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阅读复习题及答案连云港市近三年议论文阅读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8821046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6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阅读复习题及答案连云港市近三年议论文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中考语文阅读复习题及答案连云港市近三年议论文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中考语文阅读复习题及答案连云港市近三年议论文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中考语文阅读复习题及答案连云港市近三年议论文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中考语文阅读复习题及答案连云港市近三年议论文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阅读复习题及答案连云港市近三年议论文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阅读复习题及答案连云港市近三年议论文阅读(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语文阅读复习题及答案中考语文阅读复习题及答案 连云港连云港 市近三年议论文阅读市近三年议论文阅读(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1315 题。 (10分)读书是风雅乐事 鲁先圣我十分钦佩杨绛先生关于读书的观点: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请高明,和他对质。把读书看成了拜师访友,是那种没有任何功利的读书,优雅而闲适。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像杨绛那样去看待读书,把读书当做是去拜访高人名流,那读书就纯粹是一件风雅乐事了。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里

2、,读书却没有这份风雅的。读书是为了寻找黄金屋、千钟粟和颜如玉的,因而就要头悬梁、锥刺股。这里,读书是为了入仕博名的,读书的快乐当然就荡然无存了,反而让人生出几分胆怯和畏惧。今天我们中的许多人,多是借读书之名,取利禄之实,读书不过是一种装潢而已。林语堂认为读书的主旨在于摆脱俗气。黄山谷说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说的有些过头了。淳朴的乡村农夫目不识丁,并未见其面目可憎,但是说读书摆脱俗气,使人优雅,倒是确切的。读书的目的有很多,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读书会使人生充实,读书会让我们了解我们不知道的过去的世界,也能够让我们了解我们无法到达的遥远的地方。譬如我们都知道历史中很多的故事,熟悉几千年前的著

3、名人物,我们还知道冰封的南极和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这些毫无疑问都因为我们读书的缘故。因此说,读书会丰富我们的学识,读书会使我们的认识深刻,读书还会使我们的视野开阔。读书是有功用的,这毫无疑问。当然,如果能够达到像杨绛先生那样犹如串门访友的达观,则是一种极高的境界了。 (选自语文报 ,有删改)13请说出第段“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这句话中“隐身”的含义。 (3 分)14请分别说出林语堂和黄山谷对待读书的观点,作者对他们的观点持什么态度?(3 分)15请结合段分析文章是怎样证明“读书是风雅乐事”这一观点的。 (4 分)(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214 题。 (10分)中美慈善之比较梅砥宪

4、作为现代慈善事业发源地之一的美国一直是中国取经的对象,但是,只有厘清中美慈善发展经历中的异同,才能用好这块他山之石。经常有人怀有这样的疑问:美国人民的慈善感情是怎么炼成的?他们怎么这么喜欢捐钱,而且怎么捐得这么放心?中国人怎么这么不相信别人?似乎这些搞慈善的人个个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那些慈善机构背后也一定有种种难以言说的猫儿腻。其实和中国一样,美国的早期慈善家和慈善机构同样经历了大量质疑。美国石油大亨洛克菲勒被认为是现代慈善事业的奠基人。他在 1908 年提出成立基金会之初,要求在国会立案,主动接受国会监督,但从总检察长到总统都怀疑其动机是“企图用另一种方式永久拥有其财富” ,国会也是抵制多于

5、支持。最终,洛克菲勒基金会未能在联邦政府注册,只能于 1915 年在纽约州根据州法律注册。但是仍受到联邦政府的调查和抨击。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前所长资中筠认为,围绕着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辩论及其结果所产生的影响“强化了基金会的独立性”:一是独立于政府,确定其私人性质;二是独立于其初始捐赠者或其家族,日益脱离其意志的影响。美国的基金会不仅要面对公众的质疑,而且要面对政府的质疑,接受官方的调查。而中国国字头的公募基金会则主要需要面对公众,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不同。在信息公开制度不健全的现状之下,中国公众对基金会的质疑,往往直接转化成愤怒。因此,尽管中国官办公募基金会面临的压力更小,但其因此而承担的风险

6、却大大增加。美国的慈善事业发端于民间,蓬勃于民间,尽管官方出于担忧曾经采取过限制措施,但总体来看,民间不断壮大的进程从未被中断。中国的慈善事业尽管同样发端于民间:1949年以前,来自西方国家的宗教组织、其他国内外非政府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慈善救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时“育婴堂” 、 “救济院”遍布全国大小城市。新中国成立后,几乎所有非政府组织都在社会主义改造中被取缔,少部分则由政府接管,改组为官方的福利机构。学者熊培云呼吁重新寻找和发现“社会”的价值。只有官方重新肯定“社会”的价值,并从中抽身出来,中国慈善才能回到正常的轨道继续前行。12.阅读全文,简要概括中美慈善事业的不同特点。 (4 分)1

7、3.文章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证明作者的观点,试作分析。 (3 分)14.根据文章信息,请你谈谈中国慈善事业的出路在哪里。 (3 分)(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17 题。 (18分)文化需要相互凝视当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赢得万千瞩目的时候,一个文化中国的形象似乎仍不清晰,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文化的误读、偏见和不平等现象时有发生。一位美国汉学家翻译了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 ,找到美国一家出版社。出版社认为小说写得确实不错,但恐怕不卖钱,建议将书名改为上海小姐 ,可以考虑出版。这显然是一种不平等!要是换一个同样优秀的英语作家,出版社就不会轻易要求把他作把品的名字改掉。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如何做到相互

