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8840666 上传时间:2018-07-21 格式:DOC 页数:177 大小:9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7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7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7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7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1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小学语文第七册全册备课一、对本班学生情况的分析一、对本班学生情况的分析: : 本年级学生 26 人。经过六学期的学习,绝大多数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 学习态度较端正。本班学生已都能较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能正确拼读音节,能借助拼音识 字、阅读、学习普通话。初步学会结合词语理解词义,掌握常用汉字数量大,初步学会辨别 学过的同音字、形近字,能认读学过的多音字。初步学会按部首、音序查字典,检索汉字, 看懂意思。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学习,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初步学会独立识字。 能运用学过的词语造句说话,会给部分学过的词语找出近义词和反义词。能听懂别人讲的一 件事,边听边记住主要内容,

2、并能复述。能正确朗读课文,会默读课文,能说出一个自然段 主要讲什么,理解课文,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大部分学生对短文能静下心来认真细读, 对文中的词句能有意识地深入的体会和理解,知道抓住关键词句感情其内涵。 但因为学生接受能力差异较大,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习情况参差不齐。个别 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欠培养,书写马虎,学习懒惰,怕吃苦,依赖思想严重,学习方法不够科 学。特别是习作能力有待提高。从整体来说,动笔前的构思还不够,作文缺少创意。行文中, 出现不具体、不生动,没有个性的张扬,公式化较严重。个别文章空洞无味,后进生的习作 语句不通、不连贯,作文水平还停留在一、二年级。因此在这学期,我

3、将积极寻找有效的方 法措施,力求全班孩子的习作上一个台阶,努力拓展孩子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的习作求真、 求实、求新。二、对本册教材内容及编写的分析:二、对本册教材内容及编写的分析: 本册课本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七) ” 、 “课文” 、 “习作”和“练习”组成。全 册课本安排了 7 个单元。每单元安排“课文”34 篇,共 24 篇。每单元安排“习作”1 篇, 共 7 篇。每单元安排“练习”1 个,共 7 个。 1.关于课文 本册教材所编选的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练好语文基本功, 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教育提供了充裕的材料。 本册课文语言规范,篇幅短小,便于对学生进行朗

4、读、背诵、复述、说话等训练。插图 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其形象思维能力。 2.关于习作 本册课本仍然将习作教材列为专门的课文,共安排了 7 课。 3.关于练习 全册教材共安排综合练习 7 个,每单元后面安排 1 个。综合练习包括处处留心意、写好 钢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及学写毛笔字等内容,既相对独立,又各自形成系列。三、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三、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写铅笔字的方法,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听讲的习惯。 (3 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4)继续培养认真完成作

5、业和查字典、词典的习惯。 (5)继续学习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 (6)继续学习预习和复习,并养成习惯。 (7)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培养读书做记录的习惯。 2.汉语拼音2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2)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3)继续练习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其基本内容,能讲述 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

6、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5)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 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6)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

7、了解主要内容。 6.习作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通字顺的短文。 (3)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4)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1.在教学中,多采用新的教学理念,灵活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继续坚持指导学生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写字习惯。3.继续抓好学生默读、查字典、专心听讲、踊跃发言和爱护学习用品等方面习惯的培养。4.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摘抄,加大词汇储备量。加大阅读量,充分调动孩

8、子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5.加大阅读理解训练,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词义,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6.从写作兴趣入手,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多写多练。五、教学进度计划五、教学进度计划周次周次课课 题题课时数课时数单单 元元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7)331、老师,您好!32、但愿人长久32习作 1 指导23、古诗两首2练习 143习作 1 评讲 2第 一 单 元4、秋天25、我给毛主席献花26、天安门广场24习作 2 指导27、徐悲鸿励志学画28、虎门销烟25习作 2 评讲 26十一长假机动2练习 23第 二 单 元9、泉城27习作 3

9、指导210、九寨沟211、田园诗情28习作 3 评讲 212、桂花雨29 练习 33第 三 单 元13、开天辟地214、普罗米修斯盗火210习作 4 指导2第 四 单 元4第一单元单元备课一、单元整体概述一、单元整体概述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秋日诗词”,包括老师,您好!但愿人长久古诗两首秋天这四篇课文。这一单元的课文体裁丰富,有诗歌,有历史故事,也有古诗。老师,您好!是一篇抒情性很浓的现代诗歌,用优美的语言赞美了教师工作的崇高和美好,抒发了孩子对教师的感激、热爱之情;但愿人长久是一篇文包诗,抓住描写作者感情变化的词语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诗词写作的背景;望洞庭描绘了一幅迷人的秋天月夜洞庭美景,反复品

