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上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8830679 上传时间:2018-07-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上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上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上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上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上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上(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上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上数学教学计划-插入广告 JS 代码-本学期二年级三班、四班、国际班三个班共有学生 79 人,三个班从整体上上看,数学的平均成绩相当。新生当中,从入学测试来看,大部分学生成绩尚可,小部分学生成绩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统一规范课堂常规,及时补差,使整个教学能够顺利进行。从家庭背景和可用资源看,学生家庭环境和家庭条件较好,家长的文化层次相对较高,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白领阶层居多,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值也很高。这些学生的家长,有 85%的文化层次比较高,他们非常关心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他们有的能对孩子的学习进行及时的督促和辅导,有的则忙于自己的工作,没有时间对孩

2、子进行辅导,所以必须加强家校联系,充分挖掘和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教育教学所用,利用整体教育优势实施完整性教育。第二部分:工作要点(总体目标、阶段目标、相关措施等)工作目标 具体措施总体目标 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情趣中学会数学,并将之运用到生活中去。让同学们都能主动参与到数学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导孩子们热爱数学 ,并使之得到最大潜力的发展。1.采取丰富多彩、有情有趣的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多联系生活,使孩子们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热爱数学、学好数学。2.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孩子的个性,让每个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3. 多方面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

3、鼓励个性发挥、自主探索,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而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最大潜力的发展。阶段目标 1、 认识除法让学生有层次的认识平均分和除法的含义,使学生获得平均分的直接经验和认识。2、 口诀求商是使学生运用 6 以内的乘法口诀求商,学会解决实际问题。3、 认图形是通过看、数等活动来认识四边形,类推认识五边形和六边形。4、 加和减是让学生学会 100 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帮助学生经历算法发展过程,理解笔算方法。5、 位置和方向使学生能描述物体的所在位置,认识东南西北。6、 量长度让学生认识线段、认识厘米、米,并能以厘米、米为单位量长度。7、 乘和除 (一) (二)两个单元是让学生能熟记 7、8

4、、9 的乘法口诀,并能用相应的口诀求商,并能解决乘除法的实际问题。8、 时、分、秒是让学生在认识时分的基础上,能认出钟面上的几时几分,并认识时间单位“秒” 。9、 观察物体这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能观察出物体某一面的形状。10、 统计和可能性是通过收集数据,让学生能用方块统计图表达数据,并认识时间发生的可能性。 1、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直观认识平均分,体会平均分的特点,了解“每几个一份地分”的具体过程,感受平均分可以用除法。2、 让学生在联系具体情境、运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认识除法。3、 使学生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提出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4、 培养学

5、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5、 使学生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可运用除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培养数学意识,能运用除法的含义解决一些“平均分”的实际生活问题。6、 在探究算法中,让学生与他人交流,享受独立思考后发表自己见解的快乐,获得成功的体验。7、 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8、 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感悟平面图形的特点,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9、 使学生能用加法(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意识。10、 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以及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并与同学合作学习的态度。11、 引导学

6、生自己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2、 让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概念,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13、 在情境中,使学生具有积极参加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1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15、 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激发自主探究的意识,逐步培养学生呢感有序思维、敢于创新与合作交往的能力。16、 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第三部分:工作进度(教学进度、班级工作进度或部门工作进度等)周次 起至日期 工作要点 责任人 实际执行情况1 8/299/

7、4分一分29/59/10认识除法 、练习一、单元复习39/13/9/17口诀求商 、 练习二49/209/24认图形 、 有趣的七巧板59/279/30加和减 (包括进位和不进位加,退位和不退位减)6 10/110/7 国庆放假710/810/15加和减 (包括进位和不进位加,退位和不退位减)8 10/1810/22 单元复习 、 位置和方向910/2510/29量长度 、 量一量1011/111/5乘和除 (一) 、 练习七 、111/811/12乘和除 (一) 、 练习八 、1211/1511/19单元复习 、 时、分、秒1311/2211/26乘和除 (二) 、 练习九1411/2912

8、/3算“24 点” 、 观察物体1512/612/10统计与可能性 、 田园风光1612/1312/17 期末复习数学教学计划-插入广告 JS 代码-本学期二年级三班、四班、国际班三个班共有学生 79 人,三个班从整体上上看,数学的平均成绩相当。新生当中,从入学测试来看,大部分学生成绩尚可,小部分学生成绩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统一规范课堂常规,及时补差,使整个教学能够顺利进行。从家庭背景和可用资源看,学生家庭环境和家庭条件较好,家长的文化层次相对较高,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白领阶层居多,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值也很高。这些学生的家长,有 85%的文化层次比较高,他们非常关心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他们

