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实验复习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8868234 上传时间:2018-07-21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57.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实验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生物实验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生物实验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考生物实验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考生物实验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实验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实验复习(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考生物实验复习叶曙光 安庆市杨桥中学一、抓实基础1、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一个完整的实验 3、落实实验动手能力 4、规范实验语言实验名称 是关于一个什么内容的实验。 实验目的 要探究或者验证的某一事实。 实验原理 进行实验依据的科学道理。 实验条件 必需的仪器、设备、药品条件。 实验方法与步骤 实验用的方法及必需操作程序。 实验数据与记录 对实验过程及结果应有科学 的测量手段与准确的记录。 实验结果预测及分析 能够预测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并分析导致的原因。 实验结论 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的描述并 给出一个科学的结论。 二、摸索规律 探求方法1、认真分析课本上的每个实验 2、分类讲解 摸

2、清规律(1)观察和描述。 (2)分离:离心法,层析法,电泳法。 (3)测定(定性、定量)比色法 滴定法 中和滴定 (4)培养:培养基的配制及接种。 (5)实习 种群密度调查,选点、取样、统计和分析,取样有对角 线和棋盘式等,统计和分析要运用统计学,数据要有代表性和可靠 性。空气污染测定。微生物数量、SO2对生物的影响等。 (6)探究和设计 设计实验时,要考虑到实验材料容易获得,实验 装置比较简单,实验药品比较便宜,实验操作比较简 便,实验步骤比较少,实验时间比较短。三、实验设计的原则1. 科学性原则所谓科学性,是指实验目的要明确,实验原理要 正确,实验材料和实验手段的选择要恰当,整个设计 思路

3、和实验方法的确定都不能偏离生物学基本知识和 基本原理以及其他学科领域的基本原则。 2. 简便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是实验步骤设计中非常重要 的原则。它有两层意思:一是确保”单一变量” 的实验观测,即不论一个实验有几个实验变量 ,都应做到一个实验变量对应一个反应变量; 即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某一变量, 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 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求做 到前后一致。3. 单一变量原则该实验一是要获得和解释温度变化(实验变量)与酶的活性( 反应变量)的因果关系。二是确保变量唯一。即实验操作中要 尽可能避免无关变量及额外变量的干扰。例如,上述实验中除 实验变量(低

4、温、适温、高温)以外,试管洁净程度、唾液新 鲜程度、可溶性淀粉浓度和纯度、试剂溶液的剂量、浓度和纯 度,实验操作程序,温度处理的时间长短等等,都属于无关变 量,要求对低温、适温、高温三组实验是等同、均衡、稳定的 ;如果无关变量中的任何一个或几个因素或条件,对三个实验 组的给定不等同、不均衡、不稳定,则会在实验结果中产生额 外变量,出现干扰,造成误差。例:在”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所给定的低 温(冰快)、适温(37)、高温(沸水浴)就是实验变量 。由于低温、适温、高温的条件变化,唾液淀粉酶水解淀 粉的反应结果也随之变化,这就是反应变量。实验对照原则是设计和实施实验的准则之一。通过设

5、置实验对照对比,即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又可增加实 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通常,一个实验总分为实验组 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 组,对实验假设而言,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至于哪个作为实验组,哪个作为对照组,一般是随机决定 的,这样,从理论上说,由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无关变量 的影响是相等的,被平衡了的,故实验组与对照组两者之 差异,则可认定为是来自实验变量的效果,这样的实验结 果是可信的。按对照的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同,通常有以下 对照类型:4. 对照原则(1)空白对照指不做任何处理的对象组。 (2)条件对照指虽给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理,但这种处理是作为对照意义的