8、平等地凝视与对话,并且保持自己的尊严,是我们经常需要面对的问题。一味的迎合偏见,只能扩大偏见,我们应当鲜明地说出我们的观点。在一次中美文学论坛上,一位知名的美国教授在演讲中说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语气不无轻慢。在现场提问环节,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坦诚陈述了她的批评和看法,那位教授也由此意识到自己的轻率和偏颇。这种争论之后的和解,让双方都有收获。那天论坛结束时大家都舍不得离开,最后是一位美国汉学家主动走到大厅弹奏钢琴,让琴声作为这次交流的结束。中国文化目前在国际文化竞争中处于弱势,原因很多。首先我们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远比对方对我们的了解要多得多。还有历史原因,一边是中国屈辱的近代史,一边是西方文艺复

9、兴以来欧洲文明迅速勃兴形成的优越感。也有技术原因,汉语太美太难掌握,世界上精通现代汉语的学者相对还太少,这造成了交流的障碍。另外由于文化的差异,有些西方学者也容易从某种印象出发作出主观的判断。这样的现实,并非一日形成。文化相互凝视可以使双方找到并感受人类共通的良知、道德和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的文化取向之间常会有一些误解,但绝大多数不是恶意。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充满惊异和好奇,但普通外国民众对中国、特别是对当代中国社会真正的活力知之甚少。中国应该向世界打开自己,特别是最能触动人心灵的文学、文化的交往,这种沟通不是为了让人们变得相同,儿时为了理性平等地认识、欣赏并尊重彼此的不同。在文化的相互凝

10、视中,中国人应有自己健康的文化自信。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变革时代,中国作家应该潜心地而不是花哨地,诚实地而不是用讨某一个“他者”喜欢的心态去创作。老话说“酒好不怕巷子深” ,好酒不是兑出来而是酿出来的,能否酿出好酒最终要看我们能不能更踏实地潜入到这个时代的深部。只有酿出好酒,才能“走出去” 。XX 年中国作协启动了“中国当代文学百部精品对外译介工程” 、 “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 ,文学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不是即兴的展示,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奢望一两次论坛和书展就能够万事大吉。它需要我们更自觉,更有耐心和耐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文化需要相互凝视,相

11、互对话。在促进国际文化平等交流方面,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选自语文报 ,XX.7-8,有删改)13.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述“文化需要相互凝视”这一观点的?(3 分)答:14.第段中的事实论据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 (4 分)答:15.为什么中国文化目前在国际文化竞争中会处于弱势?请分条概括。 (4 分)答:16.结合文艺,分别说出“好酒不是兑出来而是酿出来的”一句中“兑” 、 “酿”的含义。 (4 分)答:17.在促进国际文化平等交流方面,文学承担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请结合文本,说说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3 分)答:不求甚解 邓拓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

12、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

13、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不求甚解目的在于劝戒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到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此外,还告诉我们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在读书不求甚解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

14、“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而对那些经典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选自燕山夜话 ,有删改)15请简要分析第段的论述思路。(3 分)16阅读第段,概括“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4 分)17第段中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 分)18你是否赞同作者“不求甚解”的读书观?为什么?(2 分)参考答案:13 “隐身”表面上是指把自己隐藏起来,不让别人看

15、见;这里指读书时不需考虑作者或书中人物的感受,自己可以随意翻阅。 (表面意 1 分,深层意 2 分。 )14林语堂的观点是:读书的主旨在于摆脱俗气。黄山谷的观点是: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作者同意林语堂的观点,认为黄山谷的观点有点过头。 (二人观点各 1 分,作者态度 1 分。如作者态度只说一个方面不给分。 )15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比喻论证也对) 。杨绛的例子是正面的,古人今人的例子是反面的,通过正反对比,表明自己的观点。(论证方法 2 分,分析 2 分。 )(三)12.美国的基金会不仅要面对公众的质疑,而且要面对政府的质疑,接受官方的调查;而中国国字头的公募基金会则主要

16、需要面对公众。美国的慈善事业发端于民间,蓬勃于民间,民间不断壮大的进程从未被中断;而中国慈善虽同样发源于民间,但后来或被取缔或改“政府官办” 。13.(1)对比论证。将中美慈善事业进行对比;(2)举例论证。列举洛克菲的例子, “育婴堂”“救济院”的例子;(3)引用论证。引用资中筠的观点。14.(1)肯定基金会的私人独立性质,试着让其脱离初始捐助者的影响。 (2)让政府华丽转身,从慈善事业中抽身而出,寻找、发现并肯定“社会”的价值。(三) (18 分)13.(3 分)一味的迎合偏见,只能扩大偏见,我们应当鲜明地说出我们的观点。文化相互凝视可以使双方找到并感受人类共通的良知、道德和美。在文化的相互凝视中,中国人应有自己健康的文化自信。 (每点 1 分)14.(4 分)第段中的事实论据是为了论证“一味的迎合偏见,只能扩大偏见,我们应当鲜明地说出我们的观点”这一观点。 (2 分)面对西方学者的偏见,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作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