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版块复习学案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8820978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版块复习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版块复习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版块复习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版块复习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版块复习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版块复习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版块复习学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版块复习学案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版块复习学案名师讲义 文言文阅读版块复习学案武汉市黄陂区横店中学 彭继峰一、认识考点题型中考总分值 13 分,题型分别为实词解释辨析,虚词用法辨析,文段内容理解(此三题为选择题,共 9 分) ,翻译题一句,4 分。二、判断得分情况选择题得分情况较好,主要是翻译题扣分严重。三、阅读过程提示A语段内容:近年文言文语段多考查人物传记类文章,以此与高考题型接轨。B整体感知文段方法:首先应对文段用心精读一遍,文段后的注释往往有提示作用,也要加以关注。 (可以在试卷上圈点勾画) ,然后看“文段内容理解题“,它给你了几个选项,一般情况都是选出不符合原文的一项,

2、这些信息非常重要,通过这些信息点基本可以推出原文要讲的大意,以及一些关键句子的大意,这就大大有助于我们理解阅读文段,有助于我们理解解答文言实词、文言虚词以及信息筛选题时所应该掌握的具体的语境。当文段大致内容有印象之后再处理实词、虚词和翻译题,效果会更好。C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D思维暗示:将文言文语段转化为现代文语段后做题。四、解题思路探讨1.实词解释辨析中考文言文语段出自课外。但可以肯定,所出现的四个(或四组)加点的字,学生都应该在初中阶段学文言文时课本中接触过的,至

3、少类似的用法,初中阶段一定是接触过。提出困惑实词解释方法示例:李生出,见王生方东面而持其驾。王生曰:“子将安之?”对曰:“吾将东徙。 ”李生问曰:“何故?”对曰:“我以东日去人近,东徙则可得暖。 ”李生曰:“汝所以东徙者,暖也。然冷暖以时,夏暖而冬寒。汝更所,冬亦寒矣。 ”A 方: 安: 去:B 更: 止: 徙:C 东:方法小结试归纳得出答案的方法:A BC实词选择题方法示例蔡勉旃坚还亡友财蔡磷,字勉旃,吴县人。重诺责,敦风义。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亡何,其人亡。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 ”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而翁知我,故不

4、语郎君。 ”卒辇而致之。注释:旃:读 zhn。诺责:诺言和责任。敦:重视。风义:情谊。千金:一千两白银。券(qun):票据,凭证。亡(w)何:不久。“亡”通“无” 。归之,愕然不受:省略了主语,应为:(蔡)归之,(其子)愕然不受。辇(nin):车子,这里是“用车子运”的意思。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亡何,其人亡(死亡) B且父未尝语我也(经常)C而翁知我(父亲) D故不语郎君(因此)方法小结A考查对象多为一词多义与特殊用法。考前复习时可以将每篇文言文课下的注解都浏览一次。你只用看那些单个单个实词的解释。为什么不看双音节词的解释?因为加点的字一般情况每句只有一个字。B关于实

5、词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意动用法、使动用法是可以将解释还原到原句中检验进行判断的。把这个字的几种本意放在这个句子中做一个选择题,找出最接近与原句句意符合的意思,把几个选项都做出判断,也很容易做出正确选项。C词性法 看与这个词连接的前后的词性是什么,我们都知道,一般情况下,动词与名词搭配,动词与副词搭配,有前后关系,副词与形容词搭配,名词与形容词搭配,这样你就不难判断出所考这个词的词性,这样你就可以看选项,每一选项是否都翻译的词性与原句词性一致,如果不一致,那么答案就是这个词性不一致的选项。2虚词用法判断常见考题形式为提供一个例句与四个选项,判断用法相同的一项。直接把课外文言文中的某句话

