷载性能分级

28、 单位为帕分级123456指标值1002004006008001000注:第6级应在分级后同时注明具体检测压力差值。6.3.8 运行噪声民用建筑室内门窗的运行噪声(等效连续A声级)不应大于55 dB;户外门不应大于65 dB;外围护及其他场所门窗不应大于60 dB。6.3.9 反复启闭耐久性能6.3.9.1 在实验室条件下,电动门窗运行一个完整的开和关过程为一次,正常运行应达到规定的循环次数。6.3.9.2 电动门窗反复启闭次数应符合表15的规定。表15 电动门窗反复启闭次数 单位为万次用途民用建筑人行围蔽门物行围蔽门非围蔽门电动窗场所居住建筑公共建筑车库厂房仓储飞机(艇)库场院通道次数102

29、105016.3.9.3 作为辅(次)门窗的普通卷帘门窗不应低于1万次;快速卷门不应低于30万次;单杆电动栏杆不应低于50万次。6.4 启闭功能6.4.1 电动门窗启闭装置应便于操作,具有开、关、停等按键,按键灵敏,标识清晰、明确。6.4.2 电动门窗具有多种启闭方式时,应切换自如,互不干扰。6.4.3 启闭操作时,应能全程观察门运行状态和门区状况。固定启闭装置应安装在能观察到门运行状况的位置;远程操作电动门时,应具有实时监控功能,直接显示门运行状况和各个监测点报警状态。6.4.4 遥控启闭装置在无屏蔽和电磁干扰的情况下,遥控距离不应小于30m。6.4.5 电动门窗应安装限位装置,可在一定范围

30、内调整,门窗运行到限位位置后应停止运行。6.4.6 电动门窗应手动优先,在运行时如手动操作,电机应立即停止运行。6.4.7 超大围蔽门启闭应采用安全点动按钮模式,火警状态下应采用自动开启运行模式。6.5 手动开启力6.5.1 电动门窗在断电或打开离合状态下,施以相应的外力,应能开启。6.5.2 车库门、通道门、快速门及民用建筑人行门等,其手动开启力不应大于100N。6.5.3 电动栏杆不应大于150N,其他类户外门不应大于200N。6.5.4 超大门窗手动或采用下列方式,开启力不应大于260N:a) 备有减速机构,以手动操作开启;b) 备有备用电源系统,可支持至少运行一个循环,将门窗停在预置的

31、安全位置;c) 其他牵引方式。6.6 运行速度6.6.1 电动门窗的设计运行速度应满足通行要求,在允许的范围内应能适当调整。6.6.2 除快速上卷门外的电动门活动扇外沿关闭速度不应大于0.35 m/s。6.6.3 快速卷门运行速度应在0.62.5 m/s。6.6.4 普通平移类、上滑类、上扬式电动门的开启速度不应大于0.5 m/s。6.6.5 折叠类、平开式电动门开启速度不应大于0.35 m/s。6.7 控制功能6.7.1 具有开、停、关功能,宜具有急停功能。急停开关按下后应自锁,且优先于其他开关方式,在人工方式解除急停状态前,不能执行其他设定的功能。6.7.2 具备安全保护等装置的接口。6.

32、7.3 控制电路应设有失压保护,当电压降落或电源中断应自动停机。电源再现时,被控产品不应自动运行。6.8 电气6.8.1 抗电强度6.8.1.1 电动门窗采用交流供电时,控制装置的带电主回路与金属外壳之间应能承受1000 V 50 Hz的交流电压;采用低于50 V直流电压供电时,应能承受500 V直流电压;电压高于50 V供电时,应能承受1000 V直流电压,在1 min内应无击穿或闪络现象。6.8.1.2 主机带电主回路与金属外壳之间的耐压应符合GB/T 5171的规定,控制器带电主回路与外壳之间的耐压应符合GB/T 3797的规定,跳闸电流值不应大于10 mA。6.8.2 绝缘电阻6.8.

