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第23课《隆中对》导学案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8824915 上传时间:2018-07-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5.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第23课《隆中对》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九年级语文第23课《隆中对》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九年级语文第23课《隆中对》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九年级语文第23课《隆中对》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九年级语文第23课《隆中对》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第23课《隆中对》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第23课《隆中对》导学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语文第九年级语文第 2323 课课隆中对隆中对导学案导学案前测:、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试着给重点字注音 。好为梁父吟 遂诣亮 屏人 倾颓 度德量力 信大义 猖獗殆 存恤 民殷国富 帝室之胄 诸戎 箪食壶浆 汉沔、查阅有关本文的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知识,并记下来。作者简介:背景资料:一、课标要求1、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 80 篇。2、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二、学

2、习目标1、翻译、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2、通过朗读课文,说出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3、能领悟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三、重点1、朗读文言课文。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四、难点预设1、学会翻译文言文,了解文章大义。2、说出诸葛亮的卓越才能。五、自学评价设计通过自主学习达到学习目标 1通过合作学习达到学习目标 2、3六、学习内容及过程1、合作探究部分(问题导学教学法)自主学习:、朗读课文,解决字词的读音及写法。、疏通文意,找出你认为的应重点掌握的词句,并记下难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就文章的内容及写法方面提出自己的问题。合作学习问题 1、小组一起将

3、自学翻译中的疑难在小组中探讨解决。问题 2、找出文中所有的人物名字。如此众多的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的身份、地位是怎样?请同学们分小组探讨这个问题,记得提供原文根据。问题 3、诸葛亮怎样分析当时形势?为刘备提出了什么策略?(要有原文根据)问题 4、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问题 5、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标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根据是什么?(可回答以下几个小问题之后,综合作答。 )内政和外交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诸葛亮先论述了占据荆州的必要性:再论述占据荆州的可能性:又论述了占据益州的必要性:最后论述占据益州的可能性:问题 6、赏析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从各个方面描写刻画诸葛亮这个中

4、心人物,是本文最主要的写作特点。开头一段写诸葛亮,从正面写他的非凡抱负;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则从侧面来写。请再找出文中正面和侧面描写的例子。展示交流、先展示课文的翻译,并点出应掌握的重点及难点的字词句。、各小组起来交流对课文内容及写法的理解,解决疑难。2、巩固练习请你就本文中的诸葛亮、刘备或徐庶等人的做法、为人等任选其一进行评价。3、学习小结课文是人物传记节选,但它的核心部分却是一篇才华横溢的对策诸葛亮对刘备为“信大义于天下”而问“计”所作的回答。它充分的显示了诸葛亮的睿智和非凡的见识。后测:中考链接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题。备由是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孤

5、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曰:“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抚和戎越,结好孙权,内修政治,外观时变,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1.下列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A、 备由是诣亮 B、欲信大义于天下诣

6、太守,说如此 尽信书 ,则不如无书C、将军既帝室之胄 D、信义著于四海无丝竹之乱耳 皆以美于徐公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5 分)(1)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2)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3. 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外交政策是“抚和戎越,结好孙权” ,其中“结好孙权”的依据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分析。 (4 分)4.上面这段文字节选自 主编的 一书。 (2 分)前测:、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试着给重点字注音 。好为梁父吟 遂诣亮 屏人 倾颓 度德量力 信大义 猖獗殆 存恤 民殷国富 帝室之胄 诸戎 箪食壶浆 汉沔、查阅有关本文的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知识,并记下来。作者简介:背景资料

7、:一、课标要求1、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 80 篇。2、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二、学习目标1、翻译、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2、通过朗读课文,说出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3、能领悟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三、重点1、朗读文言课文。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四、难点预设1、学会翻译文言文,了解文章大义。2、说出诸葛亮的卓越才能。

8、五、自学评价设计通过自主学习达到学习目标 1通过合作学习达到学习目标 2、3六、学习内容及过程1、合作探究部分(问题导学教学法)自主学习:、朗读课文,解决字词的读音及写法。、疏通文意,找出你认为的应重点掌握的词句,并记下难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就文章的内容及写法方面提出自己的问题。合作学习问题 1、小组一起将自学翻译中的疑难在小组中探讨解决。问题 2、找出文中所有的人物名字。如此众多的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的身份、地位是怎样?请同学们分小组探讨这个问题,记得提供原文根据。问题 3、诸葛亮怎样分析当时形势?为刘备提出了什么策略?(要有原文根据)问题 4、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

