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及相关解决办法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48830681 上传时间:2018-07-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及相关解决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二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及相关解决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二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及相关解决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二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及相关解决办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二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及相关解决办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及相关解决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及相关解决办法(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及相关二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及相关 解决办法解决办法一、试卷特点:本次试卷共计 6 道大题1、本卷在考查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适当考查了教学过程,较好的体现了新课标的目标体系。试题考查全面,覆盖面广。涵盖了 1-5单元中的所有内容,比较全面的考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其中第一单元占 40%,第二单元占 5%,第三单元占 20%,第四单元占 5%,第五单元占 30%。2、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生活价值,本卷试题从学生熟悉现实情境和知识经验出发,选取来源与现实社会、生活,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可以直接额接触到得事和物,如第二单元大钱换小钱,第五单元的乘法去

2、超市购物,让学生切实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生活价值。3、注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能力与创新有了较高的要求,一方面创新能力和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另一方面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的培养需要教师的认同和相应的教学策略,本次试题创新题的出现两道题目,所以创新题的出现应逐步使教师适应使学生适应。二、成绩分析:应考人数参考人数80%60%30%总分均分48 人48 人39814797.900402783.9三、答题状况:第一大题:填空此题共有 8 个小题,考察内容覆盖面广、全面且具有典型性,全面考查了学生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及对数学知识的灵

3、活应用能力。学生做这类题目时,没有认真读题的习惯,分析能力较弱,造成失分较多的情况。特别是第 2 小题和第 8 小题错得较多。知识迁移能力不够好,灵活运用能力不够强。第二大题:口算和计算口算 10 个小题,能考察学生的 2-5 的口诀。还有少部分学生口诀记得不熟练,失分。计算 6 道加减混合运算,失分较多,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偏低,个位与个位相加满十不进位的,减法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 1 的没有借位的标记,得数忘记写的,漏洞百出,这种题型还要继续加强。第三大题:选择题此题考察了学生的思维灵活的能力,平时学生会做,但题意稍微变化,就容易出错。如:第 4 题,有不少学生选择答案(2)。这几题也为教师敲

4、了警钟,教学不能太死板,要灵活多样,在发展学生的思维上下功夫。第四大题:根据口诀写乘法算式考察学生们口诀记忆情况,还有部分学生口诀不熟练,不该丢的分丢了第五大题:根据算式涂颜色此题学生完成得不错第六大题:解决问题应用题共有 5 个小题。此题是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生活应用能力,如:第 1、2、5 小题,这三题都贴近实际生活,都是用乘法解决问题,学生很感兴趣。出错较多的题目是 3、4,这两题是加减混合运算,不仔细就会把得数算错,导致失分较多。四、主要问题:1、透视出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牢靠,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分析的能力较弱。2、部分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

5、方法手段单一,遇到有难度的题目不能多角度多侧面地去思考而无法完成导致失分;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能力、动手能力不够。3、我们大部分学生做完试卷没有检查的习惯。五、基本建议(对学校、对教师、对学生):1、继续加强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这次的试题来看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是很好。2、加强数学知识和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形成过程与能力发展并重。3、加强口算、计算及乘法口诀这样基础题目的训练。4、教学设计的提问和练习要满足不同学生的求知欲。对难度较大的题目平时尽量提高要求,达到学生能掌握的范围,对与一些基础的知识一定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掌握落实。一、试卷特点:本次试卷共计 6 道大题1、本卷在考查学

6、生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适当考查了教学过程,较好的体现了新课标的目标体系。试题考查全面,覆盖面广。涵盖了 1-5单元中的所有内容,比较全面的考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其中第一单元占 40%,第二单元占 5%,第三单元占 20%,第四单元占 5%,第五单元占 30%。2、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生活价值,本卷试题从学生熟悉现实情境和知识经验出发,选取来源与现实社会、生活,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可以直接额接触到得事和物,如第二单元大钱换小钱,第五单元的乘法去超市购物,让学生切实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生活价值。3、注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能力与创新有了较高的

7、要求,一方面创新能力和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另一方面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的培养需要教师的认同和相应的教学策略,本次试题创新题的出现两道题目,所以创新题的出现应逐步使教师适应使学生适应。二、成绩分析:应考人数参考人数80%60%30%总分均分48 人48 人39814797.900402783.9三、答题状况:第一大题:填空此题共有 8 个小题,考察内容覆盖面广、全面且具有典型性,全面考查了学生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学生做这类题目时,没有认真读题的习惯,分析能力较弱,造成失分较多的情况。特别是第 2 小题和第 8 小题错得较多。知识迁移能

