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知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868278 上传时间:2018-07-21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知识(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口和计划生育人口和计划生育 管理知识管理知识生殖健康咨询师考试培训课件系列生殖健康咨询师考试培训课件系列讲课内容:v人口发展知识v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知识v人口科学常识和人口基本国情v人口和计划生育队伍建设知识v面向民生的服务业行政管理知识第一节人口发展知识 世界人口变化历程(了解) 中国人口发展史 当代中国人口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中国人口发展史(五个人口显著增长期)时 期时 间朝 代人 口第一时期 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4世纪春秋战国时期10002600万第二时期 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两汉时期20006500万第三时期 公元10世纪中叶公元12世纪初北宋时期2800万1亿多第四时期 公元18世纪

2、初1949年清朝、民国1亿5亿第五时期 1949年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5亿13亿当代中国人口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七大挑战) 人口惯性增长势头强劲 人口素质总体水平不高,难适应综合国力竞争 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庞大,就业形势严峻 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社会保障面临空前压力 出生人口性别比居高不下,给社会带来隐患 流动人口持续增加,对公共资源配置构成挑战 贫困人口结构趋于多元,社会均衡发展任务艰巨第二节第二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知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知识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发展历程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伟大成就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重要地位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主要任务 新时期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总体思路一、人口和

3、计划生育工作发展历程三个阶段 严格控制人口增长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2000年初) 稳定低生育水平阶段(2000年2006年)(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决定) 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阶段(2006年现在 )(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决定)二、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伟大成就(五大成就) 在生产力尚不发达情况下,实现人口再生产类 型历史性转变 人口快速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 件 国民整体素质有所提高,人类发展指数位次显 著上升 人口减少对自然资源需求量下降,增强了国家 可持续发展能力 人民生存与发展状况得到改善,推动人权事业 发展三、人口和计

4、划生育工作重要地位 解决好人口问题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国人口发展对世界人口发展具有巨大而 深远的影响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任务 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水平 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完善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服务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五、新时期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 总体思路(“一二三四”) 一条道路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 道路 两个统筹 统筹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各要素 之间关系,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统筹人口与经济、社

5、会、资源、环境关系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五、新时期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 总体思路(“一二三四”) 三个注重 更加注重利益导向 更加注重服务关怀 更加注重宣传倡导 四个转变 发展方式转变 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 向解决统筹人口问题转变 工作机制和方法转变六、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工作机制的主 要内容v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依法管理、村(居)民自 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 依法管理取信于民 村(居)民自治赋权于民 优质服务造福于民 政策推动施惠于民 综合治理合力为民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人口科学常识和人口基本国情人口科学常识和人口基本国情一、人口(一)人口概念和基本属性:p人口:指生活在一定社会生产

6、关系下,在一定时间、一定地域内、由社会关系联系起来的,有一定数量和质量、有生命的人所组成的群体 。p两个属性: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自然属性:(生物属性)指人口自身的生物本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基础社会属性:指人口作为一切社会生活主体所具有的特征,是人口的本质属性。(二)人口状况静态 是人口在一定时间所显现出来的各种 状况。是过去人口长期变动结果,也 是未来人口变动的基础和前提。 2010年六普数据就是2010年11月1日时 点上的人口总量状况(三)人口过程动态p人口过程:p指人口随着时间推移、空间的变化,或是由于自然因 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发生的变动过程。p内容:p自然变动过程:出生死亡引起的

7、变动。p迁移变动过程:迁入迁出引起的变动。p社会变动过程:社会经济条件变化引起的变动。(四)总人口和户籍人口、常住人口 总人口: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范围内有生命的个人的总和。 户籍人口:在常住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的常 住户口的人数 常住人口:指辖区内的常住人口数。指实际、经 常居住在某地区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 户口在外地,但在本地居住半年以上者,或离开 户口地半年以上而调查时在本地居住的人口。 调查时居住在本地,但在任何地方都没有登记常 住户口的人(如:口袋户口)不包括户籍在本辖区但常住外地的人口。二、两种生产理论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 物质资料生产: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创造

8、物质财富的生产活动。为人类生存提供物质基础 。 人类自身生产:指人类为了世代延续所进行的生 产。包括两方面 原有人口生命的生产: 新一代人口生命的生产:社会生产是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统一三、人口发展的内在特征(一)出生人口和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1. 出生人口指一定时期内所有统计对象所生育的活产婴儿 总数。绝对数指标,受人口总量影响2、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1)出生率(粗出生率)v 出生率 1000受育龄妇女比重影响(2)死亡率(粗死亡率)v 死亡率 1000受老年人口比重影响(3)自然增长率v 自然增长率 1000=出生率-死亡率受人口出生水平和死亡水平双重影响

