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术作业看学习习惯的培养(小学美术老师教学论文)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8874707 上传时间:2018-07-2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6.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美术作业看学习习惯的培养(小学美术老师教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从美术作业看学习习惯的培养(小学美术老师教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从美术作业看学习习惯的培养(小学美术老师教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从美术作业看学习习惯的培养(小学美术老师教学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从美术作业看学习习惯的培养(小学美术老师教学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美术作业看学习习惯的培养(小学美术老师教学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美术作业看学习习惯的培养(小学美术老师教学论文)(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美术作业看学习习惯的培养从美术作业看学习习惯的培养( (小学美小学美 术老师教学论文术老师教学论文) )为一位美术教师,总是希望通过自己辛勤的工作,使孩子们从小培养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可是却在性,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备课、准备教具、范作,有时候自觉讲课也很是精彩,到了让学生创作的时候却发觉学生没有带工具或带了工具课上没有及时完成到课后却不了了之,使得课堂中一些已经极富趣味性的作品半途而废了。一次两次下来,美术作业在学生眼里成为了可有可无的东西,随着课业负担的加重,更加不再去理会有这么个作业了。 在市属教研活动中,我提出了这一问题,想从其它学校有

2、经验的教师那里得到点启发,没想到一说起美术作业完成的数量及质量,大家的反应竟然都是摇头。原来虽然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音体美学科的地位也有所提高,可是似乎“美术作业也是作业”这个问题仍得不到重视,美术作业无法完成成了美术课堂教学实效性最大的问题。在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让孩子把完成美术作业变成一种理所当然的习惯的过程中,我越来越体会到美育需要更多的坚持。 一、转变观念 完成美术作业的过程就是孩子学习习惯培养的过程。 在美术教育过程中,美术作业似乎比别的学科少了一份重视程度,这种态度原本不是来自于孩子本身,更多的是来自家长、来源于社会。不难看出,升学压力是造成这个问题目的主

3、要原因。在我们所能看到的家长中,在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对孩子艺术培养的看法是不同的,比如:一至三年级的学生家长,不但非常支持孩子完成美术作业,还会千方百计地让孩子去这里那里的培训班学习;而到了四年级以上,就会渐渐由于语、数、英作业的增多让孩子“有选择”地完成作业实际上就是先完成语、数、英作业,有时间的时候再完成美术作业;到了初中,美术作业就成了调节孩子学习压力的一种游戏,不完成也没关系。久而久之,孩子愿意做的事情变成了一种奖励方式,我们可以称为兴趣使然,而不愿意完成也不会受到责难,不完成作业竟然成为一种“合情合理”的现象了。 这种现象虽然是现今中国教育的较普遍现象,可是美是人类的本能,由于一种暂

4、时的社会现象而让孩子过早地对自己的价值取向和兴趣爱好有所选择,这自然是不应该的。从整个历史来看,美术自古以来就是被人们重视的上层建筑的表现形式之一,而美育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从来都被教育家们所重视。 我们所说的美育也称审美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席勒在他的美育书简中明确提出了德、智、体、美四育的概念:教育“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 ”而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 。从这个角度说,美育是一种综合素质的教育,美育的加强与否,也就不仅关系着一个民族的兴衰,亦关系着人类社会的生存质量。 随

5、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世纪对人的基本素质赋予了新的要求,提出教育的任务是让孩子“学会做人” 、 “学会做事” 、 “学会合作” 、 “学会学习” ,这为素质教育注入了新的内涵。在国家教育部编写的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中说到: 21 世纪的一代新人,应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做人的基本素质培养,其中对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求有:“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从这里可以看到,我们所有的学科都有责任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离不开美育。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理应将那些学科的“主次”观转变,美术作业不但是作业,还应该是最快乐的作业

6、,最丰富多彩的作业,最能体现创造力的作业! 二、乐于表达与惯于表达 培养孩子完成美术作业的过程需要孩子自己的坚持。 培养一个好习惯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培养孩子的美术作业习惯更需要孩子自己的坚持。在去年十一月,我校教研组的教师分别请各年级一个班的学生做了一份调查,分别分析出一二、三四、五六、七至九年级四个学段学生情况并进行汇总。根据本次问卷调查发现:第 1 学段的学生喜欢美术的为 100%,第 2 学段的为 98.7%(仅有一个学生说一般),第 3 学段的为 96.6%,第 4 学段的仅为88.4%。几乎百分之一百的学生都认为应该完成美术作业,但事实上这些学生的作业完成率平均不到70%,并且年龄

