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论文《注重设计课堂活动,创造物理高效课堂》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8825160 上传时间:2018-07-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注重设计课堂活动,创造物理高效课堂》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注重设计课堂活动,创造物理高效课堂》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注重设计课堂活动,创造物理高效课堂》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注重设计课堂活动,创造物理高效课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教学论文《注重设计课堂活动,创造物理高效课堂》(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初中物理教学论文注重设计课堂活动,创造物理高效课堂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要切实落实减轻学生负担,推进素质教育,一定要致力于构 建高效的课堂。也就是说,教学是否高效,要看每位学生的参与度和学生思维的深刻度是 否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进步或发展。高效的课堂强调高效果、高效率、高效益。也就是说 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使课堂教学活动的结果与 预期的教学目标之间相吻合,使全体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我校在临沂市“三五 x”课堂 教学策略和区“自能高效课堂”课题引领下,通过课堂教学实践,谈谈对高效课堂的 认识及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对一、对物理高效课堂的认识物理高效课堂的认

2、识1高效课堂的设计要切实落实三维目标,坚持五个贯穿始终,突出重点、难点。高效课堂的设计要切实落实三维目标,坚持五个贯穿始终,突出重点、难点。 课堂要讲目标,因为课堂上任何一种有效的教学行为,都离不开明确的教学目标。 目标是教学任务的导向,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基础。人们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有效地完成 教学任务。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活动,包括相互交流与沟通、相互 启发与补充。即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课堂中的有效学习方式。教学过程突出重点、难点, 是课堂教学实现高效的关键。同时把情感教育.文化育人探究体验.展示交流 .习惯养成贯 穿始终 ,才能达到“以生为本”,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

3、素质的提高。 2.2.优秀的教学环节设计是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优秀的教学环节设计是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如:有效情景用有效的情景创造氛围激活课堂。有效 提问提问要有效,要求提出的问题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具有合适的思维含量,过于简 单和过于复杂的问题都会变成无效的问题。有效实验实验要有效,教师演示实验必须 成功,必须让学生看清楚,实验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明确操作什么、观察什么、思考什么; 学生实验,要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能将实验现象及实验数据记录下来, 以便进行论证、交流及评估。有效分析分析要有效,要求所做的分析具有科学的过程 和方法。如:实验数据的分析,先进行定性变

4、化的分析,后进行定量变化的分析,再进行 变化快慢的分析。有效检测检测要有效,就要求所设计的题目必须精选、必须分层、 必须及时进行反馈和纠正。 3.3.高效课堂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展的课堂高效课堂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展的课堂 高效课堂必须以学生为主体,高效课堂评价是看老师们教学是否做到“五个还给”: 将时间权还给学生.将学习权还给学生.将话语权还给学生.将探究权还给学生.教学权还给 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在高兴、愉快中获得知识,真正实现了生命的狂欢,课堂是否有 效必须看学生收获如何。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发展,应体现在三维目标和五个贯穿始终的 实现上。 二 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

5、法 在学校唱响向“高效课堂”要质量的教学主旋律时,在市“三五 x”课堂教学策略和区 “自能高效课堂”的教学理论体系的引导下,全校掀起了探索高效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 浪潮,并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总结如下: 1 1活动的设计体现以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活动的设计体现以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新课程要求的教学改革,应当贯彻“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 一策略思想,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设计应当引导学生获得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2“为学习设计教学”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人,设计有效的活动,提出恰当的问题,激发学 生的好奇心,给学生提示学习和探究的线索.例如

6、:在长度的测量中主要设计以下几个活动, (长度的测量学案 【活动一】. 阅读课本 22 页内容,讨论解答下列问题: SI 是_的简称。在 SI 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 ,符号为_ 。比这个 单位大的单位是 ,比这个单位小的单位依次还有 、 、 、 、 等 (符号表示)同位相互出题练习单位换算。 【活动二】. 从下列测量任务中选取一个,选择刻度尺测量并完成下列内容: A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和宽 B测量课桌的长和宽 C测量教室的长和宽 (1)你们小组选的任务是( ) (2)你选的刻度尺的零刻线是否磨损 ? 如果磨损 或模糊不清了,怎么办? 刻度尺的测量范围(量程)是多少?分度值是多少? (3)测量记录