33、2.1 各类电动门窗在相应的环境温度下,相对湿度不大于90%的条件下,绝缘电阻不应小于2M。6.8.2.2 带电主回路以及带电主回路与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应符合GB/T 24343-2009中6.3和6.5的要求。6.8.2.3 驱动装置绝缘电阻不应小于10 M。6.8.3 保护接地应设安全保护接地端子(PE)并有接地标志,保护接地电路应符合GB/T 3797-2005第4.10.6条的要求。接地端子与产品连接可靠,接地端子与产品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0.1 。应满足GB 50057-2010中322.3的要求。6.8.4 漏电保护电动门窗宜安装漏电保护开关,漏电电流不应大于30 mA,动作时间不应

34、大于0.1 s;不能安装漏电保护开关时,应连接至独立的安全保护接地,且门体接地极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 。6.8.5 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应符合GB 4706.1的要求。6.8.6 带电部件的防护带电部件的防护应符合GB 4706.1的要求。6.8.7 安全电压电机户外电动门宜采用不大于36 V电压的直流电机。6.9 安全要求6.9.1 防夹措施6.9.1.1 电动门窗运行区域有人存在可能的,应对可能引起人体夹伤的部位进行防护,可采用改变构造或防护措施,加装额外保护装置等方式。6.9.1.2 各类电动门常见的夹持危险部位见附录B。6.9.1.3 转轴类门窗活动扇与框之间危险点的间

35、隙,常见防护方式见图1。图1 转轴类电动门窗夹持危险点及常见防护方式6.9.1.4 沿轨道滑动的电动门窗,高度2.5m以内的导轨侧面应封闭,运行在导轨中的滚轮应配置防滚轮夹手指的保护装置。6.9.1.5 拼板门拼接处应有防夹手措施。6.9.1.6 伸缩式、上悬挂式等门体分离运行的电动门,明显位置应设置警示标识,分离空间应配有存在传感装置或其他防护措施。6.9.1.7 上卷门应具有防卷人保护措施。6.9.2 安全距离电动门各个相对运动部件之间易造成人体伤害的危险点应保留一定的安全距离,常见的安全距离如图2所示: a) 铰链或折叠门的安全距离 b) 平移门的安全距离 c) 门把手的安装位置 d)

36、平移门的安全保护 e) 平开门的安全距离 图2 常见电动门的安全距离6.9.3 平衡和制动6.9.3.1 电动门窗应具有安全可靠的制动性能或平衡系统,正常操作时,应能停在任意位置。6.9.3.2 沿轨道滑动的电动门应安装机械限位缓冲装置,在电气控制系统失灵时,应能有效阻挡门扇发生碰撞和滑出轨道,行走轮应设置防脱轨装置。6.9.3.3 上滑类门平衡系统应配置防坠落保护装置,当钢丝绳、链条、扭簧等断裂或配重失去平衡时,保护装置应能阻止活动扇下滑或坠落。6.9.3.4 设有人行小门的电动门,应安装互锁装置,确保门中门未关闭时门不能启动。6.9.4 制动距离电动门制动应可靠,运行过程中应能即时响应急停

37、按键和各种制动信号,制动距离应符合表16的规定。 表16 电动门窗制动距离 单位为毫米类别人行围蔽门车库门大门超大门户外门通道门制动距离5050100200100506.9.5 电动门冲击力 6.9.5.1 动态冲击力电动门在运行区间内以设定的运行速度运行,当非接触传感器被屏蔽,门扇碰撞到人或障碍物产生夹持撞击时,冲击力-时间变化曲线区域示意见图3,产生的动态力的值按表17分级。表17 电动门动态冲击力分级表 单位为牛顿分级12345动态冲击力Fd1010 Fd8080 Fd150150 Fd400400 Fd1400说明:Fd 在动载荷作用时间Td内所测得的最大动态冲击力;Fs在动载荷作用时

