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玩出了名堂》导学案教学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48867668 上传时间:2018-07-2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玩出了名堂》导学案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玩出了名堂》导学案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玩出了名堂》导学案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玩出了名堂》导学案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玩出了名堂》导学案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玩出了名堂》导学案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玩出了名堂》导学案教学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 1515 课课 玩出了名堂玩出了名堂导学案教学案导学案教学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 15 课玩出了名堂导学案教学案15 玩出了名堂一、教学目标认识“阅、固、调”等 6 个生字。会写“堂、镜、闲”等 12 个字。能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等 17 年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从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写写自己玩中的乐趣和收获。二、预习学案生字词卡片或制成的电脑课件。师生搜集列文虎克的有关资料,拓展“资料袋”的内容。三、导学案谈话导入教师引述。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同学们平常爱玩什么?爸爸妈妈是怎么对待的?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吗?学生交

2、流。教师导入。玩耍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的行为,然而在科学史,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却是在玩耍中产生的。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题目就是“玩出了名堂” 。 (板书课题并读题)学生读题,想想能提出哪些问题。教师可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列在黑板上。如:a什么是“名堂”?b谁玩出了名堂?c他玩的是什么?d怎么玩的?e他玩出什么名堂?初读感知教师出示自读要求。a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读通句子。b读完以后,想想自己能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哪些问题?学生自主读书。检查自学。a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生字情况。b出示新词,各自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词语的。c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3、。精读课文,领悟玩法多遍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表示“玩”的句子,指名学生再读。教师引导:想象一下,列文虎克是怎样磨镜片的,他心里会怎样想?学生交流想象时,教师要注意点拨:尽管把厚玻璃四周磨薄是件枯燥的事,但是因为他喜欢,他想用它来看细微的东西,所以他才玩得这么投入。指导朗读。能用赞赏的语气读读这一自然段吗?课堂练习,当堂展评练习写“堂、镜、闲、待、阅”这五个字。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当堂展评。课后活动搜集并阅读古今中外“玩出名堂”的故事。第二课时复习回顾听写生字词。用自己的话说说列文虎克一开始是怎样玩镜片的。继续读书,了解玩出的名堂教师引言:列文虎克就这样玩,玩出了什么名堂?我们继续学习、研究

4、。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a自由朗读,一边读一边想: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他发现了什么?b指名学生多人次朗读,以使学生尽可能地摄取更多信息,生发感想。交流讨论。抓住以下要点:a有新的想法?: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b有新的玩法:一片放大镜固定,另一片可以随意调节。c有新的发现:看到了一个平时看不到的“小人国”世界。转换角色想象。假如你是列文虎克,这样改变一下玩法竟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心里会怎样想?朗读体会感情。请同学们朗读“他用显微镜观察水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 ,体会感情。a自由朗读这部分内容,想想朗读时应该表达怎样的感情。b感情朗读,评点交流。表达感悟。了解了列文

5、虎克玩中的发现以后,你想对列文虎克说些什么?(可多人次谈,学生交流时教师要画龙点睛地点拨、肯定)欣赏玩出的名堂列文虎克看到的“小人国”究竟是什么?他究竟玩出了什么大名堂?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最后一段吧。学生朗读第五自然段。a自由朗读,一边读一边画出有关句子,可多遍地读,另外还可参阅资料袋里的有关内容。b指名学生多人朗读。交流讨论:a.“小人国”指的是什么?b.他究竟玩出了怎样的大名堂?指名朗读资料袋里的内容,议议发现微生物对人类的贡献。再次品读:对这一段中的标点符号有什么新的发现?(着重体会引号的用法)交流玩中收获教师引述。同学们平常都爱玩,在玩中也得到一些收获和启发,也得到不少的乐趣。下面交流

