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发展与建设项目策划包装和申报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816314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637.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域经济发展与建设项目策划包装和申报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县域经济发展与建设项目策划包装和申报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县域经济发展与建设项目策划包装和申报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县域经济发展与建设项目策划包装和申报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县域经济发展与建设项目策划包装和申报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域经济发展与建设项目策划包装和申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域经济发展与建设项目策划包装和申报(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县域经济发展与建设项目策划、包装和县域经济发展与建设项目策划、包装和 申报申报主讲人:赵俊民主讲人:赵俊民 陕西省贸促会副会长、经济学博士、国际商务师陕西省贸促会副会长、经济学博士、国际商务师 电话电话:029-87292627:029-87292627 电子邮件电子邮件: :TT 20112011年年3 3月月1111日日本次讲解、讨论的主要内容第三部分: 对外开放和思想解放的重要性第五部分:政府财政资金补助项目的策划、申报第一部分: 项目的概念、分类和作用第六部分:国外优惠贷款项目的策划、申报 第四部分:招商引资项目的策划、包装第二部分:县域经济发展问题浅探第一部分 项目的概念、分类和作用

2、一、项目的概念(一)广义的概念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要开展两类不同方式的工作或任务 :一类是持续不断和重复的工作或任务,称为运作;另一类是独 特的一次性任务,称为项目。因此,广义的项目一般定义为:创 造独特产品、服务或其它成果的一次性工作任务或活动。(二)狭义的概念 1.国内所常说的建设项目:在批准的总体设计范围内进行施 工,经济上实行统一核算,具有独立组织形式、实行统一管理的 建设单位所开展的一次性固定资产投资行为和过程。2.世界银行对项目的定义:项目一般系指同一性质的投资, 或同一部门内一系列有关或相关的投资,或不同部门内的一系列 投资。 所以,对项目的理解要突破惯有的思维定式,不能局限

3、于建 设项目,还要拓展到其他类型项目,如大型活动等。就目前国内而言,人们常说的项目多为狭义的项目。本课所 讲项目也专指狭义的项目建设项目。第一部分 项目的概念、 分类和作用二、建设项目的分类建设项目分类没有统一的划分标准,视具体情况和需 求而定。1.按建设进度划分:(1)在建项目:正在施工建设过程中的项目。(2)前期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招商、报批、规 划、征地等)的项目。 (3)招商项目:正在吸引境内外客商,希望其以直接 投资方式建设的项目。2.按照财政性扶持的形式划分:(1)政府资金补助项目:指政府财政资金补助的建设项 目。(2)国外优惠贷款项目:外国政府、国际金融组织、国 际商业银行提

4、供优惠贷款的建设项目。(3)政府贴息项目:享受政府政策性贷款贴息的项目。第一部分 项目的概念、分类和作用3.按投资是否为风险投资划分:(1)风险投资项目: 风险投资(创业投资)是指以股权、准股 权或具有附带条件的债权形式投资于新颖、未经试用技术 项目或未来有高度不确定的项目,并愿意为所投资项目或 企业提供管理或经营服务,期望通过项目的高成长率,最 终以某种方式出售产权获得高额中长期收益的一种投资形 式。(2)一般投资项目:指除风险投资项目以外的产业投资项目 。三、建设项目的作用1.从经济增长要素上看经济增长三大要素:劳动力、资本、广义技术进步)。新古典总量生产函数:Y=A*F(K,L)其中:Y

5、为产出,A为某年的技术水平,K为资本投入,L 为劳动投入。第一部分 项目的概念、分类和作用上述三大要素中,资本是核心,也是另外两大要素的载体 。2.从国民经济核算上看 GDP=资本形成总额+最终消费+货物和服务净流出即我们常说的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为投资、消费 、出口(十七大报告改为消费、投资、出口)。其中: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形成+存货增加最终消费=居民消费+政府消费货物和服务净流出=货物和服务流出额-货物和服务流入 额就我国而言,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约占70%, 2009年更高达92.3%。项目是投资的具体载体和体现,没有项目,投资就将 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第一部分 项目的概念

6、、分类和作用3.关于项目的几个名句“当今世界一切皆成为项目”“项目是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直接要素”“项目已成为社会创造精神财富、物质财富和社会福利的 主要方式,现有的各种文化物质成果都是通过项目的方式实 现的。”“所有的发展都要落实到项目中,没有项目的经济管理是 空洞的管理。”“在现阶段中国,抓经济从很大意义上就等于抓项目,不 会抓项目的领导难以成为一个有作为的好领导。”“政府管理要项目化”“抓项目就是抓经济,抓项目就是抓发展。”(陕西日报, 2009.4.24,9版)因此,项目带动战略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一个必然选择 。第二部分 县域经济发展问题浅探一、县域经济的概念县域经济是在县级行政区划

7、范围内,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 为纽带、以农村为腹地,以发展农村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为重点 ,以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为发展方向,城乡一体、工农并进 、由各种经济成分和不同产业构成的一种区域经济。二、县域经济的作用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和基石,是宏观经济之“尾 ”,微观经济之“首”,中观经济之“实”,是实现强省富民的 最基层环节。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是 县域经济的强力推动。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首次在全党代表大会报告中首 次提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 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

8、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 转移,带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党的“十七大”提出“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 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第二部分 县域经济发展问题浅探三、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状况陕西省86%的国土面积在县城,64%的人口在县城,县域经 济发展落后已成为制约全省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羁绊。2008年,全省县域GDP总量为3506.68亿元,占全省的 51.2%,约比河南、内蒙古分别低20个和10个百分点,比全国平 均水平低7个百分点;县均生产总值32.4亿元,不到全国县域平均 值的55%;人均生产总值14567元,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79.8%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13

