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第21课《七律长征》教学反思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8836490 上传时间:2018-07-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第21课《七律长征》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五年级下册第21课《七律长征》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五年级下册第21课《七律长征》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五年级下册第21课《七律长征》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第21课《七律长征》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第21课《七律长征》教学反思(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下册第五年级下册第 2121 课课七律七律 长征长征教教 学反思学反思七律 长征是毛泽东同志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所表现 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时,我抓住“不怕”这个诗眼,先从“难”字入手,体会红军长征途中的各种困难,比如:万水千山、五岭、乌蒙、金沙江、大渡河、岷山等,对于每一处,都让学生去想像它的艰难程度。接着,我问学生:红军怕了吗?学生说不怕,我说从哪里你看出红军不怕的?学生找出了“只等闲” 、 “腾细浪” 、 “走泥丸”等词语去体会,同时也体会作者比喻手法运用的精当。这些困难都被红

2、军战士克服了,长征胜利了,大家的心情是什么样子的呢?从而理解“尽开颜”的含义,最后,我抓住“暖”和“寒”两个字,让学生体会为什么暖,为什么寒,体会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对牺牲的战士的深切怀念之情。在诗歌的语言上,我引导学生去对比律诗和绝句的区别,引导学生去发现律诗中间两联的对仗的特点,让学生对律诗有个初步的认识,为今后再学律诗打下基础。七律 长征是毛泽东同志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所表现 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时,我抓住“不怕”这个诗眼,先从“难”字入手,体会红军长征途中的各种困难,比如:万

3、水千山、五岭、乌蒙、金沙江、大渡河、岷山等,对于每一处,都让学生去想像它的艰难程度。接着,我问学生:红军怕了吗?学生说不怕,我说从哪里你看出红军不怕的?学生找出了“只等闲” 、 “腾细浪” 、 “走泥丸”等词语去体会,同时也体会作者比喻手法运用的精当。这些困难都被红军战士克服了,长征胜利了,大家的心情是什么样子的呢?从而理解“尽开颜”的含义,最后,我抓住“暖”和“寒”两个字,让学生体会为什么暖,为什么寒,体会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对牺牲的战士的深切怀念之情。在诗歌的语言上,我引导学生去对比律诗和绝句的区别,引导学生去发现律诗中间两联的对仗的特点,让学生对律诗有个初步的认识,为今后再学律诗打

4、下基础。七律 长征是毛泽东同志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所表现 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时,我抓住“不怕”这个诗眼,先从“难”字入手,体会红军长征途中的各种困难,比如:万水千山、五岭、乌蒙、金沙江、大渡河、岷山等,对于每一处,都让学生去想像它的艰难程度。接着,我问学生:红军怕了吗?学生说不怕,我说从哪里你看出红军不怕的?学生找出了“只等闲” 、 “腾细浪” 、 “走泥丸”等词语去体会,同时也体会作者比喻手法运用的精当。这些困难都被红军战士克服了,长征胜利了,大家的心情是什么样子的呢?从而理解“尽开颜”的含义,最后,我抓住“暖”和“寒”两个字,让学生体会为什么暖,为什么寒,体会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对牺牲的战士的深切怀念之情。在诗歌的语言上,我引导学生去对比律诗和绝句的区别,引导学生去发现律诗中间两联的对仗的特点,让学生对律诗有个初步的认识,为今后再学律诗打下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