9、(二)总和生育率和更替水平(反映生育水平)1. 总和生育率:假设一批妇女按照某一年的年龄别生育率度过育龄 期,平均每个妇女在育龄期生育的孩子数。反映育龄妇女 生育水平。可进行生育水平比较1.8 1.63 优点:不受育龄妇女任何年龄构成的影响,可以代表育龄 妇女的生育水平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间进行比较。 缺点: 计算比较复杂2.更替水平定义指同一批妇女生育女儿的数量恰好能替代她们本 身这样的总和生育率水平。女儿一代成长到母亲生育他们年龄时,女儿一代 的数量和母亲那一代人的数量相等。母亲一代的生育水 平就是更替水平。用总和生育率表示。现在更替水平发达国家2.1左右、发展中国家2.33。 影响因素:人

10、口死亡水平、出生婴儿性别比低生育水平:低于或等于更替水平的生育水平 。(三)人口政策和计划生育 人口政策:国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从本国实际情 况出发,对人口数量、质量和分布所采取的调节手段和措 施。 人口政策措施体系:思想体系、行政组织体系、法律 体系、经济体系、技术体系等 计划生育:是人类对生育行为进行预先设计,使人类自 身生产计划化。 宏观:国家有计划控制人口数量, 微观:家庭实行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四)人口再生产类型p概念:指适应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的,以人口出生 率、死亡率以及自然增长率相结合而形成人口自然变 动特征来划分的人口发展类型。p类型:u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增

11、率u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增率u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增率四、人口素质(一)人口素质及其内涵人口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二)影响人口素质因素自然因素:生物学因素、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社会因素:经济、文化、政治、科技、宗教等五、当代中国人口基本国情(五个)p人口规模庞大p出生人口素质需大力提高p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p人口年龄结构进入老龄化p流动人口增长迅速第四节第四节人口和计划生育队伍建设知识人口和计划生育队伍建设知识一、人口计生工作机构 行政管理机构 事业单位 社会团体二、新时期人口计生机构队伍建设面临困难和挑战 队伍整体素质与新

12、阶段新任务要求不相适应 基层机构和队伍面临冲击 队伍建设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任务艰巨 少数人口计生工作者依法行政意识不强,部分地 区违法行政现象还有发生 人口计生队伍处于超稳定状态,部分地区对优秀 计生干部不够重视第五节第五节面向民生的服务业面向民生的服务业 行政管理知识行政管理知识补补 充充活产、孕产妇死亡率v活产孕满28周(或出生体重达1000克及其以上)、胎儿 娩出后具有4种生命现象(呼吸、心脏跳动、脐带搏动 、随意肌收缩)之一者,称为活产。 v孕产妇死亡率 单位:10万年内孕产妇死亡人数与活产数之比 直 接反映孕产妇死亡水平,间接反映医疗卫生水平反映。重点:孕产妇死亡指从妊娠开始至产后4

13、2天内死亡 者,不论妊娠时间与部位,包括内外科原因、计划生育 手术、宫外孕、葡萄胎死亡者,但不包括意外原因死亡 者 。育龄妇女避孕现用率、人流出生比(1)育龄妇女避孕现用率:指育龄妇女中采取各种避孕措施的人数与育龄妇女总人数的比率育龄妇女避孕现用率=已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率=注意:已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率不可能达到100%出生婴儿性别比定义:指某个人口在一定时期内活产婴儿中男女性别的比率,以女性100为单位计算出相对的男性 人口数则为性别比的数值。出生婴儿性别比= 出生婴儿性别比在103107是国际上公认的出生性别比的正常范围。人口老龄化 p 人口老龄化: p 指老年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

14、人口数的比例随时间 的推移不断上升的动态变化。p 人口老化特征: p 速度快 p 规模大 p “未富先老” p 地区发展不平衡(上海1979年,宁夏2012年u 注意:u人口老化老年型人口u人口老化不是计划生育的产物,不实行计划生育人口也会 老化总抚养比总负担系数: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 年龄人口数之比。总抚养比=总抚养比低意味着较高的储蓄率和较强的社会需 求,对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非常有利 人口统计年度如何规定国家计生委规定:上一年10月1日零时至本年度9月 30日24时为一个完整的计划生育统计年度。例如:2009年上半年指2008年10月1日零时2009年3月31日24 时计划生育统计对象如何规定凡在本地区居住的具有中国国籍的常住人口和流 动人口都应作为计划生育统计对象来统计。中国人民 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的现役军人以及其他保密单位的有 关人员除外。年龄的规定年龄的计算方法有三个:周岁、虚岁、确切年龄 人口统计中,计算年龄的基本原则以周岁年龄为准出生人数统计如何分类计划生育统计中,出生人数统计通常按照两种形 式进行统计:分孩次数统计,可分为一孩、二孩、多孩(3个 及3个以上),具体按计划生育政策执行情况又可分 政策内出生(内一孩、内二孩)和政策外出生(外一 孩、外二孩、多孩)。按月份(季度、年)统计,只需按照具体统计时 限的要求对出生人数进行统计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