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共识解读2017版

上传人:0 文档编号:48866924 上传时间:2018-07-21 格式:PPTX 页数:49 大小:1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共识解读2017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共识解读2017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共识解读2017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共识解读2017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共识解读2017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共识解读2017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共识解读2017版(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心血管病学分会基础研究学组 介入心脏病学组女性心脏健康学组 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学组编写背景u 文献中出现冠脉微血管疾病的报告已半个世纪,但有 关此病的诊断和治疗建议一直未写入国际指南 u 2013年,欧洲心脏病学会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治疗指 南中正式将此病列入冠心病的临床类型,并提出了初 步诊断和治疗建议 u 迄今为止,国际上尚无针对冠脉微血管疾病的指南或 共识,我国临床医师对于此病认识仍有很多误区 u 2015年3月,心血管病分会组织四个学组 的专家,着手编写本共识 u 专家组在广泛搜集文献的基础上,经过分工撰写、集 体讨论、反复修改并征求资深专家的

2、意见,历经17个 月,最终定稿 CMVD的定义u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oronary microvascular disease, CMVD)是指在多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冠状前小动脉和小动脉的结构和/或功能异常所致的劳力性心绞痛或心肌缺血客观证据的临床综合征 CMVD的历史和名称u 1967, Likoff: Paradox of normal CA with CHDu 1973, Kemp: Syndrome Xu 1985, Cannon: Microvascular anginau 2007, Camici: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u 2013, ESC: M

3、icrovascular dysfunctionu 本专家组认为,微血管功能异常一词未能涵盖本病的微血管结构异常,因此建议命名为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 X综合征很可能是由多种疾病即X1、X2、X3.综合征所组成的,这些病变至少包括冠脉微血管功能异常、早期心肌病、内脏痛觉感觉异常、原发或继发性平滑肌张力异常、胰岛素抵抗等。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人们必将最终揭示这一综合征的本质,从而摒弃多年来为之困惑不解的未知数X张运.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94,21(3):131-133Coronary Angiogram and CA TreeCMVD的流行病学u 小样本临床研究显示,在具有心肌缺

4、血症状但冠造显示非阻塞性病变的患者中,CMVD的发生率约为45%60%u 2012年欧洲11223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7.5年随访研究显示,入院时近1/3的男性和2/3的女性患者冠造未发现阻塞性冠脉疾病,但这些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率显著高于对照人群,推测CMVD可能是导致不良预后的重要原因 CMVD的流行病学u 2014年研究发现,在无冠心病病史和无PET心肌灌注显像异常的405例男性和813例女性患者中,以PET测量的冠脉血流储备(CFR)2作为判定标准, CMVD的发生率男性为51%,女性为54%,且CFR2是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 Stenosis vs. Outcome

5、 Eur Heart J, 2012; 33:73444 N=11223 SAP Stenosis vs. Outcome Eur Heart J, 2012; 33:73444 N=11223 SAP MACE and CFR Circulation, 2014,129:2518-27 N=11223 SAP Men 405 Women 813Men 405 Women 8132013 ESC Guidelines on SCADu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 and coronary vasospasm are common causes of chest pain

6、u Mechanisms of myocardial ischemia: Fixed or dynamic stenosis of epicardial coronary arteries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 Focal or diffuse epicardial coronary spasm The above mechanisms overalp in the same patient or change over timeMechanisms of Myocardial IschemiaFunctional Anatomy of CA System冠脉血流

7、储备u 1974年Gould 首次提出冠脉血流储备(CFR)概念 u CFR是指冠脉接近最大程度扩张时,冠脉血流量( coronary blood flow,CBF)或心肌血流量( myocardial blood flow,MBF)与静息状态下相应指标的比值,是测量冠脉储备功能的整体指标 u CFR受到4个因素的影响:静息状态的冠脉血流量( 静息状态血流量增大可使CFR降低)、单位体积心 肌内阻力血管的横截面积(管壁增厚可使CFR降低 )、冠脉血管外的压力(室壁张力增加可使CFR降 低)和冠脉灌注压(血压下降可使CFR降低)CMVD的病理生理学u 冠脉微血管的结构异常 肥厚型心肌病和高血压病