38、间Td之后所测得最大静态冲击力;Td动态冲击力作用时间,最长时间不超过0.75 s; Tt 冲击力作用总时间,包含动载作用时间Td在内,共计5 s。 图3 冲击力-时间作用曲线区域示意图6.9.5.2 各类电动门动态冲击力分级各类电动门动态冲击力适用级别见表18。表18 各类电动门动态冲击力适用级别场所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物行围蔽门非围蔽门类别室内外围护室内外围护车库厂房仓储飞机(艇)库场院通道级别11、2、31、21、2、31、2、31、2、3、41、2、3、41、2、3、4、51、2、31、2、36.9.5.3 静态冲击力Fs、残余冲击力Fr静态冲击力Fs应小于Fd,且不应大于150N,作用时

39、间不应大于4.25s;残余冲击力Fr应小于Fs,且不应大于80N。6.9.6 非接触安全传感器设置6.9.6.1 各类电动门动态冲击力不应超出表19的分级规定,在门扇运行危险区域内,3级及以上的门应安装存在传感器。当人或物体进入危险区域时,存在传感器应立即被触发,活动扇应停止或反向运行。6.9.6.2 动态冲击力为5级时应安装具备故障输出功能的存在传感器,电动门每一运行周期内进行监控检测至少一次,确认感应器有故障时门应停止运行并输出信号。6.9.6.3 存在传感器感应范围应覆盖整个危险区域,盲区距离不应大于200 mm;如为对射传感器,应设置多道光线,光线间距不应大于300 mm。6.9.7

40、接触式压敏传感器设置6.9.7.1 电动门活动扇前沿或下沿应安装减震装置。6.9.7.2 快速门及冲击力在3、4、5级的电动门应安装接触式压敏传感器。6.9.7.3 在扇前沿的压敏传感器防护高度不应小于2000 mm或覆盖扇全高,扇下沿应全覆盖,压敏传感器被触发时,活动扇应停止运行,且应满足制动距离要求。6.9.7.4 压敏传感器40mm40mm接触面正向触发压力不应大于45 N。6.9.8 安全警示与标识6.9.8.1 电动门窗应在明显处粘贴“电动”等警示标识,标识尺寸应符合表19的规定。表19 安全标识牌的尺寸 单位为米型号观察距离L圆形标识的外径三角形标识的外边长正方形标识的边长10L2

41、.50.0700.0880.06322.5L4.00.1100.1420.10034.0L6.30.1750.2200.16046.3L10.00.2800.3500.2506.9.8.2 启闭操作装置位置应有指示标识,并明确禁止儿童操作。6.9.8.3 电动门警示标识应明确以下内容:a) 电动,请勿触摸和倚靠;b) 禁止快速闯入;c) 禁止在运行区域内停留。6.9.8.4 超大电动门应设置声或光装置,在门扇运行前及运行时发出声或光预警。7 试验方法7.1 外观在条件良好的自然光条件下,距离试件1m处目测观察。7.2 尺寸偏差7.2.1 弯曲度、平面度、棱边直线度检测:采用1 m钢直尺配合塞尺

42、来测量,结果取最大值。7.2.2 面板长度公差、面板两对角线之差用钢卷尺测量。7.2.3 极限偏差用钢卷尺测量。7.2.4 门扇宽度采用钢卷尺测量,测量位置为距门扇上两横边各50mm处,检测值与产品设计图示门扇宽度值相减,结果取其极值。7.2.5 门扇高度采用钢卷尺测量,测量位置为距门扇上两竖边各50mm处,检测值与产品设计图示门扇高度值相减,结果取其极值。7.2.6 门扇两对角线差采用钢卷尺测量。7.2.7 两板拼接处高低差采用300 mm钢直尺配合塞尺测量,结果取最大值。7.2.8 门扇平面度,采用1 m钢直尺配合塞尺来测量,结果取最大值。7.2.9 轨道直线度,采用1 m钢直尺配合塞尺来