6、中的某字加点,然后要你判断它的意思与初中阶段你曾经学过的课文中的四句话中同一个字意思相同还是不同。也就是说:五句话,各出现一个加点字,四句是已经学过的,一句是第一次面对的。提出困惑例题解析(语段同上李生出 )东面而持其驾 笑而止之 夏暖而冬寒子将安之 我以东日去人近思路小结:课堂练习请根据记忆判断“以”的用法天下之以躁急自败( ) 医之好治病以为功( ) 此独以跛之故( )臣是以无请也( ) 以钱覆其口( ) 徐以杓酌油沥之( )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请根据记忆判断“之”的用法宋何罪之有?( )西蜀之去南海(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宋无罪而攻之( )吾欲之南海( )愿借

7、子杀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 )虚词选择题方法示例下列句子中与例句中“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例:卒辇而致之A 子将安之 B 西蜀之去南海 C 蜀之鄙有二僧 D 吾欲辱之方法小结A积累并熟记常见虚词的用法。如:“而” 、“以” 、 “为” “之” 、 “其”等字的用法,要一个个归类,记代表的例句。只有了解了初中语文课本中常见虚词的基本用法,做这类题才不丢分。B充分利用选择题题型特点,结合上下文语句内容判断虚词的具体用法。C 使用代入法 可以先从例句入手,把这句中该词的用法和意义代入四个选项解释,看是否通顺,通那么用法就是相同,不通则不相同。同理,可以反向代入。

8、3语段内容理解题有时考主旨,有时考概括,有时考人物形象等等,说去说来,就是看学生对所给文言文语段全文是否能准确知晓大意。提出困惑名师讲义 文言文阅读版块复习学案武汉市黄陂区横店中学 彭继峰一、认识考点题型中考总分值 13 分,题型分别为实词解释辨析,虚词用法辨析,文段内容理解(此三题为选择题,共 9 分) ,翻译题一句,4 分。二、判断得分情况选择题得分情况较好,主要是翻译题扣分严重。三、阅读过程提示A语段内容:近年文言文语段多考查人物传记类文章,以此与高考题型接轨。B整体感知文段方法:首先应对文段用心精读一遍,文段后的注释往往有提示作用,也要加以关注。 (可以在试卷上圈点勾画) ,然后看“文

9、段内容理解题“,它给你了几个选项,一般情况都是选出不符合原文的一项,这些信息非常重要,通过这些信息点基本可以推出原文要讲的大意,以及一些关键句子的大意,这就大大有助于我们理解阅读文段,有助于我们理解解答文言实词、文言虚词以及信息筛选题时所应该掌握的具体的语境。当文段大致内容有印象之后再处理实词、虚词和翻译题,效果会更好。C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D思维暗示:将文言文语段转化为现代文语段后做题。四、解题思路探讨1.实词解释辨析中考文言文语段出自课外。但可以肯定,所出现的四个

10、(或四组)加点的字,学生都应该在初中阶段学文言文时课本中接触过的,至少类似的用法,初中阶段一定是接触过。提出困惑实词解释方法示例:李生出,见王生方东面而持其驾。王生曰:“子将安之?”对曰:“吾将东徙。 ”李生问曰:“何故?”对曰:“我以东日去人近,东徙则可得暖。 ”李生曰:“汝所以东徙者,暖也。然冷暖以时,夏暖而冬寒。汝更所,冬亦寒矣。 ”A 方: 安: 去:B 更: 止: 徙:C 东:方法小结试归纳得出答案的方法:A BC实词选择题方法示例蔡勉旃坚还亡友财蔡磷,字勉旃,吴县人。重诺责,敦风义。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亡何,其人亡。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

11、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 ”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 ”卒辇而致之。注释:旃:读 zhn。诺责:诺言和责任。敦:重视。风义:情谊。千金:一千两白银。券(qun):票据,凭证。亡(w)何:不久。“亡”通“无” 。归之,愕然不受:省略了主语,应为:(蔡)归之,(其子)愕然不受。辇(nin):车子,这里是“用车子运”的意思。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亡何,其人亡(死亡) B且父未尝语我也(经常)C而翁知我(父亲) D故不语郎君(因此)方法小结A考查对象多为一词多义与特殊用法。考前复习时可以将每篇文言文课下的注解都浏览一次。你只用看那些单个单个实词的解释。为