9、有的能对孩子的学习进行及时的督促和辅导,有的则忙于自己的工作,没有时间对孩子进行辅导,所以必须加强家校联系,充分挖掘和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教育教学所用,利用整体教育优势实施完整性教育。第二部分:工作要点(总体目标、阶段目标、相关措施等)工作目标 具体措施总体目标 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情趣中学会数学,并将之运用到生活中去。让同学们都能主动参与到数学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导孩子们热爱数学 ,并使之得到最大潜力的发展。1.采取丰富多彩、有情有趣的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多联系生活,使孩子们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热爱数学、学好数学。2.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孩子的个性,让每个

10、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3. 多方面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 鼓励个性发挥、自主探索,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而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最大潜力的发展。阶段目标 1、 认识除法让学生有层次的认识平均分和除法的含义,使学生获得平均分的直接经验和认识。2、 口诀求商是使学生运用 6 以内的乘法口诀求商,学会解决实际问题。3、 认图形是通过看、数等活动来认识四边形,类推认识五边形和六边形。4、 加和减是让学生学会 100 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帮助学生经历算法发展过程,理解笔算方法。5、 位置和方向使学生能描述物体的所在位置,认识东南西北。6、 量长度让学生认识线段、认识厘米、米,并能以厘米、

11、米为单位量长度。7、 乘和除 (一) (二)两个单元是让学生能熟记 7、8、9 的乘法口诀,并能用相应的口诀求商,并能解决乘除法的实际问题。8、 时、分、秒是让学生在认识时分的基础上,能认出钟面上的几时几分,并认识时间单位“秒” 。9、 观察物体这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能观察出物体某一面的形状。10、 统计和可能性是通过收集数据,让学生能用方块统计图表达数据,并认识时间发生的可能性。 1、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直观认识平均分,体会平均分的特点,了解“每几个一份地分”的具体过程,感受平均分可以用除法。2、 让学生在联系具体情境、运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认识除法。3、 使学生从平均分的活动中

12、提出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4、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5、 使学生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可运用除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培养数学意识,能运用除法的含义解决一些“平均分”的实际生活问题。6、 在探究算法中,让学生与他人交流,享受独立思考后发表自己见解的快乐,获得成功的体验。7、 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8、 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感悟平面图形的特点,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9、 使学生能用加法(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意识。10、 进一步培养学生学

13、习数学的热情,以及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并与同学合作学习的态度。11、 引导学生自己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2、 让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概念,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13、 在情境中,使学生具有积极参加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1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15、 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激发自主探究的意识,逐步培养学生呢感有序思维、敢于创新与合作交往的能力。16、 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第三部分:工作进度(教学进度、班级工作进度或部门

14、工作进度等)周次 起至日期 工作要点 责任人 实际执行情况1 8/299/4分一分29/59/10认识除法 、练习一、单元复习39/13/9/17口诀求商 、 练习二49/209/24认图形 、 有趣的七巧板59/279/30加和减 (包括进位和不进位加,退位和不退位减)6 10/110/7 国庆放假710/810/15加和减 (包括进位和不进位加,退位和不退位减)8 10/1810/22 单元复习 、 位置和方向910/2510/29量长度 、 量一量1011/111/5乘和除 (一) 、 练习七 、111/811/12乘和除 (一) 、 练习八 、1211/1511/19单元复习 、 时、

15、分、秒1311/2211/26乘和除 (二) 、 练习九1411/2912/3算“24 点” 、 观察物体1512/612/10统计与可能性 、 田园风光1612/1312/17 期末复习数学教学计划-插入广告 JS 代码-本学期二年级三班、四班、国际班三个班共有学生 79 人,三个班从整体上上看,数学的平均成绩相当。新生当中,从入学测试来看,大部分学生成绩尚可,小部分学生成绩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统一规范课堂常规,及时补差,使整个教学能够顺利进行。从家庭背景和可用资源看,学生家庭环境和家庭条件较好,家长的文化层次相对较高,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白领阶层居多,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值也很高。这些学

16、生的家长,有 85%的文化层次比较高,他们非常关心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他们有的能对孩子的学习进行及时的督促和辅导,有的则忙于自己的工作,没有时间对孩子进行辅导,所以必须加强家校联系,充分挖掘和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教育教学所用,利用整体教育优势实施完整性教育。第二部分:工作要点(总体目标、阶段目标、相关措施等)工作目标 具体措施总体目标 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情趣中学会数学,并将之运用到生活中去。让同学们都能主动参与到数学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导孩子们热爱数学 ,并使之得到最大潜力的发展。1.采取丰富多彩、有情有趣的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多联系生活,使孩子们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热爱数学、学好数学。2.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