43、测量,结果取最大值。7.2.10 相邻轨道中心线间的距离采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7.3 性能7.3.1 抗风压性能按GB/T 7106的规定检测。7.3.2 抗动态风性能按GB/T 29907的规定检测。7.3.3 气密性能按GB/T 7106的规定检测。7.3.4 空气声隔声性能按GB/T 8485的规定检测。7.3.5 水密性能按GB/T 7106的规定检测。7.3.6 保温性能按GB/T 8484的规定检测。7.3.7 耐雪荷载性能按JG/T 443的规定检测。7.3.8 运行噪声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a) 噪声检测用声级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T 3785的规定;b) 检测前应调整为设计

44、正常运行条件;c) 声级计应放置在距离门窗边缘1.0m、高度为1.5m的位置,检测门窗稳定运行不少于三个周期的等效连续A声级值;d) 门窗内、外两侧分别检测,取最大值;e) 当噪声检测结果与环境噪声之差小于10分贝时,应设法降低环境噪声并重新进行检测。7.3.9 反复启闭耐久性参照GB/T 34616-2017第8.4.7条的规定检测。7.4 启闭功能在门窗正常运行时,采用目测观察、实际操作、卷尺测量等方法检测。7.5 手动开启力门窗处于断电状态,采用精度不低于1 N的测力计进行检测。检测位置应为执手位置、上滑类活动扇下沿中间位置、转轴类边沿位置、平移类活动扇竖梃距地面高度为1200 mm的位

45、置。7.6 运行速度测量或计算电动门窗活动扇启闭位移,采用时间测量装置检测电动门窗从全闭状态到全开状态以及从全开状态到全闭状态所用的时间,并计算其运行速度,检测三次,取平均值。7.7 控制功能7.7.1 在产品通电待机状态下,手动方式按按键上相应的控制标示(开、关、停)对应的按钮各5次,观察启动、停止操作是否灵活、准确;在开或关门运行的任意位置上,手动按下急停开关,产品应能自锁,未释放急停开关前,不能执行其他设定的功能。7.7.2 在控制系统安全保护装置口上接相应的安全保护装置,在开、关运行过程中触发安全保护装置,驱动装置应停止或反向运行。7.7.3 直流电源用自耦变压器或交流电源用可调交流电

46、源给产品供电,测试电压分别为:额定电压、90%额定电压、70%额定电压、断电,每调整到一档电压并稳定后,检查逻辑和功能是否符合要求。7.8 电气7.8.1 抗电强度7.8.1.1 按GB 5226.1-2008中18.4条试验方法试验。7.8.1.2 主机带电主回路与金属外壳之间的耐压按GB/T 5171中8.2条试验方法试验;控制器带电主回路与外壳之间的耐压按GB/T 3797中4.8.2条试验方法试验。7.8.2 绝缘电阻绝缘电阻按GB/T 24343-2009中6.3和6.5条试验方法试验。7.8.3 保护接地目测保护接地端子和标识,按GB/T 3797-2005第4.10.6条的试验方

47、法试验,应符合6.8.3条要求;按GB 50057-2010中322.3条的试验方法,采用接地电阻仪测量接地电阻是否小于0.1 。7.8.4 漏电保护将控制电路输出端短路,检测过流保护是否起作用;切断电源,去除短路故障后重新检测控制电路是否正常工作(如有保险丝的更换保险丝)。7.8.5 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按GB 4706.1第16条的试验方法试验。7.8.6 带电部件的防护按GB 4706.1第8条的试验方法试验。7.8.7 安全电压电机目测电机铭牌,通电后用万用表测试电压是否符合6.8.7条要求。7.9 安全检测7.9.1 防夹措施正常光照条件下,距离0.5 m目测或手试。7.9.2 安全距