6、一下我们玩中的收获好吗?学生先在小组里交流,然后选出一名同学到台前介绍。练习生字出示生字卡片或显示电脑课件中的生字:腿、随、调、简、拜、访、具。学生说说怎样把这些字写得正确、漂亮。学生练写生字,当堂展评。拓展活动把自己的玩法和收获写下,准备在“玩法大比拼”的故事会上讲一讲。四、课堂检测五、课后作业利用课余时间,看看你能玩出什么名堂,让同学们一起学习一下。六、板书设计列文虎克玩镜片做放大镜玩放大镜做显微镜发现微生物七、教学反思在上这一课时,我想孩子们很是感兴趣,试想:都是八九岁的年龄,谁不喜欢玩呢?可是,能在玩中出了名堂,并不是很简单。 玩出了名堂这篇课文以“玩”为线索,以“名堂”为中心,因此在

7、教学时我把“玩”与“名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提出“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玩出了什么名堂”这个贯穿全文教学的一个重点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想方设法地创造机会,大胆地让学生表现自己,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如课文的导入时的谈话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同学们都喜欢玩,你是怎样看待这件事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但基于孩子思想过于严谨,所以看法都相对单一。而在课文理解方面,因为内容不是很深奥,所以放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阅读是读者个性化的行为,阅读的过程是富有创造性的过程。阅读教学是为了引导和帮助学生阅读,老师对课文的解读,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与理解。教师

8、不厌其烦地分析的句子,学生可能“不屑一顾” ,不以为然。尊重个性,那又如何照顾全体呢?该如何去把握?所以在指导方面,我比较注重学生的独特感悟,学生对列文虎克的磨镜片的恒心赞赏,就让他们读出赞赏的语气,学生对列文虎克很钦佩,就让他们读出钦佩的语气,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学生的朗读能力得以提升。当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我就不失时机地让学生阅读小资料,进一步领会许多发明和创造都是“玩”出来的,鼓励孩子们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交流自己日常的玩中有没有发现,让学生回归生活,孩子们畅所欲言,此时我安排学生进行小练笔,把自己玩的过程写一写。课后发现多数学生基本能把玩的过程写出来并有所收获。总之一句话,课堂应该是

9、属于学生的课堂,老师的任务是做好引导者的角色。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过去老师主动的“教”为学生主动的“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特征,立足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开掘与培养,让学生在学生中掌握、认识和发现知识,并在深入地探究中获取学习的乐趣,养成敢于尝试、追根问底的科学精神,而学生自主与合作意识,也将会因为我们探究的逐渐深入而相得益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 15 课玩出了名堂导学案教学案15 玩出了名堂一、教学目标认识“阅、固、调”等 6 个生字。会写“堂、镜、闲”等 12 个字。能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等 17 年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从列文虎

10、克玩出名堂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写写自己玩中的乐趣和收获。二、预习学案生字词卡片或制成的电脑课件。师生搜集列文虎克的有关资料,拓展“资料袋”的内容。三、导学案谈话导入教师引述。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同学们平常爱玩什么?爸爸妈妈是怎么对待的?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吗?学生交流。教师导入。玩耍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的行为,然而在科学史,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却是在玩耍中产生的。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题目就是“玩出了名堂” 。 (板书课题并读题)学生读题,想想能提出哪些问题。教师可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列在黑板上。如:a什么是“名堂”?b谁玩出了名堂?c他玩的是什么?d怎么玩的?e他玩出什么名堂?初读感知教师出示自

11、读要求。a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读通句子。b读完以后,想想自己能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哪些问题?学生自主读书。检查自学。a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生字情况。b出示新词,各自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词语的。c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精读课文,领悟玩法多遍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表示“玩”的句子,指名学生再读。教师引导:想象一下,列文虎克是怎样磨镜片的,他心里会怎样想?学生交流想象时,教师要注意点拨:尽管把厚玻璃四周磨薄是件枯燥的事,但是因为他喜欢,他想用它来看细微的东西,所以他才玩得这么投入。指导朗读。能用赞赏的语气读读这一自然段吗?课堂练习,当堂展评练习写“堂

