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注意力培养 武正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83510 上传时间:2017-08-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注意力培养 武正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生注意力培养 武正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生注意力培养 武正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生注意力培养 武正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生注意力培养 武正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注意力培养 武正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注意力培养 武正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武正菊一、了解和测试孩子的注意力1、测试孩子注意力的一般方法。2、针对孩子注意力的进行相关测试题。3、两种不同的注意力。4、孩子的注意力是如何发展的。二、孩子为何缺乏注意力。1、生理健康对注意力的影响。2、心理状态会影响注意力。3、饮食与孩子注意力的关系。4、睡眠与孩子注意力的关系。5、父母的态度对孩子注意力培养的重要性。6、外界环境对孩子注意力不可忽视的影响。四、在练习中培养注意力。1、练习即时注意力。2、许特尔图表法。3、视觉注意练习。4、想象注意练习。5、追根溯源练习。6、发现练习。7、拟人化练习。8、放松练习法。9、模型练习法。10、动脑筋练习注意力。11、动态练

2、习。12、静态练习。五、训练注意力的特殊方法。1、专心致志练听力。2、想象的专注训练。3、专心思维的训练。六、解决注意力障碍的方法。1、为什么会出现注意力障碍?2、鉴别注意力障碍的孩子。3、家庭的应对方法。三、培养注意力的一般方法。1、运用工具集中注意力。2、明确活动和学习的目的。3、积极进行思考。4、培养稳定的兴趣。5、培养坚强的意志。6、培养良好的注意习惯。7、学会精神集中法。8、排除分心的因素。9、培养孩子的自信心。10、给孩子规定任务和期限。11、考虑孩子的个别差异。如何快速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注意力武正菊 一、 了解和测试孩子的注意力?1、测试孩子注意力的一般方法。 观察孩子注意时特有

3、的表现,根据生理和表情动作的变化来较准确地判断孩子是否集中注意力。注意时最显著的外部表现主要有:1、感官朝向注意的东西。2、无关动作会停止。3、呼吸变得轻微而缓慢。 用测试表评测孩子的注意力情况。 注意集中能力的测量。我们家庭生活中可以实施的常见方式可以用纸笔测验。如:紊乱线团搜索测验、线条长度描记测验、数字连续相加或连续相减测验等。2、针对孩子注意力的进行相关测试题。 找数字测验。 数字-字母图表3、两种不同的注意力。 无意注意没有自觉的目的,也不学要任何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有自觉目的,必要时还需要一定努力的注意。(引起有意注意的愿意是对于某种事物的间接兴趣)4、孩子的注意力是如何发展的。

4、 从无意注意逐步发展到以有意注意为主。(一直到六七岁的时候,额叶才能开始加快发展,但是到了十一二岁的时候,孩子的额叶可以达到基本的成熟。 ) 由注意具体直观的事物向注意抽象的材料发展。 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 注意力品质的发展。(710 岁注意持续能力是 20 分钟,1012 岁约 25 分钟,12 岁以上可持续 30 分钟,另外我国心理学家认为,在学龄初期儿童的注意稳定性是存在男女差异的。 )二、 孩子为何缺乏注意力?1、生理健康对注意力的影响。 神经系统的影响。 (著名的神经心理学家巴浦洛夫的观点:注意力所有特点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人的神经系统的类型和特点。 )人的神经类型可分为四种:兴奋型

5、:神经活动强而不平和的类型,容易兴奋、易怒难以自我控制。活泼型:神经活动强、平衡而灵活的类型,反应敏捷灵活,快速适应变化的环境。安静型:神经活动强、平衡而不灵活的类型,坚韧而行为迟钝,行为表现不易改变。衰弱型:神经活动的兴奋和抑制都比较弱,灵活性也比较差,过敏显得胆小。 激素影响。 身体疲劳的影响。2、心理状态会影响注意力。 个性因素的影响。 (日本教育研究所调查表明:意志坚强的、理性的性格在班级里取得成绩最好)性格是比较稳定的并有持续表现的行为和态度倾向。社交型:喜欢与同学在一起,朋友多,只要有朋友打招呼就难以安心学习坐不住。神经质型:做事首鼠两端,已经决定的事容易变动,容易为小事闷闷不乐,

6、心烦意乱。依赖型:凡是自己不爱动脑筋,事事依赖别人,遇到困难就求助别人,学习需要督促。情绪不稳定型:听课时想别的,坐不住,别人对自己稍有不利马上就发火,喜欢的东西又按奈不住兴奋。 (和生活环境、家长情绪不佳有关系)自卑感型:认为自己头脑不好,用功学习也没有用,没信心害怕失败,难以有成效。认真型:听老师的话忠实执行,按时完成作业,别人开玩笑自己就生气,像个小大人。 意志品质的影响是否具有明确的目的,是否有坚韧力,是否善于抗拒诱惑。 气质因素的影响个人行为活动的外部能量、活动方向和时间节奏方面的特征。 (脾气暴躁、安静沉稳、活泼好动、行为抑郁) 动机因素的影响 情绪因素的影响(乐观的情绪有助于维持