48、离检测采用塞尺、钢直尺测量。7.9.3 平衡和制动产品正常运行时,按要求模拟运行状况或故障,目测观察。7.9.4 制动距离电动门的制动距离按JG 305-2011第5.6条的规定检测。7.9.5 冲击力7.9.5.1 冲击力检测位置应设置在最易发生事故、冲击力或力矩最大处。7.9.5.2 上滑类在活动扇下沿平均取三个点,大门和超大门取五个点,检测距离为距地面500 mm。7.9.5.3 平移类、折叠类及平开门位于活动扇最外沿距地面1.2 m处,门体高度不足2 m的可取门体高度的中间位置,检测距离为距前竖梃或右框500 mm。7.9.5.4 上扬式栏杆机位于栏杆最外沿,检测距离为距落杆终点前50

49、0 mm。7.9.5.5 冲击力检测方法参照JG 305-2011第5.4条的规定检测,每个位置检测三次,取三次平均值为检测点值,各个检测点值最大者为最终冲击力值。7.9.6 非接触安全传感器检测试件按GB/T 34616-2017第8.6.7.1条制作,检测方法参照JG 305-2011第5.5.1条的规定检测。7.9.7 接触式压敏传感器按JG 305-2011第5.5.2条的规定检测。7.9.8 警示与安全标识在良好的光线条件下,目测检查,采用精度为1mm的钢卷尺检测。8 检验规则8.1 检验类别分为出厂检验、现场综合检验和型式检验。8.2 出厂检验出厂检验项目见表20按出厂检验项目全数

50、检验,全部指标合格时判定该产品合格。表20 出厂检验、现场综合检验和型式检验项目条文号项目出厂检验现场综合检验型式检验6.1外观6.2尺寸偏差6.3.1外围护门抗风压性能-6.3.2户外门抗风性能-6.3.3气密性能-6.3.4空气声隔声性能-6.3.5水密性能-6.3.6保温性能-6.3.7天窗耐雪荷载性能-6.3.8运行噪声-6.3.9反复启闭耐久性能-6.4启闭功能6.5手动开启力-6.6运行速度-6.7控制功能6.8电气-7.1防夹措施7.2安全距离7.3平衡和制动-7.4制动距离-7.5冲击力-7.6存在传感器7.7压敏传感器-7.8安全警示与标识注:“”为必检项目;“”为有要求类型

51、检验项目;“”为非检项目。8.3 现场综合检测现场综合检验项目见表21。现场综合检测时,应对每套产品进行检验。当某一项目不合格时,可进行调整、返修或更换部件,复检合格后方可交付验收。现场综合检验应提供相同类型、相同配置,有代表性规格尺寸的产品型式检验报告。大规格尺寸的型式检验报告可代表相同类型、相同配置、较小尺寸的型式检验报告。8.4 型式检验8.4.1 检验项目型式检验项目见表21。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b) 正式生产后,产品的原材料、构造或生产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停产一年以上重新恢复生产时; d) 出厂检验

52、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e) 正常生产时应每三年进行一次型式检验。8.4.2 组批规则相同分类和规格的出厂合格批为一检验批。当产品的配置相同,尺寸不同时,型式检验时,大尺寸产品可覆盖小尺寸产品。8.4.3 抽样方法同一检验批中随机抽取检测项目所需要的数量作为试样。8.4.4 判定与复验规则型式检验的判定与复验规则如下:a) 抽检样品全部符合要求,判定该批产品型式检验合格;b) 全部检验项目中安全性能有不合格项,判定为不合格;c) 安全性能合格,其它性能有不合格项,可从该批剩余产品中加倍随机抽取,对不合格项进行复检,若结果全部符合要求时,判定该批产品合格;d) 若其它性能仍有不合格项

53、,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e) 允许返修、更换。9 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9.1 包装9.1.1 包装箱的箱面标志应符合GB/T 6388的规定。9.1.2 包装箱上应有“防雨”、“小心轻放”及“向上”等标志,且标志应符合GB 191的规定。9.1.3 包装箱应有足够强度保证运输中不受损坏。9.1.4 包装箱内应用无腐蚀作用的材料包装,防止在搬运途中,浸水及振动、冲击产生的破损。9.1.5 包装箱内应提供如下文件:a) 产品合格证;b) 产品安装使用说明书;c) 产品装箱清单;d) 其它有关技术文件。9.2 标志9.2.1 在产品明显部位应标明下列标志:a) 制造厂名、注册商标、产品名称和型号;