7、 【活动三 】 刻度尺的使用规则:A、“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_ _ 。C、“放” 刻度尺要放_,有刻度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 D、“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_。E、“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_,并记下单位。 根据刻度尺的使用规则再进行刚才的测量 并多测量几次。)活动一:是学习长度的 单位及换算,主要靠自学完成。活动二:是提出测量任务,由各小组选择任务及测量工具, 并比较看那个小组最先完成任务,各小组都争先恐后的测量起来,争取最先完成。学生的 情绪非常高涨,积极性很高。活动三:是让学生学习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后,从新进行测量, 从而掌握了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8、。每个活动都由学习小组共同完成,确实是以学生为主体的 课堂,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2. 活动的设计要善于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活动的设计要善于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促进学生的生成。促进学生的生成。 新课程关注课堂生成,倡导焕发学生的生命活力,实现学生的生命意义。在课堂教 学中,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生命活力得以焕发、生命意义得以展现的基本表现.要 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活”起来,关键的因素之一是教师“促成学生主动地与周围环境进 行交互作用”,从学生产生的认知冲突来组织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引发冲突,可以激发学 生对新学内容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要学的动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投入到新内容 的

9、学习之中。例如:在长度的测量中,不是按造原来的步骤,先讲正确使用刻度尺的 方法,然后再实际测量,而是分配给各小组任务,让他们先进行测量,并把测量结果写在 黑板上,学生积极性很高,认为非常简单。特别有一组测教室的长,他们在课桌过道中悬 在空中测,就暴露了测量中的问题。当学生争先恐后的把测量结果写在黑板上,满怀期待 的等待老师的赞美表扬时,老师的一句“测量中只有一组数据正确”时,学生的表情由欣 喜到惊讶到愕然,那种急于求得正确结论的愿望可想而知,这时让他们通过课本找出错误 的原因,并进行正确的测量,当最终得出正确结论而欢呼鼓掌时,这节课的难点也就攻破 了,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3 3活动的设计要

10、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活动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 践。践。3针对每一节内容,应通过对学生的询问、调查及对小学科学内容的了解,充分认识到 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学生已经掌握的不再设计活动,简单的设计为自学,有疑问的设计 为重点活动内容。因此,在备课中,设计的问题就是考察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充分利用 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充分考虑利用学生原有知识去构建与新知识相连接的纽带, 达到自然过渡,顺理成章。例如: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为了让学生提出猜 想,设计了下列活动(浮力学案 快乐体验:把矿泉水瓶慢慢压入水中,

11、手的感觉有什么变化?你认为矿泉水瓶受的浮 力如何变化?同时观察水面的变化? 根据上述实验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结合日常生活经验,猜想浮力的大小还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通过这个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在体验中感悟,为猜想提供依据。而课本中是通过(1)轮 船从江河航行到大海,吃水的深度变化了。我们内陆的学生没有这方面的认识,海边的学 生恐怕也不会有这方面的体验。(2)从井中提水,盛满水的桶露出水面越多,提桶的力就 越大。城里的没见过,农村的也早不用了。所以这两个例子不能体现学生的原认知,也就 无法引导学生去猜想。 4.4.精心设计学生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素养精心设计学生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素养

12、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激励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探索。因此 教师要在教学中,要创设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 活动中学习物理,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1)科技小制作科技小制作可以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提供丰富的想 象。如学习光学时,可让学生制作针孔照相机,潜望镜,磨制冰透镜等;学习力学时,可 以让学生制作橡皮筋测力计,潜水艇,密度计等;学习电学时,可以让学生制作指南针, 电铃等,这些科技小制作,不但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开阔视野,巩固知识, 增强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2)物理知识的应用。把学到的物理知识与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于巩固 所学知识,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有重要作用。如学完电学中的电路知识,要能对手电筒, 洗衣机,电饭煲,家庭电路等电路的电路问题进行检修,学完惯性知识,就应该指导在车 起动,高速行驶和停车前应扶好扶手,以免摔倒或创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