6、。例如“实习 一,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的实验”,采用等组实验法,其实验设计方案是:例如:“实习一,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的实验”, 甲组:饲喂甲状腺激素(实验组)乙组:饲喂甲状腺抑制剂(条件对照组) 丙组:不饲喂药剂(空白对照组) (3)自身对照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上进行,即不另设对照组。如:”植物细胞质壁分离 和复原”实验,就是典型的自身对照。自身对照,方法简便,关键是要看清楚实 验处理前后现象变化的差异,实验处理前的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变化则 为实验组。(4)相互对照指不另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比对照,在等组实验法中,大都是 运用对照,如:“植物的向性”的等组实验,4个试验组所采

7、用的都是相互对照, 较好的平衡和抵消了无关变量的影响,使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平行重复原则,即控制某种因素的变化幅度,在 同样条件下重复实验,观察其对实验结果影响的程度 。任何实验都必须能够重复,这是具有科学性的标志 。上述随机性原则虽然要求随机抽取样本,这能够在 相当大的程度上抵消非处理因素所造成的偏差,但不 能消除它的全部影响。平行重复的原则就是为解决这 个问题而提出的。5. 平行重复原则:四、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1、明确题目要求:解题首先要明确题意,只有明确题意才能方向明确,少走弯路。看清题意是要求设计实验 方案、步骤还是分析实验结果。2、明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明确实验到底要解决什么问

8、题,要用到生物学上什么原理。它是实验科学性的保证。3.确定实验思路:就是根据原理对实验作出假设,并对可能产生的现象作出预期,并充分利用实验材料设计 实验思路。实验大致可分为观察实验、验证实验、定性(量)分析实验、模拟实验、探究性实 验等。根据题目要求我们可以把实验归类,根据不同的实验可以选用不同的方法,要不要控制 变量,要不要设置对照等。 4、设计实验步骤:根据上述实验目的、原理和思路,设计出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要思考题目中 所给出的实验材料和试剂分别起什么作用,怎样运用,要注意:一是题目中给出的实验试剂和 材料一般应充分利用;二是除非题目条件允许,否则不能自己随意增加实验试剂和材料

9、。由于 实验设计是一种开放性试题,可能存在多种实验步骤,但一般应遵循以下几个要求:简便性、 可行性、安全性和精确性。 5、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在实验中将观察到的现象如实、准确地记录下来。除了用文字进行记录外,还可以用数据 或符号进行记录。6、分析得出结论:根据实验观察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图表、推理等处理,归纳出一般概 括性判断,并用文字、图表、绘图等 五、实验题型类析1.设计实验方案:题目给出实验目的及一些附加条件,让学生设 计实验方案,写出实验原理,解答这类题首先要根 据题目的要求和给出的条件,确定和书本相关的知 识点及实验原理,构思相关的生物情境,然后再设 计便于操作的实验

10、方案 例1 设计一个于室外空旷处进行的,在不用任何药剂、装置合乎 触及幼苗的情况下,使幼嫩植株长成如图示形态的实验方案,并说 明实验原理。(1)实验方案(2)实验设计原理 解析:这是来源于生活中的 习题,可采用的方法很多,如 利用向光性生长等,但题目作 了许多限制,因此根据生活常 识可设计为将正常生长的植株 花盆侧放在地上,待其弯向上 方生长后,再摆正花盆。其原 理为利用茎的背地性生长的特 性。 2.设计实验步骤:根据题目要求给定的器材以及实验提出的目的,设计或补 全实验步骤。这类题目体现了高考试题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 学以致用的趋向。要求教学中要强化实验,培养学生“根据实 验试题的要求和有关

11、原理设计出简单实验方法”的能力,以及“ 通过分析和综合、比较和论证,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的评 价能力”。 例2:(2003年全国)某实验小鼠适宜 生活在25左右的环境中,为探究低于适 宜温度的环境(10)对小鼠能量代谢的 影响(能量代谢的强弱用单位时间的耗氧 量表示),请依据所给的实验装置(如图 )、实验材料的用品,在给出的实验方法 的步骤的基础上,继续完成探究实验,预 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和结论,并回答问题。 材料的用品:小鼠、冰袋、秒表等。 方法和步骤: 步骤1、将小鼠放入广口瓶的笼子里, 加塞密闭,打开夹子A、B、C,片刻后关 闭夹子B,用注射器抽取10ml氧气备用。 关闭夹子C,打开夹子