54、b) 额定电压、电源频率、电机功率及其他内容;c) 产品应贴有标牌,标牌应符合GB/T13306的规定;d) 制造日期或编号、标准代号。9.2.2 使用说明书应符合GB/T 9969的规定,并包含以下内容:a) 重要使用安全说明:警告为了保障人身安全,必须严格遵循使用说明书的规定;b) 禁止儿童玩耍遥控器或操作控制开关;c) 禁止靠近运动中的门体。9.3 运输9.3.1 运输过程中避免包装箱发生相互碰撞。9.3.2 运输工具应有防雨措施,并保持清洁无污染。9.3.3 运输装卸过程中应轻拿轻放,严禁摔、碰、撞。应保持几何形状不变,表面完好。9.3.4 超大门面板码放不应超过6层,软质面板不超过1

55、0层。9.4 贮存9.4.1 产品应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严禁与酸、碱、盐类物质接触并防止雨水侵入。9.4.2 产品严禁直接置于地面,底部垫高不小于100 mm。9.4.3 超大门面板码放不应超过6层,软质面板不超过10层。10 使用和维护10.1.1 电动门窗的日常使用应由专人负责,操作人员应经生产商培训合格。10.1.2 电动门窗的维护应由生产商或其授权单位的专业人员持证上岗,证书由具备相关资质的第三方培训考核颁发。10.1.3 电动门窗的维护间隔时间不应超过六个月。10.1.4 维护内容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规定,并包括下列内容:a) 确认门体及紧固件是否有松动或发生位移;b) 限位、传感

56、器是否灵敏可靠;c) 驱动、制动、控制、监控系统功能是否正常;d) 冲击力是否符合要求;e) 制动距离是否符合要求;f) 安全警示和标识是否齐全。维护的结果应记录在维护日志中,维护日志存档备查并以书面形式通知业主或代理人。维护日志应包括维护日期、维护人员、设备名称及编号和维修情况。附录A(规范性附录)常用材料A.1 电动门窗常用材料应符合表A.1的要求。表A.1 电动门窗常用材料标准和要求材料标准具体要求常用于碳素结构钢GB/T 699力学性能不应低于Q235B优质碳素结构钢GB/T 700低合金结构钢GB/T 1591力学性能不应低于Q345钢超大门骨架合金结构钢GB/T 3077不锈钢管材

57、GB/T 12770不锈钢板材GB/T 3280热镀锌板GB/T 2518镀锌层厚度不应小于8m彩色涂层钢板GB/T 12754正面涂层厚度不应小于25m铝合金型材GB/T 5237.1、GB/T 8478铝合金型材表面处理GB 5237.2、GB 5237.3、GB 5237.4、GB 5237.5铝合金板材GB/T 3880.1、GB/T 3880.2铝合金彩色涂层正面厚度不应小于20m轮轴材质GB/T 699力学性能不应低于45钢行走轮、导向轮行走轮调质处理踏面硬度不应低于HRC 24扭簧材料GB/T 1239.3钢丝绳GB 8918、GB/T 20118提升带JB/T 8521.1安全

58、系数不应小于6链条断裂强度不应小于额定负载的6倍碳素弹簧钢丝GB 4357屈服强度不应小于784 Mpa,抗拉强度不应小于980 Mpa中轴用镀锌管GB/T 8163直径不应小于33mm,壁厚不应小于2 mm整板卷门聚氨酯GB/T 21558密度不应小于42 kg/m3保温填充物聚苯乙稀GB/T 10801.1、GB/T 10801.2密度不应小于18kg/m3保温填充物三元乙丙GB/T 24498回弹恢复不低于5级密封胶条密封胶GB/T 14683密封毛条JC/T 635硅酮结构密封胶GB/T 16776木材GB/T 29498附录B(资料性附录)常见危险部位示例 图B.1 常见危险部位示意图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