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阅读复习经验及备考策略_1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8821032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阅读复习经验及备考策略_1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考语文阅读复习经验及备考策略_1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考语文阅读复习经验及备考策略_1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考语文阅读复习经验及备考策略_1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考语文阅读复习经验及备考策略_1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阅读复习经验及备考策略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阅读复习经验及备考策略_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语文阅读复习经验及备考策略中考语文阅读复习经验及备考策略阅读备考策略与复习建议指导思想:平时重能力,复习抓基础,临考理思路。语文阅读已走向开放性阅读,开放性阅读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力。要求学生把阅读与生活、阅读与写作、阅读与学习方法、阅读与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要求根据选文材料谈看法、感受和启示;、结合实际阐述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说;、根据生活、学习经验,判断优劣,对选文材料谈自己独到的见解;、联系实际对文中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设想;、调动知识的积累,考查选文材料由内向外的延伸和课本外与内的联系(如理解选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作品

2、中的文学典型、名句等) ;、发挥联想、想像补写有关内容;、对文中的艺术手法或美点进行赏析等。九年级的学生阅读能力随着知识的积累,生活阅历的增加,情感体验的丰富,阅读能力经过初中三年的培养已有很大提高,一段 900 字左右的科技说明文和一段 1500 字左右的时文,对九年级的学生来说读懂应该不算难事。学生在回答现代文阅读题目时,最大的问题是不能把自己的理解恰当地表达出来,现代文阅读关键在于学会表达,阅读能力测试实质是阅读表达能力测试。其次,学生在回答现代文阅读题目时常会出现概念混淆、表述不准;语无伦次、缺主少宾;重复罗嗦、词不达意;要点不全、答非所问等等毛病,需要在考前作认真的指导和相关训练。(

3、一)现代文阅读(记住、分清)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能准确辨析)修辞手法及作用:比喻拟人(形象生动) 、排比(增强气势) 、夸张(突出特征印象鲜明) 、反复(强调,感染力强) 、借代、反问(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引用、对比(突出特点使之鲜明)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埋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 、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

4、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 、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突出主题(深化中心)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形象生动、清新优美、富有感染力、音韵和谐、节奏感强、委婉含蓄、准确严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结合文体、语境、修辞和具体语句选用分析)阅读习惯培养要进行阅读速度训练,读记叙文能短时间找出主要内容,何人做何事;读说明文能短时间找出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指出典型说明方法;读议论文能短时间找出论点、论据,指出论证方法。其次养成良好的读题习惯和答题习惯。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 (即答题关键点) ,带

5、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 。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善于利用原文信息形成最终答案。三大文体复习要求:掌握三大文体,能根据特征正确区分文体,用相关文体词汇分析,做到不会混淆一、记叙文阅读技巧:把自己当作主人公,便于分析主人公的特点,分析主人公的思想感情。1、词语注音、释义要根据上下文义在语境中推敲。2、写人的文章抓人物描写方法;写物的文章抓蕴含的哲理性,写动物的抓与人品格的相似点,植物也是这样。3、找出文中某句话前后照应一类题目的答题技巧:注意语言前后联系及内容上前后关联、有因果关系的句子

6、。4、赏析类的题型,可以抓修辞,从修辞上来赏析;可以抓写色彩的词语,看它表现了什么画面;可以抓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叠词;可以抓人物的描写手法;还可以通过句子本身的哲理性从内容上来赏析。5、描写的种类及作用: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场景描写、环境描写、细节描写。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

7、人物心情、感情) ;突出、深化主题。6、找主题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7、记叙的线索及作用。线索:核心人物;核心事件;时间;地点;作者的感情。线索的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8、记叙的顺序及作用。顺叙(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楚,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倒叙(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插叙(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阅读备考策略与复习建议指导思想:平时重能力,复习抓基础,临考理思路。语文阅读已走向开放性阅读,开放性阅读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力。要求学生把阅读

8、与生活、阅读与写作、阅读与学习方法、阅读与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要求根据选文材料谈看法、感受和启示;、结合实际阐述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说;、根据生活、学习经验,判断优劣,对选文材料谈自己独到的见解;、联系实际对文中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设想;、调动知识的积累,考查选文材料由内向外的延伸和课本外与内的联系(如理解选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作品中的文学典型、名句等) ;、发挥联想、想像补写有关内容;、对文中的艺术手法或美点进行赏析等。九年级的学生阅读能力随着知识的积累,生活阅历的增加,情感体验的丰富,阅读能力经过初中三年的培养已有很大提高,一段 900 字左