8、力不够好,灵活运用能力不够强。第二大题:口算和计算口算 10 个小题,能考察学生的 2-5 的口诀。还有少部分学生口诀记得不熟练,失分。计算 6 道加减混合运算,失分较多,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偏低,个位与个位相加满十不进位的,减法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 1 的没有借位的标记,得数忘记写的,漏洞百出,这种题型还要继续加强。第三大题:选择题此题考察了学生的思维灵活的能力,平时学生会做,但题意稍微变化,就容易出错。如:第 4 题,有不少学生选择答案(2)。这几题也为教师敲了警钟,教学不能太死板,要灵活多样,在发展学生的思维上下功夫。第四大题:根据口诀写乘法算式考察学生们口诀记忆情况,还有部分学生口诀不熟练

9、,不该丢的分丢了第五大题:根据算式涂颜色此题学生完成得不错第六大题:解决问题应用题共有 5 个小题。此题是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生活应用能力,如:第 1、2、5 小题,这三题都贴近实际生活,都是用乘法解决问题,学生很感兴趣。出错较多的题目是 3、4,这两题是加减混合运算,不仔细就会把得数算错,导致失分较多。四、主要问题:1、透视出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牢靠,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分析的能力较弱。2、部分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手段单一,遇到有难度的题目不能多角度多侧面地去思考而无法完成导致失分;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能力、动手能力不够。3、我们大部分

10、学生做完试卷没有检查的习惯。五、基本建议(对学校、对教师、对学生):1、继续加强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这次的试题来看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是很好。2、加强数学知识和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形成过程与能力发展并重。3、加强口算、计算及乘法口诀这样基础题目的训练。4、教学设计的提问和练习要满足不同学生的求知欲。对难度较大的题目平时尽量提高要求,达到学生能掌握的范围,对与一些基础的知识一定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掌握落实。一、试卷特点:本次试卷共计 6 道大题1、本卷在考查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适当考查了教学过程,较好的体现了新课标的目标体系。试题考查全面,覆盖面广。涵盖了 1-5单元中的所有内容,比

11、较全面的考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其中第一单元占 40%,第二单元占 5%,第三单元占 20%,第四单元占 5%,第五单元占 30%。2、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生活价值,本卷试题从学生熟悉现实情境和知识经验出发,选取来源与现实社会、生活,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可以直接额接触到得事和物,如第二单元大钱换小钱,第五单元的乘法去超市购物,让学生切实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生活价值。3、注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能力与创新有了较高的要求,一方面创新能力和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另一方面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的培养需要教师的认同和相应的教学策略,本次试题创新题的出现

12、两道题目,所以创新题的出现应逐步使教师适应使学生适应。二、成绩分析:应考人数参考人数80%60%30%总分均分48 人48 人39814797.900402783.9三、答题状况:第一大题:填空此题共有 8 个小题,考察内容覆盖面广、全面且具有典型性,全面考查了学生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学生做这类题目时,没有认真读题的习惯,分析能力较弱,造成失分较多的情况。特别是第 2 小题和第 8 小题错得较多。知识迁移能力不够好,灵活运用能力不够强。第二大题:口算和计算口算 10 个小题,能考察学生的 2-5 的口诀。还有少部分学生口诀记得不熟练,失分。

13、计算 6 道加减混合运算,失分较多,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偏低,个位与个位相加满十不进位的,减法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 1 的没有借位的标记,得数忘记写的,漏洞百出,这种题型还要继续加强。第三大题:选择题此题考察了学生的思维灵活的能力,平时学生会做,但题意稍微变化,就容易出错。如:第 4 题,有不少学生选择答案(2)。这几题也为教师敲了警钟,教学不能太死板,要灵活多样,在发展学生的思维上下功夫。第四大题:根据口诀写乘法算式考察学生们口诀记忆情况,还有部分学生口诀不熟练,不该丢的分丢了第五大题:根据算式涂颜色此题学生完成得不错第六大题:解决问题应用题共有 5 个小题。此题是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并与现实生活

14、联系起来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生活应用能力,如:第 1、2、5 小题,这三题都贴近实际生活,都是用乘法解决问题,学生很感兴趣。出错较多的题目是 3、4,这两题是加减混合运算,不仔细就会把得数算错,导致失分较多。四、主要问题:1、透视出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牢靠,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分析的能力较弱。2、部分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手段单一,遇到有难度的题目不能多角度多侧面地去思考而无法完成导致失分;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能力、动手能力不够。3、我们大部分学生做完试卷没有检查的习惯。五、基本建议(对学校、对教师、对学生):1、继续加强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这次的试题来看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是很好。2、加强数学知识和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形成过程与能力发展并重。3、加强口算、计算及乘法口诀这样基础题目的训练。4、教学设计的提问和练习要满足不同学生的求知欲。对难度较大的题目平时尽量提高要求,达到学生能掌握的范围,对与一些基础的知识一定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掌握落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