7、良好的注意力) 成败归因因素的影响3、饮食与孩子注意力的关系。 (谷氨酸、镁、钙、磷)不能不吃早餐上学,补充大脑的营养,糖要和蛋白质食品兼食,注意食物添加剂的影响。4、睡眠与孩子注意力的关系。3 岁儿童需 14 小时,7 岁儿童需 11 小时,10 岁儿童需 10 小时,12 岁至成人 910 小时。5、父母的态度对孩子注意力培养的重要性。父母切记:对孩子不能过度保护、过分干涉或期望过高。做成功父母具体要求:1、尊重孩子的个性,宽容地接纳孩子。2、鼓励孩子的探索精神,培养其独立自主人格。3、全面了解孩子,多与孩子沟通。4、“身教重于言教” ,父母要做好良好垂范。6、外界环境对孩子注意力不可忽视

8、的影响。1、 社会环境的影响(培养主动性、自主感、勤奋感)2、 家庭环境的影响(职业影响、才艺学习)3、 物理刺激的影响(天气、光照、辅助性刺激:图书馆看书)4、 颜色的影响(绿色)5、 气味的影响(檀香) 三、 培养注意力的一般方法。1、运用工具集中注意力。 视力引导法(手指划字看书) 挑剔法(故意出错激发兴趣)2、明确活动和学习的目的。帮助孩子明确学习的目的和目标3、积极进行思考。4、培养稳定的兴趣兴趣和注意有密切的关系,它是培养注意力的重要心理条件。兴趣类型:专一型(情商型的艺术人才) 、广泛型(智商型的专业人才) 、混合型(才商型的领袖人物)4、培养坚强的意志。6、培养良好的注意习惯。

9、7、学会精神集中法。练习一:随便选一个物体或图片,仔细看 3 分钟,然后过一小时后画下刚才的物体,进行比较。练习二:提供四个图案,每幅图看 1 分钟,看时遮住其他三幅,然后画出来。 (简单抽象些)8、排除分心的因素。 (放松心情、先喝水、解手、洗脸、进食再学习)9、培养孩子的自信心。10、给孩子规定任务和期限。11、考虑孩子的个别差异。科学证明,每个孩子都具有语言、数学、艺术等 7 种以上的智慧,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加留意观察,培养越早越好。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应以尽量扩展孩子的知识为重点,不要采取“系统教育” ,否则孩子会过早丧失兴趣,切误强迫。四、练习中培养注意力。1、练习即时注意力。 数 石

10、 子 法 : 找 大 小 相 近 的 石 头 若 干 颗 , 然 后 拿 硬 纸 盖 上 不 能 看 , 然 后 打 开 看 一 眼 让 他 说 出 有多 少 颗 。 印度游戏:在 桌 上 放 一 些 玩 的 、 用 的 东 西 , 用 布 盖 上 , 打 开 数1、 2、 3 再 盖 上 让 他 们 说 出 来 。( 可 以 几 人 一 起 玩 ) 大脑抽屉法:给孩子出三道题,分别是不同领域的题目,每题考虑三分钟,然后一题一题回答。 神秘箱:准备一个不透明的箱子,只留一个伸进手的洞,让孩子摸和感觉里面有哪些东西。 不断变换加法:在纸上写下一排一位数,然后随机说一个数字,然后连加得数中的个位数

11、。 辩音法:听不同的声音辨别种类、远近等,也可以是录制的。 数数字:在 纸 上 随 意 写 下 200 个 5 位 数 字 , 规 定 一 个 数 字 ( 可 以 两 位 或 三 位 数 字 ), 让 他 在 两 分钟 内 找 出 来 。2、许特尔图表法。在纸上随意位置写下 1-25,让孩子按顺序数出来,30-50 秒。3、视觉注意练习。常见的智力游戏题目,如迷宫图、找错题等。4、想象注意练习。5、追根溯原练习。6、发现练习。7、拟人化练习。8、放松练习法。9、模型练习法。10、动脑筋练习注意力。11、动态练习。 (每天画 5 至 10 分钟)12、 静态练习。五、训练注意力的特殊方法。1、

12、专心致志练听力。 听命令、快速反应动作。 复述句子和段落。 听写。 理解要点。 辨析“弦外之音” 。 辨析错误。2、 想象的专注训练。 猜谜游戏。 计算游戏。 脑筋急转弯。 连词游戏。 创作故事。 畅想未来。3、 专心思维的训练。 文字游戏 数字游戏 图形游戏六、解决注意力障碍的方法。1、 为什么会出现注意力障碍? 什么是 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性障碍,比普通孩子明显地易忘、情绪不稳定、坐不住、精神分散、易怒、冲动等等。其特征:粗心大意(心不在焉、注意力不能持续集中等)多动(坐不住、手脚不停)冲动(会突然性的行为出现、易发火) 注意力障碍与遗传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儿童右额叶宽度比正常儿童的窄。 脑发育与脑损伤的影响。第一环节:胎儿时期所出现的问题,如母亲营养不良、喝酒、病毒感染服药、重大精神创伤等。第二环节:分娩损伤,早产、难产、缺血及缺氧或者产钳助产不当所造成。第三环节:疾病影响,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的患儿中有 94%的孩子曾经有过 3 次以上的中耳炎历史。2、 鉴别注意力障碍的孩子。 ADHD 与教育方法没有关系 症状的程度会因为教育方法而改变3、家庭的应对方法。 区分淘气与注意力障碍,区分学习能力落后与注意力障碍,区分贪玩与注意力障碍。 家长正确的心态。 正确向孩子本人说明。 和孩子多沟通。 树立孩子的自尊心。 正确对待孩子的作业。 改善学习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