9、6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5.9% 。县域工业化程度低:全省县均企业数1090个,其中规模以上 工业企业23个,比全国平均数分别少1000个、58个,全省仅有22 个县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县域工业 增加值占县域生产总值的54.1%,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截止2008年底,全省107个县区(83个县、24个区)中,贫 困县77个,占71.9%。其中:国家级贫困县50个,仅次于云南省 ,列全国第二;省级贫困县27个。第二部分 县域经济发展问题浅探四、对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几点粗浅思考1.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以高效益的产业经济作支撑,尤其是要工业强 县。没有高水平的工业化,县

10、域经济成长就缺乏动力。要根据自身的优 势(自然资源、农产品、地理位置、劳动力)和弱点(资金、技术、人才 、信息贫乏),大力发展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如农产品加工、资 源加工、商贸业等),形成主导产业和经济增长极,带动县域经济起飞 。2.建立通畅的个人创业机制,大力发展以“老百姓经济”为主的乡 镇企业和民营经济。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 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一个县域经济的民营经济成分 的多少、发展好坏直接关系到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经济实力和发展活力 。近年来评选的全国百强县除资源大县外,其余都是民营经济发展态势 良好的县。要创立“鼓励创业、宽容失

11、败”的氛围,鼓励和充分发挥、重视民 间资本的作用,抢抓机遇,创造有利于民营资本发展的环境,特别注重 发展“老百姓经济”为主的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第二部分 县域经济发展问题浅探老百姓经济是县域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政府要引导 和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让所有人充分发挥创造潜能,培育充满 生机和活力的市场主体,形成“老百姓经济”:千家万户的自我积 累、千家万户的自觉投入、千家万户的走向市场、千家万户的研究 管理、千家万户的创造财富、千家万户的承担风险。 3.转变政府职能,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县域经济要大发展,需要政府切实转变职能,真正变管理为服 务;需要领导干部进行“自我革命”,自觉

12、放弃权力,管市场不管 企业,管理念、服务不管事务,管规划不管计划。同时,县域经济的发展离开政府是万万不行的。政府要做好区 域营销,发挥政策引导,推动思想解放,维持一个公平、公开、公 正的市场竞争秩序, 帮助符合比较优势原理的项目招商引资,协助项 目实施建设,争取资金和政策,突破土地、资金等政策等方面的重 要作用,为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4.县域经济发展离不开城镇化。没有城镇化进程的提高,极度分散的经济布局无法使县域经济 持续发展。 开发园区是城镇化、工业化的一个集约形式。第二部分 县域经济发展问题浅探5.县域经济发展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在县域范围内,农业和非农业虽然有一定的竞争性,但 从长

13、远看,二者存在互补、互促关系。农业现代化是与工业 化、城镇化同等重要的“三化”之一。6.发展特色经济,推进“一村一品”。县域经济也不可能“全面开花”。各乡镇的历史人文、 产业基础、自然禀赋不同,决定了乡镇产业发展的差异性。 要研究比较优势,跳出“全面发展”的圈子,在产业发展战 略选择上,坚持特色型原则,“扬长避短”,“扬长”就是 要有所为,重点利用特有条件发展特色产业,利用优势资源 发展优势产业;“避短”就是要有所不为,有所放弃。按照 国家大政方针,推进“一村一品”。五、对武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1.比较优势:农业大县、土地资源丰富、水资源丰富、 人力资源丰富、距离杨凌区近。2.关于经济实力和发

14、展战略。第三部分 对外开放不足、思想解放的重要性一、对外开放的重要作用1.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2.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党的 十七大报告)。3.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的永恒动力(温家宝在2008年夏 季达沃斯论坛上的讲话)。4.开放也是改革,开放兼容才能强国。(2008年3月,温 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5.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 动力;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党的十七届五中 通过的关于制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6.开放决定发展,开放决定未来。(陕西省委、省政府)第三部分 对外开放、思想解放的重要性7.外商投资的作用:

15、 弥补资本不足;FDI所带来的一揽子资源(管 理技术和经验、工作技能、国际分销渠道、研发支持)的强大的技术 外溢效应。8.从广义热力学理论的角度分析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孤立系统的任何自发过程 ,一定伴随着系统的熵增加,即总是朝着均匀、简单和消除差别的方 向发展,从有序到无序和混乱,最后达到“死寂”系统处处无差别 ,熵值最大。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表明:在远 离平衡态的条件下,一个系统可借助于外界的能量流、质量流和信息 流而维持的一种空间或时间的有序结构,它随着外界的输入而不断地 变化,并能进行自组织,导致系统本身的熵减少。根据上述理论,一个经济系统,

16、如果它是封闭的,则其必定会走向 无序和混乱。要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唯一的办法是打破封闭,实行 对外开放,保持本系统与外部的信息、技术、资金交流。第三部分 对外开放、思想解放的重要性9.西方经济学关于对外贸易作用的分析自由放任、自由贸易、分工是“西方经济学之父”亚当斯 密经济思想的精髓。西方古典经济学认为,自由贸易不仅能带来短期的静态利益 ,而且具有长期的动态利益,因而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推动力 量;对外开放所带来的新观念、新事物往往能够促进技术进步 并唤起企业家精神,这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发展经济学的贸易“引擎”理论认为,贸易起着一种把发达 国家的增长动力传送给发展中国家的作用,贸易是经济增长的 “引擎”。 10.历史和国内外的实践验证中国历史、西方发达国家、日本、“亚洲四小龙”、“亚洲 五小虎”的经济发展历程雄辩地证明了对外开放是经济发展的 发动机、开放可以促进革新。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特别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