8、所致小动脉中膜肥厚 u 冠脉微血管的功能异常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异常:NO的产生和释放异常 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异常:血管活性物质所致血 管舒张异常 微血管缩窄:血管活性物质所致微血管弥漫性缩窄 微血管栓塞:斑块碎片、微栓子或嗜中性粒细胞-血 小板聚集物 血管外机制:左室舒张压升高的疾病如左室肥厚、 左室纤维化等,冠脉舒张压降低的疾病如主动脉瓣 狭窄、冠脉重度狭窄、前小动脉缩窄、低血压等 评价冠脉微血管功能的血管活性药物 u 通过检测冠脉微血管对血管扩张剂的反应来评估其 功能,常用指标是CFR u 内皮非依赖型血管扩张剂:主要作用于血管平滑肌 细胞 腺苷:静注剂量140g/Kg/min,冠脉内

9、注射剂量2- 16g/Kg/min,注射时间1.5-6分钟。常见的副作用 有AVB、SAB、支气管痉挛。半衰期仅10秒,副作 用可很快消失 双嘧达莫:通过抑制腺苷降解而发挥作用,药理作 用类似于腺苷。静注剂量0.560.84 mg/Kg 应用腺苷或双嘧达莫后CFR2.5提示冠脉微血管舒 张功能异常,临床上推荐CFR2.0作为判断微血管 功能障碍的临界值评价冠脉微血管功能的血管活性药物 u 内皮依赖型血管扩张剂:主要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 乙酰胆碱的双重性:刺激内皮细胞释放NO扩张血管 ,结合毒蕈碱样乙酰胆碱受体刺激平滑肌细胞收缩血 管 内皮功能正常时,乙酰胆碱的扩血管作用占主导地位 ,但如出现内皮

10、功能异常,乙酰胆碱的缩血管作用占 优势,从而导致血管痉挛 2010年日本循环器学会和2013年ESC推荐:将乙酰 胆碱溶于5ml 37C的生理盐水,冠脉内剂量递增式注 射,每次注射时间大于20秒,两次注射间隔5分钟。 左冠脉内注射剂量分别为20, 50 和 100g,右冠脉内 注射剂量分别为20和 50g 评价冠脉微血管功能的血管活性药物 u 我国学者的研究表明,采用10、30、60ug的冠状动 脉内乙酰胆碱递增剂量,每次间隔3分钟,可满足诊断需要亦可减少并发症 u 每次注射乙酰胆碱1分钟后,应立即进行冠脉造影,利用定量造影法测量冠脉直径以明确有无心外膜下 冠状动脉痉挛,同时观察心绞痛症状和心

11、电图变化 u 如注射后未见心外膜下冠脉痉挛但出现心绞痛症状 和缺血型ST-T改变,可诊断为冠脉微血管疾病,同时应立即冠脉内注射硝酸甘油或尼可地尔以对抗微 血管痉挛A-ch-induced Microvascular SpasmA-chNitrates评价冠脉微血管功能的无创性技术u 经胸多普勒超声(TTDE) 测量LAD远端CFR 与冠脉内多普勒CFR相关良好 u 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 检测CMVD所致的节段性灌注异常 u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测量MBF和CFR u 心脏磁共振(CMR) 测量MBF和CFR,检出MVOLAD CFR by TTE Doppler Comp

