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策划培训教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841148 上传时间:2018-07-21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策划培训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策划培训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策划培训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策划培训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策划培训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策划培训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策划培训教材(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策划(4.3)华通机电集团:xxx 2010年5月运行模式:基于策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 的运行模式 策划:建立所需的目标和过程,以 实现公司的环境方针所期望的结果; 实施:对过程予以实施; 检查:根据环境方针、目标、指标 以及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对过程进 行监测和测量,并报告其结果; 改进: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环境 管理体系的绩效。许多公司通过由过程组成的体系以及 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运行进行管理 ,这种方式称为“过程方法”。GB/T 190012000提倡使用过程方法。由 于PDCA可以应用于所有的过程,因 此这两种方式可以看作是兼容的。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

2、方针:遵规守法,持续改进,保清洁环境和安全生产。3 体系的相关术语与定义环境:公司运行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 、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因素 。环境影响: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给环境造成的任 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 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识别: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风险:特定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风险评价: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事件:己发生或可能导致发生伤害或疾病(不管其严重程度)或死

3、亡 的与工作有关的情况。事故是一种己造成人员伤害、疾病或死亡的事件 。4.3 策划(PLAN) 策划是体系PDCA运行模式的“P”环节,是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策划的输出是“4.4实施 和运行”的输入。策划的任务是根据公司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充分、全面地识别环境因素/ 危险源,并对公司的环境影响/危险(害)进行正确评估与分级,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危险源 。策划活动还应考虑方针的要求。策划整个条款包括: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法律与其他 要求;目标和指标,目标;环境管理方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4.3.1 环境因素标准条款: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a) 识

4、别其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 的环境因素,此时应考虑到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 等因素;b) 确定对环境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即重要环境因素)。组织应将这些信息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重要环境因素加以考虑。理解要点:一、制订目标和指标时,考虑哪些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二、同时公司的程序文件及活动应明确以下范围、方法和途径:1)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所伴随的环境因素:a)活动设计、开发、工艺改造、生产制造、采购、设备动力运营、仓储、环境设施运行、后勤管理、销售及售后活

5、动;b)产品材料、零部件、半成品、成品、不合格品等;c)服务对象顾客、社会、公众及其他相关方等;d)法律法规识别时必需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e)其他潜在的和异常发生的情况等。2)公司能够控制和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直接和间接的环境因素;标准中“能控制的”环境因素是指公司自身可以管理、改变、处理、处置的环境因素,可包括公司自行设计的产品、生产加工过程、设备维护、办公活动及后勤生活中的环境因素“可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指公司不能直接加以控制和管理的,即不能通过行政管理或其他技术手段等改变的环境因素。3)环境因素识别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三种时态、三种状态、两个方面和七种类型: 三种时态:

6、过去、现在和将来: 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 两个方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及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 七种类型: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大气、水质、土壤污染等,土壤污染,社区影响,资源 损耗,人体健康影响或其他。4)环境因素的识别方法 环境因素识别的方法很多,本公司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方法:a)现场观察,现场观察和面谈都是直接识别出现场环境因素最有效的方法;b)输入输出法,针对所选择的分析单元,要考虑输入、输出的充分性,尽可 能的识别环境因素。c)专家评议,由环保专家、现场管理者、工艺技术人员等专业人员组成评审 组和利用输入输出法的思路进行会议评审。 例:三、环境因素与环境影响评价流程图第一步:以

7、部门或相对的生产工序(车间)为单位,首先选择 所要分析的活动、过程或产品及确定 分析单元。 第二步:针对所选择的分析单元,要考虑输入、输出的充分性 ,尽可能多的识别环境因素。第三步:对已识别出的环境因素应确定其所具有的实际和潜在 的、直接和间接的,以及积极和消极(以消极为主)的环境影 响。 第四步:选择适用于自身的评价方法,如直接定判断法或打分 法,以评价环境影响的重要程度。 第五步:对已确定的有重要影响的环境因素,可采用不同的控 制方法进行控制,控制措施应与伴随的环境影响相匹配。 四、环境影响评价 1)评价环境因素是在识别环境因素的基础上,明确管理重点和改进要求的过程,确定出公司的重要环境因

8、素,进而进行有效控制。2)环境因素进行调查和识别后,根据本程序对环境因素的影响进行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并将结果填在危险源/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上。3)按环境影响严重性,环境因素分为三级:重要环境因素;中等环境因素;一般环境因素。 4)环境影响评价应从环境影响本身和对组织经营和商务活动的影响两个方面考虑,包括: a)环境影响 的规模、严重程度; b)环境影响的概率和持续时间; c)对环境破坏的可恢复性; d)全面考虑污染的影响和资源使用的影响; e)法律、法规要求; f)改变环境影响的难度; g)改变环境影响所需的费用; h)改变环境影响对其它活动及操作程度的影响; i)相关方所关注的问题;对组

