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我们的学校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8866894 上传时间:2018-07-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我们的学校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我们的学校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我们的学校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我们的学校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我们的学校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我们的学校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我们的学校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三年级上 册我们的学校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册我们的学校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 家庭、学校和社区第 2 课:我们的学校作者及工作单位 贵港市小学思品二班贵港市覃塘区东龙镇三六小学 覃志杰教材分析1、课标要求:本单元从学生日常生活的家庭、学校、社区三个生活场景切入,以儿童所熟悉的生活为教学基本内容,引导学生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理解中,学会做人和做事。2、知识体系:第一单元安排了三个主题,主题一,我爱我家;主题二,我的学校;主题三,我生活的社区。本单元的主题思想是:(1) 、体会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增进对家庭爱

2、的情感;(2) 、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感受校园的文化和历史,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3) 、了解都市型社区和乡村型社区的不同特色,体验社区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懂得要爱护公用设施,尊敬社区中为人们服务的人;(4) 、学习通过多种方法搜集资料和对资料进行简单整理的方法;(5) 、学习多角度、多侧面分析和认识问题的方法3、教材地位与逻辑联系:承上启下;从前一课体会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增进对家庭爱的情感,到本课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感受校园的文化和历史,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到后一课了解都市型社区和乡村型社区的不同特色,体验社区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懂得要爱护公用设施,尊敬社区中为人们服

3、务的人,逐步体现本单元主题引导学生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理解中,学会做人和做事。4、核心功能与价值:对三年级的儿童来说,学校是他们重要的生活空间。学校应该是一个充满温情,具有文化氛围,学生喜欢在这里生活,能够体验到爱和尊严的地方,而不应该让他们觉得只是受教育、受约束的地方。因此,让学生了解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学校的环境,学校的文化氛围、发展变化和取得的成绩,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兴趣,丰富他们的感受,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及学校与自己成长的关系,同时,让学生充分感受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学情分析1、学生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些好的思想品德,也还有不足之处。这就使得他们多数人对这

4、一门课程的学习充满兴趣和期待。2、学生前面学过我爱我的家 ,学会了感受家的温暖,学会了体会爱和感恩,为学习本课感受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在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的同时形成为学校感到骄傲自豪的情感创设了条件。教学目标1、结合自己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及学校与自己成长的关系。2、通过观看学校的橱窗、展板、专栏、校园特色角等,感受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在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的同时,获得积极的人生启迪。3、通过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和全校师生取得的各种成绩,形成为学校感到骄傲自豪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之中,让学生产生“我也要为校争光”的愿望。4、初步了解一些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的学校,以

5、开阔学生的视野,增进对学校的认识和对未来学校的憧憬。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及学校与自己成长的关系。感受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2、教学难点:从校园文化中,获得积极的人生启迪,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产生为校争光的愿望。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 家庭、学校和社区第 2 课:我们的学校作者及工作单位 贵港市小学思品二班贵港市覃塘区东龙镇三六小学 覃志杰教材分析1、课标要求:本单元从学生日常生活的家庭、学校、社区三个生活场景切入,以儿童所熟悉的生活为教学基本内容,引导学生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理解中,学会做人和做事。2、知识体系:第一单元安

6、排了三个主题,主题一,我爱我家;主题二,我的学校;主题三,我生活的社区。本单元的主题思想是:(1) 、体会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增进对家庭爱的情感;(2) 、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感受校园的文化和历史,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3) 、了解都市型社区和乡村型社区的不同特色,体验社区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懂得要爱护公用设施,尊敬社区中为人们服务的人;(4) 、学习通过多种方法搜集资料和对资料进行简单整理的方法;(5) 、学习多角度、多侧面分析和认识问题的方法3、教材地位与逻辑联系:承上启下;从前一课体会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增进对家庭爱的情感,到本课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感受校园的文化和历史,增

