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所业务学习2016

上传人:0 文档编号:48818033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7.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所业务学习2016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卫生所业务学习2016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卫生所业务学习2016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卫生所业务学习2016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卫生所业务学习2016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卫生所业务学习201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所业务学习2016(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王 娜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应用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应用药物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应用一、时辰药理学概念的提出二、时辰药理学研究内容与目的三、影响药效的相关因素四、重点药物的最佳服用时间一、时辰药理学概念的提出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很多药物的药效、毒 性都与人体的生物钟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同一活性同等剂量的药物可因给药时间的 不同,其药效与毒性会存在较大差异。原因是 不同时间人体的体温、血压、心率、血糖浓度 以及激素的分泌都是有规律、有节律地变化, 这种变化会直接影响体内药物的吸收与代谢。 可见,人体生物钟的时辰变化对药物的疗效影 响较大。一、时辰药理学概念的提出时辰药理学:时辰药理学也叫 做时间药理学,是时 间

2、生物学的一个分支 ,是一门研究生物节 律与药物作用之间关 系的学科,属于药理 学的研究范畴。药物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应用一、时辰药理学概念的提出二、时辰药理学研究内容与目的三、影响药效的相关因素四、重点药物的最佳服用时间二、时辰药理学研究内容与目的(1)研究生命活动随着时间、季节发生变化的特点和规律,其目的是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最大限度地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实现合理用药(2)探索常用药和新药对生物节律(如昼夜节律、周、月、季、年节律)的影响,其目的是给临床用药提供科学的依据;(3)探索时辰-药物代谢、时辰-药物效应,目的是给出最为合理的用药时间。药物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应用一、时辰药理学概念的提出二、时

3、辰药理学研究内容与目的三、影响药效的相关因素四、重点药物的最佳服用时间三、影响药效的相关因素(1)时辰与药物代谢主要由各器官、组织、体液的生理性节律 变化所致。如胃液PH在上午8时左右最高,夜 间最低,某些弱酸或弱碱性药物的吸收量即受 此影响。患者分别于上午9时和晚上9 时服用茶碱,结果表明,早辰服 药后的血药浓度明显高于晚间服 药。三、影响药效的相关因素茶碱类药静脉注射剂血清中茶碱超过40g/ml,可发生发热、失水、惊厥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呼吸、心跳停止致死。因此,提前预服镇静剂,可有效预防上述不良反应发生。(2)时辰与药效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内 分泌系统药物、抗肿瘤药、抗菌药、

4、平喘药等 均有昼夜时间节律变化。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 高峰出现在清晨,血浆浓度在上午8时最高,而 后逐渐下降,直至夜间零点左右最低;胃酸的 分泌高峰在夜间,某些患胃溃疡的患者易在夜 间发病,将H2受体拮抗药西米替丁在晚间用药 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减少发病。三、影响药效的相关因素(3)时辰与药物毒性药物在人体内产生的毒性也存在时间节律的变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引起人的神经毒性和肾毒性与药物经肾排泄的时间节律有关。该类药物肾排泄高峰在白天,低谷在夜间。相同的给药剂量在夜间易形成体内蓄积,造成对神经和肾的毒性,如果减少夜间的给药剂量可以减轻其毒性。三、影响药效的相关因素(4)时辰与药物过敏药物引起机体过

5、敏反应的程度有昼夜节律。如青霉素皮试反应最重的时间是在午夜,反应最轻的时辰是在中午。三、影响药效的相关因素药物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应用一、时辰药理学概念的提出二、时辰药理学研究内容与目的三、影响药效的相关因素四、重点药物的最佳服用时间四、重点药物的最佳服用时间(1)高血脂症药物的最佳服用时间人体的血脂浓度和胆固醇存在昼夜节律性变化,大多数人体内的血脂浓度和胆固醇在整个白天都保持较低水平,黄昏前开始缓慢上升,深夜达到峰值,随后又慢慢下降。因此降血脂药晚上睡前服用药效最佳,可以使药物血药浓度高峰与胆固醇合成高峰相遇,更好地发挥药物的作用。如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药他汀类:普伐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

6、汀、阿托伐他汀钙,都应晚上服用,才能使药物能达到最佳的疗效。(2)抗高血压药的最佳服用时间人体的血压在一天24小时中呈“两峰一谷”的状 态波动,即:上午8点至9点以及下午4点至6点血压最 高;从晚6点开始下降,至次日凌晨2点至3点最低。四、重点药物的最佳服用时间出血性中风多发生在白天,而缺血性中风多发生在夜间轻度高血压患者切忌在晚上入睡前服药,中重度高血压患者也只能服用白天量的三分之一,这是因为夜间为生理性低血压,服降压药会导致脑动脉供血不足而形成形成脑血栓。1天服用1次降压药的,最好早上7点时给药;四、重点药物的最佳服用时间1天服用2次降压药的,以上午7点和下午2-4点两次服药为宜。这样可使

