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8813436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3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   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第二章   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二章   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二章   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二章   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 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一、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1、简单商品流通与资本流通的区别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货币流通形式是 :商品(W)货币(G)商品(W) 作为资本的流通形式是:货币(G)商品(W)货币(G) 资本流通的完整形式应是:G W G。这 里G= G +G。G是运动过程中的价值增殖额 ,称为剩余价值(m)。G W G称为资本总公式。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第一,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中产生。因为按 照价值规律的要求,无论是等价交换或不等价交 换都不能使价值增殖。第二,离开流通过程,价 值也不能发生增殖。因为货币所有者如果不与其 它商品所有者接触也不能增殖。第三,价值增

2、殖 只能发生在GW阶段的商品上,即只有在流通 中购买到一种特殊的能实现增殖的商品。第四,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劳动 力商品的使用就是劳动,劳动能够创造出比劳动 力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从而实现了 价值的增殖。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第一,劳动者有人身自由,有权支配自己的 劳动力。第二,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 料,只有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也是由生产和再生产这种商 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包括:第一,劳动 者维持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第二, 劳动者养育后代和家庭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3、; 第三,劳动者受教育和培训的费用。 劳动力价值的决定还包含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劳动力商品的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它的使用价值 。它与其它商品的根本区别在于,劳动力在使用过 程中能够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 殖过程的统一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 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又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 值增殖过程。 2、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两个特点第一,工人是在资本家的监督支配下劳 动;第二,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价值形成过程和价 值增殖过程价值形成过程是在生产过程中,工人 的

4、劳动作为具体劳动,不仅生产出一定的 使用价值,而且还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 到新产品中去;工人的劳动作为抽象劳动 ,创造出新价值。价值形成过程是价值增 殖过程的基础,当价值形成过程超过了一 定点,即工人的劳动时间超过了为补偿劳 动力价值而劳动的时间,就成为价值增殖 过程,生产出剩余价值。A A 3元 G W P W G 15元 PmPm 12元 A 3元 G W P W G Pm G= G + G , G= m = 3元 6小时12+315元12小时24元27元24+630元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A 3元 12小时G W P W G 27元 Pm 24元 24+6 30元

5、价值量不发生变化不变资本 (c)新创造价值价值量发生变化可变资本 (v)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 只是转移自己的价值,并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 称为不变资本,它是生产剩余价值的物质条件。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它的价值在生产 过程中不是转移到新产品中,因为资本家购买劳 动力支付给工人的劳动力价值(工资),工人购 买生活资料消费掉了。但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会 创造出新的价值,其中一部分补偿资本家支付的 劳动力价值,剩余的部分就是剩余价值。因此,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 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带来了价值增殖,称为可 变资本。剩余价值就是由可变资本带来的。三、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三、剩

6、余价值的生产方法1、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m)剩余价值(m) 可变资本(v), 或 m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剩余价 值率表明了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程度,故又称为 剥削率。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量(M)的大小,取决 于两个因素:一是剩余价值率(m)的高低;二是可变 资本(v)量或雇佣工人人数的多少。即Mmv 。 2、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雇佣工人 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 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0612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m= 6/6 =100%15剩余劳动时间m= 9/6 =150%3、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 件

7、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 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0612必 要 劳 动 时 间剩 余 劳 动 时 间m= 6/6 =100%4必要劳动时间剩 余 劳 动 时 间m= 8/4 =200%某工人原工作日为8小时, 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 各为4小时,若分别采用绝对剩 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两种生 产方法,各增加剩余劳动时间2 小时,它们的剩余价值率分别 是多少?相对剩余价值是社会劳动 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在现实生活中,相对剩余价值是 通过各个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来 实现的。超额剩余价值是由商品的个 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多得的那部分 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个别资本家

8、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个别 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 多得的剩余价值。社会必要 劳动时间生产 商品价值 c+v+m社会企业 社会价值1A1天12h12件6+3+3=12 1元/件个别企业 个别价值1A1天12h24件6+3+3=18 0.75元/件A 3元 12小时G W P W G 27元 Pm 24元 24+6 30元 m = 3元. 20斤共30元,1.5元/斤(社会价值)A 3元 12小时G W P W G Pm m = 60元-51元= 9元, 超额m = 6元48元51元48 +6 1.35元/斤 (个别价值 )60元 40斤共54元超额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 :

9、个别企业提 高劳动生产 率可获超额 剩余价值 其它企业与其 竞争提高劳动 生产率也可获 超额剩余价值 该行业普遍提 高劳动生产率 使该商品价值 量降低 竞争和资本转 移引起整个社 会劳动生产率 的提高 整个社会 商品价值 量降低 劳动力 价值降 低 必要劳 动时间 缩短 资本家普遍获取相对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 生产作为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基本方法生产作为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基本方法 ,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 1)两种剩余价值生产的手段虽然)两种剩余价值生产的手段虽然 不同,但其结果和本质是一致的。即它不同,但其结果和本质是

10、一致的。即它 们都延长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增加们都延长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增加 了剩余价值量,提高剩余价值率。了剩余价值量,提高剩余价值率。 (2 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 生产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生产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 产的起点。产的起点。 (3 3)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的物质基础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的物质基础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 个历史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个历史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 第三节 资本主义工资 一、资本主义工资的实质劳动力与劳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劳动力是 存在于人体中的劳动能力

11、,劳动则是劳动力在生 产过程中的使用或支出。劳动力的存在以健康人 的生存为条件,而劳动的实现则必须以生产资料 与劳动力相结合为条件。劳动力的价值和劳动力的使用所创造出的价 值是两个不同的量 。资本主义工资的实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 形式形式 1 1、劳动不是商品,没有价值。因为、劳动不是商品,没有价值。因为 : (1 1)劳动不能事先独立存在。)劳动不能事先独立存在。 (2 2)如果劳动是商品,那么劳动的价)如果劳动是商品,那么劳动的价 值是由劳动决定,这是毫无意义的。值是由劳动决定,这是毫无意义的。 (3 3)如果劳动是商品,工资是

12、劳动的)如果劳动是商品,工资是劳动的 价值或价格,就会导致否定价值规律或价值或价格,就会导致否定价值规律或 否定剩余价值规律的结果。否定剩余价值规律的结果。 2、劳动力与劳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 劳动力是存在于人体中的劳动能力 ,劳动则是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 或支出。劳动力的存在以健康人的生存 为条件,而劳动的实现则必须以生产资 料与劳动力相结合为条件。 劳动力的价值和劳动力的使用所创 造出的价值是两个不同的量 。 3、资本主义工资的实质是劳动力的 价值或价格。但是 ,工资在现象上却又 表现为了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4、工资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由于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了工资 ,表示

13、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就消除了工 作日划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 间、有酬劳动与无酬劳动的界限,仿佛 工人的全部劳动都表现为了有酬劳动, 因而,这就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二、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计时工资是按工人的劳动时间支付的工资 。 计件工资则是按工人完成的产品数量或完 成的工作量来支付的工资。 计件工资的制定是以计时工资为基础的, 用日工资除以每个工作日的产量定额的办 法,来确定每件产品的工资单价的,因此 ,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三、名义义工资资和实际实际 工资资 名义工资是工人出卖劳动力所得的货币工资 。实际工资是工人用货币工资所能买到的生活 资料和服务的数量。实际工资的变动状况往往同名义工资并不一 致。当我们考察工资量变动趋势时,就不能 仅仅看名义工资的状况,更重要的是对实际 工资变动趋势的研究。只有实际工资才能真 正反映工人的实际收入和生活状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