7、越高作业完成率越低。分析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种: 1、重视度不够。虽说现今新课程理念下对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了,但是整个社会层面、家庭、甚至由于升学的压力学校及孩子自己不得不倾斜于那些考高中、大学的“有用”学科。并且这种普遍现象在短时间内无解决,也造成美术教师的无奈与尴尬处境。 2、惰性。周围环境的影响毕竟是外因,归根到底学生学习的惰性仍是主要问题。不能完成美术作业的很多学生对其它学科的作业也无法完成。因此,让孩子习惯用美术语言来表达,这是一个学习习惯的问题,需要孩子自己的坚持,是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内容。 3、兴趣的培养。不少孩子是由于没有兴趣,工具材料准备较多而杂便成为不能完成作业的理由。的确

8、,美术学科有别于其它学科,所涵概的知识非常多,因此每个内容所准备的材料也多,有的是绘画材料,有的却要学生自己收集,对于大多数缺少主动性的孩子是个难题。但是为什么仍有一半的孩子愿意去收集和准备呢?自然是对学科本身的兴趣,这样的孩子,乐于用美术语言来表达,他们一定是作业习惯非常好的。怎样让大多数孩子都喜爱美术,乐于完成美术作业,是我们每一位美术教育者一生的思考。 一件好的美术作品是能够表达创作者的情感态度,并能被大家感受的,而孩子的美术作业也能表达孩子们对事物的认知和感受,并且这些感受除了美以外,更多的是表达一种趣味,这种趣味可以愉悦自己也可以给别人带来快乐。让孩子体会创作过程的乐趣,可是如果连作

9、业都不完成,这个孩子恐怕永远都无法体验到其中的乐趣了,一个乐趣被一个不好的习惯抹杀实在是件可惜的事情。而习惯的养成不是一件立等见效的事情,需要长期反复地坚持。在前面分析的三个基本原因中,后两者都是孩子自身的原因,因此,不妨从内因入手,对不同年龄的学生,做出不同的要求。比如,帮助一二年级的孩子,制定一个完成所有作业的目标,尽量要求他们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并及时上交,实在有困难的也能在第二天交上来,从低年级培养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对三四年级的学生给他们一个上学期完成作业的数量,让他们为自己定一个进步的目标,然后争取达到;五六年级的学生,鼓励他们为自己制定一个“远大”的学习计划,计划完成多少次美术作业,并

10、为之努力。通过帮助,让孩子在自己的坚持中取得较大的进步,使孩子不但乐于通过美术作业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还惯于“表达” 。 三、碧海青天“日日”心 督促孩子完成美术作业需要教师长久的坚持。 大体认识了学生不能完成作业的种种原因,作为美育工作者的任务才是最重大的。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 “教育就是养成好的习惯” 。小学阶段是习惯养成的最关键时期,良好的习惯决定了一个人的一生的发展。而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它需要较长的时间,需要一个过程,同时还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耐心。因此,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我们需要做很多很多。 下面我将自己的做法简单讲述一下: 1、材料准备时常提醒。 针对不能完成美

11、术作业的主要原因之一工具材料准备不齐全,我做了一些工作:每一学期开学,将本学期每节课所需的材料制成表格贴在教室前公告栏处,将较复杂的需从平时生活中收集的材料内容用红笔划出,以便孩子提前准备;每一节课结束,提醒下一节课所需材料;上课时,预先准备一些材料,如有孩子仍旧忘记可以借给他们使用,但要批评。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对美术学科有兴趣的同学不但能积极地做好准备,还能提醒另一些惰性较强的孩子带好学具,做到上课时基本上人人有材料,个个能参与。 2、教学环节设计常备常新。 在备课上下功夫是美术教师永远都不能忘记的事情。 首先,在备课时时时要想着怎样能激发兴趣,将所研究的激趣法带入课堂,在课堂中实践,让美术