9、织公共形象影响。 5)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常用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可包括:直接判断法、打分评价法等 。直接判断法:直接用“是”与“非”的方法判断,如违反法律、法规 要求可直接判定为重要环境因素;出现以下三类环境因素时,可直接判定为重要环境因素:a)已违反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的环境因素、如超 标排放;b)政府或法律明令禁止使用,限制使用或限期替代使用的物质 ,如重污染工艺,大耗能设备等;c)产生的废弃物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环境因素。如: 涂料废物、爆炸性废物、表面处理废物、含铬废物、含铜废物、含 镉废物、石棉废物等。打分评价法:设定不同参数及取值域,分别打分并通过一定公 式综合计算等等

10、。出现“直接判定为重要环境因素”中规定以外的其它类型时,其环 境影响M值按M=a+b+c+d+e计算后判定,M值20时,为重要环境 因素,13M值20时,为中等环境因素,M值13时,为一般环 境因素。a、b、c、d、e按综合打分表。 6)环境因素评价的结果 各单位在评价并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后,要把重要环境因素按影响的 大小依次填进重要危险源/环境因素控制措施一览表。 五 、环境因素的控制1)从“末端治理”到“清洁生产”末端治理是指针对生产末端产生的污染物开发行之有效治理技术;清洁生产: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6月通过的,是 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

11、术与设备 、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消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 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 者消除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2)对于重要环境因素,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从源头抓起,选择和制定 相应的控制程序或用目标或用管理方案, 填入重要危险源/环境因素控制 措施一览表。重要危险源/环境因素控制措施一览表公司由各单位负 责人审核,执行总裁批准,各企业由本企业技术部负责人审核,总经理批 准。3)对于潜在的重要环境影响,按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执行。4)对于中等环境因素,应确定准备整改的时间计划,界时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5)对于确定为一般的环境因素,

12、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a)将来要采取措施或控制;b)不采取,若能进行控制更好;c)不采取措施,将来再评审。6)环境因素的更新公司各单位和各成员企业技术部应定期对所有环境因素进行重新识别、评价和确定重要环境因素,每年至少一次。a)管理评审有要求时;b)公司活动、产品、服务发生变化时;c)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发生变化时;d)有关环境方面投诉发生或相关方要求发生变化时;e)重大环境事故发生时。在生产、服务、活动等没有发生变化时,可通过文字说明等方式进行签字确认,不必重新评价。7)管理措施的实施经批准的重要危险源/环境因素控制措施一览表及相应管理措施或方案由主管部门分发到相关单位,各单位应严格按相关

13、要求实施。 标准条款: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用来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实施必 要控制措施,这些包括: 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包括分合同承包商和访问者) 作业场所内的设备,无论其是否由组织或外界提供。 组织应确保在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时,对这些评价的结果及控制 效果进行考虑。组织应形成文件化,并保持这类作息是最新的。 组织用于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应该: 依据其范围、性质和时限加以界定,以确保方法是预防性的而不 是反应性的; 提供由4.3.3和4.3.4所规定的措施加以消除或控制的风险的辨识和 风险的分级; 与运行经历和所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的能力相一致; 为确

14、定设备需求、辨识培训需要和(或)进行运行控制提供依据 ; 提供所需措施的监测,确保其实施的有效性和适时性。 4.3.1 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理解要点:一、制订目标和指标时,考虑哪些对职业健康安全产生重大影响的危险源。二、同时公司的程序文件及活动应明确以下范围、方法和途径:1)危险源及其带来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要控制风险,首先第一步要识别危险源,然后评价其给公司带来的风险程序,公司依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结果,来考虑风险控制的措施及降低风险的优先顺序。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要在文件化的程序指导下进行,即危险源控制程序2)同样,危险源识别时应

15、覆盖的范围:a)公司的常规活动,如正常的生产活动;b)公司的非常规活动,如临时抢修活动;c)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这其中包括内部员工和外部分合同承包商和访问者的活动。d) 作业场所内公司的内部设施,如公司所拥有建筑物、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等。e) 作业场所内由外部提供给组织的设备设施,如组织租赁的建筑物、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等。3)危险源的识别时应考虑以下内容:三种时态、三种状态、两个起因和二十种危险( 害)类别;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两个起因:第一个起因: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 危险物质,也称为第一类危险。正

16、常情况下,生产过程中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受到约束或限制 ,不会发生意外释放,即不会发生事故,一旦这些约束或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措施遭到破 坏或失效,事故将不可避免。常见的第一类危险源如图: 第二个起因:导致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也 称为第二类危险。它通常包括人、物、环境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二类危险源 如图:二十种危险(害)类别:a)物体打击;b)道路交通伤害;c)机构伤害;d)起重伤害;e)触电;f)灼 烫;g)火灾;h)高处附落;i)锅炉爆炸;j)容器爆炸;k)其他爆炸;l)中毒或窒 息;m)尘肺;n)噪声伤害;o)震动伤害;p)辐射伤害;q)视力伤害;r)腐蚀伤 害;s)作业环境不良;t)其他。作业活动举例:a)登高;b)1、2级禁火区或动火;c)拖接临时供电线路 ;d)物品占用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