12、、镜、闲、待、阅”这五个字。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当堂展评。课后活动搜集并阅读古今中外“玩出名堂”的故事。第二课时复习回顾听写生字词。用自己的话说说列文虎克一开始是怎样玩镜片的。继续读书,了解玩出的名堂教师引言:列文虎克就这样玩,玩出了什么名堂?我们继续学习、研究。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a自由朗读,一边读一边想: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他发现了什么?b指名学生多人次朗读,以使学生尽可能地摄取更多信息,生发感想。交流讨论。抓住以下要点:a有新的想法?: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b有新的玩法:一片放大镜固定,另一片可以随意调节。c有新的发现:看到了一个平时看不到的“小人国”世界。转换角色想象。假如

13、你是列文虎克,这样改变一下玩法竟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心里会怎样想?朗读体会感情。请同学们朗读“他用显微镜观察水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 ,体会感情。a自由朗读这部分内容,想想朗读时应该表达怎样的感情。b感情朗读,评点交流。表达感悟。了解了列文虎克玩中的发现以后,你想对列文虎克说些什么?(可多人次谈,学生交流时教师要画龙点睛地点拨、肯定)欣赏玩出的名堂列文虎克看到的“小人国”究竟是什么?他究竟玩出了什么大名堂?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最后一段吧。学生朗读第五自然段。a自由朗读,一边读一边画出有关句子,可多遍地读,另外还可参阅资料袋里的有关内容。b指名学生多人朗读。交流讨论:a.“小

14、人国”指的是什么?b.他究竟玩出了怎样的大名堂?指名朗读资料袋里的内容,议议发现微生物对人类的贡献。再次品读:对这一段中的标点符号有什么新的发现?(着重体会引号的用法)交流玩中收获教师引述。同学们平常都爱玩,在玩中也得到一些收获和启发,也得到不少的乐趣。下面交流一下我们玩中的收获好吗?学生先在小组里交流,然后选出一名同学到台前介绍。练习生字出示生字卡片或显示电脑课件中的生字:腿、随、调、简、拜、访、具。学生说说怎样把这些字写得正确、漂亮。学生练写生字,当堂展评。拓展活动把自己的玩法和收获写下,准备在“玩法大比拼”的故事会上讲一讲。四、课堂检测五、课后作业利用课余时间,看看你能玩出什么名堂,让同

15、学们一起学习一下。六、板书设计列文虎克玩镜片做放大镜玩放大镜做显微镜发现微生物七、教学反思在上这一课时,我想孩子们很是感兴趣,试想:都是八九岁的年龄,谁不喜欢玩呢?可是,能在玩中出了名堂,并不是很简单。 玩出了名堂这篇课文以“玩”为线索,以“名堂”为中心,因此在教学时我把“玩”与“名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提出“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玩出了什么名堂”这个贯穿全文教学的一个重点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想方设法地创造机会,大胆地让学生表现自己,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如课文的导入时的谈话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同学们都喜欢玩,你是怎样看待这件事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但基于

16、孩子思想过于严谨,所以看法都相对单一。而在课文理解方面,因为内容不是很深奥,所以放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阅读是读者个性化的行为,阅读的过程是富有创造性的过程。阅读教学是为了引导和帮助学生阅读,老师对课文的解读,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与理解。教师不厌其烦地分析的句子,学生可能“不屑一顾” ,不以为然。尊重个性,那又如何照顾全体呢?该如何去把握?所以在指导方面,我比较注重学生的独特感悟,学生对列文虎克的磨镜片的恒心赞赏,就让他们读出赞赏的语气,学生对列文虎克很钦佩,就让他们读出钦佩的语气,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学生的朗读能力得以提升。当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我就不失时机地让学生阅读小资料,进一步领会许多发明和创造都是“玩”出来的,鼓励孩子们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交流自己日常的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