12、成为学生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主要学科,并成为兴趣点,让大多数学生心理从“必须要学”向“主动去学”转变。 小学美术的课堂应该是活泼生动的课堂,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体验不容易,但是如果教师在语言行为上稍作改变,孩子的积极性就会大大增加,特别是在低年级的教学中。这一点我深有体会:这学期二年级的学习内容中有一节是可爱的猫咪 ,出于教师本身对内容的体会,认为讲讲小猫可爱的行为会使孩子增加感受,因此教师在讲课的时候模仿小猫的一些小动作,语言更童稚一些,孩子们的兴趣马上就激发出来了,一些作业习惯不好的孩子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呢!结果不但第二天全班都交了作业,并且有十几张作品画得非常生动:有的小猫抬着头、竖着耳朵捉

13、蝴蝶;有的小猫睡懒觉,老鼠出来做上了大王;有的在妈妈身边撒娇后来的老牛和小牛也上得非常开心,作业自然就好。 其次,还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让孩子通过美术课的学习,感觉到美术作业不但是有趣的,还是简单的,不但能完成,还可以完成得很好。这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上完每节课后,我都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将教学设计作以修改,争取上得再简单些,再容易懂些。比如,孩子画船,为了让既他们了解船的构造又能加以变化,我做了各种形状的船身、船舱加以组合,这样就形成了各种有趣的船的造型,孩子们非常开心,知道想象与创造就是那么简单而有趣,自然就想学和乐学了。 3、督促作业不厌其烦。 这应该是最困难最艰巨的任务了,我的督促做到几步

14、:记录提醒强制。就说对一二年级的孩子吧,要求作业当堂课完成,有困难的孩子课后用一些时间完成,最迟不超过第二天一早。当天的美术作业在家校联系本中记录,没有完成作业的孩子及时地在家校联系本中告知家长,让家长一同督促。如果以上方法都没有效果,就只好强制留下来补上“漏洞”了。一次、两次、许多次后,自然有些效果,但是需要不懈地坚持。我们说教育要言传身教,让孩子看到你的坚持,无形中也会感染他们。 4、表扬绝不吝啬。 及时发现孩子的进步,和上学期、上星期、上次作业相比,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的进步都值得表扬。事实证明,得到表扬的孩子的作业习惯的的确确都能继续保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也是好习惯养成的开始。 我们经

15、常说一个人习惯的养成,决定着人一生的成功与失败。而教师的言传身教却是最可贵也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一个一直在坚持着的教师,他的学生也一定能学会坚持。那么就用我们的这份坚持一起来培养一个习惯,成就孩子们的一个个美好的人生吧,我想这也许就是美育的真谛!为一位美术教师,总是希望通过自己辛勤的工作,使孩子们从小培养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可是却在性,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备课、准备教具、范作,有时候自觉讲课也很是精彩,到了让学生创作的时候却发觉学生没有带工具或带了工具课上没有及时完成到课后却不了了之,使得课堂中一些已经极富趣味性的作品半途而废了。一次两次下来,美

16、术作业在学生眼里成为了可有可无的东西,随着课业负担的加重,更加不再去理会有这么个作业了。 在市属教研活动中,我提出了这一问题,想从其它学校有经验的教师那里得到点启发,没想到一说起美术作业完成的数量及质量,大家的反应竟然都是摇头。原来虽然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音体美学科的地位也有所提高,可是似乎“美术作业也是作业”这个问题仍得不到重视,美术作业无法完成成了美术课堂教学实效性最大的问题。在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让孩子把完成美术作业变成一种理所当然的习惯的过程中,我越来越体会到美育需要更多的坚持。 一、转变观念 完成美术作业的过程就是孩子学习习惯培养的过程。 在美术教育过程中,美术作业似乎比别的学科少了一份重视程度,这种态度原本不是来自于孩子本身,更多的是来自家长、来源于社会。不难看出,升学压力是造成这个问题目的主要原因。在我们所能看到的家长中,在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对孩子艺术培养的看法是不同的,比如:一至三年级的学生家长,不但非常支持孩子完成美术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作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