7、强对学校的亲近感,到后一课了解都市型社区和乡村型社区的不同特色,体验社区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懂得要爱护公用设施,尊敬社区中为人们服务的人,逐步体现本单元主题引导学生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理解中,学会做人和做事。4、核心功能与价值:对三年级的儿童来说,学校是他们重要的生活空间。学校应该是一个充满温情,具有文化氛围,学生喜欢在这里生活,能够体验到爱和尊严的地方,而不应该让他们觉得只是受教育、受约束的地方。因此,让学生了解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学校的环境,学校的文化氛围、发展变化和取得的成绩,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兴趣,丰富他们的感受,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及学校与自己成长的关系,同时,让学生充分

8、感受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学情分析1、学生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些好的思想品德,也还有不足之处。这就使得他们多数人对这一门课程的学习充满兴趣和期待。2、学生前面学过我爱我的家 ,学会了感受家的温暖,学会了体会爱和感恩,为学习本课感受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在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的同时形成为学校感到骄傲自豪的情感创设了条件。教学目标1、结合自己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及学校与自己成长的关系。2、通过观看学校的橱窗、展板、专栏、校园特色角等,感受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在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的同时,获得积极的人生启迪。3、通过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和全校师生取得的各种成绩,

9、形成为学校感到骄傲自豪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之中,让学生产生“我也要为校争光”的愿望。4、初步了解一些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的学校,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进对学校的认识和对未来学校的憧憬。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及学校与自己成长的关系。感受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2、教学难点:从校园文化中,获得积极的人生启迪,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产生为校争光的愿望。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 家庭、学校和社区第 2 课:我们的学校作者及工作单位 贵港市小学思品二班贵港市覃塘区东龙镇三六小学 覃志杰教材分析1、课标要求:本单元从学生日常生活的家庭、

10、学校、社区三个生活场景切入,以儿童所熟悉的生活为教学基本内容,引导学生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理解中,学会做人和做事。2、知识体系:第一单元安排了三个主题,主题一,我爱我家;主题二,我的学校;主题三,我生活的社区。本单元的主题思想是:(1) 、体会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增进对家庭爱的情感;(2) 、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感受校园的文化和历史,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3) 、了解都市型社区和乡村型社区的不同特色,体验社区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懂得要爱护公用设施,尊敬社区中为人们服务的人;(4) 、学习通过多种方法搜集资料和对资料进行简单整理的方法;(5) 、学习多角度、多侧面分析和认识问题的方

11、法3、教材地位与逻辑联系:承上启下;从前一课体会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增进对家庭爱的情感,到本课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感受校园的文化和历史,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到后一课了解都市型社区和乡村型社区的不同特色,体验社区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懂得要爱护公用设施,尊敬社区中为人们服务的人,逐步体现本单元主题引导学生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理解中,学会做人和做事。4、核心功能与价值:对三年级的儿童来说,学校是他们重要的生活空间。学校应该是一个充满温情,具有文化氛围,学生喜欢在这里生活,能够体验到爱和尊严的地方,而不应该让他们觉得只是受教育、受约束的地方。因此,让学生了解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学校的环境

12、,学校的文化氛围、发展变化和取得的成绩,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兴趣,丰富他们的感受,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及学校与自己成长的关系,同时,让学生充分感受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学情分析1、学生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些好的思想品德,也还有不足之处。这就使得他们多数人对这一门课程的学习充满兴趣和期待。2、学生前面学过我爱我的家 ,学会了感受家的温暖,学会了体会爱和感恩,为学习本课感受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在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的同时形成为学校感到骄傲自豪的情感创设了条件。教学目标1、结合自己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及学校与自己成长的关系。2、通过观看学校的橱窗、展板、专栏、校园特色角等,感受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在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的同时,获得积极的人生启迪。3、通过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和全校师生取得的各种成绩,形成为学校感到骄傲自豪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之中,让学生产生“我也要为校争光”的愿望。4、初步了解一些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的学校,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进对学校的认识和对未来学校的憧憬。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及学校与自己成长的关系。感受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2、教学难点:从校园文化中,获得积极的人生启迪,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产生为校争光的愿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