9、右的科技说明文和一段 1500 字左右的时文,对九年级的学生来说读懂应该不算难事。学生在回答现代文阅读题目时,最大的问题是不能把自己的理解恰当地表达出来,现代文阅读关键在于学会表达,阅读能力测试实质是阅读表达能力测试。其次,学生在回答现代文阅读题目时常会出现概念混淆、表述不准;语无伦次、缺主少宾;重复罗嗦、词不达意;要点不全、答非所问等等毛病,需要在考前作认真的指导和相关训练。(一)现代文阅读(记住、分清)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能准确辨析)修辞手法及作用:比喻拟人(形象生动) 、排比(增强气势) 、夸张(突出特征印象鲜明) 、反复(强调,感染力强) 、借代、反问(加强语气,强

10、烈抒情) 、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引用、对比(突出特点使之鲜明)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埋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 、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 、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突出主题(深化中心)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形象生动、清新优美、富有感染力、音韵和谐、节奏感强、委婉含蓄、准确严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

11、了、言简意赅、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结合文体、语境、修辞和具体语句选用分析)阅读习惯培养要进行阅读速度训练,读记叙文能短时间找出主要内容,何人做何事;读说明文能短时间找出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指出典型说明方法;读议论文能短时间找出论点、论据,指出论证方法。其次养成良好的读题习惯和答题习惯。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 (即答题关键点) ,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 。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善于利用原文信息形成最终答案。三大文体复习要求:掌握三大文

12、体,能根据特征正确区分文体,用相关文体词汇分析,做到不会混淆一、记叙文阅读技巧:把自己当作主人公,便于分析主人公的特点,分析主人公的思想感情。1、词语注音、释义要根据上下文义在语境中推敲。2、写人的文章抓人物描写方法;写物的文章抓蕴含的哲理性,写动物的抓与人品格的相似点,植物也是这样。3、找出文中某句话前后照应一类题目的答题技巧:注意语言前后联系及内容上前后关联、有因果关系的句子。4、赏析类的题型,可以抓修辞,从修辞上来赏析;可以抓写色彩的词语,看它表现了什么画面;可以抓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叠词;可以抓人物的描写手法;还可以通过句子本身的哲理性从内容上来赏析。5、描写的种类及作用:外貌描

13、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场景描写、环境描写、细节描写。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 ;突出、深化主题。6、找主题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7、记叙的线索及作用。线索:核心人物;核心事件;时间;地点;作者的感情。线索的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

14、条理清楚,层次清晰。8、记叙的顺序及作用。顺叙(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楚,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倒叙(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插叙(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阅读备考策略与复习建议指导思想:平时重能力,复习抓基础,临考理思路。语文阅读已走向开放性阅读,开放性阅读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力。要求学生把阅读与生活、阅读与写作、阅读与学习方法、阅读与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要求根据选文材料谈看法、感受和启示;、结合实际阐述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说;、根据生活、学习经验,判断优劣,对选文材料

15、谈自己独到的见解;、联系实际对文中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设想;、调动知识的积累,考查选文材料由内向外的延伸和课本外与内的联系(如理解选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作品中的文学典型、名句等) ;、发挥联想、想像补写有关内容;、对文中的艺术手法或美点进行赏析等。九年级的学生阅读能力随着知识的积累,生活阅历的增加,情感体验的丰富,阅读能力经过初中三年的培养已有很大提高,一段 900 字左右的科技说明文和一段 1500 字左右的时文,对九年级的学生来说读懂应该不算难事。学生在回答现代文阅读题目时,最大的问题是不能把自己的理解恰当地表达出来,现代文阅读关键在于学会表达,阅读能力测试实质是阅读表达能力测试。

16、其次,学生在回答现代文阅读题目时常会出现概念混淆、表述不准;语无伦次、缺主少宾;重复罗嗦、词不达意;要点不全、答非所问等等毛病,需要在考前作认真的指导和相关训练。(一)现代文阅读(记住、分清)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能准确辨析)修辞手法及作用:比喻拟人(形象生动) 、排比(增强气势) 、夸张(突出特征印象鲜明) 、反复(强调,感染力强) 、借代、反问(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引用、对比(突出特点使之鲜明)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埋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 、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 、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突出主题(深化中心)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形象生动、清新优美、富有感染力、音韵和谐、节奏感强、委婉含蓄、准确严密、深入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作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