10、读古诗,结合插图,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让自己置身于洞庭湖美景中,感悟诗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峨眉山月歌展现了一幅秋夜月映清江的美景,诗歌描绘的意境及插图仍然可以帮助学生展开想象;秋天是一首儿童诗,恰当的比喻、拟人、排比句更增添了语言的生动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根据四篇课文的特点,结合学段训练目标和实际学情,我们把“赏诗文,会想象”作为本单元“语用”主题和训练重点。周次周次课课 题题课时数课时数单单 元元 15、一路花香2 练习 43 11 期中复习、整理2第 四 单 元 16、说勤奋2 17、李时珍夜宿古寺212 习作 4 评讲 2 18、维生素 C 的故事2 19、奇妙的国际互联网213 习作

11、5 指导2练习 53第 五 单 元20、诚实与信任214习作 5 评讲2 21、珍珠鸟2 22、九色鹿215 习作 6 指导2练习 63第 六 单 元 23、雾松216习作 6 评讲 2 24 春联2 25、古诗两首217 习作 7 指导2 机动课2 练习 7318 习作 7 评讲 小作文2第 七 单 元5二、学情分析二、学情分析经过三年的学习,四年级的学生对于基础性的教学内容能够通过独立学习达到学会的目的,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合作学习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通过相互监测、评价、鼓励来提升合作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虽说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读懂诗歌大意的能力,但读懂诗歌的内涵,品味字里行间

12、作者所蕴含的的情感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薄弱的。另外,学生在写作时,多会写看到的、听到的内容,而不太会写想到的内容。针对这样的学情,确立了“学习诗文,在品读诗文、品味诗韵的基础上,学会想象,并联系生活实际、仿写诗歌,改写诗文等” 作为教学重点和难点。我们的教学设计将以此目标为“导航”, 按照“学练用”的单元整体教学思路,突出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扎扎实实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也有少部分学生由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有的掌握字词较困难,有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较差,有待进一步加强教育,使之有较大提高。三、单元教学目标三、单元教学目标1.能运用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扎实

13、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达到会读、会写、会运用;掌握“埋” “磨”两个多音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读法;养成联系生活实际或使用工具书独立识字的良好习惯。2.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边读边想象,尝试读出自己的感受。养成在阅读中主动做记号的习惯。3.借助诗文,学习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插图和诗歌背后的故事等多种方法读懂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真挚情感;从字里行间感受诗人通过看到的事物,展开合理、新奇与有趣的想象,并学会想象以及运用比喻、拟人等方法恰当地表达想象。4. 在朗读、理解、背诵中,积累语言,并能根据情境将诗歌改写和仿写一段话。四、教学重点四、教学重点: : 本单元课文的教学要注重理解课文,能完

14、成课后思考。 老师,您好重点理解“春蚕”“甘露”“新苗”“鲜花”等的意义,表达尊师感情。 但愿人长久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义。 古诗两首 体会诗歌的意境,读出诗歌的韵味。 秋天学习和积累拟人化的写法,体会秋天景物的特点。五、课堂教学措施五、课堂教学措施1、利用教材编排特意考虑的节日,节气的对应性,帮助学生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 读书。 2、利用学生已有学习经验,授课时,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试着完成学习过程 3、找准学生的兴趣点,营造轻松的氛围,引导学生大胆地我手写我心,在习作中表达真情实感。4、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读懂一段话,写

15、好一段话,重视学生的识字、写字,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六、六、单元教学整体设计单元教学整体设计6教学内教学内容容 基本课型基本课型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教学流程及方法教学流程及方法 第一课时1-4 课字词、课文预习情况预习过关课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2.能够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重点学习易错字“宽” “” “溪” “缺” “塑”衷”“柔”的写法。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收获,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1.导入新课,自主预习2.合作学习,扫清阅读障碍3.学习生字,指导书写第二课时望洞庭方法

16、指导课1继续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能把“诗”与“画”结合起来,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画意,从而深入体会古诗的意境美。3朗读古诗,学习想象,感受古诗的画面美、语言美,体会作者的情怀。熟读成诵。4.能运用习得方法读古诗想画面,并能感悟诗中作者巧妙的修辞方法,并尝试运用。1.古诗导入,整体感知。2.目标导学,自学古诗。3.品读诗句,引领学法。4.自悟诗句,学法实践。5.多元诵读,深化意境美。6.欣赏名句 仿写诗句。7.谈收获,迁移学法。第三课时但愿人长久 方法练习课1有感情地读课文,诗文对照,了解文包诗的特点,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2抓住 4-6 自然段,想象画面,体会苏轼的内心活动,学习、运用想象诗歌背后的故事读懂诗歌,体会诗人表达的真挚情感,感受诗人想象的合理与新奇。3拓展阅读水调歌头上阕,进一步练习体会作者想象之奇妙;运用想象的方法给远方的亲人写一段话。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2.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