9、?问题 5、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标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根据是什么?(可回答以下几个小问题之后,综合作答。 )内政和外交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诸葛亮先论述了占据荆州的必要性:再论述占据荆州的可能性:又论述了占据益州的必要性:最后论述占据益州的可能性:问题 6、赏析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从各个方面描写刻画诸葛亮这个中心人物,是本文最主要的写作特点。开头一段写诸葛亮,从正面写他的非凡抱负;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则从侧面来写。请再找出文中正面和侧面描写的例子。展示交流、先展示课文的翻译,并点出应掌握的重点及难点的字词句。、各小组起来交流对课文内容及写法的理解,解决疑难。2、巩固练习请你就本文中的诸葛亮、

10、刘备或徐庶等人的做法、为人等任选其一进行评价。3、学习小结课文是人物传记节选,但它的核心部分却是一篇才华横溢的对策诸葛亮对刘备为“信大义于天下”而问“计”所作的回答。它充分的显示了诸葛亮的睿智和非凡的见识。后测:中考链接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题。备由是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曰:“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

11、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抚和戎越,结好孙权,内修政治,外观时变,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1.下列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A、 备由是诣亮 B、欲信大义于天下诣太守,说如此 尽信书 ,则不如无书C、将军既帝室之胄 D、信义著于四海无丝竹之乱耳 皆以美于徐公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5 分)(1)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2)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3. 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外交政策是“抚和戎越,结好孙权” ,其中“结好孙权”的依据是什

12、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分析。 (4 分)4.上面这段文字节选自 主编的 一书。 (2 分)前测:、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试着给重点字注音 。好为梁父吟 遂诣亮 屏人 倾颓 度德量力 信大义 猖獗殆 存恤 民殷国富 帝室之胄 诸戎 箪食壶浆 汉沔、查阅有关本文的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知识,并记下来。作者简介:背景资料:一、课标要求1、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 80 篇。2、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

13、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二、学习目标1、翻译、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2、通过朗读课文,说出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3、能领悟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三、重点1、朗读文言课文。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四、难点预设1、学会翻译文言文,了解文章大义。2、说出诸葛亮的卓越才能。五、自学评价设计通过自主学习达到学习目标 1通过合作学习达到学习目标 2、3六、学习内容及过程1、合作探究部分(问题导学教学法)自主学习:、朗读课文,解决字词的读音及写法。、疏通文意,找出你认为的应重点掌握的词句,并记下难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就文章的内容及写法方面提出自己的问题。合作

14、学习问题 1、小组一起将自学翻译中的疑难在小组中探讨解决。问题 2、找出文中所有的人物名字。如此众多的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的身份、地位是怎样?请同学们分小组探讨这个问题,记得提供原文根据。问题 3、诸葛亮怎样分析当时形势?为刘备提出了什么策略?(要有原文根据)问题 4、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问题 5、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标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根据是什么?(可回答以下几个小问题之后,综合作答。 )内政和外交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诸葛亮先论述了占据荆州的必要性:再论述占据荆州的可能性:又论述了占据益州的必要性:最后论述占据益州的可能性:问题 6、赏析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从各个

15、方面描写刻画诸葛亮这个中心人物,是本文最主要的写作特点。开头一段写诸葛亮,从正面写他的非凡抱负;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则从侧面来写。请再找出文中正面和侧面描写的例子。展示交流、先展示课文的翻译,并点出应掌握的重点及难点的字词句。、各小组起来交流对课文内容及写法的理解,解决疑难。2、巩固练习请你就本文中的诸葛亮、刘备或徐庶等人的做法、为人等任选其一进行评价。3、学习小结课文是人物传记节选,但它的核心部分却是一篇才华横溢的对策诸葛亮对刘备为“信大义于天下”而问“计”所作的回答。它充分的显示了诸葛亮的睿智和非凡的见识。后测:中考链接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题。备由是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

16、“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曰:“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抚和戎越,结好孙权,内修政治,外观时变,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1.下列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A、 备由是诣亮 B、欲信大义于天下诣太守,说如此 尽信书 ,则不如无书C、将军既帝室之胄 D、信义著于四海无丝竹之乱耳 皆以美于徐公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5 分)(1)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作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