7、药物浓度与血压两个高峰期刚好吻合。(3)抗心绞痛药最佳给药时间心绞痛发作的节律高峰一般为 上午6点至12点,因此,治疗心 绞痛的药物如钙拮抗剂、硝酸 酯类、受体阻滞剂在上午使 用可明显扩张冠状动脉,改善 心肌缺血,下午服用的作用强 度不如前者,所以心绞痛患者 最好早晨醒来时马上服用抗心 绞痛药。四、重点药物的最佳服用时间(4)降血糖药最佳给药时间治疗一型糖尿病唯一有效的药物是胰岛素 ,必须在餐前20-30分钟皮下注射才能与碳水化 合物的吸收相匹配。治疗二型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促泌剂 磺酰脲类: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 格列喹酮等用药时间应在餐前30分钟。四、重点药物的最佳服用时间非磺酰脲类

8、: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用药 时间应在餐前15分钟或者进餐时服用。四、重点药物的最佳服用时间(4)降血糖药最佳给药时间双胍类药物:有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用药时间应在餐中或餐后服用。罗格列酮、比格列酮胰岛素增敏剂:宜在早餐前30分钟服用一次。四、重点药物的最佳服用时间(4)降血糖药最佳给药时间-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可与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竞争碳水化合物水解酶,抑制双糖转化为单糖,从而减慢葡萄糖的生成速度并延缓葡萄糖的吸收,需在餐前即刻服用或与第一口主食同时服用。四、重点药物的最佳服用时间(5)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最佳给药时间人体激素分泌呈昼夜节律性变化,分泌的峰值在早晨7-8时,2-3小时后就迅

9、速下降约1/2,然后逐渐减少直至午夜的分泌量最少。将一天的剂量于上午7点-8点时给药或隔日时晨7点-8点时一次性给药,可减轻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反馈抑制。四、重点药物的最佳服用时间(5)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最佳给药时间减轻肾上腺皮质功能下降甚至皮质萎缩的严重后果,且消化系统溃疡的发生率也降低,并发感染的机会减少。例如:地塞米松、泼尼松等采用隔日给药法,即把48小时的用量在上午8时早饭后一次服用,其疗效较每日用药效果好,不良反应小。(6)消化系统药物的最佳给药时间人体胃酸分泌从中午开始缓慢增加,至晚8 时胃酸急剧升高,至晚10时达到高峰。因此,消 化系统药物,如促进胃肠动力药物:多潘立

10、酮、 莫沙必利,治疗胃肠解痉药物:阿托品、湨丙胺 太林,助消化药物:多酶片、乳酸菌素片,胃粘 膜保护剂:硫糖铝、胶体果胶铋等,这些药物最 好在餐前服用,这样可使药物充分作用于胃粘膜 ,但要注意的是这类药需在酸性条件下才能与胃 粘膜表面的粘蛋白络合形成一层保护膜,因此与 制酸药合用时,应间隔1小时服用。四、重点药物的最佳服用时间(7)抗菌药的最佳给药时间多数抗菌药物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抗病毒药伐昔洛韦等的吸收均受食物的影响,空腹服用吸收迅速,药物通过胃时不会被食物稀释,因此药物利用度高,疗效好。四、重点药物的最佳服用时间因此,选择合适的给药时间可以提高抗菌药物的疗效,减少

11、不良反应。肠溶片剂型药物也需要空腹服用,以使药物 快速进入肠道。利福平、乙胺丁醇、异烟肼等抗结核药物以 早上餐前服用疗效最好。下午两点注射庆大霉素,与其它时间相比, 其肾内血药浓度最高,肾毒性最强,所以要避免 在此时用药。四、重点药物的最佳服用时间青霉素皮试阴性率在早上7点至11 点最低,23时最高,所以在夜间做皮试 时,要警惕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可能。黎明前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环磷腺苷浓 度低下,是哮喘的多发时间,所以多 数平喘药以临睡前服用为佳。四、重点药物的最佳服用时间(8)平喘药的最佳给药时间 哮喘患者呼吸道阻力增加,通气功能下降,呈 昼夜节律变化: 一般于夜晚或清晨气道阻力增加,呼吸道开放

12、能力下降,可诱发哮喘。 凌晨0-2时哮喘患者对乙酰胆碱和组胺反应最为 敏感的时间。四、重点药物的最佳服用时间 睡时,体内皮质激素水平最低,哮喘也多 发生在此时,故夜间睡前服用糖皮质激素 茶碱缓释剂,可以明显减轻哮喘的夜间发 作。 茶碱类药白日吸收快,而夜间吸收较慢。 依据这一特点,也可采取日低夜高的给药 剂量。四、重点药物的最佳服用时间例如, 对慢阻肺患者,可于上午8时服茶碱缓释片250mg,晚间8时服500mg,可使茶碱的白日夜间血浓度分别在10.4ug/ml和12.7ugml。有效血浆浓度维持时间较长、临床疗效较好而不良反应较轻。四、重点药物的最佳服用时间小 结 宜早晨或上午应用的药物 糖皮质激素 抗高血压药 抗心绞痛药 抗抑郁药(晨重暮轻) 利尿药 抗肿瘤药四、重点药物的最佳服用时间 宜晚上使用的药物 平喘药 他汀类降脂药 免疫增强剂(副作用少) 铁剂(疗效增加3-4倍) 轻泻剂(服后8-10小时见效) 催眠药、抗组胺药小 结四、重点药物的最佳服用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