12、什么不看双音节词的解释?因为加点的字一般情况每句只有一个字。B关于实词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意动用法、使动用法是可以将解释还原到原句中检验进行判断的。把这个字的几种本意放在这个句子中做一个选择题,找出最接近与原句句意符合的意思,把几个选项都做出判断,也很容易做出正确选项。C词性法 看与这个词连接的前后的词性是什么,我们都知道,一般情况下,动词与名词搭配,动词与副词搭配,有前后关系,副词与形容词搭配,名词与形容词搭配,这样你就不难判断出所考这个词的词性,这样你就可以看选项,每一选项是否都翻译的词性与原句词性一致,如果不一致,那么答案就是这个词性不一致的选项。2虚词用法判断常见考题形式为提

13、供一个例句与四个选项,判断用法相同的一项。直接把课外文言文中的某句话中的某字加点,然后要你判断它的意思与初中阶段你曾经学过的课文中的四句话中同一个字意思相同还是不同。也就是说:五句话,各出现一个加点字,四句是已经学过的,一句是第一次面对的。提出困惑例题解析(语段同上李生出 )东面而持其驾 笑而止之 夏暖而冬寒子将安之 我以东日去人近思路小结:课堂练习请根据记忆判断“以”的用法天下之以躁急自败( ) 医之好治病以为功( ) 此独以跛之故( )臣是以无请也( ) 以钱覆其口( ) 徐以杓酌油沥之( )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请根据记忆判断“之”的用法宋何罪之有?( )西蜀之去南海

14、(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宋无罪而攻之( )吾欲之南海( )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 )虚词选择题方法示例下列句子中与例句中“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例:卒辇而致之A 子将安之 B 西蜀之去南海 C 蜀之鄙有二僧 D 吾欲辱之方法小结A积累并熟记常见虚词的用法。如:“而” 、“以” 、 “为” “之” 、 “其”等字的用法,要一个个归类,记代表的例句。只有了解了初中语文课本中常见虚词的基本用法,做这类题才不丢分。B充分利用选择题题型特点,结合上下文语句内容判断虚词的具体用法。C 使用代入法 可以先从例句入手,把这句中该词的用法和意义代入四个选项解释

15、,看是否通顺,通那么用法就是相同,不通则不相同。同理,可以反向代入。3语段内容理解题有时考主旨,有时考概括,有时考人物形象等等,说去说来,就是看学生对所给文言文语段全文是否能准确知晓大意。提出困惑名师讲义 文言文阅读版块复习学案武汉市黄陂区横店中学 彭继峰一、认识考点题型中考总分值 13 分,题型分别为实词解释辨析,虚词用法辨析,文段内容理解(此三题为选择题,共 9 分) ,翻译题一句,4 分。二、判断得分情况选择题得分情况较好,主要是翻译题扣分严重。三、阅读过程提示A语段内容:近年文言文语段多考查人物传记类文章,以此与高考题型接轨。B整体感知文段方法:首先应对文段用心精读一遍,文段后的注释往

16、往有提示作用,也要加以关注。 (可以在试卷上圈点勾画) ,然后看“文段内容理解题“,它给你了几个选项,一般情况都是选出不符合原文的一项,这些信息非常重要,通过这些信息点基本可以推出原文要讲的大意,以及一些关键句子的大意,这就大大有助于我们理解阅读文段,有助于我们理解解答文言实词、文言虚词以及信息筛选题时所应该掌握的具体的语境。当文段大致内容有印象之后再处理实词、虚词和翻译题,效果会更好。C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D思维暗示:将文言文语段转化为现代文语段后做题。四、解题思路探讨1.实词解释辨析中考文言文语段出自课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作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