12、arison of FFR and CFR评价冠脉微血管功能的创伤性技术u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TIMI血流分级 TIMI血流计帧法 (TFC) TIMI心肌显影分级(TMBG) 心肌显影密度分级(MBG) TIMI心肌灌注帧数(TMPFC):我国学者提出 u 温度稀释法 测量CBF和CFR 测量微血管阻力指数(IMR) u 冠状动脉内多普勒血流导丝 测量CFR 合用压力导丝测量冠脉微血管阻力(CMR)专家建议一u在临床疑诊CMVD的患者,在排除心外膜下冠脉狭窄 和痉挛病变后,应首先采用静脉注射腺苷或双嘧达莫 的方法并选用TTDE、CMR或PET等无创性影像技术 测量CFR,目前PET是测量C

13、FR的无创性技术金标准 u在上述患者中,如无创性技术测量的CFR 2.0,可 在冠脉注射腺苷前后,采用冠脉内多普勒血流导丝技 术测量CFR和CMR,目前冠脉内多普勒血流导丝是测 量CFR的创伤性技术金标准 u如临床疑诊CMVD但冠脉内多普勒血流测量的 CFR2.0, 应选择冠脉内注射乙酰胆碱的方法,如心 外膜下冠脉无痉挛但出现心绞痛症状和缺血型ST-T改 变,可诊断为CMVD,同时应立即冠脉内注射硝酸甘 油或尼可地尔对抗冠脉微血管的痉挛冠脉微血管疾病的分类u不合并阻塞性冠脉疾病的CMVDu合并阻塞性冠脉疾病的CMVDu其他类型的CMVDClassification of CMVDuType 1

14、: CMVD in the absence of myocardial diseases and obstructive CADuType 2: CMVD in myocardial diseasesuType 3: CMVD in obstructive CADuType 4: iatrogenic CMVD不合并阻塞性冠脉疾病的CMVDu原发性稳定型微血管心绞痛 u定义:临床表现为劳力性稳定型心绞痛并伴有 冠脉微血管功能异常的实验室证据,同时排除 心外膜下阻塞性冠脉病变或其他心血管疾病的 综合征 u临床表现:主要症状是劳力相关的胸痛发作, 女性多见,多数发生在绝经期后,单次胸痛持 续时间较

15、长,半数以上超过10分钟,停止运动 后胸痛症状仍持续数分钟,胸痛发作时含服硝 酸甘油效果不佳甚至恶化专家建议二u 原发性稳定性微血管心绞痛的建议诊断标准 u 典型劳力性心绞痛症状但硝酸甘油疗效不佳 u 静息或负荷状态下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ST段压低、 心肌灌注缺损或心肌代谢产物增多)但无节段性室壁 运动异常 u 无创或创伤性影像技术测量的CFR 2.0 u 冠脉造影或CTA检查无明显心外膜下冠脉狭窄(20%) u 排除非心源性胸痛和其他心脏疾病 u 以上5点为必备条件。如其他条件均具备但CFR 2.0 ,可行冠脉内注射乙酰胆碱的激发试验,如心外膜下 冠脉无痉挛但出现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缺血型ST

16、-T改 变,可确诊原发性稳定性微血管心绞痛不合并阻塞性冠脉疾病的CMVDu 原发性不稳定型微血管心绞痛 u 定义: 临床表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或非ST段抬高型 AMI并伴有冠脉微血管功能异常的实验室证据,同时排除心外膜下阻塞性和痉挛性冠状动脉病变、一过性 冠脉血栓形成、心肌病变或其他心血管疾病的综合征 u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反复发生的胸痛,常出现在静 息状态,胸痛时间可长达12h,含服硝酸甘油无效 ,胸痛发作时可记录到缺血型ST-T改变并呈动态演 变。5%10%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造 影正常或接近正常,女性患者这一比例可高达30%,微血管心绞痛是导致这些患者症状的重要原因专家建议三u原发性不稳定性微血管心绞痛的建议诊断标准 u患者有典型不稳定性心绞痛或非ST段抬高型AMI症状 但硝酸甘油疗效不佳 u心电图缺血型ST-T改变并呈动态演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