12、B,使水压液面左 右平齐。 步骤2、 步骤3 结果预测和结论: 1、 2 、 3、 该实验最可能的结果和结论是: 原因是:、 3.设计实验改进方法:此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设计的严密性和科学性,并以此 为媒介,引导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 科学能力。例3 (01高考)有人设计了下列实验,试图证明“生长素(IAA )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主要从植物体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而不 能倒转运输” 一、材料、用具 胚芽鞘、琼脂、刀片等 二、方法、步骤和结果 1、制备琼脂块 2、取一琼脂块中间部分,上面放含IAA的琼块,下面放空白琼脂块。 3、取步骤2下面的琼脂块a的一部分放在去

13、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4.综合实验设计型:这类试题完全为开放性试题,其条件、方法和方案均具有不确 定性。要求根据题型要求自行设计。例4 已知唾液中含有淀粉酶,淀粉酶可以催化淀粉的水解;又知鸡蛋被加热到 65后会“变熟”,但不知唾液淀粉酶被加热到65后是影响否其生物活性。为探 究此问题,请你依据所给材料和用品设计出相应的实验方案,并预测可能的实验 结果及可获得的相应结论。材料用品:经过稀释的唾液、经过稀释并煮熟的淀粉糊两份(一份保持在 37环境中,另一份保持在65环境中)、碘酒、酒精灯或其他的加热设备、试 管若干、量筒、滴管、大烧杯、温度计等。实验方案:(1)_(2)将一支试管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

14、,将另一支试管放入65的温水中。两 试管均保持温度5min后取出。(3)_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的结论:要答好这类实验设计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实验目的认真审题,找到关键词,搞清实验要探究什么问题本题主要是以温度对酶(蛋白质)活性的影响为知识背景,考查同学探究性实验的设计 能力。所以读完题后,应明确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65的温度是否影响唾液淀粉酶的生物 活性。2、理解实验原理实验原理是指设计实验的依据,本实验原理包括1:在37环境下,唾液淀粉酶可以 催化淀粉水解,2:碘遇淀粉变蓝。3、把握实验原则单因素可变原则:本实验的两组处理除温度因素,其他方面均相同。根据题意要求, 4、全面预期实验

15、结果对实验作出全面的预期,本实验可能的结果有三种:(1)65不影响唾液淀粉酶的活性 ,(2)65降低唾液淀粉酶的活性,(3)65使唾液淀粉酶丧失活性。5、结论科学,表述准确结论科学指实验现象与结论之间有因果关系,符合逻辑。实验设计方案包括:(1)取甲、乙两支洁净试管分别作标记,一支注入37的淀粉糊 3mL,另一支注入65的淀粉糊3mL,再向两试管各注入等量的 2mL唾液,取丙试管注入37淀粉糊3mL,蒸馏水2mL并振荡。分 别保温。(3)冷却后,分别向两试管内滴入等量的碘酒,观察并比较两试 管中液体的颜色。对照性原则:本实验丙试管为空白对照,甲试管37常态为标 准对照。如本实验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的结论是:(1)若甲、乙两试管液体的颜色相同(均为无色或均为碘酒颜色 ),则证明唾液淀粉酶在被加热到65后不影响其生物活性。(2)若经65处理的乙试管中液体呈现蓝色与丙试管液体颜色 相同,则证明唾液淀粉酶在被加热到65后丧失了生物活性。(3)若经65处理的乙试管中液体呈现蓝色但是比丙试管液体 颜色浅,则证明唾液淀粉酶在被加热到65后生物活性降低了。5、验证型实验。 6、改错型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